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 第233章 试飞员的苦恼【求全数据】

第233章 试飞员的苦恼【求全数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高林风一听十分高兴。

他连连道谢,说:“谢谢你,冠元同志。”

“我绝对不会给组织添乱的。”

又过了两天,魔都这一天的天气不错,太阳晴好,几乎没有什么风。

这是选定好了的运20的首次试飞的时间。

上午9点,张志鹏等人便一块儿来到了试飞场。

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而张志鹏和乔冠元等人就站在这架飞机附近。

而参与试飞的试飞小组已经做好了准备。

高林风虽然只是普通的试飞小组的成员,但是,他的工作积极性却是最高的。

他甚至开始协助地勤人员做各种检查。

而这次试飞的机长叫赵鹏。

赵鹏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试飞员。

当初,运8的各种改款以及预警机的试飞,他都有参与。

赵鹏跟张志鹏也是很熟的。

两个人打过不止一次的交道。

就在这些试飞员来到魔都之后的两天时间里,张志鹏也亲自给这些试飞员做了全面的培训工作。

这款运20是少有的大型飞机。

操控方面也有了不少的升级简化。

一句话形容:更好开了。

但电子设备也更多了。

这就需要飞行员做提前的熟悉,熟悉之后才能更好地驾驶并处理紧急情况。

终于,试飞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完。

试飞小组即将登上飞机开启这架大飞机的第一次飞行之旅。

赵鹏率领试飞小组全体成员向乔冠元敬礼请示。

乔冠元这会儿心情也有点儿紧张。

他马上下达指令,要求马上执行第一次试飞任务。

赵鹏带领试飞小组向着登机舷梯走去。

他们的目光坚毅,每个人的内心都很兴奋。

赵鹏和试飞小组登上了飞机,来到驾驶舱各就各位。

地面塔台不断地传来指令。

飞机已经启动,发出了轰鸣声。

不过,发动机的声音却并不算大,简直可以称得上安静。

高林风不是机长,他也就是在飞机上做一些协助性的工作。

但他的心情仍然很是激动。

他知道,自己其实也在见证历史!

当年运10满载飞行重量达到110吨,已经算是大飞机了。

可现在,这架运20的满载飞行重量可是达到了270多吨啊!

比运10可是大了一倍多。

目前全球也就只有阿美和大毛能制造大型运输机。

想想自己的国家也马上就要加入可以制造巨型飞机的行列,高林风的心就激动。

试飞员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作。

尤其是第一次试飞的机型,更是充满了不测的风险。

赵鹏和高林风等人在被选中进行首次试飞的时候,已经写好了遗书。

可他们却并没有一个人害怕。

地面传来了要求飞机起飞的指令。

赵鹏马上就开始操控着飞机来到了跑道上。

到了跑道之后,他就开始加速。而且是暴力加速!

这架运20别看体型庞大,但加速却是相当之快,动力尤其的强劲。

“这动力,真是没得说!太强了。”一名试飞员笑着说道。

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了700多米,也就不到10多秒的样子,速度已经是飚到了300来公里。

现在,已经是可以操控飞机起飞了。

赵鹏果断地开始拉升客机。

庞大的客机机头翘起,很快就飞到了空中,而且爬升的速度很快。

“这操控感,真的是太棒了。这是我开过的飞机里,滑行距离最短的!”赵鹏有点儿兴奋地对同伴说道。

高林风微笑着说:“一共滑行了16.37秒,滑行距离788.3米!”

“这么巨大的飞机,竟然有如此短的跑道起飞性能,它可是比阿美家同类运输机要优秀啊!”

根据可以查到的数据,阿美的C-17运输机可以在未经铺装的跑道上滑行900多米就起飞。

而现在,运20滑行了不到800米就能起飞,就这一点,就说明这架飞机的发动机性能已经超过了阿美家的同类型飞机。

机舱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因为,这就是所谓开门红嘛!

地面上,张志鹏和乔冠元并肩站在,看着正在爬升的国产大飞机。

张志鹏手里还有一个对讲机,他随时准备跟飞机上的试飞员沟通联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试飞是相当之顺利的。

飞机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异。

乔冠元仰脸看着天空中已经越飞越小的运20,脸上既有兴奋又有紧张的神情。

“志鹏同志,这个起飞很优秀啊!”

