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何所有 > 烽烟四起

烽烟四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何所有!

范仲淹没能把改革进行下去,但北宋尖锐的社会矛盾不会因为范仲淹的下台就消失。庆历七年冬天,贝州(今河北清河县)一名叫王则的基层小校反了。

王则是个苦命的人,原本是涿州农民,由于灾荒吃不上饭,来到贝州从军,临走之前王则母亲害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儿子,便在儿子背上刺了个“福”字,王则这个人脑子活络,从军没多久受到领导赏识升为小校。当了小校之后的王则开始接触弥勒教,这个教跟佛教不太一样,主要拜弥勒佛其他的佛不怎么拜,信封弥勒教之后的王则如同开了挂一样,不仅自己融会贯通,还向其他人讲经布道,又利用自己背上的“福”字忽悠教众说自己是弥勒转世,没过多久俨然成为贝州当地军人团体的宗教领袖。

军队一旦有了宗教思想的干扰,朝廷就控制不住了。

庆历七年冬至,王则举兵反叛,贝州和附近的士兵们纷纷响应,军队瞬间哗变,王则把知州、节度判官、县令、主簿杀了个精光,又把牢房里的犯人放出来加入叛军。

王则部众一下子多了不少,紧接着自称东平郡王,建国号制百官,又把叛军重新整编,脸上刺字“义军破赵得胜”,誓要跟赵宋朝廷死磕到底。

造反可是大事,朝廷不敢怠慢,派了一位名叫明镐的枢密直学士前去平叛。明镐来到贝州城一看好家伙,这贝州城城高池深哪儿那么好打,琢磨了半天想了个招儿:制造距誾打上去。

这个距誾到底是个啥我也不知道,大概就是个古代用来爬上去攻城的垛子,由于这玩意儿实用性太差后来被淘汰了,导致打出来的字体还是繁体字,连简体字库都没有。明大学士找来两万农夫日夜不停的搞工程,距誾慢慢造起来了。可宋军这边造距誾,叛军那边在城头上看见了也在同样位置修建战棚,正对着距誾,叛军守将在城头上对着宋军喊话,说你们辛辛苦苦修距誾,我们修的战棚叫做“喜相逢”,等你们的距誾修好了,我们就喜相逢,好好招待招待你们。

果然,眼看着距誾就要修好了,宋军就能踩着距誾打上城头了,没想到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叛军从“喜相逢”里打了出来,宋军招架不住丢掉距誾,叛军一把火把距誾给烧毁了。

明镐首战吃瘪,心想一计不成老子再使一计,上天干不过你还可以下地,派人去贝州城南侧挖地道,又派偏师去北侧攻城吸引叛军的吸引力。

贝州城里有几名老百姓不想跟着王则叛乱,于是悄悄从城头向下递书信,约好晚上从城头放下绳索来,好让宋军顺着绳索爬上去然后打开城门大军进入。

老百姓想法是好的,当晚也确实把绳索放下来了,宋军沿着绳索爬上去几百人,然后上去的这几百人看着源源不断爬上城头的宋军,害怕后上来的人跟自己争功,把绳索砍断了。

这就坑了大爹了,贝州是河北军事重镇,驻军非常多,叛军看到宋军上来之后马上过来围剿,宋军仅仅几百人,号令也不统一都争着想去抢城门,结果城墙都没下来便被叛军消灭完,由于绳索被砍断,后续宋军上不去,在城外眼睁睁看着城头上的宋军被包饺子干着急没办法。

就明镐这带兵水平,再这么耗下去怕是要被叛军出城给消灭掉。

庆历八年正月,朝廷派时任参知政事文彦博前去平叛,王则的皇帝梦做了一个多月,该醒了。

文彦博是天圣五年进士,与其他杰出牛人一样,高中进士的文彦博当年年仅二十一岁,短暂的地方任职之后文彦博回到中央担任御史。由于经常就宋夏局势向朝廷建言献策,仁宗逐渐注意到这个年轻小伙子。

