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 >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 第56节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 第5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

计划写下,她眉眼间皆是笑意。

老年人觉轻,刚才周徽嵐起来倒水弄出了动静的时候李桂香就醒了,但侧耳听了半天,她屋子还有动静,忍不住问道,“惠兰,不舒服吗?怎么还不睡?”

“没,就是口渴起来喝水,就睡了。”

“口渴?是不是晚上的菜咸了?”李桂香咕哝。

周徽嵐在心里默默地道,不是菜咸……“妈,我睡了,你也早点睡吧。”说着,她翻身上床拉过被子。

“走水啦,救火啊,救命啦——”

远处,似乎传来叫喊声,在深夜里格外清晰。

周徽嵐因为没睡,听得格外真切。

汪汪汪——汪汪汪——

村里的狗此起彼伏地狂吠着。

周父披衣起床,匆匆推门而出。

周徽嵐一个鲤鱼打挺,直接套上一件外套也跟着出来了。

“爸,我听到有人喊走水了。”

“嗯,我也听到了。”周永善道,还有满村的狗吠声,不寻常。

周永正匆匆过来,“大哥,是东村那边走水了。”

确实是,从他们这里看,可以看到村东边熊熊火光。

周大志拎着两个水桶过来,“爸,我带些青壮过去救火,你们年纪大了就别去了。”

如果火灾发生在他们周氏族人身上,肯定是全族老小齐上阵的。但现在就不用了。三更半夜黑灯瞎火的,加上救火的时候人多手杂,极易发生碰撞,到时这些老人磕着碰着就得不偿失了,

周永正催促他,“那行,你赶紧领人过去。”

周大志吆喝几声,领着已经起来的青壮汉子直奔村东。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虽然这走水的情况发生在村东吴氏那边,但他们整个村子都动起来了,能去帮忙的青壮年都冲过去了。

水火无情,人命关天,一般都会摒弃成见,先救人救火要紧。救火之后,该如何还如何。

“女人和孩子都回去睡吧。”

周永正几个族里的老人聚在一起等结果,却不想让女人孩子跟着熬夜。

在他的吩咐下,女人孩子陆陆续续回去睡了,周徽嵐也一样,反正也帮不上忙。

翌日醒来,周徽嵐他们才知道昨晚吴氏族人聚集地遭贼了,有两家人家的钱被摸走了,那火也是贼人放的。

火是从放置柴禾的屋子烧起来的,殃及猪圈和厨房,一共烧了三间屋子。幸亏着火的时候猪圈里的猪一个劲地叫唤将人给吵醒了,不然这火会蔓延得更厉害。

一共烧伤了两头猪,清晨的时候就被主人做主杀了。

吴氏为感谢周氏和其他小姓氏的帮忙,分别给他们都送了猪肉。

周大志得了周永正的吩咐,拿了钱给吴氏那边送去,相当于拿钱买肉,不占他们半点便宜。

看着周大志送过来的钱,吴四爷叹着气让主人收了。

第64章

吴氏那边被贼人入室盗窃以及那场火给吓着了,虽然天亮后报了警,但确实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阴影。而且附近的几个村子都知道他们大兴村因为售卖冬稻赚了大钱,亲戚朋友上门打秋风借钱的人不少,让人烦不胜烦。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发生,不少人家陆续购买了砖头泥沙瓦片等材料。他们本来就想建房子的,这样做不过是顺手推舟罢了。通过这一举动告诉贼人,钱没了,全都买建房材料了,你们要偷就把材料偷走吧。

可这材料一买,看着就让人心痒痒。此时又正值冬天农闲时候,大家伙都闲着,那干脆就将房子盖起来吧。

只要请上一两位建房子方面的大师傅老把式,父子兄弟齐上阵,亲亲戚戚再帮上一帮,花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将房子盖出来了。要是没有之前那事,请周郢来帮忙掌掌眼挺好的,但是现在却不好张口了。

不过也没啥,盖几间房子而已,难度不大,大师傅老把式可以胜任的。说干就干,于是吴氏这边动了,打地基拉砖拉瓦建房子,一片热火朝天。整个大兴村东村除了被偷了钱的那家倒霉蛋,吴氏那边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盖房子。

周氏这边看得眼热,要说钱,他们赚的不比吴氏少,总不能吴氏那边住新房他们还住旧泥房吧?于是族人们纷纷找到周永正,想批地基,然后盖新房。

周永正有些拿不准主意,晌午的时候又溜达到周永善家来。

他到的时候,周徽嵐正在吃早饭,稀饭咸菜再配两个鲜肉包子。

看到周永正进来,她连忙站起来打招呼,“永正叔,没吃的话来点?”

