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一十一章:确定目标

第九百一十一章:确定目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澳洲崛起录!

阿瑟点了点头,心中同样也觉得德国大概率是在谋划对俄国的进攻。

单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那个疯狂的战争贩子,内心对俄国早已经有了进攻的计划。

虽然目前的现状和历史上相比有一定的区别,但德国军队还是在两处战场获得了优势,这也是德国人有信心发动对俄国战争的原因。

“暂时帮助德国人隐瞒消息,我可不希望德国人所面对的,是一个提前有所准备的俄国。”思考了片刻之后,阿瑟这才吩咐道。

既然是希望德国和俄国之间互相消耗,那么最好是德国和俄国之间打一场持久战争。双方消耗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纸上的士兵总人数突破数千万才好。

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俄国并不能提前做好准备。毕竟只有打俄国一个出其不意,让俄国人感受到真正的危机,俄国才会投入大量的军队加入这场战争。

要不然,或许一个不对劲,德国和俄国之间就会互相握手言和。

也是世界关系最复杂的一点,有些时候战争也不代表绝对的敌对,只有利益上的一致,才能达成短暂的妥协。

英法要和德国拼死抵抗的原因,是因为德国想要的是消灭法国。法国一旦灭亡,英国只间隔一个英吉利海峡,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但俄国不同,俄国虽然也和德国相邻,但本身是东欧国家,对欧洲局势没有那么巨大的影响。

相较于英法这个最大的敌人,攻占俄国的重要性并没有那么高。一旦德国军队发现俄国早有准备,很有可能德国会退让一步,重新将重心放回西线战场。

“是,陛下。英国人那边需要提醒吗?”巴蒂局长点了点头,同时询问道。

“不用。”阿瑟摇摇头,微笑着说道:“倒也不能太过刻意。英国人应该没有具体的情报,等到英国人发现不对劲,俄国方面也会有所反应的,对局势倒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陛下,西班牙的事情需要提醒英国人吗?”巴蒂局长再次询问道。

根据皇家安全情报局的情报,西班牙政府目前正在频繁和德国政府接触。这种非常反常的接触让人怀疑,西班牙很有可能已经接受了德国人的条件,并且正在准备着和英法的战争。

“再过一段时间吧。”阿瑟再次摇了摇头,略带深意的说道:“如果让法国人早有准备的话,西班牙又如何才能实现突袭的目的呢?”

要知道,阿瑟计划中要削弱的国家可不止俄国一个,还有英法德这三个国家。

集中削弱这四个国家之后,能对澳大拉西亚产生威胁的国家已经基本没有了。

一个岛国澳大拉西亚可以轻松应对,剩下的像意大利,巴西这样的国家,对澳大拉西亚几乎没有任何危险。

在一战刚刚结束的时候,那时候的世界还拥有五个强大的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澳大拉西亚,俄国和美国。

这五个国家各有各的缺点,但和其他的列强级别国家相比,无论是国家潜力还是自身实力,明显都是要高一个级别的。

而现在,伴随着美国的分裂,真正拥有潜力的就只剩下英法澳俄四个国家。

如果能在这场战争中同时削弱英法俄三个国家,对澳大拉西亚来说,就相当于已经初步掌控了二战后的世界霸权。

从一战的经验中就能够看出,在战争中损伤惨重的国家,想要走出战争的伤痛,至少也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而这十年的时间对澳大拉西亚来说就是最宝贵的黄金时间,也是既定和稳定世界霸主宝座的时间。

等到十年的时间过去,各国缓了过来想要重新争夺世界霸主宝座的时候,澳大拉西亚已经奠定了优势,想要超越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德国想要进攻俄国,就必须得确保法国和巴尔干战场的安全。

巴尔干战场自然不用多说,如果德国进攻俄国的话,军队倒也能勉强照顾巴尔干。

而在法国,德国就必须寻找更多的依靠,才能保证国家战略由攻转守的时候,还能够守住目前的边境线。

目前最合适的选择,自然就是法国南部的西班牙了。

德国当时坚定的支持西班牙内战,也正是为了给自己进攻法国寻找一个盟友。

现在西班牙已经打赢了内战,他们也是时候履行自己的承诺,帮助德国进攻法国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进攻法国,而是对法国宣战,并且尽可能拖延法国的军队。

为了拉拢西班牙加入战争,德国人也向西班牙许下了丰厚的承诺。比如在战争后,支持西班牙占领直布罗陀,并且允许西班牙获得法国所占领的摩洛哥,阿尔及尔等西北非殖民地。

这些许诺对于西班牙来说还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西班牙民众心中永远的痛,那就是在西班牙混乱中被占领的直布罗陀。

而西北非则是西班牙能否重新成为列强的关键,在无法从欧洲方面扩张的前提下,西班牙也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和自己只隔了一个直布罗陀海峡的西北非。

