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 > 第49章 煤炭换现金

第49章 煤炭换现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

“这可是我找内部关系才得来的,到时候你们可机灵点,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说。”林二山好心的提醒道

各行有各行的规矩,砖窑老板只想要煤,当下就同意了。

林二山给他递了根烟,“兄弟爽快,我们先抽一根,到了矿区可就不能随便抽了。”

砖窑老板摆了摆手,“钱好说,我先去弄车,还请林兄弟在这等一会儿。”

只要不等太久,林二山没意见,只道:“兄弟,我这里还有一批手套和口罩,看你们砖窑厂也用得上,刚好家里盖院墙缺几块砖,跟你换一车砖怎么样?”

那些手套和口罩质量是很好,但不值一车砖,砖窑老板办厂以来就没遇到能送煤的人,半买半送的答应了。

差不多三个小时后,林二山带着砖窑老板的车队来了矿区。

林云前面的桔子早就没有了,这会儿重新从市里把剩下的桔子都拉来了,这会儿也都快兑换完了。

能用煤票换,矿区职工和家属就没愿意花钱的,如今他已经收了厚厚的一叠煤票。

煤票面值也有很多,大伙也没讨价还价,没有两千斤的凑齐两千斤换。

砖窑老板得到1200吨煤的批条,确定今天能够拉货,给了林二山六十万的现金。

花钱的还讨好的套近乎道:“山哥,以后有这样的好事可一定要记得兄弟我啊。”

林二山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脸上无所谓,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这年头很多人有钱不喜欢存银行,他砖瓦厂也是赚了不少钱,就想有足够的煤能赚更多钱,来的时候资金带得很充分。

心里暗暗庆幸,还好带的够多,开始说400吨,如今是三倍的量,简直就是捡了大便宜。

就算明年订单减少了,煤也是硬通货,转手肯定不会亏本。

1200吨。林二山没想到林云本事这么高,走到一边低声问道:“那点儿桔子换不了这么多煤,剩下的你都是拿钱换的?”

林云点了点头,桔子得有批条,但钱不用。

“什么价钱?”

林云道:“十块钱换两千斤票,还是他们求着我换的,大部分是赊账,等会儿我还得给人把钱给结了。”

“够厉害。”林二山竖起了大拇指。

“你那边是什么价?”林云知道煤窑老板给的钱不少,但具体多少他也不知道。

林二山神色得意道:“按静静姐说的价钱,500块钱一吨。”

差不多就是50块钱的票换了500块钱,拉煤的车还是砖窑老板的,人工和汽油都不用再给钱。

“你行。”林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林二山笑得金光闪闪,道:“我们是都行,最厉害的是静静姐。”

林静今天虽然没来,但是功劳最大。

那边林静没有守着林云去做买卖,而是换了身新衣服,稍作打扮去找秦子川,今天的事情是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两人见面的时候都被对方给惊呆了。

为了显得成熟一点,林静今天的打扮稍稍有点不同,日常随意的马尾今天换了个发夹整整齐齐的码在脑后,稍微化了一点淡妆,整个人显得精神干练不少。

这年代能买到的化妆品有限,林静也是尽力了,她很想弄套呢子大衣的,但齐市的冬天户外她还真抗不住,花了她两百块的羽绒服红得光鲜亮眼,勉强跟上时代。

她一直觉得秦子川长得已经够好看了,没想到稍稍收拾一下还能更加帅气,若是再晚出生个十五年二十年,光凭这张脸就能吃喝不愁了。

砰砰砰。

林总觉得自己的人年轻了,心脏居然也年轻了,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会因为人的外表心动。

不看白不看。

“我们什么时候出发?”秦子川掩饰过心里的震撼,不动声色的问道。

林静也收回自己的理智,赚钱最重要,男人好看又不能看一辈子,以后还有更年轻的。

“我们现在去火车站。”林静说道。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最近两年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快要过年了,不少人都背着大大的行囊返乡过年。

这时候的出行工具极度匮乏,像齐市这种没有飞机场,冬天公路又不那么好走的城市,出远门回家绿皮火车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绿皮火车每天的趟数有限,行人们带的行李又多,人挤人是常态,只看挤到什么程度。

火车站门口人潮涌动,显然刚才有一趟火车进站了。

林静等就是这一趟。

她没见过程厚生年轻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只看过他后世的采访有大概的印象,故而做了一个大大的纸牌高高举起,上面写着:欢迎程厚生同志。

这种接人的方式放后世都烂大街了,这里大伙还是第一次见,加上他们两的衣着打扮哪怕与市里人都有所不同,人还没接到,围观的人倒不少。

不过来火车站的人多是行路匆匆,看两眼也就匆匆过去了,林静也不理睬,她只要做好自己的 事情就行了。

眼看人潮就要过去了,却没有等到自己要找的人,林静忍不住四处搜索。

只见有两个看起来不像是回家的男人保持点距离站在不远的地方交头接耳说着什么,时不时还往他们这边瞟一眼。

虽说没见过年轻的时候,见过他五六十岁的样子也大概有个轮廓,林静一眼就认出了自己要等的人,与秦子川一起走了过去打招呼。

“程同志,你好,我们等你很久了。”林静走过去就像两个人早就认识了一般,主动打招呼。

这时候的程厚生还很年轻,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模样,在当地也是默默无闻的存在,但别的不说,这时候就敢走南闯北出来做买卖,光是这份魄力就已经站在时代的风口上了。

更何况他只是做人低调,做事可一点都不低调,当时采访的时候他本人亲口说的,他十五岁就已经开始做生意,等到二十岁的时候万元户已经不算什么了,直接就是百万元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