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99之小镇酸爽人生 > 第49章 借钱

第49章 借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99之小镇酸爽人生!

田家父女就在铺中坐着,于婆先和姐妹俩打招呼:“放学回来了,你们表姨丈和表姐来了,等了一个多钟了,让他们去后面坐着喝茶看电视也不肯,我这看摊也走不开,只能在这里放条凳子让他们坐了。”

田家父女已站起来,连忙道:“扰到于阿婆了,陪我们聊了这么久。”

于婆摆摆手:“来者是客,不说这些,你们还是小阿妹阿弟们的姨丈表姐,来这里就当回了家,下次来别客气。”

表姨丈姓田名国建,闻言脸上犹豫挣扎了一瞬,一时没有开口。

田凤娇没听到父亲的回答,不由看了他一眼,垂下了头,手指不自觉绞着衣角的她,显得越加拘谨。

张灵悦出声道:“你们是田姨丈和凤娇表姐吧?以前听月英表姨在信中提过。月英表姨没在家吗?怎么没有一起来?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是松岗村里的人告诉你们的吗?”

“是啊、是啊!”田国建连忙应着,张灵悦问的虽多,但也是陌生亲戚见面普遍会问的问题,这倒让他松了口气,再说思及自己的来意,也需要先拉近关系,熟识起来才好开口。

“你们月英表姨在家,她生了病,起不来床。”说到这个,田国建露出真切的感伤,“病很久了……”

“表姨没有去看过医生吗?”

“看过了,治不好的。”

随着说话,田家父女和张家姐弟进了于婆家后堂。

主人请坐奉茶,客人奉上礼品,给姐弟四人都发了一个红包,一套亲戚间初次相见,主客间客气推辞谦让互夸的流程过后,田国建也问起了张家的事。

问完了张成林和刘婵的现状,说到姐弟四人,特别是姐妹俩,田国建赞叹:“听村里人和于阿婆说,这酸料摊是你们姐妹俩支摆起来的,你们真是能干,不像你们两个表姐,都笨得不行。”

张灵悦看了田凤娇一眼,她正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将发丝别到耳后,一副“很抱歉我给父母丢脸了”的样子。

这是从小就被家教规训出来,还是自发领悟出来,专用来配合父母贬低自己时的表演呢?

抑或是,从小被这么说,她真的就觉得自己的确很笨了呢?

“哪里,凤娇表姐今年也上高中了吧?能考上高中,怎么会笨呢?”

“这个……”田国建顿时尴尬,惭愧道:“你们表姐她,去年读完初二,就没有再上学了。”

“哦?这是为什么?”张灵悦故作惊讶,“我表姐看着文文秀秀,不像是读不了书的人,怎么不继续读书了?再说还差一年,怎么也要读到初中毕业呀,不然出去打工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吧?”

话题到了这里,虽然对象不合适,田国建想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读书你们表姐还是可以的,她成绩不错,本来我和你们表姨也是想着,再怎么样也要送她读书,那怕只是读个中专也好,只是……唉,说来也是命吧,耕种了那么多年的田都没事,偏就去年被泥浆虫咬了……”

怕张家姐弟不明白什么是泥浆虫以及泥浆虫的可怕之处,田国建详细描述了一番。

这种泥浆虫张灵悦其实也认识,颜色如泥,尖头,菱身,常在水田的泥里钻来钻去,学名不知道叫什么,地方上叫泥浆虫。在没听说田国建被咬后导致全身使不上力,多方求医都没能治好之前,张灵悦一直不知道这种虫子是有毒的。

田国建说了一通泥浆虫和病情后,说出了他从老远的隔壁县到水门镇来的原因。原来,是他听说这边有个民间老医生,治好过被这种虫子咬的人,他是前来求医的,又因为离家远,早来晚回的,时间不够用,且治疗时间又不是一天两天,为了方便治疗,他想要在张家借宿。

恐怕不止是借宿,还需要借钱。

张灵悦心想。

如果单纯只是借宿,上辈子他们父女今天就不该只是打听到他们一家都不在家就回去了,今天是周五,只要等到她们姐妹傍晚放学回村就能说出要借宿的事,看在母亲和月英表姨是亲戚,又有交情的份上,她们也不会拒绝的。

