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换亲后,我成了京圈白月光 > 第139章 逼君

第139章 逼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换亲后,我成了京圈白月光!

吩咐程奎去司库房领了百匹锦缎,一箱珠钗首饰、百两黄金,还有一些新制的茶点小食之类的琐碎,傅归云才同陆临之一道前往揽月楼。

那院子里,程奎先前已安排了十余名粗使杂役,这点,她无需操心。

到得院中,见到崔颖主仆三人,傅归云将送来的东西一一让程奎清点着帮忙入库后,才准备随她入屋。

崔颖亲热的挽着她走了几步,忽的回眸,见陆临之愣愣的站在原地,那颀长的身姿衬着俊美无俦的俏容,也忍不住叫人驻足多看了一眼。

“怕不是陆家四哥哥嫌小女乃不祥之人,不愿入内?”,她委屈的问道。

“大小姐多虑了。”

陆临之朝她拱手作了作礼:“世子妃此来有事要与大小姐商议,在下在外恭候。”

说完,便默默拉住了正欲上前的程奎。

“是是是,女儿家的事情,小奴和长史大人不便掺和。”

程奎站到他身旁,嬉笑着附和。

傅归云立刻将她挽着往里走:“的确是有事要与妹妹商议。”

“自打来到府上,一切皆由嫂嫂照料,嫂嫂在妹妹面前无需有所忌讳。”

崔颖乖巧的应道:“妹妹愿听姐姐教诲。”

二人在堂屋里坐下身来,她跟前余嬷嬷沏完茶,便一脸肃穆的守在了身边。

傅归云一边剐着茶盏,一边开门见山的说道:“本不该在此时提及旁的事情,只是此事关乎着整个江左的太平,怕只能向陛下请旨,以借孝之名早些为妹妹行婚嫁之仪,以安两邦人心。”

崔颖本也清楚其间的利害。

按理说,她该为全族上下守孝三年再定婚仪,可这场变故来得太突然。

她今年已十六,正是议亲的年岁,若是守孝三年,到时就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想要兴复家族实是难上加难。

可听世子妃的话,她又听出些别样的意味。

怕是王府并未打算送她入云都呀。

她有些拿捏不定的偷偷瞥向余嬷嬷。

“不知世子妃为我家小姐所议何人?”,余嬷嬷直接询问。

“说起来此人在江左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傅归云笑道:“正是府上长房长兄。”

“这......”

主仆二人面面相觑一眼,都有些为难。

余嬷嬷心直口快:“这怕是不妥吧。”

“若以借孝之名行婚嫁之仪,不仅影响王府,也会影响崔家的声誉。”

余嬷嬷言之凿凿:“老奴也知陆家大公子贤名,可他毕竟只是长房的一位公子,便要强行借孝迎娶我家小姐,知道的会觉得大公子是为了家国大义,不知道的只以为漓阳王府居功自傲,不顾礼法,有碍君臣之谊呀。”

听着她这番推脱之辞,傅归云心下了然。

果不出自己所料,崔颖无意漓阳王府。

她若真是心属王府全然可以应下这门亲事,待得孝期后再定婚期,凭着陆家的声望也不会赖掉这门亲事。

可余嬷嬷同意借孝,却又提什么君臣之谊,显然就是奔着宫里去的。

她装得糊涂的唏嘘了声:“我这人实在浅薄,不如嬷嬷思虑周到,不知嬷嬷有何高见?”

“世子妃过誉了。”

余嬷嬷面显得意:“世子妃撮合这门亲事,老奴知晓那是真心实意为着我家小姐着想,可我家小姐受王府照拂岂能再连累王爷王妃,漓阳王功高却也震主啊,这个时候实在不宜因我家小姐让王爷再受猜忌。”

抿唇浅笑着,她索性直言道:“既然是要借孝,何不以天子之义借孝呢,若我家小姐能入宫去,不管是对江左局势,还是对漓阳王和大康皇帝的君臣之谊皆是最大的益处。”

听此,傅归云算是彻底了解了几人的心思,最后确认道:“妹妹也是这个意思?”

崔颖果决的点了点头:“并非大公子不够优秀,实是妹妹不想拖累王府。”

“妹妹叫我一声姐姐,有些话我还是想多一句嘴。”

傅归云轻叹了声:“在宫里生存即便是荣宠至极,若母家没有些势力,日子可不一定过得比世家勋贵门户里的主母娘子安逸。”

这一点,她是深有体会。

况且,宋唯昭这个隐患尚在,待他回了云都城,傅沅淑并非自己,能不能留下那些后宫嫔妃实在难料。

为了南境的安定,她倒是真心想将此女留在漓阳城,哪怕是为她求个世子次妃的名分也并无不可。

这实在比送给皇帝有价值多了。

毕竟,连她一个落魄贵族都能在漓阳城得到好的归宿,还怕大澧境内那些世家大族不肯死心塌地的效忠陆家?

念及于此,她还是由衷的提了句建议:“做我陆家大房的主母娘子的确不如宫中娘娘风光体面,但有一点,王爷王妃待人向来宽厚,必不会叫妹妹受半点委屈。”

“姐姐好意我心领了。”

崔颖察觉出她极想让自己留在陆家,也直言不讳道:“大公子年过及冠,尚未婚配,听闻姐姐前些日子为大公子所议的女娘不乏显贵门户,大公子尚且入不了眼,妹妹又何必再自讨无趣。”

想了想,她忽的淡淡笑了起来:“再说,我崔家如今的际遇怕是大公子能帮到的少之又少,若非九五之尊,实难成为助益。”

听此,傅归云不再相劝,只道:“既然妹妹心意已决,我替妹妹出个主意吧,兴许能成。”

得了这话,崔颖脸上才露出欣喜的笑意:“还请姐姐示下。”

“妹妹可亲自上疏陛下。”

傅归云娓娓细说道:“但妹妹信中既不能言及命运凄楚,更不能提王府恩义,只说父兄全族为大澧百姓舍身取义,如今昏君未除,余寇未灭,不忍百姓再遭涂炭,愿自请为陆家长房宗妇,结秦晋之好,迎大澧世族人心归附,助陛下讨伐逆贼,以此为由请陛下赐婚。”

崔颖思忖着看向余嬷嬷:“倘若陛下果真赐婚又该如何是好?”

“方才余嬷嬷不还说,我父王功高震主,他如何舍得赐这桩婚。”

傅归云笑道:“横竖我陆家都免不得受到猜忌,何不成全了妹妹,陛下若知晓你心意,他也不糊涂,若不立即迎你入宫,那就只能由着你嫁入陆家,这赐不赐婚的已然不重要。”

余嬷嬷听得不停点头:“世子妃此计甚妙,漓阳王府为臣,不能行逼君之策,可我家小姐身负血海深仇,明面上也未逼迫皇帝,只不过是盼他早下决定,姑娘家总是耽误不得的。”

傅归云浅浅一笑:“正是如此。”

“那就依姐姐所言。”

主仆二人顿时认同了她的法子,千恩万谢一番,将她送出了院子,之后崔颖便开始在房中仔细斟酌上疏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