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 第162章 后花园的机锋

第162章 后花园的机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且不说花厅里王夫人如何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尽量的避开庄王妃婆媳。

院子的敞轩里,若安刚落座,谢五姑娘就用帕子抿了抿嘴角,“早就听说永安郡主聪明伶俐,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若安嘴角挂起一抹浅笑,等着谢五姑娘接下来的话。

“郡主才来京中不久,这行礼就如此标准,实在难得。”

若安像是认同似的点点头,“想必谢五姑娘这行礼问安的规矩,定是学了许久,难怪刚才在花厅里,谢老夫人说,她这个五孙女是个蠢笨的,本还以为是老夫人自谦,原来竟是真的。”

说罢,若安斜睨着谢五姑娘。既然敢挑衅她,就别怪她不给脸面。

谢五姑娘被噎了一下,脸色变了一下,随即就恢复过来,“郡主说笑呢。永安郡主这钗上的珠子是南珠吧,当真贵重,镶嵌到钗上,趁着郡主这肤色越发的好了。”

若安等着她的但是。

“不过,搭配着水蓝色缠枝襦裙,倒是失了几分雅致了。”

这是说她穷人乍富,品味不好喽?

若安斜了斜谢五姑娘的穿着,素银色的襦裙,银白珠花的簪子,她这是要把雅致进行到底了。

“谢五姑娘这衣饰倒是雅致,就是趁着五姑娘这肤色越发暗黄了。”

若安歪着头又细看了看,认真的说道,“显得姑娘这眼睛也越发的笑了。”

长宁公主噗呲一笑,也打量起来,“安儿说的不错,这颜色衬的谢五姑娘圆润了不少。”

她话一出,若安和姒钰不由暗暗扶额,这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吗!讽刺人之前,能不能看看自己的体态!

谢五姑娘憋红了脸,偷偷的拉了拉王三姑娘的袖子。

王三姑娘开始助攻,“永安郡主这肤色,细若凝脂,可真让人羡慕呢。不过谢家姐姐那一手字却是下了苦功夫的,在书院时,诗书文章可是常得先生夸赞得。今日这园子的景色甚好,不如两位姐姐即兴作诗一首如何,大家也都凑个趣。”

这是说她胸无点墨,空有美貌了。哼哼,关于美貌,我就笑纳了。

至于点墨,还真没有多少。

“王三姑娘想必也和谢姑娘一样,写得一手好字,诗书了得。不若也和衙门里那些女大人一样,去考个一官半职,才是真本领。”

“不知两位姑娘怎不去一试,莫不是怕落了地,丢了家中的脸面吧!”

若安此话一出,王三姑娘咧了咧嘴角,谢五姑娘也熄了火。不再提诗书文章的话。

都是官宦人家的姑娘,去书院读书也是增加见识和结交人脉,谁还指望着去朝中做官。

家里的规矩也不容许啊,那是有失女德与女范的。

若安堵住了两人的嘴,算是小胜,其实,也是胜之不武。

京中闺女那嘴皮子可不是若安能应付的。

昔日瞧不起的下里巴人,如今压了她们一头,心有不甘,遇到就要暗讽几句。

偏暗讽也不敢太过,就怕说出的话被延申到有辱皇家那处去。

敞轩中,又陆续来了几个女娘,长宁公主让侍女端了肉过来,兴致颇高的烤起了肉。

程大朗在中庭处迎到了太子,素未谋面的表兄弟见过礼后,太子扶起程大郎,“朝堂上论君臣,在家里,咱们是兄弟,大朗唤我表兄吧。”

程大郎从善如流,引着太子去了花厅,与萧大姑和郑氏见了家礼,又和众位老夫人问了安,才去了后面的园子。

他的东宫中如今只有一个侍妾,是从前在关山坳里伺候他的,一儿一女也均是侍妾所出。如今一女已经十四岁,一子也八岁了。

世家大族的规矩,正妻进门前是不会让侍妾通房有孕的。

萧家的情况特殊,干的是刀头舔血的事,若是一招不慎丢了性命,还是要先留下血脉的。

太子对太子妃的要求,总归要贤良淑德,能掌管东宫,照管好子嗣。

他看着身边的好友,爽朗道,“伯琰也该定亲了,这园子里聚集了京中的闺秀,若有心仪的,我来给你做媒,哈哈。”

杨伯琰心中此时有些雀跃,好几个月了,终于能看到她了,语调不自觉的就轻快起来,“多谢太子殿下,臣已有心仪之人,不日家母就会上门提亲。”

太子“哦?”了一声,“伯琰看中的是哪家的闺秀。”

谁知杨伯琰却是笑而不语,倒是让太子更加好奇了。

谈笑间太子一行就到了园子。

园子里公子和女娘分开敞轩玩乐的,中间却没做隔挡。

太子到来,公子女娘们都纷纷起来行礼问安。

若安一眼就看到了太子身边的杨县令。不,如今要称呼杨侍郎。

他现在任职吏部侍郎,负责选拔调派官员之事。吏部尚书再有几年就要告老,明眼人都知道,杨伯琰就是下一任吏部尚书,现在吏部的许多职权已经都在他的手中了。

二十一岁的吏部侍郎,又有从龙之功,和太子又是至交好友,当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若安看着他,好像有些瘦了,身姿愈发笔挺,气势也更加沉稳干练。

杨侍郎在众多女娘中,一眼就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姑娘,眼神就有些移不开。

太子却是一直暗中观察着他,顺着他的视线安,看到浅笑嫣然,比以往更添华贵的若安,不禁心中了然。

杨伯琰这小子,原来是相中了我家园子里的白菜。

不过两人容貌家世也都相配,他倒是乐见其成。

长宁公主见到杨伯琰时,不由眼前一亮,听到旁边的两个闺秀低语,不禁竖起了耳朵。

“看,那就是杨伯琰。他总算是回京了,以后想必能常见到他。”

“是啊,杨伯琰还是这样好看啊!就是那前朝的太子侧妃实在没福份。当初林杨两家定亲,多少京中闺秀扼腕。”

“要是当初林家不退亲,就算苦等两年,也好过现在修行度日。” 前朝的女眷如今都在城外的庵堂中修行。

“杨伯琰的画技也不知道又精进了没有,可惜他不肯随便给女娘们作画。”

长宁听着,不由心动,过过去道,“太子哥哥,听闻杨大人画技一绝,我想让杨大人给我画一幅小像。杨大人,你意下如何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