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随亲娘改嫁后,我让继父家绝户了 > 第32章 变成了黎明007

第32章 变成了黎明007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随亲娘改嫁后,我让继父家绝户了!

进入八月中旬,孟爱军带来了好消息,他初步谈妥了一处厂房,只等孟黎明拍板了。

洽谈的厂址就是地毯厂。

县地毯厂是集体企业,年初与皮毛厂合并为一厂,厂长开源节流,两个厂搬于一处,毛毯厂的原厂址要出租,年租金一万五千块,三年起租。

有租借意向的厂子有两家,一家是孟黎明三人的黎明服装厂,一家是屠宰鸭货的鸭厂。

两相比较,厂长自然更偏心于服装厂,因为服装厂都是活动的小型机器,不用对厂房进行改动,以后皮毛厂想收回就收回;

租借给鸭厂的话,需要对厂房进行大改造,以后再想收回自用,还得是一番折腾。

孟黎明跟孟爱军参观了一圈毛毯厂,现成的大长实木桌流水线,光线充足,改成服装厂再合适不过了!

厂长表面上还想拿乔一番,看看能不能涨租金,孟黎明提出以后会向对方进皮料合作,厂长二话不说,双方直接签订了三年租借协议,租金上打珠一年一付。

(注:上打珠,未使用前支付;下打珠,使用后支付。)

兄妹二人神清气爽的回到家,发现家门口站着两个陌生人。

有孟爱军在,又是大白天的,孟黎明想来也不可能是坏人,大大方方的问:“你们是什么人?来我家做什么?”

其中一人上下打量了下孟黎明,有些不敢相信的问:“你、你是孟黎明?”

孟黎明点头。

那人惊喜的拿出红色工作证,郑重的递给孟黎明:“没想到‘黎明’是个这么小的小姑娘,实在冒犯啊。这是我的工作证,按你投稿留的地址找到学校,学校告诉了我们具体家庭住址。”

孟黎明打开红色工作证,赫然是《猫头鹰》杂志编辑部的副编辑耿向英。

孟黎明大喜过望,难道是自己的文章被录用了?对方来送稿费和样刊的?

后来一想不可能单纯的送稿费和样刊,《猫头鹰》杂志社远在首都,发稿费和样刊邮寄就成,大可不必主动上门。

院里实在太乱了,孟黎明请耿编辑去了最近的一家258小饭馆,刚好两位编辑没吃饭,也就没推辞。

耿编辑从文件包里拿出一本样刊,翻到十五页,《一米阳光》果然上了。

耿编辑送上了三十块钱稿费,随即趁热打铁:“孟作者,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因为,您的这篇文章被公安部宣传科选中了,想拍摄成教育片在系统内外进行宣传,这个版权……”

一听系统内大规模宣传,孟黎明顿时心花怒放,这样,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警察叔叔了,太好了。

孟黎明乐不可支:“拍吧拍吧,我同意,不要钱,只是在播之前,告诉我一下在哪个频道、哪个时间播就成。”

耿副总编没想到一切会如此顺利,让孟黎明签定了协议,主动付了饭钱,匆匆忙忙去赶客车奔S省,再从S省坐一宿火车回京交差。

孟黎明打开《猫头鹰》杂志,想仔细欣赏自己写的那篇寻人启示般的《一米阳光》,看着看着,发现了文章内容有个超级大的漏洞,为保护警号隐私,文章中的警察“”编号,全部用“****007”代替了!就连笔名“黎明”也不放过,变成了“黎明007”。

孟黎明觉得一口老血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卡不出,有些悲凉,偏偏又有些搞笑。

不知道自己现在追出去,收回版权,还来不来得及……

.

九月中旬,黎明服装厂搬入新址,进行了二次大扩充,生产的衣裳款式也增加了不少。

厂长办公室,也就是孟爱军的房间,破天荒的花了三千块钱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

孟爱军坐在椅子上,笑得合不拢嘴,佯装打电话,臭屁得不行。

电工进屋,直接向孟黎明请示了电线老化情况,孟黎明直接拍板,安全第一,想办法重新更替线路。

电工出去了。

孟爱军小声嘀咕了句:“明明我才是厂长嘛,第一天上任,大家跟我打声招呼也行啊……”

孟黎明“噗嗤”一声乐了:“你自己都承认了,‘明明’我才是厂长……我小名叫明明,跟我打招呼,没毛病啊……”

对哦,孟黎明就是明明啊……跟明明打招呼,一点毛病都没有。

孟爱军被逗得哈哈乐。

兄妹俩出了厂子,看着孟爱军的那辆二八自行车,孟黎明沉吟道:“爱军哥,你去打听打听考车票多少钱。”

孟爱军立马摆手:“黎明,摩托车往死贵的,我可不买,咱现在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孟黎明挑眉:“谁让你买摩托车了?我是找机会让咱们三个人都考驾照,以后服装厂肯定得买车,来回运货拉人,谈生意也用得上,不用来回赶火车。”

孟爱军“哦”了一声,眼睛一亮:“好,我去打听打听,寒假咱俩一起考。”

.

九月末,三位东家进行第三次盘账,去掉搬迁、增加机器等费用,账上还剩余五万五千块钱。

孟黎明提议,因流动资金尚够,偿还第一批原始资金,包括周红的两万、孟爱军借来的五千,以及孟爱军和孟黎明原始账上的一万四千元,总共三万九千块!

孟黎明之所以提议返还投入资本,主要是因为三人三三三分账,如果不退回,投入多或少就会有不平衡,不如全退回去,用生出来的红利做资本。

更重要的是,孟黎明和孟爱军日子还算过得去,周红则过得太苦了,和她妈妈、女儿,一直住在S城大通铺的招待所里。

除了这次返还投入资本,以后每盘一次账,都会或多或少发一些分红,保证三个股东的生活质量。

这一次,孟黎明分到了七千块钱,她想用这些钱,赎回爸爸的那本集邮册。

孟黎明并没有对集邮册有多深的执念,只是觉得集邮册正常行情价三千,周子坤同学的哥哥,给了高价五千,她不想周子坤因为她,欠了人家这么大个人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