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村娃进城 > 第7章 侍候病人

第7章 侍候病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村娃进城!

冬来急切地问:“干娘,你试试哪里疼?”张姨闭上眼,仔细体会了一下,说:“腰火辣辣的,不敢动。”冬来说:“可能是扭着筋了。”冬来给张姨倒了一杯水,张姨说:“你扶我坐起来喝。”冬来扶张姨,张姨喊疼。张姨向左歪着身子勉强坐着喝了一杯水。说:“冬来,你不要停下蒸馒头,如果停下了,客户就会跑到别人那里去了。”冬来说:“那你先躺着,有事喊我,可你喊我听不见,隔了这几间屋。”张姨说:“没什么事,过段时间你来看看就是了。”冬来蒸好一锅馒头就来看看张姨。“张姨说小便,冬来扶起她。冬来一扶她,她就喊疼。好不容易歪着身子站起来,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压在冬来的身上,张姨歪着身子皱着眉,一小步一小步走到院子的厕所。院小,厕所盖得狭窄,容一个人正好。可张姨站都需要人扶,蹲更需要人扶。这事很尴尬,冬来说:”别管这么多了,来,我扶着你蹲下。“张姨也没有别法,当着冬来的面褪下裤子,冬来扶着她蹲下,大白屁股就露在冬来的视野里了,冬来眼前是一个雪白的肉团。张姨紧张,小便不出来。冬来说:”张姨,你放松,我闭上眼什么也不看。“张姨也闭上眼,权当只有自己。张姨这样一想,哗哗地小便像决堤的水库,她憋坏了,一开始不好意思叫冬来,直到实在熬不住了才叫冬来帮助。小便结束了,张姨浑身轻松了,她想不到小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冬来又帮张姨提上裤子,冬来的手碰到了张姨的屁股,张姨看到冬来的脸红了,冬来也看到张姨的脸红了。张姨想:”真是难为冬来了。“冬来想:”张姨生活不能自理,一定是很痛苦的。一定要照顾好张姨。“他们只是想,什么也没说。

冬来上午蒸好三锅馒头,出去送给老客户。下午又蒸了三锅馒头,又送给客户。遇到幼儿园接孩子的家长,他们要花样馒头,冬来说过几天才会蒸,家里有事没工夫。看到有人喜欢自己的花样馒头,冬来很高兴。花样馒头是自己的作品,有人喜欢当然高兴了。

冬来卖完馒头回来时,小敏已放学了。小敏见张姨的腰疼得这么厉害,要请假侍候,张姨说:”尽量别耽误你,初三很重要。也许我睡一晚上就好了。“冬来说:”小敏,你好好上学,一切有我,你放心好了。“小敏说:”好哥哥,天上掉下个好哥哥。“她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曲,唱着”天上掉下个好哥哥“的词,小敏的滑稽样把张姨和冬来逗笑了。

睡了一晚,张姨的腰更疼了,歪着身子也不能坐了。冬来也只好放弃蒸馒头了,用三轮车载着张姨,到了白浪城最好的人民医院,拍了片,主任专家说:”骨头没事,脊椎也没错位,在家休养吧,过几天就好了。“张姨和冬来就放了心。张姨躺了一周,还是不见好。这一周可把冬来忙坏了。还要蒸馒头,还要照顾张姨。为了方便张姨有事通知自己,冬来用线拴了个铃铛,铃铛在蒸馒头的厦屋里,线的另一端在张姨的卧室里。张姨有事就拉线,冬来马上就跑过来。张姨发现冬来心细,办法多。张姨上厕所不方便,小便不方便,大便更不方面。冬来用捅火棍把一个木板烙出一个圆圈,这个圆圈有便盆口大,冬来又把这个木板钉上了四根木腿,一个大小便用的简易凳子就做出来了。冬来在凳子面的圆圈下放一个便桶,冬来扶着张姨坐在凳子上就解决了上厕所的难题。张姨感激地说:”冬来,你这孩子真是心灵手巧!“

这些天,冬来忙得嘴唇爆皮了,人也瘦了。张姨看着很是心疼,她说:”孩子,真难为你了。“冬来又要蒸馒头,又要买菜做饭,又要侍候张姨。冬来以前从来没炒过菜,这几天,他在张姨的口授指导下,他的炒菜水平有了长进,还学会了包水饺。张姨的厨艺好,张姨嘴说,冬来动手,二人配合。张姨耐心教,冬来好学。冬来发现炒菜也有学问,稀里糊涂做菜简单,但是要做好很难。冬来又买来了烹饪书研究,原来切菜也那么多讲究。冬来在环水村时,家里是很少炒菜的,一般是咸菜就窝窝头,爱吃正好,不爱吃也要吃,没有选择。冬来在张姨这里吃得好,白馒头加炒菜,一下子感到生活提高了几个层次。几个月下来,人也长高了,也白了,也见胖了。冬来回到环水村,环水村的人都很惊奇冬来的变化。有人开玩笑说:”冬来,你是不是吃化肥了?怎么变化这么大!“冬来的爹娘看到冬来的变化,乐得合不拢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冬来要报达张姨,他做菜用心。小敏一开始吃不下冬来做的菜,只吃一点点就放下了碗。几天下来,小敏就爱吃冬来做的菜了。小敏说:“冬来哥你是三天不见便当刮目相看。”冬来说:“还不是干娘指导有方。”小敏说:“哟,还挺谦虚呢!”张姨听小敏和冬来你来一句我往一句,张线感到日子很有趣。

冬来侍候张姨这些天,冬来和张姨说的话更多了,两个人的许多成长史都互相倾诉着。话越说越多,越说越有的说。要不是冬来侍候自己,陪伴自己,这几天还怎么过?即使让小敏请假,小敏的力气小,扶自己很难,搬自己更搬不动。她越来越觉着,冬来和她家缘份深,自己在这城中村生活了16年了,自己有难时有几个人能靠得住。当老憨出事后,多少平时说话很好的姐妹都躲着自己,生怕自己求她们给他们添麻烦,她们也很少来串门了。而冬来素不相识,这几个月以来真像自己的孩子。摔伤的这些天,更看出冬来这孩子的优秀品质,患难见真情!

