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东宫娇娥 > 东宫娇娥 第2节

东宫娇娥 第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东宫娇娥!

“娘相信一个人的品性是不会变的,那郭俭是个温良知礼的人,想来那太子殿下也是。只要好好与他说清楚,他不会为难咱们。”

说清楚,然后呢?

她跟郭俭的婚事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也是摆了筵席请吃酒的。在榆桐,谁又不知道唐家入赘了一个姑爷?这人平白无故消失了,总得有个说头,除非是唐家日后不在榆桐做生意了。

何况,就算是要去跟太子说清楚,唐细也觉得该是自己亲自去。去了京城,不管发生何事,都有她一个人担着,叫母亲去算怎么回事。

总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娘,我自己去京城吧。”唐细起初瞧见信的时候的确是惊着了,觉得像是做梦,不敢信自己会遇到这种事,可既然的确是事实,她倒也能接受,“爹信中说的是太子希望我进京,我若不去,便是拂了太子面子。到时候,你跟爹在京城,我也不放心。”

“你放心,京城里有你外祖一家。不管怎么说,娘好歹也是尹家的姑娘,若真出了什么事,尹家不会不管娘。”

有些重话唐细没好意思说,若外祖一家心中真有自己母亲这个出嫁了的姑奶奶的话,那她二舅当初便不可能敢做出那等事情来。说起来,尹家之所以敢这么做,也是欺负唐家一介商户,没什么背景靠山的。

也是欺负他们唐家只得三个闺女没儿子,欺负绝户。

唐细原也不是多争强好胜之人,但她心里有杆秤在,知道是非好坏,且她也心疼自己爹娘。所以,此刻,她其实倒也生了那么点倒不如认命的心思。

不管他能给自己什么名分,只要能入东宫,能给父母撑起一方天地来,她倒也不怕吃苦搏一搏。

“娘,您先别着急。”心中有了自己的思量后,唐细反倒镇定许多,只安慰母亲道,“您别只往坏处想,未必不是好事。您瞧,爹能给咱们写信,说明那位殿下并未计较许多。”

“您也说了,一个人的品性不会变,他从前是什么样的,日后肯定也还是什么样的。何况,除了不知他身份让他入赘唐家外,别的咱们也没什么对不住他的地方。爹重用他,也是打算日后把唐家家业交给他的。他是明理之人,会明白的。”

唐细开解一番,尹氏心中细细揣摩,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所以,倒想开不少。

“娘想好了,咱们母女两个一道进京去。不管发生什么,有爹爹娘亲陪在你身边,你也无需怕。”

唐细知道母亲有几分固执,决定的事情轻易改变不了,所以,也不再劝,只说:“那三妹妹怎么办?”

尹氏说:“悦儿就暂时送去你大姐家去。”

母女俩既然做了决定,便打算趁早收拾一番早早出发进京。所以,次日一早,尹氏便带着次女幺女乘车去了长女家。

恰好聂奉今日休息在家,听说岳母和两位姨妹来了,立马过来拜见。唐细的事情,昨儿晚上唐欣已经跟自己丈夫说了,所以聂奉如今也是知情者。

聂奉拜见了岳母后,左右瞧了瞧,想着岳母此番来怕是有要事相议,所以便建议道:“不若让奶娘抱着三妹去找义天玩吧?”

义天是聂奉和唐欣的儿子。

尹氏正有把不相干之人都打发走的意思,所以就让奶娘把小女儿带走了。唐欣见状,也把屋里伺候的丫鬟打发了出去。

见屋里剩下的都是自己人后,尹氏索性开门见山直接说道:“我与你们二妹要入京一趟,悦儿就暂时托付给你们两个。今儿把她带来,就丢在你们这儿,等我从京城回来,再接她回去。”

唐欣夫妻相互看了一眼,心下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聂奉认真应下说:“娘尽管放心,我与娘子定会好好照顾三妹。”别的,岳母不说,他也不多问。

唐欣却问:“娘,你们是怎么打算的?去了京城,二妹是不是就不回来了?”她倒是有些不舍得,毕竟姐妹二人打小就好。

“你妹妹的事儿,等到了京城再说。眼下只是得了一封你爹爹的信,也做不了什么决定。”尹氏说,“你们在家也放心,一有消息,娘会告诉你们的。”

唐欣还要问,聂奉却插嘴截了她的话,只对尹氏道:“娘与二妹且安心去吧,若有使唤得着我们的地方,娘尽管吩咐。家里的事情,有我与欣儿在,娘与爹不必担心,只管应付京里的事便好。”

唐细朝聂奉福了下身子:“有劳姐夫了。”

“二妹客气了。”聂奉忙说。

尹氏今儿不是来串门的,所以,把小女儿托付给了长女女婿后,就带着次女走了。唐欣夫妻二人一路送到门口,目送母亲妹妹的马车渐渐走远后,这才携手往回走。

“你方才为何截我的话?”唐欣同他算起账来,有些不高兴。

聂奉垂眸看了眼妻子,认真道:“知道你关心岳母与姨妹,只是,此番她们心

中该也是还没有主意的。你一再追问,反而会让她们更加慌乱。”

