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国色生辉 > 国色生辉 第472节

国色生辉 第47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国色生辉!

方才阑珊轻声说赵世禛跟以前不一样了的时候,红线已经急忙退下了。

此刻厅内只他们两人,其他的宫女太监们都远远地在门口侍立。

赵世禛眉头深锁,那些隐衷至今他也不能开口,只冷着脸道:“你、你哪里知道。”

“我不知道的是什么?”阑珊反问了这句,却又道:“也许的确有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我也不想知道,但是我最清楚不过的是,——若没有宜尔,没有杨大人,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赵世禛喉头微微一动,欲言又止。

阑珊道:“五哥,你曾说过我们两个是同命的,那若是没了我呢?”

“朕不许你这样说!”

“我只是在说一个事实,当初我身份暴露,处于困境的时候,在有人想要害我的时候,是他们两人在拼命保我。宜尔甚至不惜假冒有孕……那是欺君大罪啊!”阑珊说到这里,情不自禁有眼泪滚滚坠落,她定了定神继续道:“我刚才的确听见了,我听见你有要挟她之意,我没有立刻怎么样,是因为你是皇帝,我也不想当着宜尔的面跟你吵闹。但是五哥,我决不允许你那么对宜尔!”

赵世禛看着的泪珠不住地掉下来,骑虎难下之余,却又实在舍不得看她这样。

何况已经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他便笑笑,低声下气道:“朕对她怎么了?也没说什么重话啊。”

“你还要说什么重话?”阑珊的声音高了几分。

赵世禛张了张口,终于悻悻道:“好了,朕以后……不再说了就是,你急什么?你有身孕的,这么急赤白脸的若是动了胎气如何是好?犯得着这样吗……”

阑珊嘴角微动,仿佛想哭,却又忍住了:“我今日跟你说的,你不可当耳旁风。宜尔是比我亲姊妹更好的人,你要对我好,就得对她好!你要亏待她,就是亏待我!”

赵世禛皱着眉,无奈道:“行,都听你的,你要朕怎么对她好?把她供起来?”

阑珊听了这句想笑,却又问道:“杨大人呢?”

赵世禛瞥她一眼,不做声。

阑珊深深吸了口气,方才有些太过于激动,肚子果然有些疼,她便扶着椅子要坐下,又思忖着说道:“宜尔本是个谨言慎行的人,多余的话一句不说,她今日在你面前说了这些,用意是怎么样,你难道不知道?宜尔不是只看眼前的,她是为了大局着想,她是为了五哥的江山。”

赵世禛转头,却见阑珊脸色发白:“你……你觉着怎么样?是不是肚子疼?”

阑珊想着自己还没说完话,便皱着眉忍痛说道:“我不知你跟杨大人有何过节,但我跟宜尔一样,实在不希望自损股肱、自毁长城的事情发生在五哥身上……”说到最后,便疼的闷哼了声。

赵世禛喝道:“别说了!”他转头道:“快传太医来!”

阑珊的额头上有汗渗出:“我说的都是真的,你要是不听……我我……”

“你还说!你说的难道我不懂?”赵世禛扶着她的肩头,却不知该怎么帮她,只道:“郑适汝都能看出轻重的事情,难道我不知道?你真当我是那种昏君,会迫不及待对杨时毅动手?”

阑珊一愣:“迫不及待?那就是说你的确有杀心。”

赵世禛倒是没有否认:“我的确对他有杀心。”

他的心里窝着一团火,本是极为炽烈的,却硬生生的封印着,所以只冷冽的燃烧,不敢放出来,生怕失控。

此刻听阑珊这般说,赵世禛索性道:“你可知道……母妃临去之前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让我杀了杨时毅?!”

