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逆转三百年 > 第21章 战略构想

第21章 战略构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逆转三百年!

高林从饭庄出来以后,连家都没回,快马加鞭,一路狂奔,朝着皇宫方向驶去。

来到皇宫后,高林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皇后。皇后痛斥哥哥,太糊涂了,一点沉不住气。

皇后告诉高林,皇上已经来过了,留下一句话就走了。当时,皇后还在纳闷,皇上是什么意思。

现在听了高林的描述,彻底明白了,这是在安慰和警告高林。那么,李成义说了一句什么话呢?

“朕不会辜负高家,希望高家不要辜负朕!”高林听完这话,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只要自己忠于皇帝,自己的外甥,成为太子有望!

“妹妹,能不能帮我通传一声,我想见见陛下!”“不必了,皇上正在召开御前会议,没空见你!”

“御前会议?怎么没有人通知我呢?”“那要问问你自己了!”“这是把我当外人了啊!”“哥,你不要乱想,当好你的总督,别给妹妹惹事了!”“好吧,哥答应你!”

此时,李成义正在乾清宫,召开第一次朝会,文武大臣,分列两边。文臣以李元为首,武将以田仲秋为首。

凡正四品以上,文武大臣,都可站在大殿里面。正四品以下,按照品级大小,依次站在大殿之外。若有事,由太监传唤;若无事,就站到退朝。

大秦朝规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皇帝坐朝听政。其余时间,所有奏本,先交内阁阅览,票拟。

再由议政殿复核,无异议,送至皇帝处,披红。披红后,确认无误,由六部小吏,前往上书房盖章用玺,送往六部。

若议政殿复核,有异议,退回内阁,重新票拟。若二次复核,发现皇帝错误,需议政殿大臣,单独上条陈,详细说明。

这天,王兴仁提出,需要招降洪承畴,吴善桂,范正明(号称满清第一谋士)。关键一步,是招降吴善桂。

若要招降吴三桂的话,需要放了他的小妾,赔礼道歉。带上重礼,由大臣亲自前往劝降。

当刘宗睿听到这个建议时,顿时大骂,“狗娘养的,出的什么鸟主意,老子绝不归还陈元元!”

此时,王兴仁看向李成义,试探他的态度。李成义看了看众大臣,看了看王兴仁,看了看刘宗睿。

稍微停顿片刻以后,说道:“刘大将军,身为国之重臣,怎可如此放肆,成何体统!”

“陛下!陈元元,是臣的战利品,不可归还!”“一个妓女,没什么大不了,朕再赏你一百名美女便是了!”“微臣!遵旨!”

“王卿,继续说吧!”“遵旨!”王兴仁抖抖肩,说道:“当前,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满清!我们应该集中大部分兵力,平定满清。”

“应该派谁前往呢?”“应该派两路大军,东路大军和北路大军。田仲秋挂帅,率领东路大军;刘仁亮任副元帅,带领北路大军。”

“关键在于招降吴三桂!只要招降了吴三桂,我们东路大军,将势如破竹!北路大军,则从背后,两面夹击,灭冦指日可待!”

“平定满清以后,设辽东省,松漠省,黑龙江省,分别由镇辽军,松漠军,黑水军驻守。至于三军士兵,待平定西南以后,从其他地方征兵,调往三省。”

“下一步呢?”“下一步,联合张思忠,消灭前明残余势力!”“凭我们现在的实力,就可以消灭前明,不需要张思忠!”刘宗睿说道。

“不!我们消灭前明以后,最大的敌人就是张思忠!所以,我们必须联合张思忠,消耗他的力量,为日后做准备。”

“王卿,张思忠是朕的结义兄弟,朕还是比较了解他的!他是不会轻易与我们联合的!”

“启禀皇上,我们需要足够的鱼饵,才钓到大鱼!”“哦?说说看!”“首先,修葺张思忠家的祖陵,派士兵看守。二,封张思忠老家的亲戚爵位,赠予钱财。”

“就这两点,恐怕不够吧?”“当然不够!张思忠既然已经建立大西朝,我们先承认他的地位。”

“然后,承诺,只要双方合力消灭前明势力,将与其平分天下。仿宋制,大秦在北,大西在南,各守半壁江山!”

“不可!朕要一统天下!”“陛下,这只是权宜之计!”“哦?”“我们可派吴善桂,以及明朝降将对付明朝将领!”

“我们自己人呢?”“平定女真后,征兵二十万,分两路大军。一路在汉中集结待命,准备入川。另一路,走水路进入四川。”

“女真人,不擅水战,如何?”“可以训练,待熟练以后,再由水路进攻。”“然后呢?”

“平定张思忠以后,就是蒙古,西域,西藏了。”“西藏,可仿明制,适当调整。蒙古,西域需要武力征服。”

“详细说说!”“西域,自唐以后,未归王化。所以,我朝必须拿下,以彰显我朝胜过前明!”

“蒙古,已经归附女真,待平定女真后,不一定归附我朝。我们需要派遣大军,前往征讨。”

“待平定以上地区以后,设漠西地区,漠西军驻守;设漠南地区,漠南军驻守;漠北地区,漠北军驻守;岭北地区,岭北军驻守。”

“按照王卿所说,我大秦大事可定矣!”“陛下,还有台湾!”“台湾?”“台湾还在荷兰手上,我们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对付荷兰人!”

“收复台湾以后,命台湾水师东出,警戒倭寇。”“倭寇?”“终明一朝,有两大祸患,一是北方的蒙古,二是东南的倭患。”

“可遣使臣前往,宣布本朝国书,令其臣服。如若不然,派遣水师攻打倭国。”“据说,元朝两次攻打倭国,都没有成功吗,我们能行吗?”

“元朝,是游牧民族,不擅水战。况且,没有向导,失败是必然的。我们遣使臣去倭国时,顺便抓几个倭国人回来,作为向导,则大事必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