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超级能源霸主 > 第33章 精彩汇报

第33章 精彩汇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超级能源霸主!

“大家好,上午的交流简直是让我大开眼界!”

“相信各位专家和我一样,非常好奇这项技术的真正理论及技术体系。”

“下面,就请宋元给我们做一个细致的讲解。”

“欢迎宋元!”

王虎军主持,简单地说了两句,就交出了舞台。

毕竟,作为南省地质局的总工程师,非常清楚现在在场的这么多专家,想听的是什么。

毕竟,中午这些人可是都没有睡觉,都在讨论上午参观之后的一些猜测和分析。

自己再多说两句,恐怕就要被轰下台了。

“啪啪啪……”

顿时间,会议室里,掌声雷动。

“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宋元很自然地走到台上。

在他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电子屏。

屏幕上,左右各有一个视频。

左边是在实验室进行点火实验的视频,右边是在施工现场点火之后的火焰燃烧视频。

两个视频,直接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了上午参观过的地方。

本来宋元做的材料,这儿只有两个字,欢迎。

只是郭英杰实在看不下去,修改了材料。

虽然主要内容没有什么变化,可是从观感上来讲,确实比宋元之前那一份强了很多倍。

“今天,我想跟各位专家分享的,是第三代煤炭采掘技术。”

“我称之为‘噬煤菌转化煤炭采掘技术’。”

宋元说着,手中的激光笔一动,屏幕上出现了这十一个大字,直截了当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紧跟着,宋元话音未停,开始解释煤炭采掘技术的发展,从常规采掘,到煤炭地下气化,再到现在的微生物转化……

画面一转,从煤炭采掘技术到了噬煤菌转化煤炭采掘技术的理论体系。

紧跟着,技术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

最后,到了这项技术的适用范围。

每一项都只有一页ppt,每一页都只有一个流程图!

看起来非常简单,可台上的宋元却滔滔不绝。

从理论到工程……

从能量消耗到利用效率……

从菌液价格到经济评价……

从煤炭种类到地质构造……

似乎在宋元这儿,没有跨专业这么一个说法。

只要跟这项技术相关的,不管涉及了哪个领域,不管哪个领域和采矿专业有多大的区别,宋元总能深入浅出,讲得头头是道。

“谢谢!”

当所有专家都还没有从宋元的论证之中反应过来,就见幻灯片一跳,已经到了致谢的最后一页。

“……”

静默!

长时间的静默!

在场一百多号人,脑海之中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在梳理宋元讲解的那些理论。

听起来似乎严丝合缝、逻辑满分。

可很多东西,对他们而言,都还是第一次听说。

而且这些东西宋元根本没有放在幻灯片上,他们连拍照、录视频的机会都没有。

只有些反应快的,早早地准备了录音。

可现在,很多人还都在回味!

“啪!”

终于,赵德鑫站起了身。

他也是第一次听到宋元这么系统地讲解这项技术,幸亏早有准备,反应得不算慢。

“啪啪啪……”

紧跟着,会场众人,一个接着一个尽数起立,掌声一波跟着一波!响声不断!

“非常精彩!”

“也非常感谢,宋元带给我们的精彩讲解!”

“我想请大家再次鼓掌。”

“感谢宋元的讲解!”

“更感谢他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伟大的技术!”

王虎军朗声说道。

“啪啪啪……”

会议室之中,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紧跟着,就到了下午会议的第二个阶段。

中场休息之后,会议室已经重新调整,在会议室中央围了个圆桌,外面摆放着一圈一圈的椅子。

宋元、赵德鑫、吴东等人坐在最中间、最重要的位置。

甚至,宋元被赵德鑫和吴东夹在了中间,这是唯一的c位!

“请问宋总培养的噬煤菌会不会对蓝星现有的生物链造成影响,注入煤层之中会不会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请问噬煤菌在转化煤炭为甲烷的时候,还有其他什么生成物?会不会有潜在隐患?”

“宋总专门强调,这项技术更适合用于南方构造复杂的煤矿,能说明一下原因吗?”

“噬煤菌菌液是否存在腐蚀性、毒性等,运输是否安全?”

“噬煤菌的销售,技术的公开,是否会被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得到,请问宋总有没有申请专利技术?”

“……”

专家一个接着一个站起身来,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被抛出来。

宋元板板正正的坐在椅子上,嘴角时刻带着微笑,听到众人的提问,就慢慢在面前的纸上记下来,等提问的人说完,他的回答已经准备好了。

从微生物的提取到培养,从生物链的弱肉强食到物竞天择,再到菌液的安全和价格,还有技术的公开与分享。

这些问题,宋元早就想到了。

包括这项技术的适用范围,宋元之所以要专门提出来,自然是有充分的原因。

在华夏的北方,煤矿都很大,主要是煤层的厚度大,分布稳定,而且开采技术难度小。

在北方,每年一百万吨的煤矿,恐怕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每年几百万、上千万吨产量的煤矿才敢谈规模!

可是在南方,煤层薄,厚度不稳定,就像是清水煤矿,开采的话都没有足够的经济效益了。

而且,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南方的构造更为复杂,煤矿之中的构造也是这样。

很多时候,正好好采煤呢,不转眼,煤层不见了!

重新找到煤层之后,又是搬设备,又是挖巷道,成本和时间早就增加了不知多少。

所以,在北方,煤炭的成本很低,采用噬煤菌转化煤炭采掘技术的优势不明显。

再加上北方煤层太厚,使用噬煤菌之后将会在地下形成连续分布的大型空洞,可能会造成地层坍塌、地面沉降。

而南方却没有什么问题,一两米的厚度,一年产量几十万吨,光是地层松垮形成的缓冲就能够弥补那些问题。

所以宋元将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定在了“南方复杂构造区多、薄煤层分布区”。

其实,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