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本明月仙 > 第46章 军国大计

第46章 军国大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本明月仙!

天启皇帝待五人走后又召见了魏忠贤,魏忠贤见皇上后磕头请安。天启道:“朕让你查办二王的事怎样了?”魏忠坚道“回皇上,那八王和九王暂时都风平浪静的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天启道:“你说这八王和九王会死心吗?”魏忠贤道:“不会,他们只是在等待时机。”天启道:“那四方赌局查清没有,还有那教坊司。”魏忠贤道“现在只知道这四方赌局的合伙人是何勇,这二十多年来是何勇在关照着四方赌局,其它的并没有异样。”天启道:“在这京城重地天子脚下居然有人能把赌场开的这么大。还一开就是二十年。一个小小的七品官怎可能照的住、你一定要查下去,我总感觉他们有什么更大的后台,你要多下工夫,把他们摸清。”魏忠贤道:“是、皇上、奴才会继续查下去的,”

天启沉思了一下又问:“我让你暗查的挺击案有线索没有?”魏忠贤道:“回禀皇上,奴才看了挺击案的卷宗,当年拿着木棒进慈庆宫打人的主犯张差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这人在被抓后先是装疯,说什么家里失火烧了房子,然后进京告状来着。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误入了皇宫,他打人没有什么动机,就是看到穿官服的就打而以。这案审过后张差被关进了牢里。后来刑部主事王之寀在观察张差吃饭时感觉他是在装疯,于是夺了他的饭碗不让他吃,结果这个疯子居然招供了。他招出是一个太监把他带到京里让他打人,到京里后又有一个老太监告诉他如果能把人打死就给他几十两银子让他买田地。这老太监把他带到了慈庆宫后给他一根木棒让他进去后见人就打,把里边的人全都打死。于是他就进先皇所住的慈庆宫打人。当时和先皇在一起的太监见有人闯宫便上前拦住了他,这张差一棒将太监打倒在地。然后还要打先皇。在这时宫里的柳公公正好赶到,柳公公制服了这张差,把他交给了锦衣卫。”

天启听到这里道:这两个太监是郑贵妃的人吧!”!

魏忠贤道:“是的、正是郑贵妃身边的人。可这案怪就怪在刑部把这两个太监抓走后居然把这两人当场打死了,再后来又斩了张差,这样线索就断失了,此案成了无从查起”

天启道:你感觉当年那案会是同八王有关系还是九王。”魏忠贤道:“现在还不好定夺,但当年主审官王之宷把嫌疑对象定为郑贵妃,那两名太监也是郑贵妃的人,奴才觉得还是郑贵妃所为多些,因为郑贵妃的弟弟郑国泰也有参与这案子”

天启没有理魏忠贤而是道:“这王之寀是个聪明人能查明真相应该加奖。可他也是个糊涂人、当年那人分明是要杀父皇,如果父皇驾崩郑贵妃又做不了太子,她凭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险,就算她是为了她的儿子九王才这样那九王也一定知情要不然万历皇帝也不会护着郑贵妃”魏忠贤道“皇上英明,这一点王之寀没有看透,奴才也没看透,还是皇上圣明,能看的透这里边的玄机。”

天启又道“也是父皇仁慈,后来居然又帮郑贵妃求情,不让追查元凶。好了既然这件事没了线索就先别查了,你还是把八王、九王盯好。既然你也以为他们不会死心。说明他们只是一时藏着不敢露头,总有天他们会摘下面具,露出真面目的,”

魏忠贤道“皇上,奴才会盯好他们的。”天启道:“你先下去吧?”

