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长安县 > 第33章 家访

第33章 家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长安县!

三十三章

3、家访

老五抓了自家后院的大公鸡,又提了一筐土鸡蛋带着李龙来到县城。又在卖烟的地方拿了两条好猫烟、两瓶五粮液酒、两罐上好的茶叶之后便拦下一辆出租车去表厂答谢戴儒文大哥。

开了门的刘大姐看了父子二人手中提着的大包小包就一脸责怪,迎进门便说老五这是见外了,长安堡正直朴实的老五咋也学会给人弯腰干上求人办事送礼的这一套了。说老两口看重的是老五身上的朴实和正直,送这些东西就是把两家的关系搞得世俗化了。也只说收下老五的大公鸡和土鸡蛋让走的时候把这些好烟好酒好茶全提走。

李龙赶快把手里的大公鸡提到厨房,刘大姐又给他找了一个大塑料盆先把公鸡扣到盆底下,又把提来的土鸡蛋放到厨房里。

他走到客厅的时候,父亲老五和戴大伯已经在沙发上落座了,他也安静的坐到父亲身旁。刘大姐给两人摆上水果,又去倒茶水。戴儒文还在责怪老五。

老五便说道:“这也都是我和淑珍还有娃的一点心,你给我帮了这么大的忙,我这心里就过意不去么。我老五就是再是个农村粗人可知恩图报这点基本的人礼待道我还是懂的。我这确实不是学着给人胡骚情真是心里过意不去,这些年来我来你屋基本上也都是给撅几把自家种的绿菜、挖几个新鲜洋芋、从树上摘几个柿子、从鸡堂子收几个鸡蛋,这回我这一点心意大哥你这是无论如何都要收下。”

戴儒文笑着说道:“好我的兄弟,你给我把你自家的土特产带一些我跟你大姐这就高兴的不得了,我要是想收礼,那些送礼的拿来的好烟好酒怕是能用火车皮拉,别人送的礼我也是从来都不收,更何况兄弟你的,你这一会儿跟娃走的时候把烟酒茶都拿走。”

老五笑着说道:“也就这一回下不为例。再说你让我把这拿回去,这好烟好酒我也消受不起,我平时就是喝的咱长安酒厂的四棱子和打的散酒,这好酒我还真喝不惯。”

戴儒文笑着说:“你喝的四棱子,你看哥平时在家抽的啥烟?”

老五和李龙一看,戴儒文竟然从口袋摸出一盒窄版猴,老五也大感吃惊,戴大哥的儿子在西安市现在也是大领导,咋会缺好烟抽,从心里更加敬佩起戴大哥和刘大姐两个人生活的低调和朴素起来。

戴儒文继续说道:“烟和酒你一会儿先提回去,这几天还用的上,过两天等娃的事情定下来我和你一起把接兵干部答谢一下。”

戴儒文又看了看旁边一直安静的李龙说道:“黑蛋,刚好伯把俺娃问一下,这当兵的去向是咋样考虑的。县武装部长给我说,今年来咱长安接兵的部队有几个地方,一个是北京来的部队,这个估计是首都的卫戍部队,在首都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也多。还有一个是咱延安来的武警部队,还有成都的一个部队,最后还有一个是边远新疆来的部队。还有就是你如果不想去外地,咱县城也有两个部队。这些你都好好考虑一下,看你具体想去哪儿?”

老五听了一脸茫然,他自然是不知道往哪儿去好,李龙也在心里正好好盘算。

老五便问道:“哥,我和娃对这也都不太懂,还是你给分析分析指点一下。”

倒完茶水也坐在一旁的刘大姐说:“北京的部队要说机会最多,四川和延安的部队也都是一般部队。还有咱长安的部队,这个离得最近,在咱县城以后娃考军校啥的也有个照应。最艰苦的就是新疆部队,那里几千里外,荒漠戈壁滩,条件又艰苦,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冻都把人能冻死……”

“我就去新疆部队!”李龙突然打断刘大妈的话坚定的说道。李龙的话令众人也都是一愣,戴儒文好奇的问道:“那你给伯说说为啥想去新疆部队?”

李龙说:“我既然下定决心去当兵哪里艰苦就往哪里去!我就从边疆最艰苦的地方干起,越是艰苦的地方就应该去多锻炼!”

戴儒文对李龙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称赞道:“好样的!难得俺娃有这份魄力和吃苦耐劳的想法!伯当年没看错你爸,现在也没看错你!”

