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第19节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第19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宋锦想也不想的答应:“行,去吧,到时候和舅舅一起回来。”

又回到了桂花潭村,程泠先跑去见了宋英和宋莲。说来也奇怪,虽然在真实年龄上她比姐妹俩要大了十几岁,但却真的把她们当做是同龄的朋友一样相处。也可能是她们的家庭经历,让她想起了前世的自己,各有各的不幸。

她和姐妹俩约好第二天一起去赶集。

程泠小的时候跟着外公外婆赶过一两次集,印象中就是人很多,然后卖什么的都有,还挺热闹的。这次终于可以再来感受一番,心里还有点小激动。只不过因为宋锦宋一成需要提早去占位,所以他们四点多就醒了。

“要这么早啊?”她揉着眼睛,趴在外婆的肩头打呵欠。

“你趴外婆身上睡会儿。”吴枝花轻声说道,“要不你在家睡觉?”

程泠一下子就清醒了:“不要,我要去赶集。”

清晨四点多的农村小道,还能看到夜空的幽蓝,远处的天幕上可以看到明亮的启明星,而在启明星之下,地平线正透着隐隐的光。再过一个小时左右,太阳就要出来了。而现在这个时候,是盛夏的一天最凉爽的时候,程泠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旁边田野里的小虫叫,觉得即使是不睡,也挺舒服的。

宋一成在前面扛着东西。整个桂花潭村要去集市上卖货的,基本都在这个时候出门了。有挑着扁担的,提着竹筐的,趁着黎明前的星夜赶路,都希望能占个好位置——自从前两年开放集市上自由售货之后,很多村民会趁这一日卖点菜什么的来赚点外卖。纯粹靠种地,想要拿到钱,实在是太难了!

到了镇上后,大家先去工商所交摊位费,工商所没开门,但开了一个小窗户,已经有不少别村的人正在窗口处等待。工作人员在小窗户里呵欠连天的一边收钱一边给号码纸,相当于是入场券。

摊位费不贵,小摊位两毛钱,大摊位五毛钱。像是宋一成这种带了布料来卖的,就要去规划好的大摊位。程泠好奇的研究了一下到手的那张入场券,就很普通,上面有日期和工商所的盖章。排队拿到入场券之后,大家都跑着去占地方。

这个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像是卖菜卖鸡蛋卖包子的这种,就在主街上随便占位置,谁跑得快谁占的位置就最好。一时之间,热闹极了。程泠看得津津有味,不过下一秒她就被抱走了,她们要去的大摊位在另外一条街,过了一座很有年头的石拱桥,那边新建了一个专门卖布料和衣服的场地,其实就是一排排的石台,位置也是随便占。

宋一成腿长跑得快,占了一个最靠近入口的位置,相当优越。

“泠泠先去买几个包子来。”吴枝花塞给程泠几张粮票,“要我们村里周奶奶卖的,她做的包子好吃,还干净。”

“行。”程泠认识周奶奶,点点头拿着粮票就往外走。

比起大摊位那边的冷清,镇上的这条主街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大家基本都占好了位置,卖菜的往地上铺一张报纸,把菜摆开,都是自家菜园子里现摘的。还有卖鸡蛋卖家禽的,时不时有鸡叫鸭叫声。还有卖早点的,开始铺开场面,支开桌椅,有做包子的,也有做面条的。间或插着一些修电器修自行车的摊子。最早的一波赶集客是镇上的本地居民,知道今天是集市,早早的就起来,一是来凑热闹,二是早上的菜最新鲜。等到了太阳升起,八九点,才是从十里八乡赶过来的村民们。

程泠找到周奶奶的小摊子,粮票递过去:“周奶奶,我要三个肉包子。”

周奶奶看到她小小一个,笑得老脸皱起,特意挑了三个大的给她,还多拿了一个发糕:“泠泠乖,周奶奶多送你一个发糕。”

“谢谢周奶奶,不过我不能要。”现在的村民们可都不怎么富裕,程泠不想占老人家便宜,她从口袋里掏出两毛钱,递了过去:“周奶奶,我没有粮票了,只有这个。”

周奶奶平素最爱这样粉雕玉琢的小女娃,手一挥,装作生气:“去去去!周奶奶请你吃的,不要钱!”

程泠眨眨眼,只能默默的收回来。

拿着肉包,轻快的回到了自己的摊位上。和舅舅外婆分吃了之后,她终究是觉得有点困了,趴在石台上睡着了。等到再醒的时候,周围已经是人声鼎沸。

舅舅和外婆已经顾不上她了,因为摊位上围满了人。看穿着,应该就是从附近村庄赶过来的,她还看到有不少的女人在身后背了一个小背篓,小背篓里还坐着一个娃娃。

“同志,袜子怎么卖的?”