魏忠贤告退,天启又让小太监把当年保护他父亲的柳公公叫来。不一会柳公公到,这柳公公是大内有名的高手、武功高强,是个大个子的老太盗。柳公公到后跪下问安。

天启让柳公公平身后问道:“柳公公,当年你负责保护父皇、挺击案发生的情况你再给朕说一下,”柳公公道:“当年奴才奉太后之命,负责暗中保护先皇。那日快中午时我在阁楼看到一个大汉手提木棒进入慈庆宫,奴才感觉不妙马从阁楼上快速下到宫门前,这时他已打倒一名太监;奴才将他拦下后问他是什么人、到慈庆宫做什么,那人居然说是来打架的,然后拿棍打奴才,奴才见他猖狂,便夺了他的木棍将他制服。在奴才制服他的同时,负责巡示的锦衣卫都尉呼亮带着几个锦衣卫刚好赶到慈庆宫。再后来奴才便将那大汉交给了呼亮,呼亮杷他交给了刑部、情状大至就是这样的。”

天启道“当时父皇身边共有几人?”柳公公道:“慈庆宫共有太监四名,奴才是太后派去暗中保护先皇的,所以外人不知奴才在慈庆宫。”天启道:“你觉的那大汉手持木棍能加害到父皇不能,”柳公公道:“回皇上,即使奴才当时不在慈庆宫那大汉也未必能得手,因为先皇身边还有四个太监,这回个太监都是年青力壮之人,不会让他近先皇身边的,”

天启又问“那呼亮是正常巡示的时间到的慈庆官吗?”“是的,皇上”,天启又道:“柳公公。你觉的会是谁派的这人要打父皇?”柳公公道“奴才不知,但当时的证据指向郑贵妃,”

天启道:“指使人如果不是郑贵妃,还会有谁会如此大胆派人击打当朝的太子?”柳公公道:“奴才不知,皇上。”

天启道那大汉是习武之人吗?”柳公公道“回皇上,那大汉是体格健壮,但并非武艺高强之人。”

天启又道:“谁会派一个不能成大事的人去办这么大的事,并且打了太子这人还能出的了皇宫吗!这案子有问题!那天正好是呼亮当班巡示,你感觉呼亮会不会是同谋。”

柳公公道“那日呼亮表现并无异常,他见我将大汉制服后便派人通知内务府,内务府来人后又将那大汉交给了刑部。”天启道:“如此说来,这呼亮是清白的啦!?”

柳公公道:“奴才不敢妄加猜测。”天启沉思片刻道:“看样子这线索的确断了。你下去吧!”柳公公谢恩告退。

天启皇帝是个很聪明的人,虽然他不让刑部大臣再查挺击案,但他心里清楚、挺击案、红丸案、移宫案、都和郑贵妃有关系,可郑贵妃自己做不了皇帝,她是想让她的儿子九王做太子,然后继承皇位,最先是做通了万历皇帝的工作、让万厉皇帝废掉正是太子的朱常洛,也就是自己的爹爹。结果万历是答应了,可大臣们不同意,因为朱常洛是长子立长为太子是祖宗定的规矩,当时太子朱常洛并没有犯什么错,支持太子的大臣又多,万历没有理由不立朱常洛为太子。后来万历皇帝又虚晃一抢说要同时立三位太子,要把皇子中最聪明的八王子和郑贵她生的九王子也立为太子。大臣们还是不同意、说同时立三位太子是亘古无有的事情,不可以。最后万历驾崩朱常洛终于做了皇帝。可郑贵妃没闲着、给朱常洛送去几个美女、朱常洛没两个月就累的病倒了,然后是李选侍安排人献上红丸,朱常洛吃过红丸后觉的好了些,又多吃了两粒,然后驾崩。再后大臣们把自己捧上了皇帝的宝座。现在自己要找到证据好对这些害他爹的人下手,可证据又找不到只能喊停了,暂时不再费这脑子了。自己手里现在有文武状元等这几人,可以让他们历炼一下准备自己的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富国强兵。这富国强兵不是一天二天能实现的,这文武二位状元说的没错,得从潘王手中夺回土地,得训练一支更强的队伍,这两样弄成后就可以挥军直击盛京一举歼灭努尔哈赤。让这个猖狂的家伙负出代价,以保大明万年不倒。天启计划的不错、下一步就要安排这几个人各显所长,为自己好好干活了。

天启皇帝又诏见了他的老师施纪,这施记是万历十五年的进士。是天启皇帝的启萌老师,教了天启十几年书,是天启皇帝更信任的人。

施纪见过天启后天启问道:“施先生。你觉得这八王和九王对朕的皇位还有想法吗?”施纪道:“臣以为从挺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三件围绕皇权的三件大案来看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夺权,最少郑贵妃和九王是这样的?”

