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命封正人 > 第16章 出口成章孺子何敢论天地

第16章 出口成章孺子何敢论天地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命封正人!

战争是文明最好的推动器。人族在千万年残酷的战争磨砺下,丰富完善了自己的各种流派和体系。

有人信奉高卧三十三天之上的道祖,有人尊奉揽尽轮回之苦的佛祖,甚至有人偷偷修习妖精巫术,凡此种种,皆被凡人称为方外之士,一般不履红尘、不服征召。

人族虽有兵刃之利,铠甲之御,然肉体终不能与妖精万族对抗。方外之人自恃勇力非凡,又散漫自由,不服约束,历代朝廷颇为头痛。

五百年必出枭雄,一千载定有人杰。漫漫历史长河中,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皇横空出世,他御九鼎震四方,同彼时人族儒门大圣座谈三天三夜。后儒圣入朝,人皇加冕,尊儒门为皇朝正统,人族必修。

自此文道大昌,儒门独尊。之后纵使皇朝更迭,儒门也从未退出历史舞台,儒道修行和历代皇朝气运纠葛绑定到了一起。

儒门修行者如需大成,必入当代朝廷为官。得朝廷认可的儒生可借人族气运,镇天地万方。吐一口圣言可杀妖精鬼怪,写一笔春秋能炼巫蛮魔虫,满身文气以当代皇朝敕命为媒介,可依人族气运勾勒锦绣江山。

文有儒门镇万法,武有将士拓乾坤。自此之后,人族文武两道镇压本族气运,千万年屹立不倒。

儒门唯一的缺陷就是寿命与常人无异,并不能像方外之士那样逆天而存,寻常大儒百二十岁便称得上是福寿绵长。许多即将故世的大儒都会将自己的一身文气灌注于经久陪伴的器物当中,其中尤以文房四宝居多。

此类器物得大儒文气浇筑,被人族尊奉为儒门圣物。用圣物写文章,布通告等往往可以令其更上一个档次。其中不乏后辈文采斐然之士,使用圣物作诗填词,有更大几率一举沟通天地气运,文心通达,落笔生花,铸就千古名篇。

就是此等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圣物,在山贼聚集的破寨中居然有存货,着实令人吃惊。

听到白胡子老者的话语,杨柳青青豁然站起身来,美眸流转,看了一眼面前的年轻人,踩着轻碎的步伐慢慢走向大堂中间的一处供桌之上。

余生早就看到了这张供桌,主要是它摆放的位置太过显眼。正居于大堂中央,十六把交椅正中,自己和杨柳青青之间。

供桌上摆放着一个古朴的实木匣子,一尘不染,海黄色的木身布满了黑色的纹路,细看下温润不喧,光滑如玉,单看木匣,已经是难得的上品。

就在余生打量着供桌上的事物之时,杨柳青青已经走到供桌之前。玉唇微启,声音却清脆响亮:

“这木匣中是我山寨内的一只无上妙笔,镇寨之宝。还请先生畅心中所学,用此笔为我这山寨题联,题诗,题词,题文均可,文章如若精彩,杨柳青青同山寨父老永感先生大恩。”

杨柳青青言毕,两手平措至左胸前,右腿后屈,屈膝,低头,庄严施礼而下。屋内本来端坐于十六把交椅上的大汉尽皆起身,双手相合,拱手为礼,躬身下拜,口中齐言:

“请先生赐字!”

余生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目瞪口呆处不知如何是好。

众人已经行完大礼,杨柳青青手掌摊开,指着供桌上早已备好的上好松烟墨和烟台、宣纸,在此开口:

“请先生一展胸中所学,妾身为先生磨墨。”

余生大脑此刻还处于宕机状态,这都哪跟哪啊,怎么上来就让自己写字呢,还搞得这么隆重,一副恭请文学大师留下墨宝的姿态。

咳咳,虽然自己确实习得一手好毛笔字,颇得昔年导师夸赞,还拿了不少国内书法奖项,不过这也太不知所谓了。

杨柳青青指着供桌上的木匣,对着茫然不知所措的余生轻声说道:

“公子见此木匣有何感想,可上前来将手扣于木匣之上,用言语描述一番。”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被十六道,不,是十七道凌厉的目光刺挠的浑身汗毛竖起的余生,咬咬牙走上前来,按照杨柳青青的说法将手扶于木匣之上。

就在余生右手搭上木匣的一刻,他分明感觉到了屋内的气氛瞬间凝重,面前杨柳青青的呼吸也略微有些沉重。

顾不得许多了,说些什么呢,大白话肯定是不行的,目前这些山贼对自己还是客客气气的,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神秘的读书人身份,可要好好的装下去。

不管了,大文豪苏轼的棺材板已经按不住了,必须出来抖擞精神。

余生故作略微沉吟,闭目开口道: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咏桧》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赠与友人的古诗,友人的门前有两颗百年古桧,苏轼借树喻人,名为写树,实则赞美了友人威武不屈、刚正不阿的优良品德,颂扬其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高风亮节。堪称千古借物喻人的上佳之作。

余生朗声读完,心中不免得意,千载文华尽在自己一人腹中,拿出来些许佳作实在不值一提。不过随后他又有一些忐忑,全诗没有一句点出树木的话,这些大老粗们能不能懂得欣赏,是不是该选择陶渊明的“木欣欣以向荣”的。

余生多虑了,让一群山贼领略苏轼的隐晦比喻,确实是明珠暗投了,不过这诗却不是读给堂内众人听的。

诗成言落,在杨柳青青惊喜的目光下,木匣缓缓亮起柔和的白光,本来严丝合缝的盖子居然随着余生的右手缓缓打开。

余生紧张的吞了口唾沫,并不是自己打开了盖子,更像是木匣借着白光粘着他的手自行打开了。

一只上好的紫毫檀木笔静静的躺下木匣内,珠圆玉润的笔身上有一道贯穿整个笔杆的裂痕夺人眼球。

不会是自己打开方式不对吧,把人家的宝贝给弄坏了,想到这里,余生的脑门子上,汗珠子都渗了出来。

“先生还请略微定一下心神。圣笔主动显露在前,先生尽可放心使用,妾身为先生添墨。”

恍惚间,杨柳青青柔和的声音从耳畔响起,她以为余生是看到圣笔激动发呆的,毕竟圣物在读书人的心中地位至高无上。

打开木匣是山寨最后也是唯一的检验手段。这只圣笔是杨柳青青的爷爷,也是上上一代寨主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的。得到此笔的时候,笔杆已经裂开了一道长缝。多亏了当时山寨还有一名师爷,也是山寨最后一位读书人,寻得一个举人用过的笔匣将圣笔温养其内。

师爷曾言,举人的木匣根本封不住圣笔的浩然文气,有朝一日,文气散尽之时,就是圣笔彻底作废之日,在此之前一定要寻得一名有真正才华的可靠文人,就在此山寨中,用此笔写下锦绣文章,才能真正落笔长存,沟通此处天地文气,成为山寨的镇寨之宝,以后山寨也会成为妖邪不侵的风水宝地。

木匣盖上之日,师爷就言,圣笔已经在匣内温养,只有儒生说出文采斐然的言语才能引起圣笔的共鸣,方能打开木匣。如若一直无人使用,圣笔将在三十年后文气散尽,归于凡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