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家有黄皮子 > 第18章 老李家的空缸子

第18章 老李家的空缸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家有黄皮子!

这两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种玉米,种子不够的家庭,忙着到处去借。

趁这当口,老李把我们家有玉米种子的事,悄悄散布了出去。

本来,我们村住的十几户人家,都是姓董,也都是本家人,一个祖先,没有第二个姓。因为是一家人,各家各户平时相处的和和睦睦。谁家有了困难,也都会相互帮衬,有人出人,有钱出钱。

当初老李告诉大家的时候,人们还半信半疑。说平时我们家的粮食也是不够啊,年年去亲戚家借种子,今年咋会突然多起来了呢?

但观察了两天,眼看我们家的玉米地种完了,也没看见我老爷出去借种子。而且确实有那么一两次,有人还看见我们家人拿着玉米面馍在门口吃。

就有一两家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晚上来到我们家。这借粮食,可不比借干活的农具或者别的什么家伙什,大白天到别人家,说一声拿起来就走。论到借粮食,跟借钱车不多,一般是张不开口的,张了口也不一定能借到,毕竟是金贵东西。即便有人同意借,也都是悄悄的,尽量不让别的邻居知道。

第一个来我家,是西隔壁放羊的。就是那天在南坡放羊,说我老爷鞋子烂的那位,后来导致我家弄了一堆烂破鞋,让我老爷乐了好几天。当然这事邻居是不知道的。

邻居来到我们家,好像平常一样拉家常。拉着拉着,就说到玉米种子的事。说他家今年也缺两升玉米,紧接着就问我老爷,说你们家今年咋样,玉米种子够用吗?

老爷听出了对方的意思, 就干咳了两声,掏出烟袋,用烟丝把烟袋锅填满,又拿过一根带火的麻杆,把烟点着了,巴达巴达抽了两口。然后缓缓的说,我们家的够用。说完,老爷抬头看了看我老奶。

老奶明白老爷的意思,就微笑着,朝我老爷点了点头。

老爷会意,接着告诉邻居,说我们家种完以后,还余了一些玉米。一会儿找个袋子,让你嫂子去给你装上两升。平时我们家缺这少那的,你们也没少帮我们的忙。

邻居听到这里,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说那太好了,我就不用再去别的地方求人了。

说着老奶就去找袋子,一会儿功夫,就装了两升玉米。邻居连忙起身,接过袋子,说不早了,我该回家了,你们也早点睡觉吧,耽误你们这么晚。说完背着玉米就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晚上我们家里总是有人来。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总有人背着袋子,从我们家走出来。

这些是躲不过老李眼睛的。他心里说,老董这下发财了。现在借出去的玉米都是平斗,等人家还回去的时候,每升每斗都是冒尖,他家不是要发财了吗?他这才想起自己家的玉米。本来他家的玉米是够种的,那天撒谎,又从我们家有多借了两升,现在还在缸里放着呢。不如也把这两升也借出去,到秋天还能让别人多还点。

想到这里,他就张罗着把玉米往外借。一听说他家有玉米,而且有意外借,就有个人大白天就去到他们家。

寒暄了几句,那人说明了来意。老李满口答应。说这两升玉米也是我借来的,只是我没用完,你可千万不要说出去,尤其是不要让邻村的老董知道。

好的好的,那人连忙答应,一脸感激。

那你等着,我去给你取玉米。老李接过那人的布袋,就去了另外一个屋子。

等了好一阵子,老李还不出来。只听到那个屋里咣里咣当的。接下来老李大声喊叫他的家人,家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不便多问,就站在原地老等。

老李的家人也跑进了屋,又是好一阵子,又是咣里咣当,好像翻箱倒柜的样子。

原来,老李把从我家拿来的两升玉米,放进一个缸子。那缸里原本还有一些自家的玉米,加起来有小半缸。刚才老李接过布袋,拿着升斗,准备往外装玉米。谁知打开刚刚一看,老李傻眼了。里面哪有什么玉米,分明是个空缸子,什么东西都没有!

老李一阵慌乱,又打开周围的几个缸子,都没有发现玉米的影子。急忙喊来家人,又是一阵好找,结果还是没有。

老李和全家人都愣在那里,玉米分明就装在这个缸子里啊。这几天,夜里的大门,白天的屋门都锁得好好的,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老李越想越怕,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又过了一会儿,这老李提着空袋子,满脸通红,来到那人跟前。说实在不好意思,原来以为还有点玉米,刚才打开缸子,看里面也不多了。

那人先是一怔,接过袋子,也是满脸通红。嘴上说没事没事,转身就走了。

到了大门口,那人回过头来,愤愤的说:这个老李,也太会捉弄人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怎么能这样耍人呢?

老李家那人走了,又回到屋里,看着空缸子。百思不得其解。

算了算了,也许是我们记错了,前几天就把玉米弄出来种地里了。老李说完,把缸盖随意一推,转身就出了屋。全家人耷拉着脑袋,也逐渐散开,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老李家从此,就没了宁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