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全能艺术家:从女团选秀开始 > 第91章 外网搬运

第91章 外网搬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全能艺术家:从女团选秀开始!

这些男主播嘴上在哀嚎,但是作为合格的主播,饭还是要恰的。

而且这么牛的歌一看就会火,热度不蹭白不蹭。

在弹幕和礼物的攻势之下,各位主播纷纷上台,也不管自己音域怎么样,直接就开始杀鸡。

他们可太懂网友了,他们想看的不就是这些整活吗?

当时那位因为出《星辰大海》教学视频火了的博主,这次干脆连视频都不发了,干脆利落地在动态里就配了一张图:哦我亲爱的小土豆们,自己心里有点数好吗?

和上次一样,这位博主的评论区充满了各路玩梗冲浪的网友们:

【好的老师,我又学会了!】

【点数已经有了,请问《左手指月》上哪学?】

在这些讨论中,也有质疑声,林夏每次比赛都拿到0.2分的加分,是不是不公平。

这种声音很快就被网友怼了:“你以为其他选手是不想加这个分吗?”

主要是因为拿这分风险很大,不值得冒险。

华艺赛之所以有这个加分规则,一是要鼓励原创,二是原创不像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人听到新歌的时候都会有些本能的排斥。

俗话说得好,难听的原创到处都是。

就算好听,曲风也不一定符合评委的口味。

而且有作品的人,为什么不去参加作曲组的比赛呢?

在流行演唱组,你歌写得再花团锦簇,也没什么用,最终打分还是根据唱功评。

因此在流行组唱原创歌曲会有先天的劣势,就像是下围棋黑棋要贴目一样,是一种弥补性质的加分。

只是谁能想到今年冒出林夏这么一个怪物来。

《左手指月》这段视频也被搬运到了国外视频网站上,哪怕语言不通,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首歌的高能之处。

【虽然听不懂这位歌手在唱什么,但这是我听过最美的高音。】

【她的衣服好漂亮,是华夏的传统服饰吗?】

【这是从人身上发出的声音吗?】

【感觉我的耳麦要炸了。】

【我想要这首歌的翻译……】

慕强是人类的天性,音乐要想打动人,一是靠感染力,和听众共情,演奏到别人心里去。

另一种就是靠不讲道理的技巧去震撼听众,让人一听就觉得爽,直呼牛批。

就像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曾经靠他辉煌灿烂的技巧,让整个欧洲都为他疯狂。

《左手指月》明显就属于后一种,即使语言不通,也能让人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美。

这位网友不止搬运了《左手指月》,还搬运了很多林夏的视频。

《歌剧魅影》是第一个被传出去的,还根据花絮版的唱词,把英文歌词配在了下面。

这个视频是目前林夏播放量最高的一个视频,已经有千万级的播放量了。

后面又陆陆续续地搬运了林夏以前在《偶像之路》上的舞台以及后面的笑之歌。

左手指月、歌剧魅影、赤伶、夜曲,是林夏所有视频中播放量最高的四个视频。

赤伶虽然搬运的晚,但是播放量在一路走高。

这年头好歌不多,全世界都这样,林夏的视频渐渐引起了一些关注。

【天啊,看了她的视频,终于我明白为什么有人冒着死亡的风险也要向图兰朵求婚,她就像是优雅的东方公主,实在是太美了。】

【我们应该学习华夏的舞台设计,《歌剧魅影》简直是电影级的,这样豪华的布景,我只在百老汇的特别纪念演出上看到过。】

【《赤伶》也很美丽,她们每一个的表现都很棒,我现在迷上了华夏的歌剧,漂亮的人物,漂亮的声音,所以它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最后火烧掉了一切,这里有人能介绍一下吗?】

【交响乐的那一版《赤伶》也很棒,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解释一下,这是我们K国的服装和戏曲。】

【K国人真好笑,我是J国人,我们的服装都改良自华夏,这是事实,K国有什么不能承认的,作为发达国家买不起历史书是吗?】

【笑死我了,J国人在攻击我们K国之前,要不要先查一下《赤伶》这首歌的背景故事啊?】

有人提问,也有华人在回答,关于《赤伶》的背景故事,关于《左手指月》演出时林夏所穿的服装。

只是有时,他们仅仅只是讲出了事实,却会受到一些不友好的攻击。

但他们还是会去说,只要多让一个人知道真相,他们就会很高兴。

林夏的专辑因为免费,好奇的人也会去听一听,即使他们听不懂歌词的含义,但音乐的美总是相通的。

也有人开始自发地为林夏的视频和歌曲配上了英文翻译。

今年华艺赛的直播间渐渐涌入了一些Id是外文的观众,这让主办方文艺协会感到有些奇怪。

从后台的数据来看,ip地址在海外的观众比往年要多不少,他们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往年华艺赛也有不少海外观众,但大多都是华人,现在有些人的头像和id,一看就不是华人,搞得他们也很懵逼,不知道这些增加的观众是怎么回事。

直到最后20进10的半决赛,他们才把这一天突然增长的外国观众和刷着“Summer”的英文弹幕对应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