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狼太子传 > 第4章 名扬天下(上)

第4章 名扬天下(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狼太子传!

朝臣们最近都在议论三件事:

一是白轩辕终于对位高权重又极得百姓爱戴的沐霁言出手了,功高盖主的下场就是被封府。

沐霁言和柳知月被打入死牢,一众家仆死的死,逃的逃。

但奇怪的是,沐霁言和柳知月被打入死牢的当天夜里,白轩辕就又命人往死牢里送了秋被和许多吃穿用度,二人虽身在死牢,却几乎没吃什么苦头;

二是听宫人们议论,说白轩辕寝居的养元殿偏殿里,突然住进了什么神秘的人物,日日都有宫人进出侍候。

宫里教习众皇子们的一位最好的文讲先生,每日进偏殿,必到入夜才出来,出来时总是一脸惊恐和叹服,神情奇怪极了;

第三件事是让朝臣们最不解又好奇的。

那就是自从丞相下狱的第二天起,每场宣贤殿的朝堂大会上,龙椅旁都会挂起一道厚厚的垂帘,一旁只有太监首领福果和白轩辕最贴身的侍卫驻守着,没人知道那垂帘后有什么。

只是上朝的时候,当众臣言谈三国局势与起战之事时,白轩辕时常会侧身向垂帘,仿佛是在耐心地倾听什么,而后便会向众臣们问出一些他曾经问过的问题。众朝臣虽然心里奇怪,但还是恭恭敬敬地回答。

一连小半年过去了,朝臣们渐渐对这三件怪事失去了兴趣,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三国与日俱危的紧张局势所吸引。

这日,朝臣们依旧为“北离是否该与大楚开战,是否该先行出兵”之事争论不休,却突然有一声大喝从殿外远远传来。

只闻马蹄声急,一个信兵高举着急报,飞奔到宣贤殿前。

北离律法严明规定,唯紧急军情可驰马殿前,非令者斩。

故众臣见此情景,皆心里“咯噔”一声,顿感大事不妙。

果然,灰头土脸的信兵冲进大殿,高声道:

“启禀皇上!大楚二十万大军已过东界辖州沧阙城,十日前夜渡东兮河,此时已向卧龙关逼近!率军之人乃是大楚皇帝南青严!”

这方信兵还没说罢,只听又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奔来,一声“急报”过后,另一个信兵冲进大殿,急禀道:

“启禀皇上,云炎有军六万,五日前已逼近南界辖州!”

朝堂之上,群臣顿时哗然。

大楚国和云炎国突然起兵,一方已越过东境国界线,直逼重关卧龙关,另一方也将踏过南界国境线,此等两国举兵围困之事,实在令人恐慌。

白轩辕皱眉思索片刻,问道:“我北离东界上有二十万守军,楚军怎能悄无声息,不动一兵一卒就过了辖州沧阙城?”

那第一个赶来的信兵赶紧回道:

“回禀皇上,一月前曾有人手执军机密旨现身沧阙城,以两军会盟之名,命守城将领大开城门。见密旨上盖的是皇上的龙玺印,用的是丹鹤朱墨,守城将领便遵旨开了城门,故大楚二十万大军才能不费一兵一卒进入我国边境。”

一个白胡子老臣听罢,惊讶道:“丹鹤朱墨乃是宫中秘制,除了宫里,似乎就只有沐丞相有,老臣隐约记得,那是几年前皇上赐与沐丞相的。”

另一个朝臣接话道:“没错!而且龙玺只有丞相可见,我等朝臣从未见过,必然是沐霁言这个贼人复刻了龙玺,与大楚里应外合,通敌卖国!”

“多亏皇上英明,早早缉拿了沐霁言这个贼人!”

“皇上英明!”

