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群英荡魔志 > 第四章教主战观主,观主身亡

第四章教主战观主,观主身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群英荡魔志!

第四章教主战观主,观主身亡

且不说几人争执,第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教主第一个下场。作为第一场比赛都没有人想要输,所以魔教教主第一个出来,代表着魔教的最高战力。

但是众人心里也就清楚,如果这一场战斗狙杀了魔教教主,那么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就会占据很大的便宜打击对方的气势。

但是如果被魔教教主击杀了,就会影响自己站到众人的事情,但是不管是孙温还是高正坤等人都心里清楚,即使自己为正道献身,也会有其他人继续支持正道,这就是一对三的优势。

高正坤正要出面。但是只见李伟,高冲,孙温和高正坤抱拳行礼,“师姐,师弟,我要报上次的一剑之仇。请让我出战。”

孙温和高正坤知道李伟高的脾气知道,如果这时劝李伟高退下,定会引起他极大的不满,也会对自己门派的士气造成极大的伤害。于是只能默认了。

李伟高拔剑在手,“剑名:斩风,请”。

文森的剑众人都没有见过。在过往的数次争战中,文森均是以指代剑。但是这时,背后的魔教中人取来一柄宝剑,交到文森手中。

文森抚摸着宝剑表面的花纹,思绪竟然在此时飘远。原来这把剑是文森和妻子彩儿初识时,彩儿送给自己的。彩儿当时给此剑取名为“虎齿”。

“剑名:虎齿。此剑为我妻彩儿所赠,取名虎齿,寓意男儿当有龙虎之姿”,文森其声温和,不带一丝的杀气。

众人见状无不惊奇,要知道这文森一直是一个冷静异常,从不表现自己的感情的人,这时居然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还有些走神。

但是孙晓琦等人知道,自从教主的妻子死后,教主很少提及妻子,更没有动用过这柄宝剑。看来是教主极其重视本次大战。

“出招吧”,李伟高大喝。

“哼”,文森冷哼一声,从回忆中回过神来。

“噌——”“仓——”两声剑鸣,紧接着是雷鸣一般的声音,两人居然用的同样是“撩剑式”,剑气和内力从青石板上向对方处激射而去。

这青石板本就是王屋山上最坚硬的石头,竟然在两人的内力下裂开了整整齐齐的一道。

周振和赵瑶等人均暗暗称奇,要知道他们也能用内力将青石板劈开,但是未将青石板掀起来,只是剑气和能力前冲,这就是极高的手法和内力驾驭能力了。

两道内力、剑气在两人中间碰撞,竟然只是发出来“噗”的一声。但是紧接着碰撞之处的青石板竟然如粉末一般四散开来。

众人无不感到惊讶。但是只有高正坤眯眼向两人剑气划过的青石板。文森的剑气造成的剑痕切面光滑无比,李伟高的剑气造成的剑痕切面还有毛茬一样的痕迹。

高正坤心想:“看来这文森的剑气修为,内功修为是当世难有的高人,如此境界我只在师父身上见过,当真是功深如渊。但是李伟高师兄的剑气还是没有文森的锋利啊”。

高正坤心中正想着,两人已经交手十数招了。因为之前年轻一点被围困在魔教巢穴,被套取了很多的招式,所以李伟高用本门的“神风剑法”时,常常被击破。

李伟高只好将“神风剑法”和门派中的其他的剑法交叉使用,让文森难以摸到轨迹。

文森一记横劈,李伟高挥剑横挡,两人竟然在此时就角力起来。

高正坤等人心中惊讶,按照两人的功力状态不应该在此时就比拼内力,反而应该用剑招试探。但是转念一想,定是这文森想要快速解决李伟高,为接下来的大战蓄力。

但是李伟高也是正道中难得的领袖,岂会不知道文森的打算。一面为文森的轻视感到愤怒,一面快速冷静下来,想着就算不能取胜,也要在内力比拼中让文森受重伤。

两败俱伤之下,魔教定会士气受损。可是,文森也是心思灵透之辈,看到李伟高面上脸色变化,立刻知道了李伟高心中所想。

“这神风剑主竟然还有如此的骨气,居然想要和我拼内力,哼”,心中想着,文森左手掐诀,并成剑指,让剑气从左手剑指激射而出,直冲李伟高胸前而去。

但是李伟高又岂会没有防备。

藏在袖袍之中的左手,也和魔教教主文森一样快速的射出剑气。

众人只听到刺耳的摩擦之声,两人剑气离体之后竟然碰撞在了一起。

在世人的传说之中的剑气最是难以抵挡,盖因为剑气离体之后,无色无味,无形无状,两人竟然能够以剑气抵挡剑气,无一不是因为对敌时的机敏和实战所积累的经验。

但是终归还是魔教教主文森的剑气更加锋利一些,竟然将李伟高的剑气斩成了两半。

魔教教主文森的剑气斩断李伟高的剑气之后,竟然还有余力向前,一下穿到了李伟高的胸上。

高振坤和孙温两人与李伟高相交多年,见李伟高受伤,立刻想要上前阻止这场比斗。

但就在两人上前之时,李伟高和魔教教主文森又再对了一掌。两人各自后退站定之后,魔教教主纹身嘴角溢出一丝鲜血,看来也被李伟高这临死之前的一击,震伤了肺腑。

但是再看李伟高胸前的小洞呼呼的冒血,嘴角止不住的鲜血往外吐。

高正坤将李伟高搂在怀中,指尖飞速在胸前点了几下封住心脉,让李伟高得以存活一段时间,但几人都知道李伟高此次必定是必死无疑。

李伟高临死之前断断续续的说道:“我为捍卫正义而亡,我为正道而亡”。

在场的众人无不为此感到震撼,正道中的青年一代无不坚定了除魔卫道的信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