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家农女有灵戒 >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家农女有灵戒!

回到家第三天,君弃派人前来传话,要求再增加五十坛腌菜,每坛按照十文钱收购。

唐月倒是没有太大惊讶,这腌菜在这个时空起步较晚,还没有流行到大陆每个角落,只在大沐中部地区微微盛行,而小河村、欣合镇这些地方在大沐朝的国土边缘,还没有机会接触到腌菜,吃到的人还不是特别多,自然是会觉得稀奇。而在华夏时代,腌菜——也就是泡菜,起源于华夏31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是华夏悠久而精湛的烹饪技术遗产之一,《诗经》中就有记载:“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黄祖。”上千年的泡菜历史可比某些国家的存在时间还长,至今可谓是家家会做,许多宴会上都会出现泡菜。唐月做的腌豆角,看着很普通,可是里面浸泡的盐水可是加入了灵溪里的水,口感自然是更好的。

需要腌制的蔬菜是不缺的,缺少的劳力,雇人的事必须要赶紧提上日程。

而此时,王大婶带着村里两位不常出来的婶子拿着一堆做好的衣服过来,这是之前唐月拜托王大婶帮忙找人做的衣服。

给唐烨文做的是两套烟青色的衣服,唐烨宇的是两套黑色、一套藏青色的衣服,唐月的则是两套红色、两套蓝色的衣服,还剩余不少布匹。唐月仔细看了看几件衣服,针脚紧密,做工精细,倒是不错。

再观来人,唐月依稀记得,眼前这个脸色苍白、圆脸、局促不安的女人叫月娘,是村前的一王姓家的婶子,前两年生了个孩子后也伤了身子,做不得重活,平日只能做些针线活,常被婆母家嫌弃、磋磨,好在她家男人是个有担当的,见不得自家老娘欺负媳妇,便带着媳妇孩子搬出去住。再观另一个女人,说来也巧,这是赵李氏的妹妹张婶。张婶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布衣,头发盘起来不落一丝一毫,两眼炯炯有神。虽说是赵李氏的妹妹,可姐妹二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张婶生了个女儿,女儿差点被丈夫卖掉,为母则刚,为了女儿张婶决然合离,带着女儿单独过。在这个时代敢于合离的女人极为罕见,唐月倒是忍不住高看她一等,对方则不卑不亢任她打量。

按照说好的三十文制作一套衣服的工钱,唐月拿出两百七十文分给三人。

三人皆是投向感激一笑。

末了,唐月拉着三人坐下,一番笑谈:“这次多亏了三位婶婶。”

三人连连摆手。

“我还有件事想问问婶婶们愿不愿意,”唐月为三人倒了杯水,淡笑道,“婶婶们可是听说了我为镇上的缘何酒楼供应菜的事?”

月娘接过水杯:“村头村后都在议论呢,你可别听那些嘴不干净的,不过是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她艳羡不已,“能凭着自己本事吃饭可是件大好事,你们兄妹也不用受老宅的气。”

唐月一抬眼,但见月娘神色微暗,猜测她定是想到自家的事,并未多说什么。

“月丫头,你就说吧,有什么婶子可以帮你的?”王大婶拍拍胸脯,一副大义,“若你担心那些个乱嚼舌根的玩意儿,婶子帮你拔了去!”

唐月啼笑皆非,连连摆手:“那倒不是,我答应酒楼掌柜供应菜品,这许是一个长期供应的合作,但凭我三兄妹定然是忙不过来的,我打算雇些人帮我腌制咸菜,”顿了顿又道,“我见三位婶子与我投缘,不知婶婶愿不愿意帮我做事?”

别说王大婶和月娘,就连一旁少言少语的张婶都忍不住惊讶。

“当然,这是有工钱的,”唐月忙道,“每腌制出来二十斤的菜,有三文钱的工钱。”

见三人愣住的样子,唐月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嫌钱太少了?但是现在是创业初期,必须啥钱都要省着点花呀,唐月欲哭无泪。

“除了工钱外,中午还提供一顿午饭。若是打算回去吃饭,午饭算做一文钱加入工钱中,月底发给大家。”

三人皆是激动不已,张婶满脸写着不可思议,话音颤抖:“月丫头,这可是真的?”

若是一天腌制一百斤的菜,一天就有十五文的工钱,中午回去吃还能省下来一文钱,算下来一个月就有四百八十文!这可是比去镇上干活的王大勇还要多八十文!

“我就知道咱们月丫头有出息。”王大婶眼角含笑。

月娘忍不住擦拭了下眼角,“月儿,这么好的事儿婶子自然一百个一万个愿意,可是,婶子这身子骨实在是......”