天启道:“郑贵妃现以被放入冷宫,李选侍也干涉不了朕的政务,八王、九王没有皇命又不得进京,朕觉得他们应该死心了,难道还会像对付父皇那样对付朕吗?”

施纪道:“皇上不要忘了,他们所做的三大案是为了皇位,挺击案时先皇只是太子还不是皇上。后来先皇登基后他们就该死心,可他们没有死心,郑贵妃给先皇送美女,李选侍让人给先皇送红丸,结果先皇只做了一个多月皇帝便被害死。这当中他们可曾停下过手。先皇是八王,九王的哥哥他们还这样,何况皇上是他们的侄子,皇上若不早做准备、他们再重复一次靖难也未可知呀!”

天启听后不再言语。施纪又道:“皇上如不能清除隐患怕是江山不稳,再者、将三大案的元凶查出也是为先皇复仇,皇上不可放弃啊!”

天启道:“老师,朕也想找出真相为父皇平冤,可现在的线索都断,朕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啊!”

施纪道:“这三大案中挺击案线索是断了,可红丸案中的献丹人李可灼是受谁的指使为什么没人查,只是凭大臣们的道听途说定为李选侍指使可信吗?”

天启一惊:“对了,为什么没人查李可灼,是他献丹害死的父皇,当时众大臣只是忙着把李选侍赶出乾清宫让朕登基可把这么关键的一个人放过了!朕现在就派人去查此人。”

施纪道:“臣相信此人早以藏了起来,应该是找不到了”

天启道:“老师你觉的怎么合适?”施纪道:“皇上要时刻保持警惕、八王和九王不除,终归是国无宁日!”

天启又问:“那什么时喉对二王下手合适?”

施先生道:“现在还不是时喉,我们静观其变,等!”

天启道:“就依老师的,咱们等找到证据再将他们拿下;可现在国困民贫,朕想收回潘地不知可行。”

施纪道:“现在不行,皇上想收回潘地强国养兵就得等二王先动手,到时以拥地自重为借口解决了二王收回潘地,这样可一举两得,如果先提出收回潘地怕是要激起同宗的所有潘王反对,那就不好收拾了,”

天启道:“如果二王不动手呢!我们要等到何时,这收潘地才是第一件大事,没有这些土地国家那来的银粮养兵,”施先生道:“全国潘王上万,他们每人又都养有卫兵,如果加起来有上百万人,我们不能冒险。一定要等到二王谋反成为实事后才能动手,到那时可顺理成章的要潘王交出土地,他们看到二王被灭,为了自保才会把自己手中的土地交出,如不然必会从导建文帝覆辙,所以我们不冒险。”

天启道:“先生、朕也知道这个道理可他们何时才会动手呢?”施纪道:他们即不死心就不会久等,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二年、他们必会下手的。我们也可用此时间先养精兵,以备不时之用。”

天启道:“朕让吴三挂在山海关练兵,柳庆荷统领禁军在京城外训练一支强兵,先生以为如何?”施记说“如此甚好,吴三桂御外、柳庆荷护京都,这两员强将都有了用武之地,皇上安排的很好”

天启又道:这郝仁是个超于常人聪明之人,朕一直拿不定主意,把他放那里才好”

施记道:“这郝状天是块璞玉,要放在打磨他的地方,但不宜离皇上太远,不如就放任到大同吧,那里是努尔哈赤能走到的地方,让他感受一下争战的残酷,好为日后的撤潘锻炼一下意志。”

天启道,“这样最好,他同朕一样,是个没见过血腥的人,让他锻炼锻炼吧!”就这样师生两人定下了军国大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