三川口之战后,唯一幸存的宋军主将黄德和为了自保买通多人,共同诬陷已经战死的刘平投降西夏,仁宗非常重视,安排文彦博亲自到前线审理此案。文彦博经过多方求证,发现黄德和临阵脱逃和诬陷刘平的罪证,但黄德和经营了多年人脉,朝中也有不少人替他说话,最后朝廷拿捏不定又派了其他御史前来想接替文彦博审理,文彦博直接回复朝廷,自己办案证据确凿,如有任何后果由他文彦博一人承担,顶着压力斩了黄德和。

文彦博这个人,有点儿魄力。

考虑到西北正值用人之际,朝廷不久之后又安排文彦博担任转运使给前线运粮食,文彦博做的非常到位,不仅粮草供应及时,还修复了之前损毁的粮道,给前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青年才俊的进士出身,地方任过职,中央当过谏官,又在西北经历了考验,这样的履历就是宰执的后备人选。果然,庆历新政失败后,杜衍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全部被罢相,文彦博接替了枢密副使的职位进入宰执。

庆历七年年底,本该是过大年的好日子,王则的叛乱搞得仁宗心神不宁,明镐在贝州围剿了一个多月一点儿进展都没有,文彦博主动请缨去平叛,庆历八年正月刚过完春节,文彦博领兵出征。

到了贝州城,文彦博先给全军发赏钱。

这就牛逼大发了,要知道当时宋军围困贝州一个多月毫无进展,大冬天人困马乏的又赶上过年还得在城下挨冻,全军上下一肚子怨言,可毕竟仗打的不好,只能忍着。没想到文大宰相一来根本不计前嫌直接发赏,宋军一看有着落了,最起码打完仗能带着钱回家,士气焕然一新。

文彦博将军队稍作整顿,继续沿用明镐的战略,北城攻城,南城挖地道,叛军慌慌张张去北城防御,南城的地道终于挖完。文彦博派二百人口衔枚,悄无声息进入城中,干掉了南城城头守军,再一次放下绳索,宋军陆续爬上城头,向南门杀去。

同样的宋军同样的战略,只不过换了文彦博来带兵,这一次没有一个人斩断绳索破坏计划,可见优秀的统帅对一支军队来说多么重要。

王则反应过来时宋军已经开始在攻打南门了,王则跟宋军过招两个月了,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眼看宋军人多势众,王则放出了他的杀手锏:火牛阵。

一大群牛身上淋上油脂,尾巴上绑上稻草点燃,牛吃痛不顾一切对着南门向外冲去,一时间宋军前军大乱。

王则显然是懂得军事理论的,他以为自己是田单,靠着火牛阵击破敌军数万大军,可文彦博显然不白给,马上传令前军分散开,中军床子弩和长枪阵伺候。

床子弩我们已经很熟了,当年澶渊之战一弩干掉辽军主帅萧挞凛,虽说牛这种动物皮糙肉厚一弩不一定能干的掉,可就这么射过去实在太痛,火牛吃痛纷纷掉头奔走逃命,朝着叛军狂奔过去。叛军一看傻眼了,没想到弄巧成拙,自己挖空心思搞得火牛阵反而冲向自己,一时间阵势大乱,宋军趁势全军杀进城去,叛军全军覆没,王则被俘。

王则被押到开封凌迟处死,文彦博凯旋而归,仁宗非常高兴,下诏升任文彦博为同平章事。

仁宗高兴的太早了,殊不知北方的叛乱虽然平定了,南方却还有一场规模更大的叛乱即将打响。

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西南蛮人首领侬智高兴兵攻打邕州(今广西南宁),北宋仁宗朝着名的侬智高之乱拉开序幕。

西南边境的侬智高是个极赋传奇色彩的人物,侬姓是西南边境一支大姓,到侬智高祖父这一代已经有钱有势富甲一方,北宋因为应付北方辽国和西北西夏的军事压力,西南已邕州为界,再向西区域不再直接统治而是采取羁縻管理。

