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到古代,我有一座大仓库 > 第30章 内阁震惊

第30章 内阁震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古代,我有一座大仓库!

保定府至京城的官道上,一匹枣红色的骏马疾驰而过,骑着马的是一个背着包裹的官差。

虽然骏马的口鼻已经隐隐的酿起了白沫,但这官差却依然不停的抽着马鞭。

遇到前面有行人了,嘴里就大声吆喝着“前面的快快闪开道路……八百里加急……”

就在马匹已经接近体能极限的时候,驿站的影子终于出现在了官差的眼中。

明朝的驿站是非常发达的,在这官道上每隔几十里便能见到一处,保定府至京城只有三百多里的路程,就设有驿站四处,分别是白沟驿、宣化驿、逐鹿驿和固节驿。

前面就是到京城的最后一处驿站固节驿了,离着驿站大门口还有一段距离,官差就大喊了起来“八百里加急……速速换马……”

听到有人喊八百里加急,驿站的大门口快步跑出两名驿卒,接过官差手里的缰绳,急切的问道“怎么了兄弟,八百里加急是出什么事了?”

“我也不知道,保定府的公文”说着话,官差从背着的包裹中拿出一封公文。公文用火漆封了,封皮上写着‘马上飞递’四个字并加盖了保定知府的印章。

一名驿卒接过公文,边查验边问道“这就安排马匹,兄弟你可要用饭?”

官差摇了摇头“吃饭就不用了,我喝口水就行。”

这么紧急的公文他可不敢耽搁,饿了的时候就在马背上啃几口蒸饼解决了。

听到官差的话,另一名役卒赶忙舀了水过来,一番简单的查验登记,重新换上了一匹骏马,官差又再次朝着京城疾驰而去。

三百多里的路程,即便是半路换乘了几匹马,公文送达京城也是月上柳梢时了。

京城皇宫里有一间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建筑,但这里却是大明朝真正的中枢所在——内阁。

很多关乎社稷的政令都汇总到这里,由内阁成员票拟后送至皇上面前,再由皇上朱批之后发往各处。

所谓票拟就是对奏折上的事给出意见,比方说河南大旱,奏折送到内阁后,便会由内阁商量出解决的办法。或是减免赋税,或是拨付钱粮,将商量出来的意见写在奏折上便是内阁的票拟结果了。

等皇上御笔朱批同意之后,便会将这份奏折送到制诰房,制诰房拟定旨意后,再将旨意发往各部去执行。

内阁不但白天需要办公,处理各种政务,每晚也会留人来当值,以便处置各地送来突发事件的奏折。不然遇到了紧急情况,皇上再将内阁成员从家里召来可要花些时间了。

内阁首辅李东阳和谢迁今晚值守内阁,当听到有保定府送来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时,二人心里同时就咯噔一下。

保定府不能乱啊,那可是京城的南大门,离京城只有三百多里的距离,真要有什么情况,眨眼之间便到了京城了。

得知是保定送来的奏折,李东阳赶紧拆开看了起来。

保定知府郑中轩是弘治三年的状元,当年那一科的主考官便是李东阳,所以郑中轩见到李东阳也是尊呼一声恩师了。

李东阳仔细的读了一遍后,不露声色的将奏折递给了一旁的谢迁。

“于乔啊,你来看看吧,看看这事该怎么解决”

谢迁接过奏折一看,面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倒吸了口凉气。

“……嘶……这保定府可不同别处,离这里太近了,一旦处置不当,疫病很快便会传到京城。必须先将保定府城封锁起来,再派得力的人手领太医官前去处理。”

说完话,谢迁又看向李东阳“李公,京城要不要也封锁起来?如果伤寒传到京城大面积爆发,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啊!”

