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盛门 > 盛门 第139节

盛门 第139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盛门!

“呜——”

她立刻于迷糊中发出了九曲十八弯的抗议声,几乎是下意识地又往他身上贴了贴,将脸埋得更深。

崔湛忍了忍笑,又不动声色地轻轻往后撤开了些身,然后再小心地捏了捏她的脸。

陶新荷果然又开始抗议,且这回发出的声音乃是“呜呜——”两声,好像有些不耐烦了。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没有睁开眼睛,更没有伸手来挠,而是又追着他继续往怀里钻。

崔湛乐此不疲地接着又逗了她两回。

最后一次的时候,是崔湛感觉到后枕已至尽处,于是当陶新荷再追来时他便不再动了,顺势将她整个拥入了怀中。

他含笑低头,在她额间亲了一下。

陶新荷模糊地嘟囔了两声。

崔湛笑着牵起被子,心满意足地将她往自己怀里又裹了裹。

还好。

他想,那只是梦。

第二天清早崔湛便去上朝了,陶新荷则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慢腾腾起了床。

桃枝见她吃饭的时候还在打呵欠,便关心道:“夫人昨夜没有睡好么?”

陶新荷懒懒点了下头:“还行吧,就是半夜里好像帐中进了虫子,脸上老痒痒。”

“虫子?”桃枝等人不免大感诧异,虽心里想着这不应该才是,但嘴上还是立刻道,“婢子晚间再多注意些。”

陶新荷也没太把这当回事,转而又问起了崔湛:“将军走的时候可记得服药了?”

崔湛在战场上受过重伤,虽然后来恢复好了,但毕竟对元气有损,所以她便找了御医在适宜进补的秋时给他调理身子。

桃枝笑着回道:“夫人放心,早上婢子亲眼看着将军用的药丸。”

陶新荷点点头,正要再接着询问府里其它事,春棠忽然来报说崔夫人来了。

她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阿娘您过来怎么也不提前派人通知一声?”陶新荷边说着话,边笑着走了上来。

崔夫人笑道:“近日天气好,我来你们这里住几天,逛一逛。”

陶新荷这才注意到芙蓉等人手里还提了不少东西。

“那敢情好,”她笑嘻嘻地上前挽了婆母的手,说道,“正巧再过两日便是重阳了,到时我们还能一起去看戏射!”

崔夫人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晚些时候崔湛回到家里,得知母亲过来小住,也没有多问其它,只说戏射那日自己会陪她们两个一起去五梅坡。

等到夜里夫妻两个关上房门,他才问陶新荷:“今日你同阿娘单独说话时,可有觉得她哪里不妥么?”

陶新荷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便笑了笑,说道:“你放心,我都打听过了。阿娘这次过来并非是因受了什么委屈,只是她懒得因父亲去沾染些幽怨,所以就索性过来找我们玩儿了。”

陶新荷这话基本上是出自于她自己的总结,崔湛了解母亲的性格,知道他阿娘不会说得这样直白,不过遇上这么个投契的儿媳,自然是一听就懂,倒也的确用不着他阿娘说得太白。

他想到这几次见到爹娘时的情景,不由淡笑着摇了摇头:“我就说阿娘怎会在秋收盘账之前离开崔园。”又颇有几分感慨地道,“阿爹如今待阿娘倒的确是和从前有些不同了。”

陶新荷不以为意地随口回了句:“只怕是晚了些吧。”

崔湛闻言一愣,然后不知想到什么,忽地拉过了她的手。

正准备往床边去的陶新荷茫然地回眸朝他看来。

“新荷,”他极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说道,“我和阿爹不一样的。”

陶新荷虽听得懂他的意思,但却不太明白他这突然的担忧从何而来,不过基于诚恳的本能,她很是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啊,你其实像阿娘,不像公爹。”

崔湛微松了口气。

方才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于心底涌出一阵恐慌,生怕她会联想到“有其父必有其子”之类的话,又被从前的事影响,对他的信心和喜欢再大打折扣。

陶新荷就顺手拉着他一道往床边走,边走边道:“昨天晚上我好像被虫子咬了脸,刚才桃枝她们特意又拿香药熏了遍床帐,我们快进去捂着再说。”

崔湛忽顿。

察觉到他的停滞,陶新荷回过头看来,正撞上他略显尴尬的目光。

“嗯?”她微感疑惑。

崔湛看了她半晌,忽而一笑,然后凑身近前,低头在陶新荷脸上亲了一下。

“可是被这样的‘虫子’咬的?”他垂眸看着她,语声低轻地说道。

陶新荷倏地涨红了脸,怔怔望着他,过了片刻似是才回过神来。

“你怎么,大晚上地不睡觉来撩拨人呢?”她像是害羞,又像是在埋怨地说着。

崔湛看着她唇角边那抹似有若无的笑意,忽然间毫无预兆地被勾动了心弦。

他毫不犹豫地一把将她抱了起来。

“你这样说可冤枉我了,”他笑着,用犹如耳畔呢喃的语气对她说道,“昨夜我只是想与你亲近,这样——”

崔湛偏首,轻吻在她耳尖,然后若即若离地缓缓下移,最后,停在了她早已滚烫的耳垂。

“才叫作撩拨。”他语带笑意地轻声说着,又道,“你若弄不懂,我们可以去‘捂着’慢慢交流。”