到了侬智高父亲侬存福这一代,农家俨然西南一支强悍的势力,侬存福时任傥犹州(今广西靖西县)知州,为了争夺地盘,干掉了临近州县的其他宗族兄弟。景佑三年,侬存福以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为根据地,建国“长生国”,自立为帝。

自立为帝这种僭越放在任何古代封建王朝都是不可容忍的,然而北宋朝廷对侬存福根本漠不关心,直接无视。

原因很残酷,当时侬智高所在的广西西部地区并非当时意义上的固有领土。

西南地区自古以来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存在多个少数民族政权,汉朝时候的哀牢国、夜郎自大的夜郎国,唐代南诏国,到了宋代这里是大理国,与西北西夏占领的银州、夏州和北方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不同,古代封建王朝对西南边陲的这些个割据政权一向不感兴趣,你管好你自己就行,别来给我找事儿。

云贵高原十万大山,与中原汉地存在着天然的地理分割,直到元朝统一天下灭亡了大理才正式纳入中央直接管辖,明朝统一后,朱元璋拒绝了大理段氏称藩进贡的请求,废除大理法定文字和语言,统一推行汉字和官话,才逐渐有了后来云贵两省中华民族的国家民族意识。

北宋年间,大理那就是彻底的外国,而侬智高当时盘踞的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属于交趾、大理和北宋交界地带,由于广源州在邕州以西,北宋基本不管不问,离大理首都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较远,大理也不怎么管,北宋大理都不管,交趾管上门来了。

当时的越南属于交趾李朝时代,交趾太宗皇帝李德政下诏,说“朕有天下”、“异域莫不来臣”、“存福妄自尊大”,要“行天讨”。交趾皇帝这番措辞让人看后感到无比魔幻,这口气这视角,简直就是中原大一统王朝皇帝的作风,不知道为啥,史书读到这里,总忍不住想笑,这交趾皇帝模仿我们正经皇帝总觉得有点儿东施效颦的样子。

不过虽然人家国家不大,做事可不含糊。宝元二年,李德政御驾亲征攻打广源州,侬存福完全抵挡不住正规军的进攻,广源州很快被攻破,侬存福一家被交趾军队擒获押往升龙城(今越南首都河内市)处决。

侬智高和母亲阿侬在战乱中逃生,交趾军退兵后,侬智高辗转雷峒、火峒(今广西大新县一带),东躲西藏最后回到父亲起家的傥犹州,在这里收拾残余力量重振旗鼓。庆历元年,侬智高力量壮大,重新举兵自立为王,改傥犹州为大历国。侬智高显然不懂得乱世军事斗争的要领,高筑墙、广积粮、不称霸三条一条也不占。

果然,侬智高再次称王之后交趾又打了过来,侬智高一如既往的不经打,再次被交趾俘虏。李德政兴许是对侬家一次又一次的举兵也头疼,这次没有杀掉侬智高,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给侬智高封官授爵把侬智高放了回去,并且把北部原本侬家盘踞的土地分封给他,仍由侬家管理。

侬智高回到老巢之后,继续积蓄力量,庆历八年,在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县安德乡)再次建国,号称南天国,年号景瑞。

没有意外,交趾军队很快又打了过来,侬智高再次被击败。不过这次交趾军队击败侬智高之后就回师了,没有追击侬智高,侬智高又捡回一条命。

三番五次的被交趾教做人,侬智高非常郁闷,交趾退兵后,侬智高决定改变军事策略,南边不是不好打吗?我往东往北,往宋朝的方向打。

开打之前其实侬智高原本是想向北宋内附,称臣也行称藩也行,给我个名分让我好生存,我成了宋人了交趾也不敢来打我了。可北宋中央政府一直拒绝侬智高内附,侬智高几次向朝廷进攻金银、大象等贵重物品均被拒绝。

