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怀宁令 > 第16章 丰州

第16章 丰州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怀宁令!

王麻子媳妇几人见众人都没有救人的意思,也懒得装模作样,从地上爬起来骂骂咧咧的走了。

众人也不理会,这时有人看到自家男人手中拎着的肉。

“哎呦,这是哪来的猪肉啊?”

村长和众人解释野猪肉的来历,不少人都朝着宋宁投来感激的目光。

村长媳妇特意送了些盐过来。

苏氏见是盐,推脱着不想要。

“嫂子,我知道你是好心,可这盐珍贵,你们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哎呀,都是吃的东西,什么珍贵不珍贵的,这野猪肉膻味大,你们没有盐不好处理,我都听我家老头子说了,这次多亏了你们家阿宁,大家伙才能吃上猪肉,你就别推辞了。”村长媳妇脸上的笑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苏氏见推脱不掉,只好收下盐,看向村长媳妇的目光也柔和了不少。

有了盐,苏氏收拾起猪肉来更加的卖力。

她本就是做饭的一把好手,年轻的时候,十里八村做流水席没少找她帮忙。

要是苏氏是个男子,去县城的酒楼里做个掌勺的厨子,那也是不差的。

她先是切了一块肥肉用来炼油,又切下一块肥瘦相间的准备直接爆炒。

没一会,喷香的肉味便散发出来,馋的宋珩和宋梨扒在锅边, 忍不住的流口水。

就连宋宁也被这香味吸引的有些饿了。

得了猪肉,家家户户一扫方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阴霾,忙着做一顿丰盛的吃食饱餐一顿。

张屠户主动走上前来,“丫头,多亏听了 你的话啊,这才捡回来一条命。”说着,张屠户从怀里掏出两个白面饼子,“叔没啥好东西,这是家里仅有的两个白面饼子了,以后你有啥事和我说,能帮上忙的我肯定帮。”

宋宁看着硬的有些发黑的白面饼子,摆摆手拒绝。

“不用了,我就是顺便提醒一句。”

几番推辞下,宋宁迫于无奈最终还是收下了一个白面饼,张屠户却很开心。

他总是觉得占了人家小姑娘便宜,现在宋宁收了他的饼子,反而让他好受一点。

别看这饼子又干又硬,却是正儿八经的白面做的。

逃荒走到这里,别说米面,就算是糙米的窝头都已经好久见不着了。

宋宁知道这东西的珍贵。

等饭做好后,宋宁将白面饼子给苏氏,苏氏将饼子在肉汤里泡软,就着油汪汪的野猪肉,一家人分着吃完。

宋梨揉揉圆鼓鼓的小肚子,小声的趴在宋珩的耳边,“哥哥,我是在做梦吗?”

“要是在梦里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肉,我都不想醒过来了。”

宋珩笑,“这才不是做梦。”

苏氏一脸欣慰的揉揉一对儿女的头发,“我真是没想到,有一天,咱们还能过上吃肉的日子。”

以前宋大海在的时候,会在县城里帮工,每个月也有二两银子的收入,要是光他们一家人花绰绰有余。

可在宋老太的威逼利诱下,宋大海每个月还要供养宋才的束修,每个月落到自己手里不过几十个铜板。

家里难得买一次肉,只要被宋老太或者二房的人看见,那必然全到了二房的肚子里。

苏氏以前再三忍让,总觉得只要她足够的乖顺,宋老太总有一天能看到她的好,能善待大房。

直到宋宁被卖掉的那天,苏氏才明白,有些人的心肠天生就是冷的捂不热,不管她在怎么委曲求全,那一家人都不把她的儿女当人看。

“没事,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宋宁倒是没有苏氏那么多的感慨,只是看在占用别人身体的份上,她会好好照顾这一家老小。

过了午时,村长就张罗着众人重新赶路,这几日遇到不少事情, 他们已经在这荒郊野岭耽搁了太久。

随着她们行礼逐渐变多,宋宁也不好意思将东西全部让宋珩和苏氏背着,主动的接过箩筐。

箩筐上盖了一层油布,从外面看不到里面,宋宁将所有的东西收进空间中,用的时候在拿出来。

减轻了不少的负担。

和之前匆匆逃难不同,这一次的启程每个人都容光焕发,好像浑身充满了力气,也许是终于吃饱了肚子,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希望。

队伍里,在没人提起去救王麻子的事情,就连他媳妇也不敢在闹了,安静的带着自家孩子跟在队伍里。

非亲非故的,谁也不会搭上自己的性命去救一个不相干的人,尤其是这人品行还不好。

众人不知疲倦的赶着路,一直走到太阳落山,才逐渐看到些流民的身影。

小孩子走不动了,哭闹着要家中长辈抱,大人们也是累了一天,连哄孩子的力气都没有,一个个面如菜色。

宋宁经过这几天的锻炼,身体素质提高了不少,现在走这点路已经完全能够适应了,但她还是随大流,和大家一起席地而坐。

张屠户找上村长,“咱们还要走多久才能到啊?”

村长眯着眼睛望着远方,“已经走出丹阳县的地界了,在有百十里应该就能走到临县了。”

他们今天遇到不少流民,可奇怪的是,这些流民都拖家带口的折返而行。

清河村有心打听,可这些人都防备心很高,还没等他们靠近就远远的躲开了。

宋宁想起假扮流民抢劫的那伙人,倒也不奇怪这些人的反应。

村长一脸的愁容,他们这一大村子人拖家带口的,一路上还死了那么多人,眼瞅着好不容易就要看到曙光了。

要是临近跟前,在出点什么变故,他这一把老骨头可真的是受不了了。

宋宁却不这么认为。

一个县城容纳居民是有限度的,如果放大量的流民进城,不但没有地方安置,相反还会引起暴乱和疫病。

很多城镇为了安稳,往往会拒绝这些流民落户。

临县和丹阳县的规模差不多,肯定是接收不了这么多的流民的。

宋宁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的在临县落户。

她在记忆中搜寻了很久,才在原主的记忆中找出丰州这个地方。

丰州是永安王的封地,地势和江南一带差不多,常年风调雨顺繁荣富饶。

据说在他手下有一支虎贲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也正是因为永安王的这支军队,才能在这战乱横生的灾年中,保下丰州这么一片净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