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春秋姬同传 > 第8章 师徒议政

第8章 师徒议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春秋姬同传!

话说公子偃来到齐鲁边界,交接完毕后让曹沫火速赶回鲁国都城曲阜,曹沫遂骑快马,日夜兼程赶到大殿拜见鲁庄公。在大殿上,鲁庄公颁布诏令,当众任命曹沫为鲁军大司马,统帅全军。曹沫坚辞不受,泪流满面:“曹沫虽然跟随恩师学习剑术和兵法多年,但一直学艺不精,如今恩师故去,曹沫年纪轻轻,徒有一身蛮力,无尺寸之功,怎敢贪图鲁国大司马这一要职。末将叩请君上收回成命,末将诚惶诚恐,恐难堪大任,有负君上重托。”

鲁庄公拿出公子溺遗书,递于曹沫,满怀深情地说道:“曹将军忠君爱国,跟随先君出征,已经历大小三十余战,每次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叔父在遗书中保举你统帅鲁军,寡人相信叔父不会看错人,寡人也不会看错人,寡人比你还要年轻一些,难道寡人也要和你一样放弃鲁国江山社稷吗?请曹将军万勿推辞,请受寡人一拜,接受鲁国虎符。”说完,他便拿出一半虎符,向曹沫拱手施礼,并将虎符交给他。

曹沫受宠若惊,连忙扣头跪拜鲁庄公:“曹沫叩谢君上大恩,曹沫今生今世不忘恩师大德,曹沫定当肝脑涂地,为国君和我鲁国效犬马之劳,保国安民。今后国君指向哪里,曹沫为国君打到哪里。”鲁庄公说道:“今日寡人拜曹沫将军为大司马,特赐鲁国虎符,统帅鲁国全军,从即日起由大司马负责征召兵马,整武练兵,万望常备不懈,勤练精炼。”

曹沫说道:“末将谨遵君上诏令。对了,恩师临终前曾让末将一定要告诫国君目前鲁国宜休养生息,万不能举我一国之力轻启战端,在孤立无援之际挑衅像齐国,楚国,秦国,晋国那样的超级强国,另外,一定要加强防御,保护好纪国。”鲁庄公说道:“大司马所言极是!叔父在遗书中也让寡人时刻谨记这两点。”于是,鲁国在曹沫指挥下开始征召兵马,制造战车,并操练战车,步卒和弓箭手,一时兵力大增,令周边诸国惊叹不已。

话说鲁国任命新司马,大练兵马的消息传到齐国,令深感自己碌碌无为的齐襄公大吃一惊。齐襄公马上召集公子纠,公子小白和文武大臣商量对策。

公子纠说道:“鲁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居然如此群兵黩武,孩儿认为我齐国应休养生息,不宜向鲁国那样练兵扰民,祸乱百姓。”公子小白说道:“兄长宅心仁厚,一心为民,然兄长可知若鲁国国力大增,兵锋必然会首当其冲剑指齐国,到那时我齐国百姓岂能安心,我齐军若不能在此时有所作为,必遭齐国官吏和百姓质疑,这样一来我们会丧失民心的。”

齐襄公微笑道:“纠儿,为父知道你非常体恤百姓,但是你可知如果我们不练兵,百姓就会遭到外敌掳掠,你可知如果我齐国没有强大的兵马,就没有黎民百姓的幸福安康。作为寡人长子,你一定得多学学兵法,知晓军情。小白,你说,我齐军怎样才能有所作为,怎样才能经得起我齐国官民质疑。现在我们怎样做才不会失去民心?”

公子小白说道:“难道公父忘了?您在三年前曾与鲁国先君和郑国祭足大夫约定好帮助郑国除去昏君和奸臣的吗?高渠弥在郑国为非作歹,杀害郑昭公姬忽,扶植起荒淫无度的公子违作为傀儡国君,自己则独掌大权,公子违和高渠弥两人早已在郑国惹得天怒人怨,但是他们目前在郑国势力很大,现在连祭足大夫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只能是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这正是我齐国的大好机会啊,一来可以出兵帮郑国除贼安民,二来可以树立军威,让其他诸侯国害怕齐国,三来可以写信给鲁候,约鲁国一起出兵郑国,趁机试探鲁军虚实。”