无处可容,只能造反。皇佑元年九月,侬智高首次发兵到邕州附近劫掠,北宋之前一直拿侬智高当空气,这人家打到家门口了总算重视起来了。邕州指挥使亓赟平时没什么机会表现,侬智高出现之后想通过击败侬智高建功立业,于是不顾朝廷主守的战略思想,主动出击,一击便被侬智高俘虏。

侬智高心想没想到堂堂大宋朝,兵带的比我还差呢,打算杀了亓赟,亓赟为了保命忽悠侬智高,说他这次来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跟侬智高交战,而是朝廷有意诏安,派他过来摸摸侬智高的底细。

侬智高一听原来朝廷是来诏安的,那可太好了,赶紧以礼相待,俩人好酒好菜一顿商业互吹,末了亓赟向侬智高许诺,自己这次来到侬智高地盘上视察非常满意,回去后会立即上奏朝廷允许你归附,以后做大宋朝的藩属之地。

投靠北宋当靠山那不比天天被交趾欺负强多了,侬智高非常高兴,派了几十名士兵专程护送亓赟回到邕州,接下来又连续向宋朝上表请求归附,又一次次的遭到北宋朝廷拒绝,直到最后一次朝廷传来诏书,明确侬智高盘踞的广源州一带本属交趾,如果跟着交趾国一起进贡称臣,就接受,单独进贡请求归附,不再理睬。

想当奴才不让当,必须要当奴才的奴才,侬智高彻底愤怒了,皇佑四年四月,侬智高聚集部众烧掉自己的房屋,对部众说,得罪交趾,中国又不容我,只能造反,现在我把平生积蓄全部烧光,所有人跟我一起东征,打下邕州、攻入广州接着我们建国称王,不打进广州城就只有死路一条。

侬智高虽然一介粗人,但战略眼光非常独到,华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广州为第一重镇,珠江入海口为广州带来了巨大的漕运便利和富庶的土地,做个土皇帝没一点儿问题,派人北上把韶关守住,整个广东就是独立的小天地,进可攻退可守,侬智高第一步先计划这个小目标可谓是恰到好处,非常有执行价值。

皇佑四年五月初一,侬智高率军沿珠江而下,进攻邕州城,邕州城守将猝不及防城被攻下,拿下邕州城之后侬智高再次建国,这次国号叫大南国,又自称仁惠皇帝,改年号启历。

建国称帝之后,侬智高没有忘记初心,继续沿江而下接着攻打北宋在广东的各个州县,广东地区自南汉平定以后各地承平日久,几十年没发生过战乱,各州县日常没什么军事防备。侬智高连下数个州县,一路所向披靡,到了五月二十二日就打到了广州城下。

侬智高一路凯歌高奏,军队不断壮大,到了广州已经有了五万余人,这给了他一种错觉:宋朝不堪一击,只要他一路打下去必定能兵锋所指势如破竹。

广州城是华南第一大城,跟之前所有的城池都不一样,城高池深完全不是侬智高一蹴而就能够一举拿下的。侬军刚刚围困广州时,守将高士尧领兵出战结果大败而归,从此据城龟缩防守。侬智高在广州城外久攻不下,军心逐渐浮躁,为了防止北宋调兵遣将把自己包了饺子,侬智高果断战略转移挥师北上,直扑岭南门户韶州(今广东韶关),结果在韶州又吃了败仗。侬智高接着挥师西进,九月里连克贺州(今广西贺县)、昭州(今广西平乐县)、宾州(今广西宾阳县),野战被侬智高消灭了几路宋军,除了龟缩防守之外毫无办法,整个两广之地几乎陷入失控状态。

侬智高在南方兴风作浪长达半年北宋毫无办法,此时交趾向朝廷上梳一封,表示愿意出兵帮助大宋平叛,朝廷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正在仁宗犹豫不决的时候,枢密副使狄青向仁宗上奏说,交趾李德政号称帮我们平定叛乱不过是客套罢了,我大宋若连小小的侬智高都平定不了以后如何在两广长治久安?

