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东宫娇娥 > 东宫娇娥 第19节

东宫娇娥 第19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东宫娇娥!

这些日子来,他忙,不曾过来探望,她心中多少也会有些想。夜静无人的时候,她也会失眠在想,日后的日子会怎样。

会有期待,会有憧憬,但也会有畏惧、害怕,怕担子太重,她胜任不了。

但不管怎样,她都没想过退缩、放弃。

唐细会适时去作,但不是爱作的人。见一国储君都放低姿态来迁就自己了,她便也想打心眼里对他好些。

“殿下若是喜欢,妾可以多做几副。”也知道他身为太子,一应衣物都是十分讲究的,或许她费了半天功夫做出来的衣裳鞋袜,他可能都穿不上,但做不做是她的事儿,穿不穿却是他的事,“妾身愿意做,殿下可以不穿。”

见她小心翼翼的跟自己说话,也太可怜了些,于是伸出手去握住她纤软的小手来:“你若真有这个心,便做些贴身衣物。穿在里面的,没多少规矩讲究。”

唐细觉得他这个主意挺好,点头同意了。

没留宿唐宅,朱佑廷知道这段日子自己怕是不能夜不归宿,所以,他也没急着这一日两日的功夫。果然,擦着天黑才回东宫,皇上那里差人来喊他了。

朱佑廷料到父皇找自己何事,所以,换了身衣裳就赶去了勤政殿。

第024章

太后找皇后商议太子选妃一事, 皇上已经知道了。太后和太子的态度,皇上心中也有数。

之前皇上不明白为何太子会对一个小户女非娶不可,太子是他的儿子,他素来了解他的脾性, 不是那种拎不清的。所以, 面上与太后周旋着,暗地里,却打发了自己亲卫去了榆桐探听唐家的消息。

消息一送进京来, 皇上便明白了。

“你失踪的那一年,只与朕说流连在外,倒没提过已于民间娶妻一事。”勤政殿内无旁人, 都被皇上打发去了外间伺候, 见太子来了, 皇上开门见山。

他派去榆桐县的人回来说,这位唐家二姑娘, 其实早在榆桐时已经嫁了人。虽没有大操大办,但若有心打听,总会知道。

太子不是这种不谨慎之人, 瞧上了一介平民之女, 不会不去细查唐家底细。

若得知她已经嫁为人妇却还执着筹谋娶她为太子妃,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那个入赘唐家的上门女婿, 就是太子。

皇上派人去榆桐, 早在太子意料之中。既是知道, 也早猜得到终有一日父子二人会对于此事细谈。

朱佑廷垂首:“欺瞒父皇,是儿臣的错。”

皇上难以理解:“不知者无罪,且当时也算是唐家人救了你一命,就算你实话实说,朕也不会追究唐家人之过。你若不舍那个女人,大可收入东宫去,又何必大费周章谋划一番要择她为太子妃?”

太子回道:“唐家待儿臣不薄,唐老爷算是儿子救命恩人。唐家虽一介布衣,但唐家的姑娘也是娇养着长大的,儿臣也不忍心她为侍妾日后入东宫遭人作践。求皇祖母帮忙,抬了她身份,给她太子妃之位,也算是对唐家的报答。”

“太子的这个报答,未免太大了些。”皇上并不满意太子的说法,拂袖冷哼,“何况,那唐家可是要你入赘!此事若传了出去,皇家颜面何存?”

虽说不知者无罪,但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是改变不了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今这墙糊的严实,自然无事,可若有一天这墙破了,透了风来,得多难听?

太子替唐家人说话:“此事唐家也知道事关重大,他们自会守口如瓶,不会说出去半个字。”

“唐家自然不敢。”皇上严肃。

太子抬眸,望向坐在龙案后面的天子。此事不容商量,他是半步都退不得的。

好在皇上也知道此事太后插手了,又抬了那位唐姑娘身份。如今是陆府大姑娘,从陆府出嫁,倒好配太子。

“榆桐的事情,太后可知?”皇上冷声问。

太子抱手回:“儿臣怕皇祖母担心,没敢告诉她老人家。”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皇上挥挥手,开始撵人走。

