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自首2【刑侦】 > 第220章 生命的辽阔

第220章 生命的辽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自首2【刑侦】!

催眠时间很短,可以说非常短。

其实赵耀只想尽快完成催眠,让老人吃药吃饭。

对于她这种抗癌药物神经受损的情况,催眠不是唤起记忆的首选。

赵耀怕催眠会加重她的时间认知障碍,引起别的精神症状。

所以赵耀点到即止,没有让老人在记忆力呆很久,很快就引导老人走出了催眠。

催眠结束后的老人,长久地看着窗外沉默。

所有人屏气凝神不敢说话。

赵耀问:“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

老人眼角湿润,缓缓开口,“谢谢你。我很好。

你不知道这对于一个即将远行的灵魂有多么大的意义。”

赵耀不明白,他的催眠浅尝辄止,应该不会唤起多少的记忆。

但看老人的样子,她是记起了全部。

赵耀问:“您是想起了什么对吗?”

老人说:“是的。是你的问题指引着我走向那个答案。”

老人的女儿给她倒了一杯水,从药瓶里倒出几颗药,“妈妈。您先把药吃了,催眠刚完成,您需要休息,缓一缓再说吧。”

老人接过女儿递来的药,她把药含在嘴里,缓缓地仰头,吃下了药。

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老人说:“你们出去吧。剩下的话,我只想跟心理师一个人说。”

众人面面相觑。然而他们还是退了出去。

老人说:“那是五十年前,返城大潮开始,每天都有大批返城青年来我们医院进行招工体检。

耍花样的人很多。我们必须严格筛查。

后来渐渐地大部队已经顺利回城,我们的工作渐渐清闲了下来。

那天来的是最后一批,是符合条件可以重新考大学的女青年。

我们主任让我做妇科检查。

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返城还要查妇科。

是的,那时候,你身体是否完整会影响整个学习、工作、乃至人生。

现在看起来多么荒谬!

个体差异,有人生来就没有那层膜。

有三分之一的人,不会在初次性生活时出血。

有人结婚几年,处女膜依然完整。

想要禁锢女性,理由有很多。

可是那个时候,公开谈论性,可以抓出去枪毙。

包括我们这些自诩站在科学前沿的医生。

大家悄悄地、津津乐道地低声谈论着来体检的女青年,哪个看起来清纯,实际上已经不是处女。

这批返城参加考试的女青年有三十个,是不同地区回来的。

我做完检查后惊讶地发现,她们几乎所有人在最近都有过性生活。

我和主任反映了这个情况。主任严肃地找她们一一谈话。

事实是,指标有限,竞争激烈,她们或自愿或被强迫地和有话语权的人发生了关系。

三十个全部有这样的情况。

主任让我把真实情况咽进肚子里。

现在所有人斗志昂扬,热情高涨。

这件事如果泄露出去,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

后来其他地方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一时间有成万起类似的案件。

有关部门专门成立了调查组来我们医院调查。

我要找调查组说出真相。

主任说:‘当时体检完成一切正常的字是你和我一起签的。

现在如果反悔,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实事求是的精神呢?

诚信踏实的原则呢?’

我不肯让步,对主任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女青年自己找到调查组反映情况,也一样瞒不住。’

主任说:‘这种事谁会主动说?她们不要脸啦?她们不嫁人啦?

而且我已经找她们谈过话了,她们会三缄其口。

放心吧,只要我们不说,调查组不追究,这件事就算过了。’

后来我才知道,涉事的干部里有一个是主任的亲戚。

而且三十个中有五六个想要伸冤,都被压了下来。

事情很快风平浪静。

一个风平浪静就过了一辈子。

在那件事后,我主动要求调到前线部队医院。

后来,我又去了疫区。

我现在终于知道,我当时为什么要主动请缨去那么危险的前线,都跟那件事有关。

我上前线抱的是必死的心态,因为死在战场的,是英雄。

是我那时能想到的,唯一消除罪孽感的途径。

我没有死在战场。

但我回来的时候,依旧是英雄。

组织厚待英雄。

我连升数级。

因为有这两段经历,我后面的道路走得很顺利,提干遴选我都优先。

没有人有怨言和不满,他们对我的经历心服口服。

只有我知道,我是去赎罪的。

我早就见识过死亡。

在上前线之前。

那是历史的伤疤,生命的屠戮,人性的戕害。

这种杀戮,和战场上的断臂残肢一样惨烈。

有时候人什么都不做,其实和做了一样。

是你的那个问题,让我重新正视这个伤疤,这个伤疤让我最后的人生走的不那么心安理得。

但我感谢你,是你让我体会到惶惶的感觉。

惶惶之后才是坦然。

我会写一封举报信,将当年的事情一五一十说清楚。

我想写完这封信的时候,我的生命才真正得到了救赎。

决定这封信要不要寄出的人,不是我,而是那三十个女孩。

她们现在也已经是暮年。

我会用我所有剩下的时间,找到她们的联系方式,悄悄问询她们的意见。

如果有需要我站出来作证的,只要我有一口气,我会毫不犹豫站上证人席。

也许时过境迁,任何事都失去了证据和意义。

但总有人,憋着那么一口气,不想向命运低头,向过去讨个说法!”

说完这句话,老太太摇了摇铃,等在门口的儿孙们鱼贯而入。

老太太说了一句话,“我要吃饭。”

大家目瞪口呆,但立刻应承着去做饭。

老人的女儿感激地看着赵耀,并对赵耀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赵耀摆摆手说没事。

赵耀看着窗外撒进来的温暖阳光铺在老人身上。

她整个人像镶了一圈金边。

他知道,病魔带不走这个老太太了。

她还会活很久很久。

这是精神的力量。

生命的意义,有时候不止是长命百岁。

还有心灵辽阔的自由和坦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