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回九零:全家奔小康 > 第7章 万元户

第7章 万元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九零:全家奔小康!

当天下午夏建国带着几个有批发意向的客户去看了货,大家都有拿货但不多,就一百多一点。

这也是良好的开端,说不定明天就会来补货了。

夏建国猜的没错批发顾客都补货,还有不少新顾客来批发。

镇上的摊位是李春梅和夏敏敏在卖货。

为了早日卖完夏建国还骑着自行车载货去附近乡里赶集卖货。

夏建国他们终于赶在腊月十五之前把家里的货卖的差不多,剩下的这点东西,可以自己用或者送人也是很好的。

辛苦十多天的家人终于能聚在一起吃顿大餐,主要还是为了对账分钱。

除去各类开支两家人各能分到一千二百块左右,累是真的累但收获很丰富。

一直不爱喝酒的夏建国,也难得喝了两杯酒。

回到家后的夏建国和李春梅相视而笑,都看出对方的不容易。

特别是夏建国用现在话来说,孔乙己的长衫,能脱下来很不容易,周围人都会讥讽嘲笑大专毕业还去摆摊真没出息。

脱不下的长衫是没到山穷水尽,真到了山穷水尽不管什么衫都能脱下。

夏建国看着他的账本算着账,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93年终于存到了钱,还是一笔数额不小的钱,他们也是万元户了!终于可以稍稍不那么拼了。

他们准备休息一天再开始写对联卖对联。

夏建国常说,“买对联是读书人的末路。”而他已经卖了很多年的对联了。

九十年代初现在家家户户都买很多对联,家里所有的门都会贴对联,包括牲畜的也要贴,当时对联的销量很高,夏建国经常都要写到凌晨。

成年人哪有容易一说,上有老下有小。

92年他们俩拼命还清六七千的外债。

李春梅和夏建国结婚时,夏建国的父亲身体就很不好了,怀上夏敏敏那会儿,李春梅还要每天照顾夏建国的父亲。

夏建国每天都要骑车走街串巷卖货赚钱,那会儿本钱少也拿不了太多货,只能在镇上拿点卖点。

夏建国父亲去世后,家里留下六七千块的外债。

夏建国大哥大嫂巧言令色把这六七千块的外债全推给夏建国和李春梅,理由就是夏建国读书了而他没有。

俩兄弟因为分家外债闹得不可开交,借钱的又是至亲不可能不还,谁的钱都不是浪打来,夏建国只能独自承担下来,不甘心但也只能认了。

实际上这六七千块,三分之一是花在夏建国大哥夏建设娶妻,还有三分之一是为了起这栋房子,最后三分之一是夏建国读书欠的钱和夏建国父亲看病的花费。

老家的房子是俩兄弟一人一半,夏建国离开老家时,房子就给夏小妹住了。

夏小妹只有16岁,夏建国不放心她呆在家里,虽然有夏建设在。91年夏建国离开老家是要带上她帮忙照看夏敏敏,李春梅说每个月会给工资也会出嫁妆。

陈春花不乐意,她怀了二胎正需要有人照顾,孩子出生也要有人带娃。

夏建国在外读书和夏小妹接触不多,夏建设在家和夏小妹朝夕相处,夏小妹更亲近夏建设,就这样夏小妹留在了老家。

92年一整年夏建国和李春梅还清外债,过年时陈春花看着他俩,嘴里一直说着恭维的话,仿佛一年前分家大吵大闹的不是她。

每每李春梅跟夏敏敏说起当年的事,就无比佩服陈春花能上能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让夏敏敏跟着学习,但是两个耿直的人生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夏建国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在夏建设陈春花的讨好下,放下了分家时的不愉快,都是成年人表面上还是要过得去。

看到账本上的余额,向来情绪不外露的夏建国也笑出声了,还有心情跟夏敏敏顶牛牛。

“春梅,明天我们一家去县城玩吧,给你和小敏还有岳父岳母买新衣服,岳父岳母帮了我们不少,今年赚到钱也该好好孝敬他们。”

“也要给你买,今年咱们过个好年。”李春梅笑着回答。

“等过年后我们去市里的批发市场看看吧?比县城便宜很多。”

“建国,你说咱们去深市看看怎么样?我那几个表兄弟都在深市,他们在工厂打工工资都高,咱们在镇上摆摊都能赚这么多,在深市岂不是能赚更多?”

夏建国没有说话他考虑的更多,主要是孩子要怎么办,家里没有老人能帮忙带孩子,难不成把孩子带到深市?

“春梅,我们去深市那小敏怎么办?岳父都没有时间带小敏。”

“简单,带着小敏一起去深市,小敏才两岁离读书还有四年,我们先去半年不行再回来,最差不可能差过92年了。”

“那行,到时候我们多找几个人打听打听情况,不能盲目跟风过去。”

夏敏敏玩着玩具听着父母的话,这和前世不一样,前世没听父母说起要去深市的事情。

这次去市里批发给夏建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世夏建国到了2000年才往市里去进货。

安康镇是一个大镇,比很多县城都要大,而且镇上的厂子很多还有矿产,一直是县城的经济支柱。

夏建国的生意二三十年一直很好,就没去别的地方发展的想法。

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夏建国觉得他没有退路,一旦冒险可能全家人都会饿肚子。

有退路的人可能会拿全部的钱去做生意,但是夏建国只敢用百分之三十的钱去做生意,哪怕他看好这个项目。

“春梅,那今年我们存八千的定期,剩下的钱我们带去深市?”

“嗯嗯,带太多钱过去也不安全,我表弟说火车上很乱,偷钱的很多,还有拐子大人小孩都拐。”

“那今年我们把衣服这些都收拾好,过年的时候带回老家放着,明天就跟房东说退租的事情”

“好了,建国,我们还有一段时间才去深市,还可以慢慢弄。”

“我们睡觉吧,明天还要去县里,小敏都睡着了,这段时间她累坏了。”

“去深市对小敏也好,我那个在深市教书的表哥说,大地方教育质量好,小敏早点接触这些对她有好处。”

“是啊,小敏这么聪明,也要和我们一样用力的往上爬,而且这边的很难遇到好老师。”

说完没多久,两个人都睡着了,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另一边孙二妮道,“中华,你外甥女是真的聪明,这次你和她爸能挣到这波快钱可全靠她,也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你就不要再想这事,这种快钱不能经常挣,会消耗孩子的灵气,小孩子还是要好好读书。”

“知道了知道了,是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