齐襄公问道:“你估计鲁国会出兵吗?”公子小白说道:“会的,因为姬同表弟继位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国国君时间不长,他小小年纪,唯恐臣下对他不服,所以也急需找机会证明自己实力。另外,鲁国新招募的兵马也需要在实战中历练,鲁国一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现在公父只需要写书信给鲁候,派人送往鲁国,晓以利害即可。”

齐襄公又问道:“可派何人前往鲁国送信?”公子小白说道:“孩儿认为可派管仲师父前往鲁国,他上次曾与连将军和管将军一起出使鲁国,对鲁国情形颇为了解。”齐襄公大喜,连声说道:“小白果然聪明过人,堪当大用,一切按小白说的去做。”众大臣也连连赞叹。

公子小白微笑道:“公父过奖了,儿臣刚才只是略尽绵力,儿臣今后愿为我齐国效犬马之劳。恳请公父这次出征郑国时一定要带上儿臣,好让儿臣尽早加以历练。”齐襄公赞叹不已:“小白好样的,上阵父子兵嘛。”随即转身对公子纠说道:“纠儿你身为长公子,更应该身先士卒才是啊,你和小白这次一道随为父讨伐郑国。”

公子纠一听,神情紧张,一时茫然不知所措,连连说道:“孩儿不擅习武,不擅用兵,不擅…”齐襄公大怒道:“如此废物,以后如何能君临齐国,身为长公子,难道每件事情都需要寡人亲自教你吗?从前你祖父和寡人让你习武练剑你一直不会,让你学习太公《六韬》,你也一直没有学会,人家小白早就学会这些东西了,你一天到晚只知道研究什么诗经礼乐之类的东西,太让寡人失望了,这次你一定得和我们一起出征郑国好好历练历练。”公子纠只好唯唯诺诺地应允一声。

退朝之后,管仲与鲍叔牙谈论朝堂之事。管仲叹息道:“鲍兄果然没有选错人,公子小白远胜公子纠,公子纠宅心仁厚,不愿扰民,不愿轻启战端,只知礼乐,不晓兵道,文韬武略都颇为逊色啊。”鲍叔牙笑问道:“莫非管兄现在想要和我一起辅佐公子小白?如此甚好啊。”

管仲说道:“鲍兄见笑了,我对公子纠忠心不二,他再不成器我也将不离不弃,一定要辅佐他成器,以尽我为臣为师的职责。”鲍叔牙赞叹道:“管兄忠心,天地日月可鉴啊!”管仲说道:“鲍兄言重了,其实不管是辅佐公子小白还是公子纠,都是为君上效命,都是为齐国效命,出发点都是一样的。”

“出发点是一样的,但是结局可能会不一样,恳请恩师三思。”一个年轻书生说道。管仲转身一看,原来这个书生是他和鲍叔牙的弟子宁戚。管仲问道:“宁戚啊,你是我和鲍兄最得意的弟子,难道你也要让我变节吗?”宁戚答道:“既然恩师不愿改变想法,弟子愿生死相伴,赴汤蹈火,紧跟恩师,与您一起辅佐公子纠!”

管仲大喜:“太好了,有你相随,我辅佐公子纠就更加有信心了。鲍兄,你看看,不愧为好学生啊!”鲍叔牙说道:“宁戚的确是好学生,和管兄一样忠勇。不知道我们另外两个学生会作出什么反应。”话音未落,另外两个年轻书生一同前来拜会管仲和鲍叔牙,这两人正是百里奚和蹇叔。闻听三人说话,百里奚说道:“我和蹇师兄尚未想好到底是跟随管师父辅佐公子纠还是跟随鲍师父辅佐公子小白,恳请两位恩师准许我二人再思考一段时日。”蹇叔说道:“请二位恩师恕罪,我们惭愧,不能像宁师兄那么志向坚定。”

鲍叔牙一听,火冒三丈:“你们这两个墙头草,赶紧给我滚开,以后我不会再要你们了,没有你们,我一个人照样能辅佐公子小白。”管仲笑道:“鲍兄不必动怒,目前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形势还不太明朗,他们两个骑墙观望倒也情有可原。蹇叔,百里奚,你们两个都是人才啊,我和鲍师父当初把你们从宋国和虞国带到这里学习,就是感觉你们非常难得啊,以后如果鲍师父不要你们,我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随时可以要你们,你们回去之后好好考虑考虑吧。”

