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扬帆明海 > 第206章 毛利元就的诡计

第206章 毛利元就的诡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扬帆明海!

吉川元春与小早川隆景返回了吉田群山郡,二者同时离开前线返回居城,是因为他们知道,此时有比前线战事更重要的事情。

走进城中议事大厅,二人立刻感到一股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

“二位叔父为何回来?”

吉川元春先是坐下,缓声道:“还不是因为出了大事,不赶回来不行,三村家的战事已经暂且搁置了。”

小早川隆景接话道:“广岛的水军也按兵不动,所有的人马都被派到长门的战场去了。”

二人相视一眼,便开始问山阴发生的事情。

结果就是半个石见与大半个出云已经丢了,山阴道如同从中间被直接啃下一块,这一口直接啃在了毛利家的大动脉上。

“主公,不必惊慌,当年父亲元就大人碰到过更加危急的时刻,依旧淡定自若地过来了,针对这种情况,咱们必须冷静且团结,一件件解决掉。”

小早川隆景安慰了毛利辉元一句,然后开始分析起局势:

“二哥(指吉川元春)的话不错,现在与三村家的战事必须停止了,想办法与三村家议和,浦上家那边就交给宇喜多直家去应付吧,我们暂时是没有功夫顾及了。”

毛利辉元摇头,他的语气里充满无奈:“即使这样,兵力也不够我们三路开战。”

“不,我的意思不是要同时三面开战。”小早川隆景对答道,“几个战场我们要分清主次,大友家在这三者里实力最强,同时野心最大,其意图吞并长门与周防两国,决不可让他们得逞。”

“其次是出云国的尼子家,他们在出云有旧势力支持,至少在北出云地带,他们的实力还不错,但也仅限于此了,尼子家的影响力仅在出云与石见,石见国东面如今被那明国人占住了,所以尼子胜久最终目的也不过出云一国。”

“最后是这个明国人,直到现在我们还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卷进这场战争里,不过他们占住的是石见银山,估计是见财起意吧,但作为外来人,这肯定不长久。”

“依我看,尼子家与明国人的所为不是偶然,至于其中串联多少,不好估计,但二者一定不是铁板一块,我的提议是派人与明国人接触,许之以利让他们跟尼子胜久反目,相互牵制。”

“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将全部兵力投入长门国战场,先把大友宗麟赶回九州岛,再调头对付尼子胜久,等到他们两家退场,明国人也肯定占不住石见银山了,到时候银山一样会回到我们手上。”

小早川隆景说完,吉川元春又补上一句:“不错,况且我们还有那个,不用担心银山被个明国人控制。”

“那个?”

毛利辉元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二位叔父的意思:“我明白了,二位叔父高见,我这就派人去与那位明国人会面。”

“说起来,惠琼大师被那位明国人软禁了起来?”

“嗯。”毛利辉元点头。

吉川元春此时皱眉嘀咕:“野蛮又不遵守规矩的明国人,跟这种人交涉谁去比较合适。”

一时间议事厅里陷入沉默。

安国寺惠琼是毛利家有名的外交僧,连大名鼎鼎的这位都搞不定的角色,毛利家其他的家臣自然是泄了气。

“我去吧。”小早川隆景此时开口。

他作为毛利家文臣的笔头人物,此时确实必须扛起其应有的责任。

就在毛利家内部决定好下一步策略的时候,事态也随之进一步改变。

其实小早川隆景的战略大方向没有问题,因为这三路围攻的人马中,大友宗麟确实是野心最大的那一个。

若说其战略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李旦的野心。

他始终不认为一个外来人有能力统治石见国,尤其石见国又是日本腹地,除了石见银山以外,几乎是毫无价值。

在小早川隆景抵达石见国山吹城之前,尼子家的人已经先一步抵达。

在前尼子家臣,赤穴家当主赤穴盛清的带领下,尼子家的使者立原久纲来到山吹城会见李旦。

因为老早就见识过李旦炮舰的厉害,加上其半日攻破山吹城,在本地的武名早就兴起,李旦本人更是给自己赢得了一个“明之鬼武士”的称号。

不得不说日本人的中二之魂是刻在骨子里的, 他们非常喜欢用非常夸张的形容词去形容人或事。

但从侧面来看,这也是本地人认可李旦武力的证明。

虽然在这种蛮荒的社会,武力代表很多事情,但却并不代表全部。

本地的日本居民已经习惯了原本的统治模式,强行改变统治模式说不定会逼反本地的国人众或者百姓。

对此,立原久纲提出了他的意见:

“李头人,石见银山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此地盛产银矿,所以许多势力都参与其中,尤其是本地的大小国人众,即使是三泽、赤穴、三刀屋三家合力,也未必能完全掌握石见银山,整个银山矿脉就是一个大杂烩,必须得有一个合理的名目才能让所有国人众服气。”

李旦不禁好奇:“那毛利家是怎么做的?他凭什么可以这么轻易地掌握住石见银山,我听说他原本在石见国也是毫无根基才对。”

立原久纲点头,他答道:“因为石见银山被毛利家献作天领。”

天领?

李旦表情迟滞片刻,他立即意识到这个词背后的含义绝不简单。

立原久纲看出李旦心中的疑惑,于是解释道:“十四年前,毛利辉元的祖父毛利元就夺下了石见银山,当时他为了拥有约束地方国人众的名目,将石见银山投献给了天皇陛下,毛利家因此获得石见银山管理人的职位,从那以后所有的石见国人众,都再没有理由忤逆毛利家。”

听了立原久纲的解释,李旦当即是理解为何本地国人众根本不愿意与自己这个外来者接触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年代来自名义上位者的一纸任命。

这简单的一张纸就是正统法理的来源。

在此李旦不得不佩服毛利元就的这一手操作,仅仅靠一个简单的投献动作,便是给后来人掌握石见银山增添许多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