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 第155章 发现商机

第155章 发现商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官府下了新的法令。

实行单干,分田到户,允许私人之间自由买卖了。

村里的犁耙牛等生产资料都分了。

各家各户领了稻种,按照时令浸了种,各户开始到自己的田里去忙碌。

一番有条不紊的忙碌之后,早稻比预期的要提早栽下去,因为人们都像是在比赛一样,一定要成为村里第一户栽完的,所以好多人起早贪黑,一个比一个起劲。

村里面分了田分了土,但是还有很多荒地没有人管。

熙风便带着庸田和枫田一起,到那些适宜种植水稻的地方去开荒。

这样陆续开出来的荒地大概有二十亩,后来全部化成了肥田,挨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

早稻收割上来,晚稻种下去后,熙风有天到县城买农药,回来的时候,见到有个人拖着一大板车谷子进了加工米厂,他来了兴致,就进去聊了一会。

突然!他想到一个赚钱的点子。

他于是决定实施自己的计划,就是从村民家里上门收购谷子,自己运到米厂卖,从中赚取差价。

反正市场买卖自由,家里有谷子的人懒得麻烦,也不想费力气,如果有人上门收了,他们也省心。

谋定就干!熙风叫了庸田一起,两人到村里开始收。

走了几户,大家都感觉这个事情没干过,不敢把谷子给熙风收去。

熙风立马就想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是钱!

熙风停下收谷的工作,马不停蹄的到了东城村的米厂,跟老板苏军聊了价格的事。

苏军给了一个平常收散户谷子的价格,熙风觉得太便宜了,他说他可以收到大量的谷子,而且不用立即结账,可以在两到三个月内结账。

苏军米厂办起来,外面的订单是有的,等着他加工大米出货,但他眼下确实苦于收不到谷子,正急的很,听熙风这么说,爽快的在每百斤谷子的价格上给他提价百分之二。

他回到村里,再每家每户去问谷子,而且按照散户的价格报了价,但还是没有一户给他收。

大概过了一两天,那些被熙风问了谷子的人家,到街上的米厂打听了价格,跟熙风说的价格一致,于是终于有一户人家把谷子给了熙风收。

这第一户,就是南瓜佬家里。

熙风和庸田拿着已经备好的编织袋,跟南瓜佬一起,把他家里的谷子打了包,过了秤,算好了总价,计好数,熙风和庸田把谷子拉走。

熙风目前手里现钱也不多,谷子的钱就暂且欠着,等米厂结了账,再给南瓜佬。

父子俩用大板车把谷子拉到米厂,在米厂再次过秤,与苏军算好总价,先记好数,等他手里周转了,再结账。

第一笔生意就这么成了。

赚了第一笔差价,但就是费人费脚,搬运还好,从村里拉到县城,稍嫌远,太累了。

熙风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可以省力的办法,把牛用犁枷套了,在前面拉车。

就这么的,把刘旺家里的谷子全部拉到了苏军的加工米厂。

接着,杨枝是第三家……

差不多忙了一个月,才把村里的谷子全部收到了加工米厂。

熙风和庸田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熙风乐开了花,好好的把水牛犒劳了一顿,让它吃上最肥美的草,睡最美的觉。

休息了一天,熙风又开始到上塘村、木门村、乾塘村、胡前村等村子接着收谷子。

因为做了一个月的谷子生意,这种生意早已在周边村巷传开了,而且熙风以前也做过走街窜巷的生意,一直名声在外,别人也相信他,愿意把谷子给他收,钱后给。

又收了一个月的谷子,又是上万斤谷子到了米厂。

苏军的厂子有点吃不下了,熙风又到县城转悠,又找到了两家米厂,他跟他们谈好价钱,然后把谷子拉过去……

到第三个月的时候,苏军回笼了资金,把谷子钱全部给熙风结了。

熙风特地抽出时间,挨家挨户上门,把收购谷子的钱给村民结了。

村民们高兴坏了,足不出户,就把钱给拿到手了。

熙风也高兴坏了,真是赚了一笔钱,之前真是从没拿过这么多钱。

但是,差不多也就这么多了,因为早稻一季的谷子基本上收完了,下次就要等晚稻收割了。

休息几天之后,熙风想想觉得这么收运,效率还是太低,而且非常累。

考虑了几天,他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把这一轮赚下的钱用来买一个手扶拖拉机,买不起新的就买个二手的,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收运效率,而且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收购。

当熙风把手扶拖拉机开回村里,停在前门空地上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都到他家里看那铁打的玩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