很多人说话都带着非常浓重的乡音,她要认真听才能听懂。好在宋一成和吴枝花是能够听懂的。

“七毛一双,买两双就六毛。”

“便宜一点噻。”

“便宜不了噻,同志。这是广州货,质量好得很,可以穿很久的。你要不就买两双,两双只要一块二,比国营商店便宜了三四毛。”

宋一成决定不说这个是香港货,对于很少去外界的村民们来说,他们对香港没有什么认知,反倒都听说过广州。

“行,那就拿两双。”

村民们也不傻,算了一下,的确是比国营商店要便宜,这才爽快的交钱。

程泠观察了一下,不得不说,她舅真的智商爆发了一次。这个决定太正确了!这边的人流量比夜市街还要高很多,而且可能是因为之前农村的物资一直都比较匮乏,所以大多数的人是不怎么挑款的,反倒对于价格和质量更加的在意。舅舅把售价往下压了一两毛,加上位置好,不大会儿功夫就卖出了二十多双。

“看这个样子,今天卖一百多双是没有问题的。”宋一成有点得意,趁着空隙悄悄的对外甥女说。

程泠戳戳他:“舅舅,别得意了,来新客人了。”

新客人是来问布料的:“这布多少钱一米?”

“六块一米。”

客人有点惊讶,摸了摸布料,感觉还不错,于是就更迷惑了:“怎么这么便宜?”

要知道,这市面上类似的布料一般都是八到十块一米。

宋一成摆出自己觉得最诚实的笑容,扯开布匹,坦诚的道:“同志,不瞒你说,这匹布当时染色的时候染坏了,每隔一段就有点颜色不均匀。不过品质肯定是好的,广州货。店里都卖到十块钱一米。”

客人顺着他指的地方看了看,皱了皱眉,似乎是有点不满意。

这时候就要轮到吴枝花出场了:“这位大嫂,你看这个颜色其实你要是不仔细看的话都看不出来。你是买来要做衣服还是做裤子?”

“做裤子。”

“做裤子的话没问题的,你看看,一条裤子大概扯个一米布。”吴枝花比划了一下,身为苦过来的新中国老公妇女,缝纫技能她也是懂一点的,“正好这条边就可以缝里面,这样在外面看的话是很难看出来的。而且,省了四五块钱呢,这四五块钱去干啥不好,你说是吧?”

大嫂显然被吴枝花的话打动了,的确,四五块钱可以买多少东西了!反正咱下地的人,除了质量之外,别的也不讲究。她比划了一下,决定买了。

“行,那给我扯一米,我给我当家的做条裤子。”

话音刚落,吴枝花已经拿起大剪刀,“吱”的一声剪了一米下来,叠好递给她。

等到这位大嫂子走了后,程泠默默的向外婆伸出大拇指点了个赞。

吴枝花清咳了一声,抿了抿鬓角,眼里闪过几分得意。哼,不就是做生意吗?看上去也不是太难。

到了半小时后,宋英和宋莲来了。

“泠泠,和小伙伴们去玩吧。别跑远了。”宋一成和吴枝花忙起来,也顾不上她,索性放她自己去玩,“对了,你有钱吗?”

“有,妈妈给我钱了。”程泠欢快的拉着姐妹俩走了。

这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整个集市人最多的时候。程泠还好,之前已经看了一段时间了,宋英宋莲倒是张开嘴,看到每样东西都迈不开腿,觉得好热闹。

“你们没来赶过集吗?”她有点疑惑的问。

“姐姐来过一次,我没来过。”宋莲着迷的看着有人在叮叮当当的敲麦芽糖,有点嘴馋。

宋英要更温柔也更内敛一点:“家里事情太多,我妈没时间带我们来玩。”

“请你们吃糖。”程泠摸着口袋里的五块钱,豪气的道。自从她妈开始赚钱了之后,她的零花钱就从一块两块变成了五块。

三个小女孩一边逛着,一边吃糖。

“还是镇上热闹,比村里好玩多了。”

“今天是热闹,不过平时的话还是县里面和市里面更热闹。”程泠随口答道。

宋莲问:“真的吗?是不是每天都那么多的人,和今天一样?”