眼见群臣开始将这个巨大的黑锅往沐霁言身上甩,垂帘后的沐之开始坐不住了。

白轩辕看了沐之一眼,然后对百官道:

“众爱卿,当务之急该商讨如何应对大楚与云炎两军。”

一个身形魁梧的武将走上前,道:

“皇上,卧龙关乃我北离东界要关,此关一破,楚兵必直入东原。且楚兵若据守卧龙关,我军反攻极难。所以臣以为应以数量取胜,即日派二十万精兵火速制敌!”

那先前说话的白胡子老臣冷哼一声,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敢问司徒大人何以一日之内,凑齐二十万将士一月行军粮草?皇上,老臣以为,和谈方为上策!”

“和谈?我北离泱泱大国,百年强盛,岂可与楚贼和谈?应速派卧龙关守将率兵迎敌!”

“不可!如卧龙关无人驻守,敌人却从侧翼来袭,岂不等于拱手让关!应先与云炎和谈,共击楚贼!”

一个又一个方案被提出,又一个个地被否决。一时间,众说纷纭却莫衷一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白轩辕。

大殿内寂静了许久,最后,白轩辕沉声道:“朕决定御驾亲征,出兵东原,迎击楚贼!”

此言一出,殿内立即炸开了锅,众大臣皆坚决反对。

听闻劝阻,白轩辕却生了怒气:

“大楚皇帝南青严战前亲征,朕若是还于深宫相避,前线拼死的战士会作何感想!大楚多年扰我边境百姓不得安宁,此次不仅沿路烧杀,还捣毁了太妃陵墓!这一仗不得不打!至于云炎,以和谈为先,若不成!朕也一并出兵迎敌!朕意已决!”

白轩辕洪亮的声音中透着震慑人心的威严,坚决出兵维护国土之举,颇有三败敌寇的气概。

沐之忍不住在心中暗暗赞叹,却对他提出的出战之策不甚认同。

那白胡子老臣又继续发言道:“皇上,卧龙关外对峙许久,想必大楚也是有所顾忌而不敢开战,所以臣以为应以和谈为主!”

一见白轩辕要御驾亲征,原先赞同出战的大臣们也纷纷改了风向,道:

“臣以为林大人所言甚是。边境动乱,百姓不得安宁,一旦硝烟四起,便要消耗国库,百害无一利!所以这仗不能打,最好能先稳住楚军,再与之和谈!”

此时,那身形魁梧的武将忍不住上前道:

“几位大人怎如此胆怯!大楚屡屡侵犯边境,只有狠狠地打一仗,让那楚国小儿尝尝我司徒长刀的滋味,他们才知道我们北离不是好惹的!”

听闻这般豪言,沐之十分想看看那武将长什么模样。

只可惜这位骁勇的司徒将军口才实在不怎么样,立马就被那一群主和的老夫子们说的哑口无言。

“司徒将军,老夫问你,如若起兵,你打仗打痛快了,可百姓们却流离失所。加之国库空虚,百田荒废,北离将数十年都无法兴盛如昔!司徒将军未免太自私!”

“你!我打仗哪里是为自己痛快!我......”那司徒将军话没说完,就立刻又被打断。

“依老臣所见,司徒大人怕是空有匹夫之勇,上战场杀几个兵还行,但这些关系到国家命脉与百姓生计的大事,司徒大人还是莫要操心了吧!”

“林琛你!”那司徒将军被一群老臣呛得节节败退,气得面色涨红却不知如何出言回击,只得强压着怒气向白轩辕抱拳道:

“皇上!微臣主战!绝无私心!臣认为,与大楚这一战一定要打!否则我北离国威何在!和谈和谈!一步退让便是步步退让!!”