阑珊的双眸顿时睁大,这瞬间竟连疼都不觉着了,只丝丝地艰难呼吸。

赵世禛道:“那是母妃的遗言,那天晚上你虽不让我进内殿,我如何不知道……”他的眼睛也迅速地红了,“姗儿你告诉我,我如何能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何能够饶了杨时毅。”

阑珊蓦地想到容妃那天晚上留给自己的那句话,心狠狠地一颤:“难道……”

“难道什么?”赵世禛垂眸。

阑珊却又噤声。

但是她心里已经知道了——容妃口中所说的“那个人”,应该就是杨时毅了,这样才能解释赵世禛如此迫切的杀心。

幸而腹痛遮住了她异样的神情,而赵世禛的注意力也都在她的身上,自然并没追问。

不多时太医们飞奔而来,进内请脉。

原来阑珊是因为情绪波动,气怒攻心,所以才牵动了胎气。太医们劝解了几句,又教导红线帮阑珊轻轻地按揉穴道以纾解的法子。

红线才要动手,赵世禛挥退了她:“你们退下吧,朕来就行了。”

他说着便坐在了床边上,把阑珊半揽入怀中,给她轻揉手臂,双腿,肩颈等处的要穴。

阑珊心定之后,身上的疼也慢慢地消退了。

此刻靠在他的怀中,想到方才都开诚布公说了,便道:“这么说,五哥并没有对杨大人不利吗?”

“没有。”赵世禛回答。

他的确不会绕过杨时毅,但现在还不到算账的时候。

先帝虽然离去了,但先帝的话却都在他的心中牢记着。

曾经先帝跟他说过,为人君者,要以天下为重,必要之时,要能舍自己所舍不得的人,也要能容自己所厌弃的人。

容妃的话他当然也没有忘。

但对于容妃来说,他只是一个儿子。

可如今他有了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为人君主。

杨时毅的账他记着,但在此之前,他会做一个称职的君王,让那位“国之重臣”的大人,能够“物尽其用”的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现在让杨时毅死,的确是太过的暴殄天物了。

在儿子的身份之前,他为着天下,选择了先当一个合格的帝王。

阑珊听了赵世禛的回答,才略松了口气,就听见外头脚步声响,有稚嫩的声音响起:“母后呢?母后怎么样了?”

原来先前郑适汝去接了宝言跟端儿,正想着要不要出宫,毕竟自己已经碍了皇帝的眼,而对她来说,若不是因为想着阑珊,她也没有必要往宫内来。

谁知却见小太监们一通乱跑,郑适汝拦着一问,却听说是传太医往御花园的,据说是皇后身子不适。

郑适汝心头一惊!

之前阑珊露面的时候,郑适汝就发现了她的脸色其实不大对,等到阑珊握住她手的时候,郑适汝已经确信,她是听见了。

所以郑适汝也立刻告退,因为她知道,有些话,得是“两口子”私下里说的。

果然如她所料。

可如今听说阑珊身子不适,便知道必然是阑珊跟赵世禛说起来才导致的,她心中才有些慌张,生恐阑珊一时惊急有个好歹。

于是忙同端儿宝言西窗等一起到了。

端儿人虽小,却跑的飞快,简直如风一般,西窗撒腿都追不上。

郑适汝才刚进殿,端儿已经扑到了里间,一抬头就看见赵世禛亲密地半拥着阑珊,姿势还没怎么变。

端儿一愣之下,忙跑到跟前,扶着床边仰头问道:“母后怎么样?”

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担忧关切,还有点微红。

“母后没事儿,端儿别怕。”阑珊说着早推了赵世禛一把,后者才不情不愿地起身下地。

端儿见状便大胆地爬上了床:“母后!”他扑到阑珊怀中,有些哭腔的:“你不要有事,吓坏端儿了。”

直到这时候,西窗才连滚带爬地跑了出来,然后是郑适汝跟宝言。

赵世禛毕竟才跟郑适汝“不和”过,这么快又见了,不免有点尴尬。

但到底是他,很能屈能伸,便笑着迎过来:“嫂子,宝言……”叫了郑适汝一声后,便俯身笑眯眯地看着小郡主,显得非常和蔼。

这幅宛若“慈父”的表情,都没有对端儿用过。

宝言对于这位“皇帝叔叔”倒是很亲近的,但她虽然小,却已经开始学规矩,且学的非常之好,此刻就按照往日郑适汝跟嬷嬷所教,跪地道:“参见皇上叔叔。”

