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国接班 > 第23章 老宅(一)

第23章 老宅(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国接班!

金雨真有晨练的习惯,虽然昨晚没休息好,一直到凌晨才睡熟,但生物钟还是按时把她叫醒。

在自家的小院儿里稍做活动,便准备围着小区的林荫路慢跑。此时,她忽然想到了他,对呀!何不去看看他知否住在这里?

她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慢慢跑着,也仔细观察着每一栋房子。可她看遍了所有房子,也没有发现那辆奥迪,她有点失望。当她返回自家院子时,这才发现,自家的车子不是在车库里吗?真傻!唉!算了,只要他住在小区,不愁碰不到。

忽然间,她觉得自己真有些傻了,这是怎么了?难道自己看上他了?一见钟情吗?她此时倒真有些拿不准了。

鹏飞一大早就起来了,昨晚爸妈已跟他说好准备回老家看看,商定七点半在杜家坎儿收费站集合。

因为这纯粹是一次探亲访祖,师父和师兄就不去了。但水儿却执意要跟着,父母也同意了,所以鹏飞和水儿在六点半,由师兄开着马自达准时离开了小区。此时也恰恰是金雨真刚跑过松涛轩几分钟

岳子聪和夫人赵惠玲赶到杜家坎儿时,鹏飞和水儿已经到了。两车会合后,鹏飞上了爸妈的车,便直奔京石高速而去。师兄也开车回去了。

岳子聪老家位于太行山中麓,晋中地区。老宅是在距晋商文化中心区不远的王家集村。据说岳子聪姥爷王守信是老王家近亲子嗣,因为家族某些原因而搬出来另过了。但继承了老祖做生意的传统,王守信也慢慢的成了一位有名的外贸商人。

王守信娶妻李萍,生女静娴。岳子聪之父岳明辉是王守信贸易商行的小伙计。因聪明伶俐,做事稳当,为人诚恳老实,所以王守信对他格外关照。

王守信膝下无子,偌大的家业眼看后继无人。于是便和妻子李萍商议收岳明辉为上门女婿。

王静娴从小与岳明辉一起长大,算是两小无猜了。岳明辉渐渐长大后,更显小伙子一表人才。而静娴也出落成远近闻名的大美人。有人看中王守信的家业与静娴的美貌,上门提亲的人是络绎不绝,但都被静娴拒之门外。

王守信与妻子也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交给一个不知根底的人,他们看中了岳明辉。又加上女儿也钟情于岳明辉,因此岳明辉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王守信的上门女婿,成了王守信贸易商行的继承人。

据说岳明辉老家并不在晋中,好像是河北一带的人。他们家是逃难流落到晋中的。后来父母总想着老家,在岳明辉成家后便返回老家去了。不成想,两年后传来了噩耗,父母一家回到老家后不到一年便遇到了一场瘟疫,父母,哥哥,姐姐,及弟弟等都遭难了,从此老岳家就剩下岳明辉一根苗。他也只能踏踏实实的在王家当上门女婿了。

王守信慢慢的把生意都交给了岳明辉。他不负王家厚望,几年间,他把王家的生意翻了一番。

不久他们有了儿子岳子聪,后又有了女儿子萱。可随后就赶上了国家内战,外侵,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在王守信和李萍相继离世后,岳明辉便携家小到了海外。直到国家改革开放后,岳子聪才遵照父母的遗嘱,把他们的骨灰安葬回老家。因老岳家那边时过境迁,根本无法找到老根。也就把姥爷家当成了岳子聪在祖国的根。

在王家集村有些老人还记得岳明辉,甚至还有人记得岳子聪呢。村子里有还几个姓氏,但这个岳姓就很特别了,无怪乎老人们还记得。

王守信家老宅早已年久失修。原来在岳明辉出国时,是交给李萍家一个远房亲戚照看。几十年后,赶岳子聪第一次回国时,老宅已显得很破败了。好在有国家政策在,老宅地基没有被国家征用。

岳子聪回来后,马上对老宅进行了整修,基本上又恢复了原貌,并交与父亲岳明辉当年的师兄弟刘利昆后人代为照看。自从他回国创业后,基本上每年都要回去两次。

老宅在村子里不算最大,也就是三进的四合院格局。前院主要是佣人们居住,中院儿是仓库,后院的一栋马蹄形二层楼小院儿,才是王守信一家及后来的岳明辉居住的地方。

楼房是五五建筑,正中,东,西都是各五大间建筑。东,西二楼有雕梁画柱的走廊,可见当年气派,但现在,因年代已久,早已面目全非。

正房楼下,一进门就是一间很大的客厅,客厅两边,又各有两间。

原来王守信夫妇就住在正面二楼。二楼里面上下相通,有书房,账房,还有专门摆放藏品的地方。

王静娴稍长大后就住在西楼,算是她的闺房绣楼了吧。而后来岳明辉则住在东楼上,他们成亲后也就住在东楼,后来子聪和子萱则住在西楼。

东,西楼两边各有上楼的楼梯。东边楼下有两间是老王家用餐的地方,西边有几间则是客房。

这后院儿就是王守信一家的主要生活区了。

在中院儿,仅靠东边楼房两间平房是厨房,厨房是专供王家一日三餐的。西边第一间是放杂物的地方。其余房间主要是佣人居住和库房。

在前院儿,主要就是账房,伙计等一干人住。

在楼房后面,还有一个荒芜的花园,花园里杂草丛生,显得有些破败。

鹏飞自然是第一次回来了,也是第一次迈进自家老宅。在他的视觉里,老宅好像是一座历尽沧桑的文物古迹。他大致估算了一下,老宅占地面积虽比国外的庄园小,但也差不多有近三四千平米吧。

岳子聪边走边给儿子讲述着当年的记忆。尤其是来到后院时,不免又激动起来。他指着西面的二楼说:“当年我就住在中间的那间屋子里。你姑姑还小,跟你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鹏飞看着古迹,心里也很澎湃。啊!这里就是祖上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他指指这古老的文物说:“爸,这里也有几百年了吧?”

岳子聪想想说:“从你太姥爷那里算,估计也就一百多年吧。你看着沧桑,主要是多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的缘故。”

这时,赶来陪岳子聪家人的一位老者捻着胡须,抄着极重的乡土味儿说:“子聪少爷说的没错,这房子没人住就没有人气。再少于修缮,损坏自然就快些。”

岳子聪忙说道:“真是谢谢根柱老弟了。有你常来照看着,已经是好多了。”

老者道:“唉!可惜咱们这里不及静升祖宅呀!那里早已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若是咱们这里也能开发成旅游的地方,把房子办成旅馆多好啊!”

岳子聪笑笑说:“老弟的想法不错,但咱们这里缺乏旅游资源,不可能吸引游客。有时我想把它卖了,但又对不起祖宗。”

鹏飞也觉得就这么让它一年年自然风蚀下去,还不如卖了呢。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水儿,倒说出了一番自己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