冬来侍候张姨这些天,虽然累,但却感到很充实。他侍候张姨,付出多也收获多,独立蒸馒头的能力更强了,还学会了炒菜。自己在家从来没炒过菜,他发现会炒菜原来是很重要的,炒菜让他明白了“看火候”的真正意思了。他感到侍候张姨的这些天,张姨和小敏对他的感情更深了,越来越有亲情了。他每天扶张姨,搬张姨,给张姨按摩,身体的接触越多,感情就越近了。他有时触到张姨的皮肤,还有时碰到张姨的胸,他的内心就狂跳,很不好意思。有时还有一丝邪念生出,但他很快就打消了,冬来发现人的感情是能升华的,他明白了“发乎情,止乎礼。”这样才是一个更高级的人。他也有时想到自己将来找个什么样的媳妇,他会想到张姨这样的,也会想到小敏这样的,还会想到在路上碰到的美女,他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媳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反正他觉得找张姨和小敏这样的媳妇都很好,她们都不比大嫂差。但他又想,自己才16岁,正是闯天下的时候,想媳妇的事想得太多是没出息的,还是好好奋斗吧。但是怎么奋斗?那就干一行做好一行。冬来想以膈要把蒸馒头的规模做大。冬来还想学算卦,还想摆棋摊,还想做其他的事情,做什么自己还模糊着。走一步看一步吧,但冬来又觉着这样不行,应该看很多步走一步才对,可他对这个世界又看不明白。

一周下来了,张姨的病还是不好,张姨就哭了,她怕自己这一生就这样躺着了。冬来劝她,说:“医生说没事,养几天  就好了。”“可是,明明不见好。唉!这几天我体会到干活是幸福的,躺在床上是多么不幸!你才比小敏大一岁,你在家也没受这么大的累,可是我却连累了你,难道我就一直这样不好了吗?”张姨说着又哭。其实冬来也盼着张姨快好,俗话说:“百日床前无孝子。”冬来这几天明白了这句话,环水村那么多家庭因为赡养老人而兄弟姐妹争吵,侍候一个大小便不能自理的人太难了!侍候老人和张姨还不一样,老人眼花耳聋,有的还犯糊涂,听说有的人犯了老年痴呆还打人,哪能像张姨这样交流舒心?能像爹娘那样侍候好爷爷奶奶的人太少了,把好吃的节省下来给爷爷奶奶,还对他们细声和雨地有一个好态度,冬来对爹娘又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敬意。原来觉得爹娘没本事,现在看来他们有值得让人敬佩的地方。看来,孩子需要离开家,才能更快地成长,才能更好的理解父母。

张姨的腰不见好,冬来想起给爹治病的民间医生,爹的双腿断了,都越治越好了,可见那个医生有真本事。冬来就和张姨商量着找那位民间医生。张姨说:“市人民医院的医生都治不好,一个民间医生又有什么好办法呢?”冬来说:“试试看吧,也说不定,那个医生治我爹的腿效果就不错。”张姨说:“得病乱求医,病好不了,只能乱求医,但愿有奇迹出现,我是真愁坏了。”

冬来用三轮车拉着张姨,冬来借马车拉着父亲去过二次,路熟悉。那个民间医生离白浪城20多公里,路程不算远,但路上时常有雪,因此冬来骑不快,累出了一身汗。有一次三轮车在雪上一打滑,被一个石块一绊,三轮车差一点歪了,冬来费了九牛二虎这力才把三轮车稳住。他为了让张姨安心,却说:”没事的,我骑三轮车的功夫很强了,不会轻意倒的。“

终于找到了那个医生家,冬来把张姨背下来,民间医生看了看片子,又摸了摸张姨的腰,说:“关节错位了。”张姨说:“人民医院的医生说关节没错位。”民间医生说:“他们懂什么?你如果不来我这里,你的腰会终生疼的。”张姨感到这个医生在吹牛。民间医生说:“你们过来帮忙。”有几个来帮着看病的家人被医生叫了过来,医生让张姨趴在床上,四个人分别拽着张姨的四肢,医生说:“用力。”冬来和那三个人一齐用力,医生在张姨腰上用力一按,说:“好了。”又摸了摸张姨的腰,说:“关节正了,休息几天就行了,你起来走一走。“张姨说:”不敢走吧。“医生说现在应该敢走了。张姨下了床,走了几步,腰疼得差了,不用歪身子走了。那医生只收了10元钱,给了一付草药,要求回去洗一洗,活一活血。

冬来把张姨带回家,张姨就能下地干活了。张姨一下子抱住了冬来,她说:”太好啦!太好啦!那位医生可真神啊!“冬来和张姨紧紧地拥抱着,他为张姨高兴。第二天用民间医生抓的草药洗了洗,张姨的腰完全好了。晚上,张姨与小敏、冬来一齐到饭店要了一桌饭菜,他们以水代酒,庆祝张姨腰好。冬来讲了那位医生祖上的传奇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