接着狄青又上奏仁宗,要求亲自率军到前线平叛,仁宗大喜,马上下诏,安排狄青调兵遣将,前去邕州侬智高老巢剿灭叛党。

给出建议并给出落实建议的措施,甚至亲自上阵帮助领导落实,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好下属,有狄青这样的下属,我是仁宗我也喜欢。

然而国家领导人、枢密副使狄青熬到这一级别是经历了重重坎坷的。

狄青生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汾州(今山西隰县)的一个平民家庭里,山西地区民风彪悍,狄青与兄长狄素从小练就一身武艺。狄青长到十六岁,兄弟俩跟同村村霸“铁罗汉”打架,不小心把铁罗汉打进了河里。大家都说铁罗汉被哥哥狄素打死了要绑了狄素去见官。狄青主动站出来告诉大家把铁罗汉打进河里的是自己,与哥哥无关,铁罗汉落了水之后也被众人救了上来,同村人手忙脚乱一通折腾铁罗汉吐了水活了过来。最终因为没闹出人命,狄青兄弟俩也就没受什么处罚,就是铁罗汉不敢再横行霸道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六岁的狄青展现出了超脱众人的英雄气概。天圣五年,贫困的狄青入伍加入拱圣营,拱圣营属于北宋的皇家仪仗队,隶属于中央禁军。在中央禁军历练近十年后,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宋夏战争开打,狄青奉调加入西军,驻守北宋河东路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

之前我们讲过,李元昊建国称帝之后,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三次宋夏大规模战役都是李元昊率兵南下在长安以北,当时北宋陕西路境内发生的战争。而当时除了陕西路与西夏接壤,北宋的河东路(今雁门关以南,陕西葭县以北的陕西山西两省地区)也与西夏接壤,李元昊在陕西路跟宋军死磕,却不在河东路跟宋军开战,除了攻打长安这个战略目标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他打不过河东路的狄青。

真正的战神都是天才,狄青就是这种天才。在中央禁军十余年的历练虽然帮助了狄青成长,但毕竟仪仗队不打仗,到了西军之后,狄青凭借原职在西军混了个指挥使的职务,指挥使属于基层军官,可以直接率领几百人左右小股部队,类似于营长。

李元昊称帝之后四处诱降宋军边境守将,其中就包括保安军巡检刘怀忠。刘怀忠是个忠臣,对李元昊不屑一顾,杀了李元昊派来招降的信使,李元昊大怒,宝元元年十一月发兵攻打保安军,刘怀忠没把李元昊放在眼里,直接率部在城外列阵迎敌。宋夏两军交锋,李元昊兵力远超宋军,夏军作战异常勇猛,宋军完全招架不住,刘怀忠战死,残余宋军退入保安军城中。

李元昊下令围困保安军,想一举拿下这一西北重镇,夏军正准备以逸待劳把保安军守军困死的时候,突然从西南冲来一支宋军,军容严整,气势旺盛,领头的将领身材高大,面带一副狰狞的铜面具,就跟个鬼一样。

这支宋军就像一把尖刀插进了夏军阵中,在主将带领下往来冲杀,夏军完全抵挡不住,李元昊见势不妙,不敢再冒险硬拼,率军退回国内。

狄青一战成名,西夏那边军队被狄青打怕了有了心理阴影,托人打听出狄青的来历,给狄青起了个外号“狄天使”。

狄青这个天使可不是老天派来给夏军送温暖的,而是向夏军讨命的。

三川口之战,李元昊倾举国之兵进犯,狄青负责防守安远寨,夏军击溃多路宋军却依然打不下狄青的安远寨只能退兵,接着范仲淹领命来到西北边境,得知了狄青在多次对夏作战中的杰出表现,破格提拔,一路把狄青从指挥使提拔到了都监。

都监是一支固定军队的主将,一般在万人左右,规模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师级军队,狄青在范仲淹手下逐渐成为西军高级将领。

好水川之战宋军再一次大败,范仲淹因此受贬,朝廷派龙图阁直学士庞籍出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安抚使,成为狄青的新上级。庆历二年四月,在庞籍的授意下,狄青领兵出征,先是攻破了西夏顶在国境线上的金汤城(今陕西志丹县金汤城村),一战俘虏夏军两千余人、牲畜五千余头。接着狄青继续领兵深入,夏军一路望风而逃,狄青一直打到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

