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本心不改 > 第4章 惊梦

第4章 惊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本心不改!

一声枪响,周边的爆炸声、叫喊声都凝固了,叶开看到一颗子弹向自己飞来,拼命的躲闪,但无论用多大的劲,就是一点也动不了,眼看着弹头离自己越来越近,没有了呼吸,没有了声音,叶开的瞳孔放大,感觉灵魂已剥离身体,这是多次执行任务以来,叶开第一次感觉死亡离自己这么近。

一股洪荒之力,把他撞开,一个熟悉而遥远的声音响起,“排长,小心!”啊……,剥离的灵魂瞬间回到体内,一个熟悉的身影倒下。

“敏杰,敏杰”叶开感觉到两行泪水,带着冬天的冰凉滑过脸颊。

“二伢、二伢,你怎么啦?你怎么啦?”传来母亲不安的声音。

叶开慢慢睁开了双眼,又是这个梦,无数次梦过的现实,无数次让自己体会到生和死的瞬间,无数次悔恨的泪水。叶开挣扎着坐起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次残酷的战斗,一下子松懈下来,浑身是汗。“没有事,做了个噩梦,没事,你们怎么都在这里,没有睡么?”

和自己睡在一个床上的哥哥,按住棉被,仿佛自己做噩梦一样,惊恐的看着叶开“回来到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第三次这样了,把我腿都踢青了,用劲按也按不住,怎么老做噩梦?”

床边站着父亲、母亲、妹妹,都睁大眼睛看着叶开,外屋传来奶奶过来的声音。

“没有什么事,你们怎么都过来了?只是做了个噩梦,真没有什么事的,快回去睡觉吧!”

妹妹红红道:“二哥,你吓死人了,你这噩梦,怕是要把床给拆了,你又是杀、又是啊的,弄出那么大的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进贼了。”

母亲说:“你这梦做得有点怪,怎么经常做噩梦,过两天让你爸爸带您到庙里,请一行大和尚看一下。”

最后一家人统一了意见,带叶开到灵光寺,请寺里住持一行大师诊断,根治噩梦的习惯。叶开知道自己为什么老做这个梦,这是心结,永远的心结,为了不让家人失望,也就同意父亲带自己去灵光寺。

灵光寺位于东江县以东的海拔700多米的清风山上,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几经毁损,几经重建,算起来也有几百年历史。

清风山上长满了小松树,据说大炼钢铁前,山上全都是水桶般粗的大松树,风景特别的好,后来变成了秃顶山,89年以后,当地村民又种上了小松树,清风山不出名,灵光寺也不出名,属于东江县众多寺庙中很普通的一个。

叶开的父亲与灵光寺颇有渊源,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运动中,灵光寺遭到严重的破坏,所有和尚被赶出了寺庙,当时还不是住持的一行大师流浪到叶开家,差点饿死,被好心的叶祖山收留,在叶家念了一年多经,有了叶祖山的帮助,一行大师在那个年代没有被饿死,也算是命大,就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叶祖山也学了不少佛学知识。哥哥1970年出生,自己1972年出生,父母都觉得是行善积德的结果,更加坚定与佛结缘的信念,生了两个儿子,再到1977年生下小妹红红后,父母更加信佛了。

灵光寺89年重建,叶祖山义务帮忙修建寺庙两个多月,作为附近出了名的泥瓦匠,灵光寺很多砖瓦是他垒上去的,也算是灵光寺的忠实信徒。近些年来,叶祖山每年都要到灵光寺上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这些故事,叶开从父母那里听说过多次。

1995年腊月初八,中国传统节吃腊八粥的日子,清晨在家净面上香后,叶开跟随父亲,带着香烛黄纸,来到离家十几里的灵光寺。

到达灵光寺时,庙里正在早课,一个老和尚敲着木鱼,带着一个中年和尚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和尚在诵经文,父亲没有打扰他们,指导叶开点蜡烛、上香、磕头、烧纸,走完一套流程。

老和尚一行大师和父亲是老熟人,打完招呼,父亲跟老和尚到斋房说话,早晨也没有什么香客,清静的寺庙显得颇有仙境。

叶开无事,在庙里闲逛,小和尚打扫着佛像前的灰尘,看着叶开,主动打招呼“施主是上香、许愿,还是还愿呢?”

叶开笑了笑,把电影里学到的用上了,“请问小师傅法号?”

小和尚也笑了笑,做了个双手合十,“法号合生。”

叶开道:“我随父亲来上香的,合生师傅,能不能把寺里的菩萨介绍一下?”

小和尚很乐意跟叶开介绍,带着叶开前前后后转了一圈。小庙不大,一座大雄殿,中间塑有“一佛二弟子”,中为释迦牟尼说法坐像,左右分别为迦叶、阿难尊者侍立像。两侧是四大天王,手持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执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手持雨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手捉灵蛇的是西方广目天王。

左侧偏殿为天王殿,供奉的是弥勒佛,右侧偏殿为观音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除此之外,就是斋堂,供庙内和尚和敬香信徒吃斋饭的处所,还有三间小瓦房,供庙内和尚住宿。

小和尚对各尊菩萨讲得很认真,加上叶开的适时表扬,两人很是谈得来,小和尚时而开心大笑,时而妙语连珠,特别能说,海拔700多米的深冬,本就让人神清气爽,加上寺庙的一僧一俗,给清静的寺庙增添了许多活力。

叶祖山与一行大师闭门谈了近一个小时,当叶祖山推开斋房门时,叶开正与小和尚侃得高兴。

“二伢,你过来,大师与你单独谈谈。”叶祖山向叶开招手。

叶开坐到了一行大师的对面,一行大师穿粗棉布灰色僧衣,面容清瘦,两眼有神,看样子有六十多岁,没有仙风道骨,没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就是个慈祥的老人。叶开不自觉的把他和金庸小说中的和尚对比,没有一个像的。

一行法师看着叶开没有说话,叶开也不主动开口,两人陷于沉默,几分钟后,一行法师诵诗一首:“心善反成终身悔,负债内疚心疲惫,难解余生何归处,清静佛门有轮回。”

叶开听后,浑身一震,露出惊诧的神情,心想,这个法师有点道行,自己心中有放不下的心结,都能看得出来,有点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瞎蒙的,就是最后一句没有理解。

“叶施主,与我佛有缘啦!”

“大师,既已知我所想,当何解!既已有缘,缘又在何处。”

“本寺与你们叶家结缘近三十年,这段缘分早已注定,只是没有想到会发生在你身上,既然有缘,我打算收您为寄名俗家弟子,你可愿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