只怕是听说张家夫妇都去打工了,四个孩子都在上学,两个儿子还去了费钱的寄宿学校,一想人家家里经济负担也重,开了口也没有钱借给他们,何必让人为难,就这么回家了。

张灵悦猜测得没错,田国建此番来,除了借宿以外,还想要借钱。

他家中原是务农的,后来村里有人拉了个建筑队,要招青壮,他也跟着去了,在外工作几年,也挣到了些钱,不料妻子钱月英突然瘫了,他回来带妻子去看病,钱花了,人没治好,家中又老的老,小的小,无人照料,他便回家来继续务农,再积极去帮人盖房子,多挣一些钱。

但也就是所谓的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吧。

日子刚有点起色,他又被毒虫咬了,初时只鼓了蚊子叮包那么大的一个点,一直不消,几天后就肿成了大包,按压也不痛,但很快,他平地走着走着,手脚就不听使唤倒下了。

从那以后,他就再也干不了活,虽经多方求医能恢复行动能力,但手脚无力,连捧起饭碗都很困难费力。

妻子已经瘫了,田国建实在不甘心自己在年壮力富的年纪也成了废人。

他是出外见识过繁华世界的人,心中也不甘一直困在小山村里,三个儿女中,只有大女儿读书是块料,他原想过要将大女儿培养出来的,奈何他的身体一直没能恢复,继二女儿自己退学跑到姑姑家那边的厂子学做衣服后,大女儿也无奈地辍学了。

田国建真的很想快点治好自己的病,听人说水门镇这边有老医生能治之后,虽然家中没钱,他和钱月英商量过后,还是决定先来看一看,要是能治,同时刘婵这边方便的话,就跟她借些钱治病。

只是没想到,刘婵跟张成林一起去打工了,想问一个联系方式,村里人又不知道,原本田国建都打算回家了,却听说,张家姐弟就被安置在圩上,在圩上上学和租房子住,还摆了个酸料摊,生意很好。

“他们家现在全家人挣钱,可有钱了!”村里有人这么酸溜溜地说,又马上讪笑道:“可别说是我说的呀。”

一听就知道是眼红。

也许还看出了他是要来借钱的,故意给他指路,想给张成林家找不痛快。

身为要给张家找不痛快的,田国建也没什么好说的,道过谢后,就照着村民指点的,厚着脸皮找来了。

张灵悦看了眼时间,说道:“六点多了,表姨丈难得来一趟,先煮饭吃吧。住的事,我去问问于阿婆,看方不方便让你们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住在这里,去石狗村看医生的话,来回也近许多。”

田国建忙推辞道:“饭不用忙了,我们吃了粉的,不饿。于阿婆说你们在隔壁食店定了餐,你们去吃吧。”

顿了顿,又道:“住的话,倒是要麻烦你们一番了。不过,在跟于阿婆说之前,我想给你们爸妈打个电话,但我不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你们应该有吧,能抄一下给我吗?趁着天没黑,我们去找个公用电话打。”

什么来之前吃了粉,不饿不吃晚饭了这种话,那是不能信的,田家父女送的礼品可不是什么水果,而是糖饼米粉面条外加一块猪肉加油豆腐,这是自带菜去别人家吃饭,不做恶客,不白吃的意思。

这年头讲究礼数的人去别人家都是这么做的,区别在于肉大肉小。

实在没有肉,也必备米粉面条。

张灵悦也不多说,爽快地抄了电话号码给他们,让张灵音和张立孝领他们去路口代销店的公用电话,帮他们把电话拨通,找到父母来听电话再回来。

田国建听说电话是打到仓库,不一定能找到人,想说不用她们姐弟跟着去的话就咽了回去,又听说找到人接听就马上回来了,更是松了口气。

当着人家子女的面向人家借钱,总归还是不太自在的。

田家父女离开后,张灵悦和于婆打了招呼,说要借厨房做饭,又去隔壁霞嫂那里端她们姐弟的饭菜,回答了霞嫂关于田家父女的问话,就回来做饭了。

米是早就备下的,以备不时之需,洗好米放锅里后,张立严煮饭,张灵悦把田家父女带来的肉全切了和油豆腐一起炒了,天气热,放不住,况也不多。

姐弟四人本来就有饭菜,再炒了肉和油豆腐,又在于婆的许可下炒了于婆买的青菜,菜就算备齐了,田家父女也回来了。

看田国建变轻松了的神色,想来是父母答应借钱给他了,这不意外,听到月英表姨那样的遭遇,母亲也不可能不借的。

推让一番,大家坐下吃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