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崇德的森林 > 第17章 砍竹上楠山

第17章 砍竹上楠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崇德的森林!

十七

砍竹上楠山

“嫁接?”

“对,就是嫁接。”

“不过嫁接没有重新栽种的效果好。毕竟重新栽种可以顺便翻翻土,优化一下土壤。不过嫁接的优点是生产快,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

王红梅说:“嫁接技术我们不会啊。”

“你们乡农机站的小宋同志会。我回去把重点给他讲一下,回头就让他给你们嫁接。到时候你们要按照我的要求来砍树枝。”

王红梅有点不好意思,但她还是问了关她最关心的问题:“高教授,请问这个嫁接需要多少钱呢?我们也好准备准备。”

“如果你们乡其他村民都不愿意改良树种的话,你就给乡里申请一下,把你们家作为试点,这样就不用花钱。”

“试点以后也好跟其他家做对比。”

“不过小宋同志嫁接果树期间,你们要负责他吃饭的问题。”

“吃饭肯定没问题,小宋就是不给我们干活上家来吃饭也没有问题。平时栽种技术、病虫害防护还是他指点我们呢。”

中午王红梅要留高教授在家里吃饭,高教授也没有留下来吃饭。他走的时候王红梅提出那一袋鸡蛋要送给高教授。

“高教授,这是自家鸡下的蛋没花钱。”

高教授拒绝了王红梅的好意,他说:“我这大老远的,提来提去的也不方便。蛋打烂了就可惜了。”

王红梅心里知道,她家的果树肯定能够嫁接成功的话,绝对不会鸡飞蛋打的。

她虽然不懂科学,但是她相信科学。

指导完技术要点之后,高教授回学校了。

临走的时候他指导农机站的小宋,嫁接的时候老树砍到什么位置,怎么环切剥皮,怎么安放芽口。他亲自示范了几棵树才放心的离去。

王红梅自然对高教授感恩戴德。

村里其他农户在她们家果树嫁接的时候都来围观。

大部分人的心态都是先看看你家怎么样。小白鼠你来当,如果以后效果好的话,我们再参与不迟。

王红梅家的橘子树嫁接完,她一边护理果树,一边期待着后年的丰产期的到来。

为了避免刘有禄下半年白跑一趟,她写信告知了家里的果树换了新的品种,明年没有橘子卖这件事。

刘有禄收到王红梅的信之后就开始盘算,橘子不能卖了,下半年干什么呢?

现在她只能放开心事给孩子们做回锅肉。毕竟刘东考上初中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日子再怎么难,她也不会让刘东辍学的。她深深知道他们以后还在农村的话,永远只有苦日子。要离开这个地方,就只有读书。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孩子们高兴的吃着平常很难吃到的回锅肉。

刘东在吃饭的时候给妈妈分享他的班主任郭念玉挖苦他的事。如果他考上初中,郭念玉就要手板心煎鱼给他吃。

妈妈说:“所以你们要努力学习啊,不然别人会瞧不起你的。你用成绩去堵那些人的嘴,比跟她争吵更有效果。”

在刘东上初中之前,刘有禄带着刘东和刘江去派出所正式去改名字。

到了派出所之后,派出所的同志告知她,要改姓的话需要孩子父亲秦仲民的同意书。

刘有禄说:“我和孩子的爸爸离婚了,现在两个孩子都归我扶养,有法院的判决书,为什么改名还非要孩子父亲的同意?”

派出所民警说,这是规定。

刘有禄说:“那你把规定拿出来我看看。”

派出所的同志警告刘有禄不要无理取闹。

刘有禄于是很无奈的带着孩子们回去了。

路过邮电所的时候,她就进去拍了封电报给秦仲民,想要他同意孩子改名。

她知道秦仲民大概率是不会同意的,但她就想恶心他一下。

果不其然,在后来收到秦仲民十元生活费的汇款单时,秦仲民在汇款单附言栏里面写道:“不同意孩子改名。”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刘东只好带着写有秦东的户口本去到崇德中学报名。

刘江也升到小学三年级了。

孩子们去读书的时候,刘有禄忙完地里的农活,就想办法去挣钱。因为今年王红梅家也没有橘子卖,刘有禄就不再打算出去挣钱了。

但是她必须要挣到钱,不然一家人的生活怎么办?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刘有禄白天拿起砍刀出门了。

她上街的时候看到街上有卖竹子的。那些人买竹子回去,主要是搭建种木耳的湿温棚和做挂料袋的挂杆。

她知道金山上的楠竹林就有很多楠竹。那时候山林管理不严。公家的山大家有需要都可以去砍。

不过山高路崎岖,很少有人去砍而已。除了那些有一膀子力气的山民愿意做这种又苦又累的生意。

刘有禄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两个儿子没饭吃,没书读。

她起早贪黑去山里砍竹子。她学着其他山民一样,在山路阧的地方,就把一捆竹子滑溜下去,这样可以省很多力气。

到了平路上,再把竹子头扛在肩膀上,竹子大部分拖在地上拖着走。就这样拖着到街上去卖。

有很多人看到她满脸黢黑,汗流浃背的样子,都愿意先买她的竹子。

就这样一天一趟,可以挣几块钱。

她可以忙完了地里的活再去,也可以做一天歇几天,以恢复体力。反正她的时间可以随意安排。

这一天,刘东和刘江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做好饭,等妈妈回家一起吃饭。

左等右等,天都黑了,妈妈都没有回来。刘东就叫刘江在家里等着。他出去找妈妈。

刘东先去秦芳家借手电筒,他也想让秦芳陪着他一起上山找妈妈。可是秦芳不在家。晚上凉快,秦芳出去割猪草去了。

刘东从秦芳爸爸秦建国手里拿过电筒,就往楠竹林那边走去。

刘东走到一个叫麻柳坡的地方,黑夜里看到路边好像有一个人坐在那里。他大着胆子喊了一声:“妈,是你吗?”

“东儿,你怎么来了。”

是妈妈,刘东连忙跑过去,用手电光照着妈妈,妈妈坐在竹捆上。

“妈你怎么了?是累了吗?”

“我扭着脚了,有点痛,手腕也扭伤了,使不上劲,拉不动竹子。”

“妈,来我背你。”

“那竹子怎么办?”辛苦砍下来的竹子,刘有禄不想就这么丢弃。

“现在就别管竹子了,我先背你回去再说。竹子就放路边,明天我来拉。我都十三了我有的是劲。”

说完,刘东就在竹子上压了块石头,又在竹子间插了一根树枝做标记。这是这里人们特有的方式,别人的东西是没有人会去拿走的。

做完这些,刘东就蹲下身子,把妈妈背起来。他让妈妈打电筒给他照路。这样他就能两只手勾着妈妈的腿,能使上劲儿。

把妈妈背回家,刘东让刘江去还手电筒,然后他去张慧芳家找秦大山叔。秦大山毕竟是老师,懂得多,他肯定知道怎么救治扭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