一股忧愁爬上月娘的眉梢,若不是自己的身子不争气,先前也不至于被婆母嫌弃,现在这么好的差事更是在自己的眼前溜走。

唐月明白她的心思,转头看向她:“月婶子若是不嫌弃,可愿意随我一起去镇上?我打算在镇上开家铺子,卖些儿糕点包子。”

月娘一愣,上前握住唐月的手,激动道:“月儿,这,这是真的吗?”

唐月点了点头:“不过,我那铺子还没有找好,待一切安定好,我再通知婶子,这工钱也需重新再议。”

唐月话音刚落,月娘忙不迭地接道:“工钱少些没关系的,只要不要让别人觉得我是家里的累赘。”

王大婶有些担心地问唐月:“月丫头,你这又是卖腌菜又是开店铺,手中的钱够不够?若是不够的话,婶子回去和你王叔商量下拿些给你用着。”

明明只是普通的邻里,可如王大婶这般全心全意,以善意待他们的人又有多少?

刹那间,一股暖流蔓延到四肢。

“婶子莫要担心钱的事,这店并不是我一人出钱的。”

送走三人,唐月叫了唐烨文,锁了门往村长家走去。

当下要紧的还是买地。

村长家在村里最中心的位置,唐月与烨文二人走过去,莫约半炷香的时间。

二人刚到村长家,只见一圆脸姑娘冲了出来,定眼一瞧,是村长家的孙女张心兰。

“烨文哥,月妹妹,你们怎么来了?”

小姑娘亲昵地搂着唐月的胳膊,一双灵动的眼睛却始终黏在唐烨文身上,微红的双颊将少女的心思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唐月闻到了八卦的味道。唐烨文十七岁,在这个时代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也不知道他是否已有心仪的姑娘。唐月忍不住望了眼自家的大哥,奈何唐烨文的眼中无波无澜,一如既往,始终带着疏离的温柔。

唐月忍不住叹了口气,落花有意,流水神他娘的无情,自家大哥这副模样,恐怕这姑娘要伤了心。

唐月赶紧拉住张心兰的手道:“心兰姐,我们找你爷有点事,张爷爷在家吗?”

“你们找我爷啊,他去我伯伯家处理点事,待会应该就能回来了,你们先进来坐。”

张心兰忙给二人倒了杯热水,三个人正说着话,只见门外不远处村长正过来。

唐月与唐烨文忙站了起来。

村长见二人,笑道:“你们是为了买地而来吧?”

唐月与唐烨文皆是诧异:“村长爷爷怎知?”

村长喝了杯茶,也不隐瞒:“我遇到你们家二小子,听他说了此事,这不赶忙回来了。你们打算买什么地,买多少?”

唐月道:“水田和旱田都要些,您这边有哪些地。”

“农家人都是靠土地吃饭,好一些的地在早些年都分出去了,按理说水田是没有,旱地有一些,不过,”村长顿了顿,“你大伯三叔家最近找我卖地,八亩水田十亩旱地。”

唐月挑了挑眉,这些年来,唐家老宅的田地都是唐烨文与唐烨宇打理,唐大伯与唐三叔两家都没有下地做过活,早就荒废了种田手艺,现在让他们盯着太阳弯腰劳作下地干活,只能可能呢?

卖地倒也不奇怪。

“他们打算多少钱卖?”唐烨文神色忽地有些微妙。

“水田二两,旱地一两。”

唐月忍不住道:“所有水田旱田共计三两?”

话音刚落,两道视线直直落在唐月身上,带着些看......傻子的同情。

村长忍不住咳嗽了声,眼神中颇有些无奈:“丫头啊,是一亩水田二两、一亩旱田一两,这土地多金贵啊,还想三两银子买八亩水田、十亩旱田?”

唐月哈哈两声,掩饰尴尬,“这倒是。”

唐烨文瞄了眼唐月,抵唇轻笑,悄悄牵住唐月的手,在掌心轻轻摩挲,示意无碍。

言归正传,唐烨文正色道:“大伯三叔家的地这些年都是我与烨宇接手的,地倒是好地,不过这价钱倒是贵了,这样吧,一亩水田一两银子,我们买下四亩地。”

此前不是没有过卖地的,一两银子至二两银子之间的都有,不过常见的都是在一两银子又五百文左右的价钱成交。

村长皱着眉,十分为难,“一两银子太少了。这地是贵了些,不过眼下也只有唐家老宅在卖地,物以稀为贵。”

