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思帝山 > 第35章 婉拒

第35章 婉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思帝山!

崔莹跳下秋千,拔腿就往门口跑,好奇地问:“快说,怎么啦?”

“家里来客人了!”喜儿大喘气地说。

崔莹好笑地拍了她肩膀一下。喜儿差点没站稳,小小抱怨一下道:“四娘的手劲,怎么越来越大了?是不是趁我不在家,又偷吃什么好吃的了?家里也真是奇了,连着几个月十六,总会莫名多出些好吃食。也不知是不是哪个好心的神仙显灵了?”

见喜儿神神道道,还不忘四面八方拜上一拜,感谢赐食等语,崔莹捂嘴偷笑。其实,哪有什么神仙,天上也掉不下馅饼来。那些吃食都是师兄带给她,她又偷偷放回家来的。他的说辞也没啥新意,不过是她习武太累,随便寻来一些,让她好好补补,诸如此类。

“我猜是田螺姑娘。”崔莹多嘴道。

话一出口,崔莹就后悔了。喜儿忘了客人的事,非拉着她讲田螺姑娘。崔莹无奈,只得像哄孩子似的,去讲那田螺姑娘的故事。

“话说从前,村里有个叫谢瑞的少年,每天都在田间辛苦劳作……”

崔莹话刚开头,就被人接了去,“有一天,谢瑞在田间耕种的时候,拾到了一只大田螺……不久,谢瑞和田螺姑娘结了婚,过着幸福的小日子。”

那人故事讲得太好,连崔莹都听得入了迷。待结束时,主仆二人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莹儿妹妹,好久不见。”那人羞赧地笑道。

这语气,这神态,崔莹觉得有点久违的熟悉味道。她不顾礼仪,绕着白衣书生转了三圈,才恍然大悟似地说:“你是弘毅?”

弘毅尴尬地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嗯,是我。我早想来见妹妹,可学业未成,没脸来见。今要出趟远门,有要紧话须当面说个明白,我才好放心,就不得不来了。”

崔莹见他神情,知他所言非虚,也就把想要责怪的心,暂时收了回来。她热情地请他进屋坐,并少见地亲手添了茶水,跟他闲聊起别后光景来。

弘毅三年前如愿进了南山书院,本就是奔着状元去的。华朝科考,分常科与制科。常科每年一次,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制科不定时,只在特定时期为选拔专门人才而设。弘毅为了实现抱负,暂不考虑制科。

常科中,秀才科是最早设立的科目,难度最大,地位最高,应试人数寥寥,考中者更是凤毛鳞角。崔尚书主持科考以来,斟酌之后上书圣人。经含德殿朝会议定,取消了秀才科。如此举措,也是应时而为,符合华朝实情。

当下,华朝学子最热衷的,当属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回溯数个朝代,均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但以死记硬背阐释经典为主的考试形式,并不得像弘毅这般,有着更高追求的学子们推崇。

弘毅要考的是进士科。在重视文采风流的华朝,能进士及第意味着青云直上。弘毅背负光大白氏门庭之责,又加上自身才华出众,自然要走此更易行之路。可惜,去年首次赴考,竟不幸落第了。

这对弘毅打击很大。得知结果后,不过数日之间,他竟悄悄长出了白发。要不是小心隐藏,此刻便暴露在崔莹眼底了。好在他早已调整好心态,不复那时的颓废模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崔莹安慰弘毅,虽说迟了点,但总比什么都不说强。

弘毅眼泛欣慰之光,颔首轻言:“莹儿妹妹说得不差。我还年轻,才落第一次而已,断不可轻言放弃。正如南山先生所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自该有此壮志,凌云亦不敢欺。”

崔莹闻言诧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子美《望岳》里的句子,不过情形倒与弘毅有几分相似。当时,杜甫第一次常科落地,开始了漫游生涯。面对巍巍泰山,遂吟出充满壮志豪情的句子。那是盛唐气象才有的学子襟怀,崔莹曾欣赏之。

“南山先生是?”崔莹疑惑地问。她从未听说杜甫还有此别号。

弘毅听她一问,面露崇拜之态,从随身携带的书囊里,拿出一卷手抄版《南山诗集》来。

崔莹接过匆匆翻看,不过是些诗词名句的集锦。只是,华朝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并没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句子,是谁传华朝来的呢?

难道说除了自己,还有因七星连珠穿越之人?还是说,这些句子都是自己随意吟出来的?崔莹细细思量,却苦不得答案。唯有等阿耶回来,问一问他了。因为这些句子,她只对阿耶说全过。

崔莹想通后,随即轻轻抚掌而笑。她心里开始盘算,又有了一条发财门路。无论什么时代,谁会嫌钱多呢?现代时,她吃够了穷困的苦,如今也该享享有钱人的福了。

有了钱,她还可以做很多很多事。上个月,她匿名给南山村捐了一笔钱,资助里正创办唯一一所村学。如今已万事俱备,只待秋高气爽孔夫子诞辰日,便可迎来第一批小学生。除此之外,崔莹还想资助村医馆,帮助更多的穷苦人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这么一想,她觉得自己空前地高大上起来。

弘毅却在想马上要宦游的事来,犹豫之后,才缓缓开口:“莹儿妹妹,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今日来,是要向你辞行的。等我游历归来,高中榜首,咱们再续情谊。你,能等我吗?”

崔莹听出他话里有话,却思量不出其中真意。她一抬头,恰见喜儿正抿嘴笑,遂将她拉到一边去,问她弘毅这话是几个意思。

“四娘什么都好,就是感情一事略显迟钝。白郎这话,自然是承诺四娘,等他高中,与你喜结良缘的意思。”喜儿喜盈盈地解释。盼了多年,四娘总算有了好归处。

崔莹瞬间炸毛,被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嘲笑迟钝,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不可忍。

她抬手拍着弘毅尚显稚嫩的小肩膀,嘿嘿笑道:“弘毅啊,小小年纪,千万别胡思乱想。一切要以学业为重,记住了?喜儿,快去取五十两银子来,送给弘毅做盘缠。穷家富路,千万别苦了自己。”

喜儿“哎”了一声,不一会便取回了银子。见她如此大度慷慨,真是闪瞎了崔莹的眼。

弘毅看着手中的银子,自是感激涕零一番。他羞答答想要执住崔莹的手,再诉一番绵绵情意,却被崔莹一巴掌打开了。

“完全出于少年情谊,可千万别想歪了。”崔莹想把话说得再决绝些,又怕伤了少年脆弱的小心脏,只得艰难地生吞下已到嘴边的话来。

弘毅以为她害了羞,将银子放到桌角,带着一双含情目,依依不舍地走出院门,开始了他漫长的宦游生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