兴庆府在银川,宥州所在的鄂托克前旗与银川就隔着一条黄河,狄青再往前进一步李元昊就要学习爷爷李继迁跑路。

李元昊再怎么说也是称过帝的人,被对面追着屁股跑实在太没面子,只好再次率主力亲征解宥州之围,狄青一看西夏主力倾巢出击自己又是孤军深入,能打到宥州已经完成了威胁李元昊的战略目的,果断撤回国内。

退回去之后还不算完,庞籍安排狄青在延州西北的行军必经之道桥子谷修建了一座堡垒名叫招安寨,李元昊得知后派人来强拆,结果在招安寨再一次被狄青打败。

在宋夏战争宋军多次战败的情况下,狄青所部成了宋军唯一的支柱,在西北数年间面对西夏未尝败绩。随后西夏国力不支,李元昊称臣讲和,狄青凭借彪炳战功继续升迁,从地方到中央,最后进入宰执,做到枢密副使的职位。

已经成为国家高级领导人的枢密副使狄青没有忘记初心,得知侬智高在两广为害一方时,毅然向仁宗请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帝国第一名将出征,仁宗非常重视,在垂拱殿设宴为狄青践行,临走之前仁宗问狄青需要什么支持,狄青表示带上原来的打西夏时候的西军所部蕃兵对付反贼足矣。

仁宗同意。

当时有谏官提出狄青远赴岭南平叛,必须选任可靠监军,狄青的老领导庞籍又站出来反对,号令不专,不如不遣。

仁宗继续同意,下诏狄青大军不设监军,两广所有将领全部受狄青节制。

仁宗给予了狄青充分的信任,君臣一心,这场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失败。

皇佑五年正月,狄青率一万西军来到宾州(今广西宾阳县),与北宋广南西路广南东路两位安抚使孙沔、余靖二人会师,宋军兵力达到三万。鉴于之前宋军屡次被侬军打败亟需提振士气,狄青下令就地休整,全军没有狄青的将令不得擅自迎战侬军。

钤辖陈曙趁着狄青还没到前线,率部八千余人攻打侬军占据的昆仑关,结果大败而归。狄青闻讯把陈曙和其他参与冒进的将领全部抓了起来准备问罪,余靖赶紧过来求情,说自己身为安抚使没能节制好部下也有失误,求狄青不要杀陈曙。

狄青根本不吃这一套,军令如山,不听者斩,二话不说直接把陈曙一棒子将领全部砍了。

这下子宋军精神了,知道领导的威严,不敢不听话了。

砍了陈曙,狄青没有布置进军计划,而是接着休整,宋军在宾州原地待命等了十来天,所有人都不知道在等什么,包括侬智高,他派去打探消息的探子连着几天回报都是宋军在原地休整,侬智高以为狄青这次来不过是做做样子,不会真打。

正月十五上元节,狄青在军中大设酒宴,款待全军,自己也喝了个酩酊大醉,侬智高的探子继续回报,侬智高也继续的放松了警惕。

可惜他不知道,狄青酒量好得很,喝醉的样子都是装的。

第二天刚一亮,狄青集结全军开拔直指昆仑关,自己领军在前,孙沔、余靖各率所部在后。临行前狄青召集全军许愿,抛铜钱预测天意,正面朝上就能顺利攻克昆仑关。然后狄青抛了一百枚铜钱,全部朝上,全军士气大振。

一百枚铜钱是狄青特制的,铜钱两面都是正面,为了防止骗局穿帮,狄青命令抛出来的铜钱全部用钢钉钉死,等凯旋而归后回来起锭还愿,狄天使比猴都精。

昆仑关经过一整天的急行军,当天夜里到达昆仑关发动突袭,顺利拿下关卡。

昆仑关是广西地区战略要地,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狄青通过放烟雾弹麻痹敌人加上急行军发动奇袭兵不血刃拿下关卡,尽显名将风采。要知道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三十万大军与日寇十万军队在昆仑关血战,反复厮杀了两天两夜才拿下昆仑关,我军还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可知狄青用兵真的棋高一着。