又说:“你也不必担心,不管他是郭俭还是太子,始终是那个人,他的性子不会变。你我就安心在家等着,若有消息,娘会告诉我们。”

聂奉为人稳重,也算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在县衙门做了捕头,平时替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若不是看中他品性和为人,唐老爷也不可能会把长女嫁给他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聂奉自小父母双亡,由乡下的叔伯抚养长大,与唐欣结缘,是因为当时还是县衙门捕快的他救过唐家大小姐一回。

“你说的也对。”唐欣点点头,只能心里求菩萨保佑她二妹。

唐细与母亲出发进京前,有先飞鸽传书一封给唐老爷。所以,当一个多月后唐细母女抵达京城城门口的时候,唐老爷已经候在城门口多时了。

已是十月底的深秋季节,傍晚时分,路两边的枯草上凝着霜。天气冷下来,连晚霞都变得厚重。城门口,人进人出,十分热闹。唐家马车缓缓行至城门口,唐兆成瞧见了,立即迎过去。

唐细由贴身丫鬟秋意扶着下车来,高挑纤瘦的身子裹着件翠绿色的披风,乌发白面儿,巴掌大点儿的脸上,五官精致又不失柔美,一双眼睛跟会说话一样,蓄满了水,就这样窈窕立在城门口的时候,倒频频惹来不少目光。

“爹爹。”唐细朝自己父亲请安。

唐兆成左右望了望,忙说:“好孩子,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回家再说。”

所谓的这个“家”,是太子朱佑廷派心腹给安置的。如今唐宅里的仆人,部分是朱佑廷的人,另外一部分,则是唐兆成从牙行那里买来的。三进三出的院子,虽算不上大,但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来说,已经算是十分体面了。

院子干净整洁,一应都十分齐全。唐细母女才从马车上下来,便有候在门口的奴仆过来请安拿东西,唐兆成则带着夫人女儿去了内院说话。

“你信中说得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尹氏是急脾气,心中早憋了很多话要说。所以,一进屋,刚关起门来,她就忍不住问了。

唐兆成沉沉叹气,至今都觉得像是在做梦,一切都太不真实。

“就是这么回事,你也看到了。”唐兆成说,“太子知道细儿今天到,所以,特意差了人来递话,他晚上会过来一趟。”

“那他如今是什么意思?”尹氏着急又担心,“难道,就打算把咱们闺女安置在外头?安置在这院子里头?”

“孩子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说,你也别急。”唐兆成安抚。

“我怎么能不急?”尹氏急得都要哭了,“我好好的闺女,怎么就成了现在这番处境的?还不是怪你!”尹氏越想越气,便把一切罪过往丈夫身上推,“当初你就不该那么草率把咱闺女嫁给他,他是什么身份你竟然都没搞清楚。如今倒是好,惹上这么一尊佛,细儿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唐兆成是好脾气,任妻子怎么哭怎么闹,他都不恼,反倒是笑着一直安抚。尹氏闹了一场,又搂着女儿哭了一场,心情方渐渐好一些。

等娘哭够了,唐细才问自己父亲:“爹,您进京的事儿,外祖一家知道吗?”

唐兆成点点头:“登门去拜见过一回。”

尹氏又炸了,把丈夫一推,恼怒说:“你去什么去?还嫌人家不够看不起你吗?就是一把贱骨头,非得凑人家跟前去。”

唐兆成又哄:“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娘家。就算心里有气,但气度得摆出来。”像是为了哄妻子开心似的,又说,“魏融算什么,怎么比得过太子。”

“你可闭嘴吧。”尹氏骂。

她知道那魏融是女儿心中一根刺,轻易提不得。唐细听到了,却装作没听到,只安静坐在一旁垂头品茶。

尹氏见女儿没什么反应,方才作罢,但转念又问:“细儿的事情,你可有说?”

唐兆成摇头:“事情轻重我分得清,自然半个字不敢透露。”又说,“其实……我去尹府拜见,是太子的意思。如今,岳父岳母大人也并不知细儿嫁了人。我跟他们说要来京城发展生意,且细儿也会跟着过来,他们倒是有些惶恐。”

唐兆成揣着明白装糊涂,笑着说完后,只端起茶来品。

尹氏冷哼道:“他们怎么不怕?他们当然怕!他们家小儿子仗着为县官竟然强抢别人家的婚姻,他们家孙女婿一中举人就开始嫌贫爱富,这些事若是传出去,他们家颜面何存?”