张志鹏微笑着点头说:“应该是超出其他同类大型飞机了。”

一般的大型民用客机,至少需要2000米以上的滑行,然后才能飞起来。

有的甚至需要3000多米的滑行才能起飞。

而运20这样的大型飞机,这才滑行了不到8百米就能起飞,绝对是相当的优秀。

当然,也不是说,飞机滑行起飞的距离越短越好。

可对于军用运输机来讲,可以利用较短的跑道起飞,那绝对是个优势。

短跑道起飞,这是军用运输机必须要有的一个能力。

乔冠华又说:“爬升的速度也挺快,由此可见,它的发动机还是非常强大的。”

运20采用的是4发,单个发动机推力可达19吨。

动力方面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张志鹏说:“还是要看后续的满载负重的飞行效果。”

“但总体而言,我觉得,它如果试飞成功,绝对算是一个我国航空工业方面的巨大突破。”

“对我军的远距离机动是有巨大帮助的。”

乔冠元很感慨地说道:“当年运10下马之后,我觉得,我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在大飞机设计建造上获得发展了。”

“没想到,十三年之后,咱们的比运10更大的飞机已经飞上了天空。”

航空工业,这绝对是天顶星科技。

是蜥方鼓吹的科技皇冠上最亮眼的明珠。

目前全世界也就只有欧美俄有生产研发大飞机的能力。

而在民用航空方面,则只有欧美垄断着这一块的业务。

这块的业务每年有高达两三千亿刀。

当然,民用航空其实只是一个方面,若是加上军工方面的军用飞行器,则这个市场蛋糕恐怕还要扩大一倍以上。

这绝对是个超级产业。

当年,脚盆曾经也妄想过在大飞机方面有所作为,可惜的是,狗主人是不可能让自己的狗发展这么高科技的产业的。

脚盆几次在大飞机方面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张志鹏微微一笑说道:“咱们以后会有更好的飞机!嗯!我的理想是,在民用航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切掉一大块蛋糕。”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为时尚早。还是要看咱们这第一架大飞机的试飞情况究竟怎么样。”

天空之上,赵鹏操控着运20已经飞到了3千米以上的高空。

在这儿,强对流空气相对已经比较少了。

从起飞到爬升到3千米高空,一共用了也就9分钟左右。

赵鹏觉得,如果再加大油门的话,很有可能可以更快拉升。

试飞小组负责不同工作的试飞员也在紧张地忙碌着。

3千米高空,飞机飞行状况一切良好。

“现在,让我们试一试这架飞机的最大升限是多少吧!”赵鹏说道。

他开始继续平缓地拉升飞机的高度。

4000米。

5000米。

6000米……

飞机不断地升高。

要知道,飞得越高,空气越是稀薄,而且温度也越低。

对于飞机的考验也越大。

这是对飞机整体结构以及发动机的一种测试。

赵鹏一开始拉升速度很快,到了一万米的高空,他就谨慎了一些。

不过,给他的感觉,飞机继续拉升没有任何的问题,还是很轻松的样子。

平流层一般在1.1万米以上。

在这里,地球上的强对流气候已经基本没有,这里已经是把雨雪雷电啥的都抛在了下方。

因为大气稀薄,所以基本上吸收不了什么温度,所以气温最低甚至可以达到零下50度。

如果飞机发动机有缺陷,必然会引发各种故障的发生。

赵鹏在万米高空飞行了一段时间,一切都很平稳,发动机状况良好,飞机各个电子系统也运行正常。

这时,张志鹏通过无线电对讲机询问在高空中的情况。

赵鹏赶忙把目前的各项飞行参数汇报了一下。

张志鹏笑着说:“一切看起来都还不错,现在,你们先冲刺一下最高飞行速度吧。”

赵鹏马上回答:“收到指令!我们马上开始测试!”

赵鹏开始加大油门。

飞机反应很快,迅速开始提速。

试飞小组的成员都有些紧张地看着液晶屏上显示的数据。

刚才没有加速之前的飞行速度大概为570多公里每小时。

而加速5秒之后,速度就拉升到了900公里每小时。

赵鹏就觉得,速度好像还在提升着。

而且,发动机的潜力貌似还没有完全释放。

赵鹏通过无线电对讲机跟地面联系,询问是否继续冲刺高速。

张志鹏回答赵鹏,这款发动机是可以突破到超音速的,可以测试一下发动机的极限。

前面说过,张志鹏领军研究的涡扇8发动机,它是可以调整涵道比的。

涵道比越小,则进入的空气越少,燃烧的航油越多,发动机喷出来的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流来推动飞机。

这就会让飞机速度更快。

当然,耗油也会快速增加。

赵鹏再次加大油门,他就觉得,四个发动机都开始咆哮了起来。

速度也开始再次飙升。

950公里。

1000公里。

1100公里……

一直涨到了将近1300公里每小时,然后才好像是触碰到了速度的瓶颈……

“1294公里每小时!”

“这已经超过了音速啊!”

高林风激动地喊道。

音速大约是1224公里每小时。

所以,这架庞大的运输机现在的确是已经超过了音速。

这是个惊人的数据。

阿美的C17运输机最高速度也就才800多公里而已。

赵鹏屏住呼吸,他看着液晶屏上显示的飞机的各项状况。

一切良好!

这架庞大的飞机在超音速状态之下飞行十分的平稳。

赵鹏抑制住内心的兴奋,向地面汇报了飞机拉升到的最高时速的情况。

他的声音从张志鹏手里的对讲机传出。

张志鹏周围的人都是发出了一阵的惊呼。

“好快啊!”