赵世禛嗤地一笑,蹲在地上亲自将她拉了起来,道:“好了,你婶婶想你呢。叔叔带你过去。”说着竟把她抱了起来。

郑适汝本是要去看阑珊的,谁知见赵世禛这幅脸色,真是叹为观止,竟不知他是特意装出来的呢,还是……刚刚的给人“调教”过了。

赵世禛抱这宝言才要走,见郑适汝打量自己,便又笑道:“先前朕有个言差语错的冒犯了嫂子,请您不要见怪。”

郑适汝淡色道:“皇上这么说,臣妾可是无地自容了。”

赵世禛笑了笑,抱着宝言回到床边,把小女孩儿放在阑珊身旁,端儿见状,忙小心翼翼地挪到里头去,给宝言让出一个地方。

阑珊也格外喜欢这孩子,便忙先抱了一把。

赵世禛在旁边看着,见端儿跟宝言一左一右,这场面倒也十分融洽。

此刻,郑适汝也走了过来,见阑珊面上带笑,就知道已经雨过天晴了,便淡淡地问道:“皇上觉着,姗儿这次会生个公主,还是皇子?”

赵世禛笑道:“都好,只要是她生得朕都喜欢。”

郑适汝挑了挑眉,却也不再理他,只也走到了床边。

赵世禛也知道两人必有体己话,见状便转身走了出来。

端儿跟宝言在阑珊身边玩了半晌,怕太扰了她的精神,两个小家伙便又下床,手牵手到外头玩去了。

剩下郑适汝跟阑珊两人在里间,阑珊才得闲道:“宜尔,之前委屈了你,你、你别放在心上。”

郑适汝似笑非笑地说道:“你真的跟他吵过了?”

阑珊道:“不是吵,是好好的讲了讲道理。”

郑适汝道:“这天底下,恐怕只有你说的话他才能听进去。”

阑珊忙道:“其实五哥是心里明白的,他也知道你是为了朝廷好,为了他好,他并没有想为难杨大人,只是……”

如今阑珊的心情却也跟赵世禛差不多,容妃、先帝等的长辈纠葛,做儿子媳妇的,怎么好启齿。

便只道:“总之你放心,杨大人会无碍的。”

“这就好。”郑适汝无声一叹,道:“我其实也是多余替人操心,以后不会再贸然多嘴了。只是想着皇上现在为难杨大人,当然是弊大于利,若因此引得百官逆反,一不小心就可能留下不好的名声……他若是个不相干的人,我也不插嘴了,但他偏是你的心上人,若他有个不妥,你难道不跟着受累吗。”

阑珊早知道她的用意之深,听了这个便不由将郑适汝抱住了。

紧紧地把郑适汝抱了会儿,阑珊忍不住道:“你也不要怪五哥,他……”

把心一横,阑珊道:“那个……那是昭烈皇后的遗命。”

她是靠在郑适汝耳畔说的,郑适汝自然听的清楚,闻言微震,却又若有所思道:“原来是这样。”

阑珊叹了口气:“昭烈皇后又是那种方式殒身的,这些日子来五哥虽然只字不提,可我知道他心里难过的很。”

郑适汝轻轻地在她背上抚了抚,竟叹道:“昭烈皇后真是好狠绝的心思啊。”

阑珊不解,便轻轻地放开她:“你说什么?”

郑适汝道:“你不明白,我猜昭烈皇后之所以选择自焚,一是不愿意跟先帝同葬,所以宁肯灰飞烟灭。但另一方面,她恐怕正是要以这种惨烈之极的方式给皇上留下深刻的印象,让皇帝越发的无法原谅杨大人。”

阑珊一抖:“啊?”

“当然,先帝既然要她殉葬,她也明白自己是逃不脱的,若硬要挣扎反抗只会连累她的儿子,所以她一定要把自己的‘死’,算计的淋漓尽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