尹氏忽然笑起来:“让他们怕一怕也好,如今我与细儿已经进京的事儿,想来他们不会不知道。”又对唐细说,“细儿,明儿就去你外祖家溜达一圈,倒要看看,那二老会如何给你一个交代。”

一家三口说说笑笑,一时倒忘了东宫那事儿。吃完了晚饭,唐细去沐浴更衣。从净室出来后,秋意走过来说:“姑娘,方才老爷身边的人来说,那位爷已经在府上了。”

第003章

秋意从小就伺候在唐细身边,跟唐细年岁相仿,主仆二人是一起长大的。秋意是孤儿,无父无母,最亲的人便是自己主子唐细。唐细信任她也重用她,所以这回入京来,身边就只带了这一个。

唐细的事情,秋意也知道。她口中的那位爷,便是当朝太子殿下。

唐细心细,唐老爷只提了一嘴,她当时便记下了。方才沐浴的时候还在想着这事儿,一会儿他来了,她要怎么与他相处才好。

所以,因心中早有准备,乍一听到秋意的话,倒也镇定。

紧张肯定是紧张的,可她也不至于慌了手脚。转身于梳妆台前坐下后,唐细望着铜镜中的自己对秋意说,“帮我梳头换衣吧。”

“是,小姐。”秋意应下后便拿了木梳子站到了唐细身后去,抬眸望着铜镜中主子那张绝色倾城的脸,秋意欲言又止,有些犹犹豫豫的。

唐细看到了,就笑着说:“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知道,不管你说什么,都是为了我好。”

秋意这才说:“小姐,你怕吗?”

秋意与自己主子朝夕相处十多年,她算是十分了解自己主子的。她看得出来,自家小姐这怕是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打算留下来了。

唐细认真:“说不怕,是假的,毕竟他是那样的身份。可要说怕,却也并不会特别怕。我与他好歹朝夕相处过,彼此间感情虽不深厚,但总归有点。只要日后守着本分行事,就算错,也错不到哪儿去。”

“小姐就没想过回榆桐吗?”

唐细倒是看得透彻:“他是太子,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我与他之间日后是什么关系,他占主导权,是他说了算。”

秋意:“可是姑爷……”意识到说错了话,秋意立马改口,“可是奴婢觉得,太子殿下会尊重小姐的选择。若是小姐不愿去那深渊,他会放了小姐的。”

“你又怎知我不愿去?”

秋意不说话了。

唐细轻轻叹息一声,语气有些凉薄,只说:“其实我算是明白一个道理,这世道,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的天下。若我唐家有权势,二舅也不敢那般强抢。我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为我爹娘想一想。”

又转身握住秋意手说:“他该会给我一个名分,秋意,若是你不愿意一直跟着我,日后也可留在我娘身边照顾她。”

“不,小姐。”秋意忽然跪了下来,表了决心说,“这辈子秋意都是不会离开小姐的,小姐走到哪儿奴婢便跟到哪儿,奴婢的命都是小姐的。”

“你言重了,起来吧。”唐细弯腰,亲自将人扶起。

而此刻前头书房,唐兆成夫妻二人一起陪太子坐着。室内很静,谁也没说话。

太子一袭紫衣常服,金冠束发,这是他平时最寻常的穿戴了。可即便是最寻常的穿戴打扮,那与神俱来的贵气也不容人忽略。坐在那儿,哪怕是不说一句话,迫人的气势也足以让人不敢大口喘息。

更别说说话了。

朱佑廷是身份矜贵素来寡言,而唐兆成夫妻则是不敢多言。尹氏原是急冲冲等着太子来,大有要与他论个明白的意思,可真正等人来了,她反而熄了那股子气焰,没那个胆了。

太子来见唐家人,自然不会刻意摆太子的谱。不过,即便他在唐家人面前尽量放下身份低调,但他也不可能从一国储君变成市井小民。有些东西刻在骨子里,丢不掉。所以,尹氏怕他,也正常。

这是朱佑廷恢复身份后第二次来见唐兆成,第一次是需要他写信回榆桐的时候。而平时,有什么话,太子都是差人过来。

唐兆成觉得如坐针毡,就怕太子等得不耐烦,恼了,会一句话就断送他女儿的幸福。所以,唐兆成便主动替女儿请罪说:

“殿下莫要怪罪,小女不懂规矩,倒叫殿下等候多时。”又说,“只是她从小就娇气羸弱,又舟车劳顿月余,想必是累着了。”犹犹豫豫的,尝试着劝,“您看,您若是着急,便改日再过来吧。”

朱佑廷近日来诸事缠身,方才在想别的事情有些走神,所以一时倒是忽略了唐家夫妇。此番听到唐兆成的话,他才回过神来。

“不碍事,再等等。”他倒是有足够的耐心。

目光在唐氏夫妻二人面上一扫而过,之后倒也没说什么,只是端起一旁案几上的茶来喝。意思着轻啜了两口,就放下来了。

除了天子,这太子爷可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等过谁。即便太子没露出不耐烦的表情来,但侍奉太子多年的东宫大太监总管万德平还是一颗心悬到了嗓子眼。自己主子自己知道,轻易喜怒不形于表,素日里瞧着温润平和,但手腕却是强硬。

杀罚起人来,可是半点不会含糊。今儿这位小主子可真是惹到了真佛了,也不知日后日子会怎样,万德全倒有些同情这个还未谋面的主子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