“多谢管师父,小徒告退”,蹇叔和百里奚二人随即离去。鲍叔牙问道:“这样的徒弟,只贪图功名利禄,没有丝毫忠心,不要也罢,为何管兄还如此看好他们?”管仲笑道:“我知道鲍兄的眼睛里素来容不下半点沙子,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看他们两个人未必没有忠心,只是目前不知道到底应该效忠于谁而已。等形势明朗之后他们自然会崭露头角,成为大才的。”

鲍叔牙说道:“但愿如鲍兄吉言,他们两个人日后能成为大才,奇才,也不枉费我们对他们的一番悉心教导啊。”宁戚说道:“蹇叔和百里奚两个人一向聪明,他们一般是不会轻易表明立场的,请两位师父再等几天看看吧,日久见人心啊。”

离开两位师父和师兄之后,蹇叔和百里奚二人开始私下议论。百里奚问道:“蹇兄啊,你为什么不让我说要跟随管仲师父还有宁师兄一起辅佐公子纠?其实我很想跟随他们的。”蹇叔说道:“管师父的确是当今大才,文武双全,但是公子纠平庸无能,胆小怯懦,将来从难成大器,本来我想和鲍师父一起辅佐公子小白,但是鲍师父才志平庸,远不及管师父,公子小白倒是雄才伟略,是齐国将来难得的贤君,所以他们两边现在顶多是旗鼓相当,各有所长,将来谁能胜出还很难说啊,所以我们现在只能静观其变,不能轻易表明立场。”

百里奚说道:“蹇兄所言甚是!但是宁师兄为何一定要追随管师父?”蹇叔说道:“我们三个人当中,管师父经常夸宁师兄,他是管师父最欣赏的弟子,久而久之,宁师兄对管师父自然也得毕恭毕敬,忠心不二了。我们则不同,只不过是管师父和鲍师父外出郊游时临时收下的徒弟而已。所以宁师兄是绝对不会像我们那样左右摇摆的。”百里奚说道:“鲍师父今天大发雷霆,看来对我们是彻底失望了,看来我们以后只能跟管师父了。”

蹇叔微笑道:“我看未必,鲍师父只是一时大怒,只不过是想敲打敲打我们而已。在我看来,管师父和鲍师父都靠不住,以后只能靠我们自己,请百里老弟务必记清楚这一点。我们只能靠自己随时观察局势变化,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目前齐国国君正值壮年,等公子纠或者小白君临齐国还早着呢。所以我们仍需要低调隐忍,不能轻易表明立场,以免惹上杀身之祸。”

百里奚说道:“以后小弟愿与蹇兄同荣辱,共进退,以前一直以为管师父和鲍师父是我人生中的贵人,今天才知道,原来蹇兄才是我人生中真正的贵人!请蹇兄以后多多指点小弟。”蹇叔笑道:“贤弟之才,不亚于愚兄,愚兄不才,愿与贤弟结为生死之交,不知贤弟可否原意?”百里奚大喜:“当然原意,求之不得啊,能结交兄长,小弟实属三生有幸啊!”蹇叔遂与百里奚结为莫逆之交,约定共享荣华富贵,共担喜怒哀乐。

二人正式结拜后,蹇叔问道:“敢问贤弟,公子小白非要让管师父去鲁国,是何道理?为什么不让鲍师父去呢?”百里奚说道:“小弟愚见,公子小白这样做是为了在齐军出征郑国前让管师父没有时间指导公子纠,这样公子纠上战场时就会因为准备不足而手忙脚乱,因疏于战阵而不能临急应战,而他自己留着鲍师父在这里正好能够得到鲍师父悉心指导,从而能在战场上游刃有余。或许现在鲍师父正在指导公子小白苦练兵阵和战术,而管师父此刻却正在前往鲁国的途中,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蹇叔赞叹道:“正是如此!贤弟果然聪明,不枉愚兄与贤弟结交一场啊!”百里奚说道:“多谢兄长!小弟也深感与蹇兄结交实属人生一大快乐。今后小弟愿与蹇兄患难相伴,休戚与共!”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