周永正罢罢手,“我早就吃过了,你吃吧,我和你爸聊几句。”

周徽嵐没再推让,重新坐下,拿了个包子吃了起来。

她刚从大棚那边回来,真饿了。

周徽嵐的大棚现在请了人。

高煦那边安排的运输车会在七点左右抵达大兴村,所以每天四五点左右就得开始采摘。这么早也没办法,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度,所有卖给部队的蔬菜都是当天新鲜采摘的。而且采摘的量是很大的,光靠她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周徽嵐也不想累着家人。

所以她请了一对勤快且手脚麻利的中年夫妻帮忙,每个月给他们开一百块钱的工资。他们需要做的事,除了隔天摘一次菜之外,还负责菜地的锄草以及施肥等工作,肥料用的是周徽嵐积好的农家肥。

这对夫妻也是他们周氏族人,男的名唤周大成,因为前些年父母相继病故,还有个孩子小时不小心烧坏了脑子。给父母治病,给孩子治疗,夫妻将为数不多的积蓄都花了个精光还不算,还将亲戚里头能借的都借遍了,落下了不少饥荒。

这次大兴村冬稻丰收,他们家卖稻谷也赚了大几千块,一口气将外债全都清了。夫妻俩对村长和周惠兰感激得很,得知她的大棚缺人手,就跑到家里来了。偏俩人嘴笨,话都说不清楚,最后还是周徽嵐问出来他们的想法。对于工钱他们一开始是拒绝的,但周徽嵐说了,他们不收工钱,那就别来帮忙。他们没办法,只好应下来,暗暗决定干活要卖力一点。

第一次进棚时,周大成夫妻俩还吓了一跳。也是这个时候,周大成才知道周徽嵐的大棚里蔬菜长得多好,他敢说,就是经年的老庄稼把式种出来的菜都未必如她。

周徽嵐一边吃一边听着她永正叔和她爸说起族人想建房子的事。

对于村里建新房一事,周徽嵐是有些想法的。

她在后世见过太多建设的时候没有一点规划的农村了,都是谁家赚了钱谁家就盖新楼房,就像吴氏这样的,很随意的,谈不上美感布局。而且他们还喜欢沿着路边建房,最终导致进村的主干道路非常窄,后来村村通政策下达,有些村子的主干道宽度甚至不足一米二,汽车进入都很困难。

吴氏在村东边,她也不去操那个心了。

但周氏在村西边,她希望能好好规划一下。以后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裕,买车也不在话下,如果到时因为路太窄车开不进来就搞笑了。

“永正叔,郢哥这两天不是在家吗?他就是干建筑的,何不请他过来问问呢?”

周永正一拍大腿,“是了,怎么忘了这一茬!”说着他就推推自己的孙子,“福哥儿,去,将你郢伯伯请到你善爷爷家来,就说爷爷有事找他。”

周郢来得很快。

“阿郢,你知道今年咱们族里靠着卖冬稻都赚了笔钱,现在呢,他们看到吴氏那边在建新房,都有点意动,已经有好几个人来找我批地基了。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我心里就是有点拿不准。惠兰建议找你问问,你看?”

周徽嵐此时笑着插话,“永正叔,你是不是觉得吴氏建的房子丑哇?然后族里的宅基地又不多,你不忍心被糟蹋了?”