“张爷爷,您这话说的没错,不过,眼下买地的也只有我们兄妹。”唐烨温雅地望着村长,眼中却不见丝毫退让。

小河村家家贫困,吃饭都快吃不起,鲜有人有余钱买地,唐烨文对此倒是毫不怀疑。

唐月饶有兴趣地看着唐烨文与村长的博弈,看不出来平日里温温和和的老实人大哥,倒是个有心计的。

“这样吧,我去你大伯家一趟,你们兄妹二人先在此坐一会。”

“唐家的,好事啊,有人要买你们家的地。”唐家老宅外响起了村长粗重的吼声,吓得门口的几只鸡四处乱窜。

唐家大房、三房,包括唐老太太纷纷探出头来望着外面。

“哎哟,张叔啊。快进来坐坐,”唐大娘大喜,全身的肥肉跟着抖动,将人引进家里,倒了杯水,“张叔,你倒是说说,是谁家要买?”

“我先喝口水,”村长深深喘了口气,放下杯子,瞪着唐大娘,“别管他谁买,谁买都一样,有人买你只管钱到手就行。”

“那倒也是。”唐大娘一脸赔笑。

唐老太太在唐二丫的搀扶下坐到椅子上,眼中的惊喜一览无余,急迫道:“那人出多少钱?”

村长比了个数字。

“什么,一亩地才八百文?那绝对不行!我们家的地都是精良的地,全村里找不到第二家的地比得上我们家的。”唐大娘与唐三婶不悦地嚷嚷。

村长本就不喜唐家老宅的人,却不得不耐着性子道:“这价格不少了,眼下家家过得不易,哪有钱再来买地,这也是你们运气好,碰着个刚好买地的,平日里哪有人买!”

“话虽这么说没错,可是这价钱实在是不高,张叔,要不您再帮我们提提价,我们一大家子也不容易,就指望这么点地过活。”唐老太太擦拭眼角。

唐三叔一双不安分的眼睛打着转,忍不住嚷嚷,“就是,太低了我们也不可能卖!”

“行吧,你说说多少钱肯卖?”

“怎么着也要再加个五百文吧。”

“不是我不肯帮你们加钱,只是人家也买不起这么贵的!”

“大郎三郎,你们两个跟我走一趟。”

村长带着二人来到自家偏房,“你们兄弟二人先在此等着,我去与人家说说。”

“好好,还请张叔帮我们多加加钱。”唐三叔忍不住向外伸头提高音量。

唐烨文兄妹二人静静地端坐着,旁边的张心兰又是个忍不住嘴的话痨子,围着兄妹二人缠了好久。唐月瞧着唐烨文强作欢笑的表情,却觉得有趣。

直到村长过来,张心兰才不舍地安安静静站在一边。

唐烨文瞬间松了口气,抬头看向村长,笑道:“张爷爷,那边如何?”

“烨文,我跟你叔伯商量了,最低一两又五百文。”

唐烨文皱眉,“这价钱太高了,这样吧,如果按照一两又一百文卖给我们,这八亩水田我们全要了,还请张爷爷再帮忙谈一下。”

刚坐下喝了一杯水的村长爷爷:“......行,你等着。”

隔壁。

村长一脸笑容:“按照九百文卖,八亩水田都要了。”

唐大伯与唐三叔商量了会儿,道:“九百文可以,不过这旱地必须一并买下来,折中一亩五百文卖给他们。”

村长再次笑得灿若菊花:“烨文,月丫头,好消息啊,老头子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说动了你大伯三叔,这水田我给你谈到了一两又五十文,不过需要旱田一并买下来,旱田只需五百文。”

唐烨文与唐月对视一眼,较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唐烨文望着村长道:“行,就按这个价格买。”

“好嘞,你们兄妹俩先坐会儿,我去写份契约。”

他娘的,终于到了这一步!

“大郎三郎,好消息啊,老头子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帮你们谈好了价格,水田九百五十文,旱田五百文!来来来,赶紧签字画押!”

唐大伯与唐三叔兄弟二人大喜,想都没想直接签字画押,事后带着全家感谢村长帮他们多谈了些价钱。

而隔壁。

“张爷爷,为何这契约上写的是九百五十文?”唐月皱着眉,心存疑惑。

“这年头买卖田地怎么也得向衙门交税,爷爷这是帮你们省税!把钱给我,你们兄妹二人赶紧签字画押!”村长吹胡子瞪着她。

“......”唐月疑惑地望着唐烨文,这年头就有交契税?

唐烨文默默地点了点头。

“爷爷,你可真是老奸巨猾!”张心兰幽幽地望着村长,内心暗道。

村长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心里却乐开了花,这下子有钱可以给村里人买点种子,买点小鱼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