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龙图腾之神圣光辉 > 第十五章 谜团

第十五章 谜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龙图腾之神圣光辉!

他的脚步略微停顿了一下。身后除了一声叹息,再无其他。他走了进去。

所谓的妖塔只是藏地人的笼统说法。不过这里确实是九层。每一层都有大木横穿而过,每一层之间的距离都相差无几,匠人的精巧可见一斑。

他迈步走向一层的门口,那里的装饰虽然华丽,但他内心的恐惧和好奇交织在一起,这种激动,一般人还真是体会不出来。

关于人类的起源,这可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啊。

人类的来源历来是人类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有趣的是,虽然人类的考古进程巨大,但是很多问题却并不因此而一帆风顺。举一个话题来说,虽然到现在,考古学家有明确的证据说明,人类来源于600万年前的非洲东部大草原,而且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提出了进化的可靠佐证,可是,人类的进化或者是起源真的就如此简单呢?

萧蒙璹虽然家学渊源很深,但是赶上特殊的年代,他父亲那头几乎没给他什么东西,他母亲也因为他父亲的事,一辈子谨言慎行,反而是他从小到大,对很多东西感兴趣,习惯了自学。他还记得,他刚上大学第一年,他在qh大学,选择的虽然是法学,但他本人对法律其实兴趣不大。怎么说呢?他这个人对法律的兴趣,更多来自于对逻辑的喜欢。众所周知,中国人的文化里,其实不存在逻辑,中国人的知行合一理论源自于王守仁,可是王守仁死后,他的学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泰州学派,这个学派对动摇统治基础有着先天优势,本来他是最可能演化出逻辑学的一个学派,可惜,大明已经行将就木,后来的满清文化更是大倒退。说的有点远。他那个时候在图书馆可以看各种书,qh大学毕竟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馆藏图书非常丰富,因此,他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他感兴趣的话题上去。大概因为父亲的原因,他对政治敬而远之,反而是对其他各个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记得,三星堆的文物里,有一个青铜的人塑像,他对那个塑像的双眼感觉到惊诧,何以人类的眼睛会那么大呢?他去选修哲学课的时候,讲课的老教授慈眉善目,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而有一位同学就突发奇想问:这是为什么呢?老教授就开玩笑说,可能人类的双眼只能看向前方而无法看到后方吧。当时他觉得这个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随后他就发现了这个考古发现,他还在考古课上询问了人类历史上关于眼睛的话题,他从未曾想到,人类历史上,对眼睛的崇拜乃至各种仪式会有这么多,其中,古格银眼大概是最知名的一个。但是那一枚古格银眼的来历很是神秘,那位教授只是很淡定的说,来自于今天西藏,其他的种种,他一无所知。所有的设想都只是一种假说,缺乏明确的证据支撑。

想到这里,他赫然发现,那个三星堆青铜文物的眼睛似乎和那个壁画上的眼睛完全一样!难怪他觉得那个眼睛似曾相识。同时他走近了才发现这座高耸的雕像,起码有20米高,这座雕像通体漆黑,但是胳膊上、上身躯干上到处都是银色的眼睛!而且这些眼睛居然和那龙侍之眼完全一样!

这一切越发可疑了。。

人类的历史一定是很丰富的,而人类的文化虽然也丰富,但绝对不是书本上讲得那么简单,就比如眼前这个巨大的雕像,他无法想象它的作用是什么,而且这个雕像的材质不像是传统的金银,更不太像是铁合金,这样庞大的雕像,在他的胳膊上却有这么多的银眼,这些到底是什么作用呢?虽然说早期的人类确实存在装鬼弄神,迷惑大众,但是在一个经济结构如此脆弱的社会里,建造这么奢侈的雕像,其实还是过于浪费的。那么这样一个雕像,他就一定是有作用的,是什么作用呢?

这座雕像看起来整体是黑色的,就像青海湟中的唐卡作品大黑天一样,雕像头部表情狰狞,但是手里没有其他类似于法器的东西,手里空空如也,不过看起来各种手势好像是佛家的印,只是手臂特别多,每一只手臂上都是很多的银眼。大厅里的顶部有少许的光芒,其他部分都笼罩在黑暗中,通过手中的强手电光,可以看到似乎整个大堂的墙壁里都有各种小洞,类似于蜂窝眼的结构,里面都有东西,到底是什么他看不清,差不多雕像后面有一个小小的台阶,应该是特殊的材料打制的,经过如此久却没有任何朽坏的迹象。另外,那座台阶下方似乎有一个小门,那里似乎才是正确进入这里的门,他这个是偏门···?

他站在雕像左手边的位置,背后距离墙壁大约有五米远,他再一次用手电扫了扫附近,地面上离他不远的地方有很多的隆起,他看着有点像雕像…

他缓缓走过去,尽量不发出声音,等他走了很近,他才发现,那是一个坐化的僧人,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这个人浑身的皮肉已经紧紧贴附在骨骼上,那外面的僧衣是红色的麻布,内里是白色的布料,看起来比麻布要细致。最先声夺人的还是这僧人的面貌,虽然已经成了骷髅,但是他的门牙实在是太突出了。他的头部并没有什么帽子,倒是有一个莲花状的头冠,看起来应该是金质的。他看着他的身上,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装饰品,只是在他的手指指向的位置,有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萧蒙璹差不多认识,不过,却是藏文无疑,因为人民币上是有藏文的,他小时候还和他母亲说,藏文和我们的方块字真不一样,这种文字书写可真不容易,却不想,他母亲倒是说,所有的文字其实都是一种载体,但是他长大了以后才明白,母亲的工作居然就是对各种文字和密码进行破译,他对这种工作感觉到有趣,直到他接触到数学,他才把兴趣的重点转移到了数学上。当时他的母亲对他说,人类的所有知识和学问本质上不过是数字、语言、符号三者间的排列组合,三者最后的组合就是语言里所蕴含的信息,而信息正是人们所要传达的。

他有时候会心里默默感激那个一直懦弱又坚强的母亲,虽然她从来不曾说过什么,但她已经给了他最好的。他打小对文字和符号有着扎实的基础,就是母亲夯实的。他看着那些文字,没有什么犹豫,将随身的记事本拿了出来,用笔记下来,那些字他一边念一边记,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这好像有点像逍遥游啊,怎么听起来很奇怪呢…

他记录好了这些以后,在看到最后的几个字:功嘉葛剌思···…这似乎是一个人的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怎么记不起来呢?

他摇摇头,驱散脑子里的疑问,走向不远处的另一个,走近了以后,他看着这个僧人,他感觉说不出的荒诞:这个僧人似乎还活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