如果能够将西北非洲经营成类似西班牙本土的地区,西班牙的潜力将大大提高,比肩甚至超越意大利这样的列强还是能够做到的。

当然,西班牙并不会光明正大的向法国宣战,而是会在暗中帮助德国生产工业设备,并且提供一部分物资。

一旦德国在西线战场的防守陷入劣势,西班牙才会加入这场战争,并且帮助德国守住西线战场。

德国也对此进行承诺,只要西班牙帮助德国稳住在西线的防线,德国所承诺的一切条件都会履行。

并且,战后的欧洲将由德意西三国掌控,德意西岛四大国家,将在这次战争之后共同瓜分整个世界。

随着时间流逝,很快也来到了1937年3月17日。

此时的德国参谋部,在重兵保护之下十分热闹。大量的德国参谋聚集起来,都在为进攻俄国的计划出谋划策。

而在参谋部最核心的会议室内,德国首相也正在和参谋部的高官们举行着会议。

“这份计划不可行,我需要制定一份全新的计划。”将手中代号为11号作战计划的资料扔到办公桌上,德国首相摇了摇头,对着有些失望的参谋部众人说道:“进攻俄国不是儿戏,我们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考虑我们要在这场战争中做到什么,以及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我们的首要目标并不是占领俄国的大片领土,也不是迅速攻占俄国的首都莫斯科。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让这个庞大的国家再也没有人力去加入军队反抗我们。

如果没有办法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就算我们占领了莫斯科,就算我们占领了整个东欧,俄国大量的反派分子也会反抗我们的统治,我们的军队将忙于镇压各种叛乱,仍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我认为,要想有效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就必须率先发动两个攻势。

其一,在南方向基辅和第涅伯河前进。乌克兰是俄国重要的产粮区,如果能够攻下乌克兰的话,对俄国来说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二,在北方通过波罗的海国家,直接向着莫斯科挺进。如果我们的进攻顺利的话,两个方向的军队将会顺利在莫斯科会师,并且在那里和俄国军队展开大决战。

在攻占莫斯科以后,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需要进行一次特殊的作战,来获取莫斯科的巴库油田。

我们的初步作战计划是吞并乌克兰并且占领莫斯科,围绕着莫斯科这座军事重镇,不断的消灭俄国前来支援的军队,达到有效杀伤俄国有生力量的目的。

占领莫斯科并非必要,消灭因为支援莫斯科前来的俄国军队才是最重要的。我的思路就是这样,新的作战计划依据这些思路来制定,希望能够看到一份行之有效的方案。”

听到德国首相的话,参谋部诸位高官点了点头,强忍着疲惫回应着。

自从德国首相决定进攻俄国之后,德国参谋部就成了整个军方最忙碌的机构。

为了制定一份让首相满意的进攻俄国的方案,参谋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可谓是日夜不休,拿出了一份又一份方案。

但可惜,一直到被德国首相否决的第11份方案,德国参谋部仍然没有拿出一份让首相满意的进攻计划。

进攻方案暂且不提,关于到底从西线和巴尔干战场抽调多少军队的事情,成了参谋部最新商议的重大问题。

说到底,无论是西线战场还是巴尔干战场,那些集团军和集团军群总司令,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士兵被抽调。

毕竟这么做减少的不只是自己手中的兵力,还有自己在整个战线的地位,以及在国内军方的影响力。

更少的士兵也代表着在战争中获得功劳的希望会更小,这对于部分被有野心的将军和元帅来说,绝对是一种折磨。

“首相阁下,我们在西线战场目前拥有135个师,总兵力大约210万。我认为可以从西线战场抽调80个师,大约130万的兵力投入到对俄国的作战中。

进攻挪威和瑞典的集团军也能够撤回,这些兵力大约有15个师,可以投入到芬兰,拿回本该属于我们的土地。

另外就是国内新动员的,以及补充新兵之后重新恢复战斗力的军队,大约有30个师,50万士兵左右,也可以投入到对俄国的战争中。

如此一来,我们对俄国的作战总共能够投入125个师,大约会有200万军队跟随我们对俄国作战。”

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一番话,让参谋部有些人面色为之一变。

原本的西线战场一共拥有两个大型集团军群,总军队人数已经超过200万。

但如果抽调80个师的话,西线战场剩下的兵力已经不足一个集团军群,兵力也只剩下80万左右。

骤然减少一大半的兵力,自然只需要投入防守即可,但对于西线战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要是能够守住还好,要是一个不慎被法国人反攻,甚至丢掉巴黎的话,那么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而且防守也就代表着龟缩在阵地之内,想要获得功劳的困难程度肯定远远大于东线的进攻。

如果不幸继续留在西线战场,不仅要承担法国军队可能反攻的压力,还没什么功劳可以捞,简直是一份苦差事。

更重要的是,德国空军在此前还输掉了和英国空军的战争,这对于西线战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德国首相并没有在意参谋部许多人面色的变化,脸色平淡的点了点头,将目光看向了勃劳希契元帅,询问到:“具体抽调哪些军队,有详细的规划吗?”

“目前还没有,首相阁下。”勃劳希契元帅摇了摇头,十分诚实的回答道:“但俄国地形相对平坦,山区较少,比较适合我们的装甲部队进行突击。

考虑到防守战需要更多步兵的原因,我认为,应当酌情更多抽调坦克和装甲部队,这样才能发挥出闪击战的效果。”

德国首相再次点了点头。

勃劳希契元帅我说的话并没有错。俄国在东欧的大片土地都是平原,这样的地形比较适合装甲部队的快速突进。

如果大量动用步兵的话,反而会拖慢德国军队前进的速度。

如果在俄国领土实施大规模闪击战的话,恐怕会发挥出不错的效果。毕竟俄国军队也没大量的装甲部队,甚至相较于被德国迅速击溃的波兰军队来说,俄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还略有不如。

“另外,在发动战争之前,我们应该将巴尔干战线的集团军调往波兰东南部,来保护我们在罗马尼亚的油田。

只有油田的安全得到保障,我们的装甲部队才能得到足够的能源供应,才能肆无忌惮的驰骋在俄国的草原上。”

4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日万第7/10天,今日已更10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