朱佑廷知道此事多半已成定局,便退了出去,没再打搅皇上。

赐婚的圣旨虽然还没下来,但陆家那边似是等不及了。才过了上元节,便差了人来唐家催,说要赶早接了姑娘去侯府。

陆家人喜欢自己闺女,尹氏心中高兴。对陆家,她也是没什么不满意的。

这回陆家催着来接人和之前尹家来接人不一样,尹家目的不纯,尹氏怕女儿入了那龙潭虎穴会吃亏,所以舍不得。但陆家不一样,陆家诸位夫人都是热情好客又好说话的爽快人,她们只会疼细儿。

所以,陆家人才来一回,尹氏就帮着女儿一起收拾细软。次日一早,就陪着一道去了陆府。

陆府乃是侯府,陆老侯爷又是三朝元老,是国舅爷,陆府门第自然恢宏大气。世子夫人一早给唐细腾出来的院子,也是位置好又宽敞的。

独立的小院落,还是个两进的院子。丫鬟婆子,也拨了十来个来,都是侯夫人和世子夫人婆媳精挑细选的。

其中有一位项嬷嬷,跟在老夫人身边几十年了,也被老夫人拨了过来。

得知项嬷嬷身份后,唐细表示敬重,忙站起来与她说话。项嬷嬷却是个可爱又慈爱的,见唐细颇为拘束,她笑着说:“姑娘日后有什么事儿,尽管吩咐。若有不懂的,也尽管来问老奴。”

“多谢嬷嬷。”唐细对她十分礼遇,“日后怕是有许多地方要请嬷嬷请教,还请嬷嬷不要嫌我烦。”

世子夫人就陪在身边,一直稀罕的拉着唐细手。见她这么乖,又懂事会说话会做人,身上竟无半点小家子气,让人瞧着听着都舒服,心中不由更喜欢她。

“细儿,项嬷嬷可是你祖母的左膀右臂,你祖母能拨来你院子做事,可见她老人家有多喜欢你。”怕她拘束,跟陆家人客套,世子夫人又说,“既能做母女祖孙,就是天注定的缘分。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千万别拿自己当外人。”

“是,娘,细儿记下来了。”唐细心中明白陆家都是爽快人,她若是一直拘束扭捏,倒是显得矫情不好相处。

“这里便教给项嬷嬷归置打理,走,你跟娘去老夫人那儿。”说着,就拉着唐细往老夫人院子去。

这些日子,唐细与陆家阖府相处得都十分愉快。她母亲世子夫人和几位婶娘,也都在亲自动手替她绣嫁妆。

世子夫人嫁来陆家先后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如今四十多了,也早知道自己不能再有身孕。从前的时候,她都没妄想过这辈子能有送姑娘出嫁的那一天。如今得了这样的机会,她十分珍惜。

除了伺候老夫人左右,就是陪着唐细这个干闺女一起呆在唐细的院子。母女俩一说话就能说到半夜,大夫人把她跟丈夫的事儿都告诉了这个女儿。

“你爹可能还不知道得了你这么一个乖姑娘呢,信是寄送过去了,只是还不知道收没收得到。他若是知道这辈子有女儿了,估计要呈折子给陛下,然后快马加鞭赶回来。”

陆大老爷御守东海,最近才打完胜仗。这些,唐细都听太子说过。

“女儿也想见一见父亲,他是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女儿也很钦佩他。”唐细颇为景仰。

大夫人却抬手刮了下她脸:“等你跟太子成亲了,他定是要赶回来送嫁的。”

唐细却腼腆的垂下脑袋去:“赐婚的圣旨还没下来,也不知道顺利不顺利。”

“俭之做事,你放心。”大夫人并不觉得这还能出什么岔子,皇上瞧不上唐家,但不可能不给陆家面子。

自从唐细搬来陆府住下后,这些日子,朱佑廷倒常来。说是给侯夫人问安,其实就是想私会佳人的。

过了正月,入了二月,初八那日,赐婚的圣旨下来了。

陆家人并无意外,一应还如往常一样。倒是唐细,得了赐婚圣旨后,心中松了口气。

赐婚圣旨一日不下来,就一日名不正言不顺。

接下来,就该筹备婚礼了。齐王婚期定在六月,太子长于齐王,婚期自然得靠前,所以,太后在五月给择了个吉日。

二月到五月,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功夫,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陆家唐家两家都忙得鸡飞狗跳,尹家那边却一派死气沉沉。打从赐婚的圣旨下去了陆府,尹兰池就病倒了。