昆仑关丢了,侬智高急了,赶紧组织主力前去迎战,第二天,从昆仑关南下的宋军在归仁铺(今广西南宁东北)遇上了北上迎敌的侬军。

两军一见面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直接开始对砍,侬智高主力约五万,军容严整,手持大盾标枪,全军统一大红色军装,看上去非常有气势。宋军不足三万人,打了一会儿渐渐不支,前锋将领孙节战死,宋军气势受挫连连后退。

危急时刻,狄青起身来到阵前,手执白旗挥动,宋军左右两翼骑兵向侬军主力冲击而来。

侬智高看到两翼冲来骑兵了,但他没当回事儿,因为兵力太少,狄青带到南方总共一万军队,其中只有两千骑兵,跟自己五万大军一比根本不足为患。

狄青的杀手锏就在这两千骑兵上,这两千骑兵是西军的蕃落骑兵,在西北时就整建制的跟着狄青打李元昊,战斗力强悍还非常听话,简单来讲就是指哪儿打哪儿。

随着狄青的旗子举起又放下,宋军骑兵从两翼分别杀出直插进侬军一阵冲杀后又回到两翼,接着狄青旗子再次举起又放下,宋军骑兵再一次从两翼分别杀出直插进侬军一阵冲杀后又回到两翼。

侬智高惊恐的发现,这两千骑兵杀进自己阵中就像过筛子一样,自己的兵只有被砍的份儿。宋军的骑兵冲击已经完全成了降维打击,战斗慢慢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在经历了若干次冲杀之后,侬军彻底阵型大乱,宋军全军突击一直杀到邕州城,侬智高眼看着守不住邕州便弃城而逃一直逃到大理。

这一仗宋军大获全胜,侬智高之乱彻底平定,其母阿侬、军师黄师宓等核心人物全部被俘,侬智高逃到大理之后北宋通过外交施压,两年后大理最终将侬智高处决。

侬智高败亡了,可他身后留下了巨大的话题,在广西南部地区至今部分壮族村落里还有着祭祀侬智高的民间活动。由于地跨中越两国,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只是小小叛乱的人物却在越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越南对于侬智高看法一向都是:侬智高是越南人,抗击宋朝,民族英雄。

在今天的越南高平省高平市永光乡板银村有一座侬智高庙,被越南文化部门评为“文化历史遗迹”,侬智高和其母阿侬都被当成神供奉了起来。关于侬智高的神话故事在越南、泰国、缅甸都广泛流传,原因无他,都是因为领导人民抗击万恶的北方宋朝。

实际上,对于当时的北宋和交趾两国而言,侬智高盘踞的地区都是羁縻地区,北宋由于国力有限,对羁縻地区基本不感冒,名义上羁縻实际上管都不管。北宋不管交趾管,可侬智高又不服管,不服管你就打,打赢了你就有主权,可侬智高同志没跟交趾打明白,却跑到北宋境内打了个翻天覆地,最后身死国灭。

无论傥犹州、广源州当时百姓生活是否困苦,都应该从自身发展抓起,教员说过,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你侬智高统治下的老百姓生活困苦了,就发兵来打其他州,难道被你攻打的邕州、广州、韶州这些地方老百姓生活就不困苦了?就活该受到战争的灾难?

主动发起侵略战争的,就是罪犯,无论他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与越南老百姓崇拜的神不同,侬智高统治阶级其实是很残忍的,史书记载,侬智高母亲阿侬有吃小孩的习惯,侬智高为了满足阿侬的饮食习惯经常残杀百姓幼子。

他侬智高算什么英雄,一个反贼而已,狄青千里迢迢奔赴南疆平叛拯救黎民百姓,一战功成,这才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