陶新荷红着脸侧过身,回手抓住了他的衣襟。

崔湛唇角微扬,抱着她大步往床边走去。

崔夫人在深花巷住了两天,每日里见着儿子、儿媳都是满脸的笑容,直到重阳戏射当天,她在五梅坡看到了崔昂。

崔宗主是一个人来的,自称也是来看戏射的热闹。

“原本阿卢也想来的,”他这话是对着儿子说的,不过却有意无意地往崔夫人那里看,“不过我知道你阿娘喜欢清静,还是只我们几个一起比较好。”

崔夫人没有说什么,事实上她自打见到他起就明显整个人都沉静了两分,摆明并不太想与他搭话。

陶新荷只客气地呵呵笑。

崔湛有点看不下去了,于是借着挪位置的时候私下里对他父亲说道:“阿爹,您若是想和阿娘好好相处,就莫要有事没事在她面前提卢娘子了。”

谁知崔昂一听,反倒透出几分兴奋来,问道:“你阿娘可是对你们说了什么?她因着阿卢不高兴了?”

崔湛看他这个反应就知对方误会了,默然道:“没有。阿爹,您和阿娘夫妻多年,从前或许不够了解她,但现下也应该了解了,她不是喜欢与人纠缠的性子。您越是在她面前表示家里头还有个人等着自己,而您衡量或是比较之后选择倾向了她,她就越不愿担这个名头。”

崔昂微怔,然后下意识地问了句:“那我该怎么对她?”说完似乎意识到当着儿子的面说这个有些失面子,不由清了清嗓子,不大自在地道,“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你阿娘现在和从前当真判若两人,我瞧着不太习惯。”

崔湛并不想同他讨论这个,只道:“您就依着她的心意来就是了。毕竟您已经忽视了她这么些年,可能现在她也正不太习惯。”

崔昂蓦地一愣。

崔湛也不再多说什么,转身进了棚子。

崔昂又过了片刻才进去,视线落在崔夫人身上,默默无言地走到了她身旁的空位坐下。

不多时,有小吏端着盛满了花朵的木托盘进来,恭笑着对陶新荷道:“请两位夫人赏着玩儿。”

陶新荷看着盘子里的花,心中不禁生出了几分感慨。

她下意识地转眸朝崔湛看去,不想也正撞上了他投向自己的目光。

两人无声地对视了须臾,彼此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往时往事的影子。

“有劳。”陶新荷微笑地道了谢。

那小吏便又转向了崔湛,恭声道:“竞射还有一刻便正式开始,请骠骑将军移步中场开箭。”

以崔湛如今的身份自然是不会也不适宜再亲自下场比赛,但他要来观战的消息却是早就插上翅膀传了出去,冲着他来的人依然很多,官方也早就把这开箭的席位给他留着了,就等着今日本人到场。

崔湛点点头,站了起来。

但他并未急着迈步,而是静静看着陶新荷,似乎在等着什么。

陶新荷忍不住抿了抿笑,然后在公爹和婆母的注视下,伸手从木盘里拣出了一朵品相甚好的金山茶递了过去。

谁知崔湛皱了皱眉,没接。

陶新荷忽然想起他不太喜欢这花,不过好歹是她送的啊,他倒挑剔!

如此想着,她便又随意拿起了旁边那朵芙蓉给他递去:“这个好么?”

崔湛浅笑颔首,将花接过来,然后对父母告了声辞,便转身去了。

于是片刻后,满山坡的人都看见了这样一幕——

万年不曾戴过花的崔将军今日在头上簪了朵水红色的芙蓉,从容行至场中,身姿如松地站在阳光下,然后在漫山遍野的欢呼声中开弓射出了第一箭。

陶新荷坐在棚中遥遥看着远处那抹身影,眉眼轻弯。

接下来便开始了正式竞射。

崔湛刚回到棚里,就听见身后有个明显克制着兴奋的声音道:“卑职见过崔将军,见过荣国夫人。”

他转过头,看见一个身穿劲装,背着弓箭的年轻男子正站在棚外几步之处,看模样显然是要准备上场之人。

不待他开口,陶新荷已先好奇地问道:“你怎么不往场上去,反过来找我们?”

那人当即向着她礼道:“回夫人,卑职洪立人,年初刚入卫士署。因曾受过夫人和将军的帮助,所以一直想当面道谢,今日时机正好,所以冒昧前来与两位说话。”

陶新荷闻言不免诧异,下意识朝崔湛看去,后者也是一副没什么印象的样子。

卫尉寺虽然是崔湛所掌,但他自然也不可能什么人都认得。

只听洪立人道:“不知夫人可还记得,那年在百丰楼,有个外地人不懂‘看菜’,被旁边食客取笑,是您——还有将军替他解了围。”

崔湛还是没有想起来,但他也还来不及细想,就听见陶新荷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还颇带着几分欣喜地道:“原来是你呀!”又看着那人点点头,“看来你如今也寻到前程了,很好,待会比试可要全力以赴啊——呐,这个给你。”

她边说着,边顺手在盘中拣了朵金山茶,示意春棠给对方送了过去。

洪立人顿时有些受宠若惊的样子,双手恭敬接过,又连声道谢后才告了辞。

崔湛目光清淡地看着,没有说话。

之后一直到晚上回了深花巷,他都没有怎么言语。

陶新荷换完衣服出来没见着崔湛的人,一问才知他回来后就不声不响钻去书房了。

她想了想,去了书房寻他。

“元瑜——”她直接用这声替代了敲门,自然地顺手推门而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