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后我查无此人 > 第17章 赐婚

第17章 赐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后我查无此人!

卫鸢不敢置信地又看了一遍纸上的内容,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看错。

那纸上真真切切地写着“礼部杨侍郎之女被赐婚给齐王。”

杨侍郎,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此时礼部只有那一位杨侍郎吧。

那杨侍郎之女就是那一位了。

那位不是太子殿下的心上人吗,他怎么可能会看着自己的心上人成为已经皇兄的王妃?

或者说他现在还没有喜欢上那一位,可是也不对啊。她明明记得曾经听过他们定情很早。

上一世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是已经定情了的啊。

在她的记忆中,齐王妃是另一位闺秀,那可不是个普通的官家小姐,齐王妃出身贵重,父亲虽然不显,但她的祖父可是现任皇帝的心腹。

后来齐王妃的父亲更是做到了吏部尚书的。吏部管理着整个朝廷的官员考核和升迁,那可是真正的朝中重臣。

齐王也就是借着岳父的势才能和太子作对。没了这个岳父,他又怎么和太子作对。

之后他能有能力造反,与他这个岳家也脱不开关系。如今齐王妃换了一个人,她可不觉得是齐王自己的想法。

卫鸢再一次将那些消息看了一遍,随后让人将火盆拿出来。

门口守着的小厮就立即拿过来一个铜制的火盆。卫鸢拿出一个火折子将那信纸给点燃了。

看着那些信纸一张一张地被火舌给吞噬了,火光映照在卫鸢那张有些凝重的脸上。

京城那边一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过身处于局中的人根本发现不了。

那些人不像自己有前一世的记忆,就算有什么不同也发现不了。他绝对不能让这一世发生什么让他无法接受的变化

看来他得往京城去一趟。离开了这么久,他也得回去看看了。

圣旨宣到杨家时,正值休沐日,杨侍郎夫妇在知道圣旨到来便立即忙碌起来。

连忙吩咐下人摆好了香案,杨家的主人们换上了官服和诰命服,就连小辈们也都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

宣旨的大太监拿着圣旨等在正厅,喝着杨家下人送上来的香茶,反正这一次他过来宣的是赐婚圣旨,主家只有礼待的份。

与去齐王府的那位同伴不同,杨家能和皇室结亲可是走了大运,可齐王一向心气甚高,估计可不会满意这个王妃人选。

自己这个服侍人都知道,更何况是那位手眼通天的帝王,不过是觉得这位齐王心太大了而已。

这位杨家小姐虽然在京城颇有才名,但家世不显,只是听说齐王殿下对她很是喜欢,陛下这才赐下圣旨。

这位公公可不觉得是齐王自己传出去的消息,那应该就是这位杨小姐的功劳了。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手段,这位杨小姐可不一般啊。

加上还有小道消息说这位还得了太子的青眼,太子殿下对她也是很是不同。

这样想着,这个公公觉得自己的态度应该更好一些,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嘛。

等香案摆好,众人就位。这位司礼监的公公便开始宣读圣旨。

这封圣旨是陛下让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拟的,因为杨侍郎是礼部的,这圣旨便没有经过礼部。

跪在下首的杨侍郎虽然刚刚已经从太监口中得知这封圣旨是好事,但心中仍旧很是惴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随后便是对杨家女的称赞。

下跪的众人也明白了,这是赐婚的圣旨,跪在后面的杨新蕊在听到这里时,嘴角露出了有些得意的笑来。

“特赐于皇三子齐王为妃,佳偶天成,珠联璧合。……钦此。”

太监的圣旨读完,杨新蕊嘴角的笑容凝滞了一瞬,随后便又努力露出羞涩的笑来,将自己的头深深地埋了下去。不让任何人看见她脸上的异常。

杨侍郎本来已经从自家女儿那里知道了太子对于女儿的承诺,还以为这封圣旨是陛下给女儿和太子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封圣旨却是女儿和齐王赐婚的,虽然他也比较看好齐王,但这一次陛下生病,齐王跳的有些欢,让陛下很是不满。

如今嫁入齐王府可不是什么好的机会。这时如果他插进夺嫡,那不就是在皇帝心中扎刺。

可如果他不帮着齐王,自家女儿都嫁给了他了,自己就算不帮着他,也是天然的齐王党。

而且如果他什么也不做,那女儿在齐王府上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不过此时圣旨已下,他也不能抗旨不遵。

还好此时他在叩拜,没有让前方的宣旨太监看到自己的表情。

“臣叩谢皇恩。”

“臣女叩谢陛下。”

“杨大人快快请起。”宣旨太监将圣旨合上,放到杨侍郎高举的双手中,然后带着满脸笑容将杨侍郎扶起。

“已经是快用午膳了,公公不若留下用个便饭。”杨侍郎借着宣旨太监手站起来,立即说道。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知道为什么赐婚圣旨会换了一个人。这样他才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咱家还要回去复命,等下次再来杨大人家用杯喜酒。”宣旨太监无法多留,宫里的人还等着。不过他想要知道的已经很清楚了。

虽然他们觉得自己隐藏的很好,但那些小动作也没有瞒过他的眼睛。

“那公公的正事要紧,我就不多留您了。”杨侍郎将自己袖中的荷包塞进了宣旨太监的手中。

宣旨太监捏了捏手里的荷包,入手的触感告诉他,这应该是张银票,就是不知道是多大的面额了。

将荷包塞入自己的袖子,又快速将杨家众人的表情收入眼底,便告辞离开了。

杨家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喜悦兴奋的,但人精一般的宣旨太监怎么能忽略掉他们脸上的那一丝不自然。

等他离开,杨侍郎便让下人撤下了香案,然后自己将圣旨送回后院的祠堂。

杨夫人和杨家小字辈都等在祠堂外面,虽然杨夫人很想在此时问问杨新蕊到底是什么情况,但杨侍郎进祠堂前的眼神告诉她,不能轻举妄动。

等杨侍郎从祠堂里出来,便笑着让自己的儿子儿媳先回自己的院子,随后便和杨夫人一起带着杨新蕊往他书房那边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