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农门,养崽崽,麻麻仓库连各界 > 第18章 想而不得的美好

第18章 想而不得的美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农门,养崽崽,麻麻仓库连各界!

而且,他竟从来不知道,陈桂香表面对他多依恋,背地里却叫他贱骨头。

这种两面三刀的女人,他都不知道当初怎么就眼瞎的看上了她。

还好,她已经嫁人了,否则他的日子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

说完,他也不再理会母女俩的精彩表情,转身大步离开。

至于陈振峰那里,他没有去。

那个男人就是个疯子,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他日后小心防护才好。

但他转了个身,往另一户人家走去。

开门的是一名六七岁的小丫头,看到他,低声叫了声:“小叔。”

姜容淡淡道:“你爷奶在家里吗?”

一名中年汉子从堂屋走出来,看到他淡淡道:“阿容来了?有事吗?”

姜容也没有走进去,站在门口道:“我想来问问大伯,你们家的稻什么时候割?我们是否还和以往一样,合在一起干活?”

姜青山敲了敲手里的水烟筒,道:“一起吧。”

姜容家虽然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干活,但他家里只有五亩多田,很快就能好。

他家里虽然人口多,田也多,但能使上劲的,也没有几个,有姜容帮忙,能省事不少。

一名中年妇人从灶房里走出来,正是那天去他家里帮他照顾了一会何氏的其中一人。

“阿容,听说你捡了个女人回来,还把姓陈的打了一顿?”

姜容看向她,淡淡道:“是他们跑到我家去搞事情。”

至于搞什么事情,他没有说。

其实,不用他说,大家也明白。

毕竟,每次陈桂香回来,都会去找姜容。

为此,村里人没少为此指指点点。

只是,顾忌于陈家在村里的地位,没人敢说什么。

陈坡村并不是以某个宗族的姓氏为主,而是一个杂姓的村子。

几乎都是在原来的地方过不下去,或者是逃荒流浪,意外到这里,随后在这里安家的。

因此,村子里的姓氏很杂。

陈家应该是最早在这里居住下来的,村长也一直是他们家里的人。

因为其余的村民,大多都是后面来的,没有宗族撑腰,为了不至于再继续在外面流浪,所以一直忍气吞声。

姜家是二十多年前搬来的,原本是姜容的爷爷兄弟两个,拖家带口在这里安顿下来。

兄弟两个分别离得不远,能互相帮助,倒是在这里安顿下来立了身。

姜青山是姜容的亲大伯,同一个爷爷的,在爷爷死后,兄弟三个也分了家。

他还有些堂伯堂叔,因为村子里的特殊,平时也会抱成一团,不至于被姓陈的欺负得太惨。

姜容此次过来,也有知会大家一声的意思。

陈振峰真要想做些什么,也总得顾忌下他姜家的几个叔伯兄弟。

“那个姓陈的不是什么好东西,你可得注意着点。”

中年妇人李氏道:“你真带了个女子回来?”

这件事,姜容也没有隐瞒的必要,迟早都会知道的。

“嗯,家里两个孩子,娘的身体也不好。”

李氏点点头:“既然把人带回来了,那就要好好待人,你家里,确实需要一个女人。”

姜容抿了抿唇,没有与她说自己与凌雁的合作。

随后,他走了其余几家堂叔伯家里,走过一遍后才回家。

家里,凌雁抱着孩子坐在屋檐下,与何氏聊天,小月月依偎着她,乖巧可人。

这样的画面,是他曾经想而不得的美好画面。

看到他回来,凌雁抬头看了一眼,很快又收回目光。

给小文耀把了尿,牵着小月月的手一起回房间。

姜容薄唇抿成一条直线,看着她的背影,心中生出一股气闷。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气闷,他不知道,也没有开口说什么,而是转身进了灶房。

陶罐里他留了粥给小文耀,但此时看,还剩下不少。

将粥盛起来,清洗,再淘了两把米熬粥。

之前家里剩下的米粮,与剩下的一点铜钱,都被柳氏带走了。

这些米,是他从大伯家里借来的。

反正过两天就能收割了,到时候再还回去就是。

他的脑海里,不断地重复着,刚才几位婶娘与他说的,凌雁打人,脑海里想象出来的画面。

穷山恶水出刁民不是说说的。

像他们这里,离县城太远,想去一次要晨早起来,走上差不多两个时辰的路才能到县上。

县令更是不会管到他们这里来,所以陈家就是妥妥的村霸。

像姜家这样人口不少的还好些,一些刚搬来没几年,或者人口单薄的,可就不好过了。

女子自出生起,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去从子。

家里条件稍好些的,或许还有底气强硬些。

像陈桂香,她之所以在娘家能有地位,也能嫁到县城有钱人家里,是因为她的一手绣艺在十里八乡都闻名。

好的绣艺,能为家里带来钱财收益,自然就有地位了。

他刚刚认识凌雁,不知道她有什么手艺,但她人勤快,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只此一面,就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好女孩子。

这两天她的表现也一直很好,他从来没有想过,那瘦小的身子里,竟然还隐藏了如此彪悍的一面。

不过,他竟然没有感觉厌恶,反倒有些欢喜。

这样的女子,才能真正的撑起一个家。

粥熬好后,他将陶罐端下来放凉,自己提着一个篮子,拿上锄头走出去。

他家之前一直没有种菜,只能去山脚挖些野菜回来。

听到他的脚步声离开,凌雁才从屋里走出来。

此时的何氏又在那里发呆了,嘴里念念有词。

她估计,她应该是又开始犯病了,便没有理会她。

没有什么事可做,她便拿起大竹扫,把院子里打扫一遍,又去最后那间杂物房收拾一下。

说是收拾,其实也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可惜注定要让她失望,家里的东西本来就不多,两把铁锄头,估计是极为昂贵的。

她好像记得,在古代,铁是很贵重的东西,但在现代,铁却不怎么值钱啊。

虽然这里的锄头与后世不太一样,但要当古董却差了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