周永正叼着烟道,“嘿,我是真心不觉得吴氏建的房子好看,但房子不就是那么回事吗?”不过她这话,正巧说中他的心思了。

“永正叔,还真不是那么回事。”说完这句,周徽嵐转而对周郢说道,“郢哥,妹妹这里有几句建议,你要是觉得有道理就听听,没道理的话就当我是外行瞎说就行。”

“嗯,你说。”

周徽嵐的意思是现在族里大多数都是泥房,大家都有建房的需求,希望周郢的建筑公司能帮忙将族地当成一个大型社区来好好规划一番。族地的建设,房屋之间最好不要太过密集,适合宜居为主,兼顾交通绿化等等,最好能出个图纸,再由村长统筹安排,做好族人的思想工作。

周徽嵐说这些时,周郢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两位老人都很认真在听,暂时没有表态。

为了方便他们理解,周徽嵐还画了简易的房屋设计图,因为她是非专业的,所以图有点抽象……

周郢看了一会,明白了。

老人的想象力弱一点,看了半天图纸,还是不明白。

看完图纸,周郢的眼睛是越来越亮。

周徽嵐不知道,在韩惠竹重生的前一世,周郢也是干建筑起家的,建立了国内知名地产品牌。在新世纪的时候,他牵头,在大兴村建设新农村。整个工程由他出资,族人们出个人工材料费,统一规划建设样版小别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巧合了。

“做个模型吧。”周徽嵐建议。

这样视沈上会更直观。

毕竟他们还要说服族人的,有了模型,她相信他们会更容易信服。

“怎么做?我也来帮忙。”周永正感兴趣地道。

周郢动手能力很强,他先在薄木板上打上墨线,周永善周永正两人负责拿锯子锯,周郢打磨,最后由周郢和周徽嵐一起负责组装。

很快,一幢迷你别墅的模型就出来了。

这是一幢三层半的小别墅模型,总面积近五百平方,每一层一百五十平左右。

一楼大厅很大,配两个卧室一个厨房和两个卫生间。二三楼分别有三卧两卫,外加大客厅和阳台。顶层加盖半层,两个房间,近百平的平顶,完全满足农村人的晾晒要求,夏天还可以在上面乘凉赏月。

这一百五十平是实打实的面积,不像后世因为有公摊,两百平的房子,室内面积只有一百六七这样。

这是周徽嵐考虑到农村家庭人口多特意设计的,比起后世很多农村小家庭一层才七八十个平方的房子,已经算得上豪华了。

当然,一百五十平小别墅是给大家庭准备的,小家庭她准备的是一百坪左右的,端看族人自己选择吧。

看着这个模型,结合她刚才的想法,周永正激动了,就是这个了!

周郢不激动,他很冷静,他告诉他们,保守估计,建一座这样的房子,人工材料等等算下来,估计得两万出头。

周永正倒吸一口气,要知道吴氏那边的房子,盖四五间青砖瓦房,整个下来也才花三千块,而他们要花的竟是对方的六七倍?

这也不奇怪,他们一层就兑完他们五间了。也就是说,光是他们的房子是吴氏那边的三点五倍大,这样就兑去了一万出头了。

多出来的近万块钱,主要还是在建筑材料和人工上。

因为建的是三层半的房子,所用材料的质量就必须过关,而且最好是请专业的建筑公司承建。当然,村里的人可以帮忙做个小工。而且他们还要用到大量的钢筋水泥,这两个材料就很费钱了,要不是周郢自己开了一家建筑公司,有固定的进货渠道,恐怕他们想买都很难买到呢。

周永正的脸色不断地变幻,无疑他是喜欢这样的房子的。

他有眼光,能看出来,这样的房子一盖,住个四五十年不成问题。吴氏他们在建的青砖瓦房,等以后有钱了,恐怕还是得另建的。

但就是太贵了,这次卖冬稻的钱全填进去都不够。

可是它除了贵没别的缺点啊。一时间,周永正非常难取舍。

周徽嵐可以理解他老人家的纠结,“这样吧,永正叔你先压着批基地的事。”

然后她又对周郢说,“郢哥,你给咱们村西头我们周氏所居的这一片地画个大致的设计图,最主要的是将公共区域的设计给画出来,记得大湖应该做一个中心点,其他的地方有些偏差先不必理会。等设计图出来后,咱们召集族人开个会,听听大家的意见吧。”

“如果反对的人多呢?”周永正问。

周徽嵐道,“那就咱们这一片族地拆分南北两个区域,愿意的将来房子就规划在南区,不愿意的就在北区安家。”

周永正和周永善点点头,“这也是一个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