父子二人回到家,老五心里也赞许儿子的想法,认为去艰苦的地方锻炼这没有错,看着儿子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脸上也觉得有光,那些年他们这一代这些地富反坏右黑五类黑斑撒想要参军招工那是想也不能想的事情,而现在这些随着儿子参军压在心头多年前受人歧视的阴霾也一扫而空,李家终于要出一个当兵的了。

母亲淑珍和大姐李玲还是劝诫李龙对于部队的选择再慎重考虑,现在选择还来得及。北京的部队是首选,其次是县城的部队,建议李龙在这两个部队重新选择一个。尤其是母亲淑珍劝解儿子说在县城当兵就挺好,想家了经常都有机会回来。但李龙已经不耐烦转身走了出去。“这在咱家门口县城当兵有啥意思!”

几天后,接到镇上武装部的通知,今年镇上应征入伍的新兵恰好也全部分配给了新疆部队,李龙得知除了他还有冯彪和冯伟都通过了政审环节。

新疆部队接兵干部今天要来家访,昨天在镇上武装部和这些新兵大概也都见过面。那个接兵干部是一个一杠三的上尉,他对这些新兵入伍询长问短的家长也表现出了热情,还未等这些家长掏出准备好的一二十块钱的好烟,自己便把自己的中华烟拿出来给家长发,让人也觉得这个接兵干部倍感亲切。

老五和淑珍、李龙、李玲、宝根全都在家恭候,院中的桌上摆了水果、瓜子和两包中华烟。

接兵干部在镇上武装部刘干事的陪同下来到李龙家,坐在老五的石桌旁和李龙单独交流了一会儿,主要是了解一下李龙本人对当兵的看法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自我认识。

家访的流程并不复杂,主要是接兵干部来家里实地考察一下,再和新兵单独接触了解一下本人的实际情况,过了这一关,基本上当兵的事情就板上钉钉了。尤其像李龙的情况,县武装部已经给接兵干部提前打过招呼,这事情其实早就是十拿九稳了。

李龙的对答如流和自己想在边远艰苦环境锻炼的想法也让接兵干部十分满意。

接兵干部家访完也就在刘干事的陪同下走了,去冯彪和冯伟家去了。

但晚上很快又见到了,这是按照戴儒文的安排,老五带着李龙在县城李玲曾经上班的酒店豪华包间里摆下一桌。被邀请的是白天的接兵干部和县武装部的几个军官,作陪的是戴儒文、老五和李龙。

提前点好的凉菜已经上桌,酒是老五送给戴大哥又被退回来的五粮液,烟还是中华烟。点菜的任务自然又是落到了戴儒文的头上。对点菜并不精通的老五的把菜单递给戴儒文,戴儒文也没有推辞,把菜单上最贵的菜点了四五样,包括连鳖也上了。又点了最简单普通的几样特色菜。戴儒文悄悄告诉老五,这点菜的诀窍就是点最贵的和经济特色的,中间二不挂五的不要点。这样这桌宴席,让谁来看整体标准都是不错的。而那些中间价位不高不低的菜点了,既体现不出宴席的档次,最后花下来的钱并不比他这样高低搭配的点菜方式算下来划算。

桌上一阵寒暄之后,那个接兵干部也从县武装部的两个干部那里知道了戴儒文在当地的巨大影响力,也对戴儒文这个年长又看似普通的长辈肃然起敬。

戴儒文举起酒杯对几个宾客的到访表示了感谢,一杯酒喝下之后,宴席也就正常开始了。李龙站起,把包间的服务员支了出去亲自频频给众人倒酒。

老五对于这样的场合还是很不适应,既说不出酒桌上冠冕堂皇的话语,又对着小酒盅喝的不自在。当然他也明白今天并不是来喝酒的,杯中的好酒他也是第一次品尝,内心感受实在不如他在长安酒厂打的散葫芦喝着豪放过瘾。

席间频频敬酒致辞也只能是戴儒文代劳,戴儒文又给接兵干部把李龙的优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一番,又叮嘱接兵干部到了部队以后,一定要把李龙好好关照一下。

喝的很尽兴的接兵干部放下酒盅也给李龙说了一段在部队生存法则的至理经验。“李龙,我告诉你,要想在部队基层干起来,那我今天就好好给你说一下。部队上分三种人,第一种光说不干的人;第二种干了就说的人;第三种干了也不说的人。我就问你要当哪种人?!”

李龙把酒瓶放到桌上站了一个并不标准的军姿大声回答道:“报告连长!我就做光干不说的第三种人!”

接兵干部看着旁边站着的李龙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你这个新兵我没有接错,放心吧,到了部队你好好干,我自然会提携你!”

接兵干部的一番话像是给老五吃了一颗定心丸,戴儒文也满怀感激的端起酒杯把接兵干部感谢了一番。老五这次也鼓起勇气端起酒杯对接兵干部说了一番感激涕零的话,然后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戴儒文又叫来服务员要菜单,几个受邀的客人都来劝解,有些微醉的戴儒文说道:“好了!都不要拦了,最后再上一个国菜——土豆丝!”

众人齐声喊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