大夫请了一拨又一拨,人就是不见好。最后还是尹老太爷托关系请了宫里的一个太医来瞧,太医说这是心病,吃药不管用。自己把气儿顺匀了,自然能好。

可尹兰池的心病就是没能做成太子妃,想治好这心病,就是让皇上改拟圣旨。尹家可还没那么大的本事。

尹大夫人坐在女儿床边,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池儿,你可不能有事。嫁不成太子没事,京中那么多的好儿郎,娘给你择个好的。”

尹兰池仰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双目无神。她听得到身边母亲说的话,却浑然不在意,只呆呆望着帐顶。

半饷,才缓缓开口问:“娘,为什么?太子看上了她什么?我又哪里比不上她,为什么最后会是她做太子妃。”

尹大夫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能说:“她踩了狗屎运,运气好,入了太后的眼。她有那个运气却没那个命,太子妃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我不认命,我不想一辈子跪在她脚底下。”尹兰池痛苦的摇头。

尹兰池缠绵病榻三个月,而这三个月里,唐细却过得匆忙又紧张。临出嫁前几日,陆家差人把尹氏也接了过来。

紧赶慢赶的,好不易赶在出嫁前把嫁妆都一应准备齐全。如今,也就等着五月二十八那日出嫁了。

临嫁前,唐细失眠了。夜里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

虽然不是第一次嫁给他,但这回不一样。离开陆家,日后她所能倚仗的,就是那个男人了。

第025章

尹氏陪着女儿睡, 她也有同样的担心,睡不着。见女儿也睡不着,尹氏索性坐了起来。

“细儿,你若是实在睡不着, 我们母女便说说话吧。”

唐细翻了个身, 拥着薄薄的被子也坐了起来。外间守夜伺候的秋意听到内室的动静,也忙穿鞋起身,凑在门间小声问:

“夫人, 小姐,可要奴婢点蜡烛?”

“点根蜡烛吧。”尹氏冲门外的秋意说了一句,见秋意披衣进来于床头案上点完蜡烛后就要走, 尹氏留了她, “你也坐下来, 咱们三个一起说说话。”

“是,夫人。”秋意倒是没敢坐, 只立在床头伺候着。

秋意是从小就被唐家买回去的,是在唐府伴着唐细一起长大。秋意是孤儿,最亲的人就是唐家人了, 尹氏母女几个也心善, 虽说秋意是奴婢,但待她极好。

“坐下来吧,今儿这里没有主仆, 你也不必拘着规矩。”

闻声, 秋意道了谢, 这才敢坐下。

尹氏叮嘱秋意:“宫里不比宫外,宫里的人也不比陆家人好相处,你日后陪着小姐入了东宫,记得要事事谨慎小心,莫要做错事情让别人拿捏到。凡事要与小姐商量,不懂的,可以问项嬷嬷。她老人家是侯夫人身边的老人了,懂得多。”

“是,奴婢一定牢记夫人的话。”就算夫人不交代,秋意也知道自己是要事事小心的。

尹氏又道:“细儿虽为正妃,但东宫里不可能只有她一个。对太子的那些侍妾,你既要给她们些脸面,不能目中无人,但也不必太给脸面。有些人蹬鼻子上脸,没由得最后骑到细儿头上去。”

“太子妃是东宫的女主人,下要管东宫内务,上面还要孝敬太后娘娘和诸位娘娘。你身为太子妃身边的一等宫婢,日后怕是要比从前多操几倍的心才行。”

“宫里不比外头,做事说话要圆滑妥善些才行。这样既对你好,也是对你主子好。”

不论尹氏说什么,秋意都认真听完,然后一一记在心里。

知道母亲担心害怕,虽然唐细心中也有些畏惧,但为了母亲,她倒是不敢把那份担忧表露出来了。

“娘,您不要再给秋意压力了。这些日子,她也是够紧张的了。”唐细笑着拉了拉秋意手,“你也不必怕,日后小心着些做事就行。我好歹是太子妃,还有太后娘娘疼我,只要我们不惹事,也不会怎样。”

秋意点头,表示自己也知道了。

唐细知道母亲担心她日后会吃亏,所以也不再提宫里的事,只捡了别的来说。

“今天干娘和我说,干爹就这两日回来。还有大哥,也能赶回来。”

陆府大房有三个儿子,但也就大爷娶了妻室。大奶奶给大爷生了个儿子,就是上回唐细第一次来陆府的时候,那个挤在诸位夫人中间的小男娃。

大房的四爷六爷还都不到二十岁,又常常随着父亲陆大老爷驻守边疆,也没空回来议亲。所以,都还没有娶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