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 第163章 复活总工程师

第163章 复活总工程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养猪场、屠宰场、食品厂发展日益蓬勃。

这天,出了个大大的意外,吴承东陪客户喝酒,把车开进了恩丰江,车毁人亡。

吴承东有两个食品厂,一个是跟熙风合办的这个,另一个在县城,县城那个平时都是他老婆打理,他自己一般都在三塘村。

他死后,他老婆没有能力兼顾两家厂子,就想退出三塘村的食品厂,一心一意打理好县城那家。

熙风把三塘村食品厂吴承东原有的股份全部买了过来。

钱是没问题,人才是问题。

食品厂原先主要靠吴承东管理,内部的生产和外部的对接联络大部分都是他,现在他死了,熙风感觉后续难以接力。

不管怎么样,他自己先住到厂里,让旬田也住到厂里,先把盘子稳住再说。

厂子的生产原先都是老师傅把控,生产水平已经很稳定,所以生产没有受什么影响。

其实主要是稳住客户,熙风买了礼品,带着旬田,把所有的客户全部拜访了一遍。

熙风虽平时出面不多,但却是食品厂的定盘石,食品厂的客户无人不知晓。

除了个别只认吴承东的客户,其他客户都信任熙风,订单没有转移。

食品厂总算是稳住了,没出什么大问题,重新上了轨道。

旬田长期驻扎在厂里,熙风打算把他带出来,接管食品厂。

腾出手来之后,熙风筹谋着办一件大事,如果这件事情没办,那将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

这件事情就是,让三汪水塘复活。

现如今,大江塘就已经被淤泥淤积成了“平原”,刘苦禧占了一半化为稻田,刘智显占了一半尚未使用。

中间塘也早就荒废,淤泥基本齐了塘岸,刘正明不忍心它承了大江塘一样的命运,清了一层淤泥,在里面种上了水稻。

三江塘被人私自一块块的用围堰圈起来,化成私人的小池塘。

村里的公共财产被私人逐步侵占,要“复活”它们,就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但是熙风打定了主意,他必须去做。

熙风找刘旺一商量,原来他也有同样的想法,苦于没有资金,熙风说他来出钱,两人一拍即合。

谋定就干!虽然很难干,但是必须干!

本来打算先从大江塘下手,但是刘智显谈不拢,说是他圈占的那就是他的,谁也不能动。

三江塘圈占的人就更多,这块“骨头”更难啃。

先易后难吧,不得不从中间挖,先整中间塘。

好办,熙风跟刘正明一提,他就同意了,说水塘本来就是村里的,他种稻子也只是怕它荒废,代为管理罢了。

熙风很是感动,干脆就让刘正明来牵头负责。

熙风是“复活总工程师”,负责总览,正明是“现场总工程师”负责具体操办。

待他把中间塘的庄稼收割了,将上下游的缺口堵上,请了挖掘机过来,将塘里的淤泥全部挖起来。

问题来了,淤泥实在太多,消纳到哪里去呢?

熙风一番苦思,最后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影响环境还能再次利用。

菜岭往东北方向,是一大片荒地,地势低且平,可以把淤泥倒到上面积平,化为良田,荆河从其中穿过,灌溉也十分方便。

这真是一个绝佳的办法,但又有新的问题,那处地方要穿过菜岭,而菜岭尚没有一条好走的路,大板车都没法通行,怎么把大量土方的淤泥运送过去。

熙风说,他来出钱,在菜岭上修一条路过去。

还是有问题,修路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路要拓宽,就要占用沿路的菜土。

怎么办呢?好办!

不是要用淤泥化田嘛,占了菜土的,到时候直接按比例分新化出来的田。

之前刘正明在中间塘种稻子的收成,哪个不眼红,塘里淤泥的肥力,农民心里有数,现在菜土变现成稻田,哪个不喜欢,刘旺上门一问,没有哪个不同意的。

于是,刘正明又操办着修路。

路修好之后,又请了运输车辆,一车车把淤泥运到荒地上去了。

直到清出所有底泥,挖到塘床的硬层,挖掘机才停下来,中间塘总算是露出了原有的形貌。

中间塘重现,村里人欢呼雀跃,它承载了多少人抓鱼的回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