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向你聚焦 > 第四章 开学找新班级

第四章 开学找新班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向你聚焦!

第4章 开学找新班级

对面的潘云瑶终于忍不住笑了一下,黎雅看向她,她也瞅着黎雅。

潘云瑶脸皮薄,很快败下阵来,匆忙看向博物志。

黎雅还在看潘云瑶,乔倩直接将她拉走。往外走的时候,黎雅顺便将那支笔拿在手中。

晚上在房间的黎雅,打完一局小游戏,放下手机。

翻出带塑料包装袋的校服,一团蓝。打开之后,发现一共有三件,主打运动休闲风,简约蓝白外套,融入流行的拼接元素。

假两件长袖卫衣,白色背心搭配蓝色单线,时尚百搭。

“叮叮叮~”微信有好多消息发来,打开一看,大乔正在夸赞校服,黎雅也觉得不错,清爽活泼又惬意温馨。

“小雅,该睡了。”门外传来黎雅妈妈温柔又细腻的声音

黎雅放好校服,朝门外喊道:“马上!”

回答完妈妈,又给大乔发送晚安,怀揣着对新学校的美好憧憬进入梦乡。

2010年8月29日,周一,晴。

就在今天,新城初中的初一新生正式开学。

早晨六点半,黎雅就起床了。洗脸刷牙后,换上新校服,过肩短发扎成高马尾,俏皮又时尚。

七点十分,刚坐下喝一口粥,客厅外就响起乔倩的声音,洪亮又急促。

“小雅,黎雅,起床了!”

黎雅住的小区,在新城市的二环西路区,这里的家家户户,在原先的基础上,把土胚房盖成了三层小别墅,这里也被媒体称为“新城小别墅区”。

乔倩就住在黎雅隔壁的第五家,顺着水泥路两分钟就能到。

这两人都是谁起得早,谁就去喊人上学。

听到大乔的声音,黎雅端着粥,穿过50米的前院,小跑到大铁门口,把铁锁从锁扣卸下,拉开小门。

人未见,声先出。

“你咋这么早?吃饭了吗?”

“没有,我一穿好衣服就来找你了,怎么样?好不好看?”乔倩兴奋的说着

针织镂空白色毛衣,过膝灰色网纱长裙,薄款真皮马丁靴。

见黎雅打量她,爱美的女孩,开心的转了几圈,长发飘飘起,等待着好闺蜜的打分。

黎雅有些羡慕,她以前也是一头及腰长发,不过五年级暑假的时候,让她一百五十块钱给卖掉了,而且收头发的大叔,给她剪的非常短,黎雅成了一个假小子。

六年级开学的时候,很多女孩子都嘲笑她,但黎雅却不在乎。想到长头发每回洗头,打理起来的糟心事,黎雅又马上不羡慕了。

大乔也不进门,黎雅也陪她站着,一边喝粥一边说:“好看,不过……”

大乔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好奇地问:“不过什么?”

黎雅又喝了几口粥,“你怎么不换校服,昨天你不是还夸它来者吗?你肯定会被训!”

乔倩骄傲的说道:“切,今天第一天开学,才不会!”

黎雅喝完粥,又替大乔拿了几个包子。换上潮牌新款网面运动鞋,看了一眼时间,“7:29”。

坐公交车到学校的时候,正好七点三十五分,不早不晚。

一进校门,就看见清一色的蓝白校服,仿佛置身天空之中,就大乔一个奇装异服,黎雅故意挖苦道:“亲爱的美丽小姐,祝你好运!”

大乔壮着胆子心虚的说着:“我才不怕,你看那个人也没穿校服,那个也是。”为了找到认同与归属感,大乔给黎雅指着她说的男同学。

敏锐的黎雅观察到,十个里才穿插一个不穿校服的,乔倩自欺欺人,黎雅无奈的摇摇头。

不再和她争辩,拉着她来到通知栏,上面贴着分班名单。

黎雅松开她的手,为了看清楚,又走近了一小步。

大概两分钟后,大乔双手自然的,从后面搭在黎雅的肩膀上,关心道:“找到了吗?”

黎雅反握住她的手,背对着她,回道:“四班,你呢?”

“二班。”说完,乔倩不开心的假哭起来。

黎雅不用往后看,也能想象到她的拙劣演技,无情扒拉掉背部的八爪鱼,拉到身前,推着她前行,嘴里喊着:“去你的吧!”

是的,她被无情的踹开了!

至少,乔倩是这样认为的。

一和大乔分开,黎雅就后悔了。因为她不知道哪栋教学楼是初一的,而且初一和初三的是同时开学的。

新城一中有一栋独立的办公楼——德润楼,只供全校教师使用。

德润楼,取之于“德润人心,匡复人性,文化天下”这一前胆的教育理念。

“德”就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太阳。德润人心,就是要求教师们修身养德,用高尚的师德浸润学生之心地,濡养学生之性情。

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有人性美德、有社会公德、有职业道德、有个人品德而又善于自律内省德行的人。

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

黎雅站在德润楼前,犹豫着要不要找个老师问一下,可是等了几十秒,也没见有个人影。

她决定大胆地朝楼里去,走廊下,黎雅一直给自己打气,正好这时有一扇门从里面打开,走出一位美女教师。

“老师你好,请问教学楼在哪里啊?”

美女教师停下脚步,看着黎雅,笑道:“你是新生吧?”

黎雅连忙点点头,“教学楼在前面,同学快去吧。”

新中有两栋教学楼,分别为清源楼和凌飞楼,凌飞楼又被称为凌云楼。

朱熹的着名诗篇《观书有感》曾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一中副校长用“清源”一词冠以教学楼名。

旨在赞美一个人在某方面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并告知学生只有思想永远活跃,并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各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初三新楼建成之初,党高官读杜甫《望岳》的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感,亲笔题字‘凌飞’,意在鼓励初三党。

希望他们可以拥有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还要有一飞冲天,翱翔九天,必考上名牌高中的壮志凌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