李东阳略微思索了一下得失,便点了点头“是啊,疫病之祸,甚于刀兵啊!于乔啊,你来执笔票拟吧”

见谢迁准备好了笔墨,李东阳沉吟一下,便一字一句慢慢的说来。

“着保定知府郑中轩即刻封锁保定府各处城门,凡来往城门人等只进不出。令保定府迅速组织人力,火速将感染伤寒的患者隔离救治,保定府所有街区全天实行宵禁,至疫病结束时方止。”

见谢迁一一写完,李东阳问道“于乔啊,让吏部右侍郎黄庸去,你觉得怎么样啊? ”

谢迁略微一思索,点了点头“黄庸这人敢说敢干,倒也是个人才,那就让他去吧”

见谢迁同意了自己的人选,李东阳继续说道“事出紧急,咱们就一起去见皇上吧”

得到谢迁的首肯,李东阳转身就朝外面走去,谢迁也不迟疑,紧随着也跟了上去。

皇帝朱厚照刚刚年满17岁,正是每天做着英雄梦的年纪。所以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练习一下弓马,总是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那些大将军一样上阵杀敌。

知道皇上喜好弓马,刘瑾便投其所好,撺掇着皇上将一个大殿改成了一个演武的场所,此时的朱厚照就在这个大殿之中。

“张公公……你别老是抖啊抖的……你赶紧举着箭靶跑起来啊”

朱厚照已经拉开了弓箭,对着几十步外那个举着箭靶子的太监喊道。

小皇帝口中的张公公就是太监张永了,此时的他双腿抖的如筛糠一般,见皇上已经拉开了弓箭,便再也顾不得其他,慌忙的扔掉手里的靶子,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的哭喊起来。

“皇上……你饶了老奴吧……老奴从小伺候皇上长大……还没伺候够呢……老奴这把骨头还想再伺候皇上几十年呢。”

张永一边哭喊着,一边偷眼瞄了一下皇上,见皇上依然举着弓箭没有说话,便开始以头抢地般“咚咚”的磕起头来。

小皇帝见张永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的磕着头,知道他确实是没有那个胆量,便开始心软起来。

“张公公,你怎么恁般的胆小,你且起来,看看刘伴伴是怎么举靶的。”

听到小皇帝让自己来举靶子,刘瑾有一种搬起石头砸向了自己脚的感觉,今天让张永举靶子就是他给皇帝出的主意。

张永最近总是想方设法的讨小皇帝的欢心,刘瑾心里害怕自己的地位被他取而代之,便撺掇皇上说要射移动的靶子,说有朝一日上了战场,对面的敌人可不会站在原地等着你来射。

小皇帝一听,这刘瑾说的确实有道理,练习弓马也得接近实战啊,便让负责报靶的张永举着箭靶跑动起来由自己来射,哪知道这张永这般的胆小。

既然皇帝开了口,刘瑾只好硬着头皮的走过去,狠狠的瞪了一眼偷偷朝着自己笑的张永,将箭靶高高的举起。

他怕皇帝失了准头,也不敢快跑,只是举着箭靶小步的走动起来。

刘瑾还没走几步就听到“嗖”的一声,一支羽箭飞了过来,吓得他赶忙向下缩了缩脖子 。

“啪……”

羽箭稳稳的落在了靶子上,虽然没有射中靶心但也相差不远。

“好箭法!皇上这一箭犹如流星赶月,真是神来之笔啊……”

张永见射中了靶子,马上就开始拍起马屁来,可惜文化不高,没什么精彩的词汇来形容,只好想起什么就胡乱地说出,连神来之笔都蹦了出来。

“胆小鬼,不要打扰朕。”

第一箭就射中了靶子,小皇帝也是十分的高兴,瞪了一眼张永,就弯弓搭箭的准备再射一次。

谁知刚要瞄准靶子,羽箭还没来得及射出去,刘瑾就将手中的靶子给扔在了地上。

原来,刘瑾心里正害怕着小皇帝的第二箭射偏,便见大门口看门的小太监跑了进来。

他知道肯定是有紧急的事情了,因为刚才他已经交代过这个小太监,没有大事情不能进来打搅皇帝的雅兴。

刘瑾扔掉靶子后,用手指着小太监对皇帝解释起来。

“皇上,一会我再陪您练,出事情了,咱们一会儿再练……”

小太监见皇上看向自己,赶忙低头弯腰的禀报道“启禀皇上,内阁李东阳和谢迁有紧急的事情求见。”

一听是内阁的李东阳和谢迁求见,小皇帝朱厚照便是一阵头大。

这两个老顽固不会是见朕练习弓箭,又跑来说教的吧。

虽然不想听他俩的唠叨,但朱厚照还是硬着头皮的说道“让两位卿家进来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