“这么大个飞机,竟然可以超音速飞行吗?”

“涡扇8发动机真是很强大!它是怎么做到高速和低速都能飞行平稳的呢?”

飞机的发动机一般采用三种方式:涡浆、涡喷和涡扇。

超高音速飞行的飞机,基本上都采用涡喷发动机。

涡喷发动机使用的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流来推动飞机飞行。

它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地步。

比如大毛的米格25,最快可以达到3.2马赫,也就是3.2倍音速。

但是,涡喷发动机非常的耗油,而且,低速状态很差。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采用涡喷发动机的客机已经可以最快飞到2倍音速以上。

比如,巨熊的图144客机,最快可以飞到2.35马赫。

但是,超高音速飞行,经济效果太差。

因而,后来超高音速客机就逐渐地被淘汰掉了。

运20最厉害的其实是它既可以低速飞行,然后还可以超音速飞行。

而且,两种飞行的速度都相当平稳。

这是一个超级难得的性能。

张志鹏对涡扇8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

“现在,你们可以测试一下最高升限是多少了。”张志鹏发出了指令。

赵鹏回答一声:“收到!”

他马上在保持超高速度的同时开始缓慢地拉升高度。

从1万米一点点地升高。

最终它的高度达到了惊人的1.4万米左右。

这个高度也同样是把阿美的C17运输机给比了下去。

但是,这貌似还不是运20的极限。

“志鹏同志,飞机在1.4万米高空一切正常,表现平稳,发动机运行良好。”赵鹏向张志鹏汇报着。

张志鹏点点头,他说:“今日要测试的项目已经圆满完成!”

“伱们可以再消耗一下航油,然后选择返航!”

围在张志鹏周围的空军方面的大佬们此时此刻都很高兴。

要知道,这可是运20第一次试飞啊!

其实,第一次试飞根本就不会一下子测这么多项目的。

只要能飞起来,能正常地在空中飞行,那就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了!

而现在呢?

运20第一次飞行就测试了短距跑道起飞,测验最高升限以及最高速度。

所有测试的方面,全都表现十分的优良!

这简直太振奋人心了点儿。

“志鹏同志,咱们这架运20,算是已经大获成功了吧?”

乔冠元问道。

张志鹏微笑着说道:“算是表现还不错。”

“但是,还是要继续做更多的飞行测试。”

“一定要在试飞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出一架真正性能卓越的飞机。”

试飞的项目还有很多要做,一架飞机从样机到定型到量产,往往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除非这架飞机能一开始就表现完美,各方面几乎不出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样才能快速地投入使用。

但飞机是人造的,怎么可能会没有问题呢?

有问题才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吧?

运20仍然在空中飞行。

试飞员们这个时候已经是放松了那么一点。

赵鹏在跟高林风说话。

“林风同志,你当年也试飞过运10,是吗?”

高林风点点头,说道:“是的。”

赵鹏又问:“运10当初试飞的时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高林风说:“暴露出的问题还是不少的。”

“最严重的就是:这架飞机各种故障小毛病不断。”

“它的发动机也不好,表现很疲软而且出过不止一次的毛病。”

“但是,即便如此,它仍然算是我们航空工业的一个大突破。”

高林风很是感慨。

赵鹏的问题让他想起了当年的青葱岁月。

赵鹏说:“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当时工业实力不太强,精密配件做不好。”

“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就好像脱胎换骨了一样啊!”

高林风点点头说:“是的,已经天翻地覆了。”

“就拿这架飞机的外观设计和做工来说吧,比当年的运10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呢!”

在试飞的最后,赵鹏跟试飞小组的所有人说:“大家都想一想,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的,汇总一下,这一定是要反馈给设计制造方的。”

试飞,其实就是挑毛病的过程。

自然是挑出来的真实的毛病越多越好。

只有把所有的毛病隐患全都搞定解决,那飞机才能越来越好,不是吗?

试飞员们都纷纷陷入到沉思之中。

他们都在搜肠刮肚回忆着刚才整个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但是,回想之后,他们就发现:自己竟然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

发动机强劲,飞行平稳,加速很快,起飞距离很短,甚至,就连发动机噪音解决都很不错。

其余的诸如飞机内保温效果很好,空气循环流通也做得很到位。

试飞员们说了一会儿,发现他们自己说的全都是优点。

赵鹏就有点儿急:“这,看来,咱们连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都提不出来啊……”

高林风说道:“赵鹏同志,问题不能强求。”

“没有就是没有,如是说就是了。”

“咱们提的问题,应该都跟飞行以及安全等有关的。”

“目前的试飞感受堪称完美。”

“飞机的其他问题那就由专家们去提好了嘛!”

赵鹏一想也是:自己作为试飞员,把飞机的性能等各项数据测出来,已经是完成任务了。

PS:送上今日更新,求全订求月票求推荐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