白轩辕一言不发地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朝臣们吵成一锅粥。但沐之知道,他是主战的。

朝中年老怕事的重臣们纷纷主和,入仕不久的官员自然不敢反驳,剩下的则是一群和稀泥的,像司徒将军这样中年力强又坚决主战的没有几个。

只可惜,纵使白轩辕再有主战之心,也挡不住这些个倚老卖老的几朝元老。

沐之摇摇头,无奈道:“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沐之的声音又细又小,一出口就淹没在群臣的吵嚷声中,但白轩辕却听得很清楚,不由惊讶地看向她。

这小半年的时间,沐之已学会了流利地言谈说话,比普通孩子早了一年的时间。

白轩辕早已彻底接受了沐之“神童”的身份,已不奇怪她能说话这点,只是诧异她方才那句话真是又准又损。

沐之用略带同情的目光看向白轩辕,道:“再强的王者也带不动这么多猪队友,累吧?”

白轩辕很想笑,但还是忍住了,他故意拉下两分脸色,道:“不可这样说朕的朝臣,北离如今之局,众臣功不可没。”

“是功不可没,只可惜都是文臣,没几个能打的。”

白轩辕哑然,沐之想了一会,正色道:“皇上,我觉得我是时候出场了。”

这似乎是沐之第一次尊称他为“皇上”,白轩辕明白这其中含义,他深深地看了沐之一眼,点头应允。

于是,沐之偏头对福果耳语一番,后者那太监独有的尖细嗓音立刻传遍大殿: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众臣纷纷四顾,寻找声音的来源。

福果继续道:“言战者多,披甲者少,则兵愈弱。披甲者多,言战者少,则兵愈盲。明主用其力,下者不听言,则百无用。”

见竟是福果在张口言谈兵法,众臣大惊之下,不免生了怒气。

那白胡子老臣斥道:“朝堂之上岂容胡言乱语!”

其实他是想说,这朝堂上怎轮得到一个太监来说话,只是看在福果是白轩辕的贴身太监首领的份上,他才没有把话说得太难听。

沐之却不高兴了:给我爹泼脏水,骂我的传声筒,还敢捎带着骂我祖师爷爷的《孙子兵法》?当我是死的吗?

于是,她清了清嗓子,鼓足中气,高声叫了句“兵部参政知事林琛——林大人!”

听见那静悄悄了五个多月的垂帘后,终于第一次传来声音,还是个细嫩的奶腔,林琛愣住了,下意识回了句“臣在”。

沐之深吸一口气,道:

“卧龙关外两兵对峙,你怎知大楚是有所顾忌而不敢宣战?大楚皇帝御驾亲征,必战之心昭然可见。和谈?难不成林大人以为,卧龙关外那二十万楚兵是来游山玩水的?”

未等那白胡子老臣林琛回话,她又继续道:

“军机阁大臣魏迟远魏大人,你所谓的‘硝烟四起百姓不安’指的是大楚的百姓吗?若你指的是我北离百姓,那我实在不懂了。

边境常年动乱,大小战争不下千场,断壁残垣未及修葺便毁,沧阙的百姓甚至都没机会建起二层的阁楼!到底现在是谁在扰我百姓!

暂且稳住楚军?简直滑稽之极!难道说人家都打到家门口来了,你却还要敞开大门迎请喝茶?这就是你的保家卫国之策吗?

兵部左青副都使甄崇山甄大人,你凭什么说起兵就一定致使国库空虚?难不成国库里积压生霉的金子不是用来抗击外敌保我河山的,而是等着供奉楚军的?

还有什么起战百害无一利?可笑!战争能如此以商贾之法衡量的吗?尔等尽言无稽之谈!”

沐之不仅准确无误地叫出了每一个进过言的大臣的官职和名字,还对他们方才所言给予了一一回应。

众臣本还因震惊而思绪凝滞,但沐之声音虽奶,话语却又急又锋利,句句见血,众臣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她的话语上。

沐之接着道:“对了,是谁说司徒将军杀敌因在自私的?敢不敢站出来对着司徒将军腰间杀敌千万的大刀再说一遍!

血战沙场,数十年保疆卫国御河山。若没有司徒大将军和一众将士们把脑袋提在手里活着,在前线拼死杀敌,你们还想安安稳稳地坐在家里喝茶抱孙子?门儿都没有!

所以到底是谁自私?是只力求自己退休前的生活安逸的你们,还是在前线枕着尸体睡觉,一待就是数年的司徒将军?

诸位大人,司徒将军在前线卖的不是‘我佛保佑’的灵符!是命!什么叫‘杀几个兵还行’?你们去杀几个让我看看!

‘国家命脉莫操心’?不操心的话他司徒将军就不会站在这里!倒是你们,国家命脉要是交到你们这一群只知‘和谈’的文臣老夫手中,那北离灭亡之日便指日可待!

‘匹夫之勇’?你们真的以为战场杀敌是如你们脑海中的天真想象一般,说句‘兄弟们杀啊’就能保家卫国吗?

战术、地理、武器、兵法,哪一样不需要大将精通于骨?你们凭什么在这里四个字就抹掉别人一生辉煌战功?!不懂就不要在这里指手画脚贻笑大方!

最后,我想奉劝大人们几句,别的不谈,仅凭着司徒将军一身刀枪伤疤!你们也根本没有资格对司徒将军如此不恭!!”

沐之滔滔不绝,声色厉严,一番话直骂得那些个顽固老头子们体无完肤。

几位老臣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要反驳却根本找不到她话语的攻破点,只得气得胡子一颤一颤,甩了袖子不说话。

而那司徒将军早已激动得脸颊微颤,长长地出了一口闷气。白轩辕器重他,手下将士尊敬他,但哪里有人这样句句精准无比地说中过他的内心。

大殿内气氛沉重,白轩辕却忍不住微微侧身,低声问道:“什么是‘退休’?”

沐之被噎得一口气没上来,连连咳嗽了好几声。

见有空隙可插话,林琛立刻捶着胸口,痛心疾首地说道:

“皇上!您执意出兵,老臣无话可说。但如今北离面临的不仅仅是大楚,还有云炎啊!皇上,战事一起,我们便腹背受敌啊!”

这时,一个还没怎么发过言的年轻武将站了出来,道:

“林大人此言差矣,云炎若有意宣战,为何此刻还悄无声息?只要兵退楚贼,那云炎自然不攻而破!”

这说话的乃是个副将,也是主战派中少有的青年才俊。

只可惜这副将属于那种怎么晒都晒不黑的小白脸,纵已征战沙场近十年,可看起来依旧一副白白净净的书生模样,毫无杀伐气质。

“一派胡言!如果照方才有些人所言,段玉大人难道以为南界辖州外的六万炎兵是来踏青的吗?哼!”林琛一甩袖子,嘲讽一哼,语中讽刺之意直指沐之。

“皇上,臣有一事请奏。”沐之终于按捺不住了,她冷笑道:

“臣请奏——能否将臣面前的垂帘卷起?因为臣实在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重臣’能于国家临战之际还在巧言令色,处处报复别人只字片语,如同两岁小儿一般幼稚之极!”

白轩辕一愣,有点佩服沐之狠起来连自己都骂的本事,但还是沉声道:“准。”

伴随着沐之奶音字字沉缓而出,垂帘被缓缓卷起,包括林琛在内,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等待着那在帘后坐了五个多月的神秘人。

“大楚一战,势在必行。但入境以来并未挑起硝烟,只一路烧杀抢掠,最严重之事乃数捣毁太妃陵墓。他们不宣战,只做出种种挑衅侮辱,究竟为何?

现在,他们十万大军俨然已列在卧龙关外,而关内只有不到四万的兵力,他们为什么按兵不动,不一举拿下向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卧龙关作为起战据点?

再看云炎,扣押使臣集结军队,除此之外并无大动作,这又是为什么?难道就没有人觉得这二者之间太过蹊跷了吗?”

垂帘终于被卷起,这位神秘人终于在天下人的面前,露出了她的庐山真面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