她挑了一些好玩的事情和场景告诉俩姐妹,宋英宋莲听得很投入。在看到她们眼中的光时,程泠忽然心里一动。

“不过,越大的城市越热闹,我妈说广州要比市里面热闹一百倍一千倍。”她用夸张的语气说道,然后讲广州的东方乐园,广州的车水马龙。大部分来自于她妈之前的讲述,小部分来自于自己的发挥。

“什么时候能去一趟就好了。”宋英喃喃自语,眼里充满了憧憬。

很好,要保持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这样才会有动力,程泠在心中偷笑,留在这里是不会多大的出路的,就像是以前的她。她好歹还有亲妈的资金支援,衣食无忧,生活不愁。这俩姐妹,啥也没有。

“加油,好好读书,说不定以后可以考到广州去上大学!”她鼓励道。

“嗯!”

宋英腼腆又期待的一笑,宋莲则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宋一成这场集市收入颇丰,普通的短袜卖出去九十多双,布料也卖出去二十多米,按照陆冬林说的对半分,他能分到不少。而吴枝花经过这一次之后,真正见识到了自己做生意来钱的速度,也不再叨叨他了,这是另外的意外之喜。

再接再厉,他打算在家里再待一天,后天是另外一个乡的集市,同样是可以去赶的。说不定还能销掉一部分。

“泠泠你是等我一起回还是先让你姨妈送你回去?”

“姨妈要回来了吗?”程泠想了想,赶集这事儿玩了一次就可以,她不要再早起了,“那让姨妈送我回市里吧。”

晚上,宋一成点了三十块钱给宋永丰和吴枝花,另外还有宋锦托他带回来的三十块:“爸,你先拿着这些,把三表叔家的债给还了吧。”

宋永丰不要:“你们现在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先自己留着。”

“我和姐都留了,放心吧。再说了,照现在这样,家里的债很快就可以还清了。”

程泠坐在一边,笑嘻嘻的看着,心里暖洋洋,逐渐填满原来巨大的空洞。

第26章

七月底八月初的柳市,正好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热到好像连空气都发生了某种扭曲,街道两旁的树叶垂头丧气,但蝉鸣却一声高过一声,极为亢奋。

宋绣和程泠正蹲在陆家二楼的房间里,天气越来越热了之后,宋锦买了一张竹床放在这儿。一大一小现在就霸占着这张竹床。宋绣昨天放假回家,就接到了把外甥女送回市里面的任务,然后一到市里就被她姐给留下了。

“反正你现在也没课,在市里面待着玩几天。”

既能陪女儿玩一玩,还能帮她出出摊,多好。住的话也简单,现在天气热,房间地上铺张竹席,或者是睡小竹床上都可以。宋绣没有异议,她早就想来市里面玩了。

两人正有点昏昏欲睡的时候,楼下传来了一阵声音,从远到近。

“冰棍冰棍,一毛一根的冰棍~~~!”

程泠打了个激灵,立刻就醒了。这个时候还没有空调,连风扇都是需要抢的紧俏货,唯一可以寻得慰藉的就是冰棍了。

她推了推宋绣:“小姨,我想要吃冰棍,我们下去买冰棍吧。”

宋绣迷迷糊糊的睁开眼,打了个呵欠:“行,走吧。”

楼下陆冬林正在做生意,她们从后门出来绕了过去。

卖冰棍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奶奶,胸前挂着一个小小的木头箱子,用厚厚的毛巾包着,打开一看,里面还包着一层小被子,一支一支的冰棍摆放得整整齐齐。程泠第一次见的时候觉得很神奇,为什么包了这么多层被子,居然都还没有融化?但事实就是,这些冰棍们都好好的,散发着让人欣喜的冷气。

“我来付钱吧,小姨,我有钱。”程泠拿了自己的小荷包,里面钱还真不少,加起来能有十多块。

“去去去,哪有让你小孩子付钱的?”宋绣挥开她,从自己口袋里拿出皱巴巴的两毛钱。

“小姨,你也还是小孩子。”程泠眼疾手快的塞给老奶奶两毛钱,舔了一口冰棍,毫不留情的吐槽她姨,“而且,你还没有我有钱呢。”

两人拿好冰棍上楼,宋绣笑眯眯的道:“是,我们家泠泠是个小富婆!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有那么多零花钱啊?你知道我们学校,住宿生的话差不多每个礼拜的生活费都只有四到五块钱,有的家里穷的,只有三块钱。就这三块钱,包括了六天的伙食费和平时买文具啥的。”

她还好,每个礼拜有五块钱。

程泠有点惊讶:“够用吗?”

“从家里带了干粮过来,平时省着点吃,勉强也够吧。”

好吧……程泠忽然有点小羞愧。她好像一直都没有吃过这种苦,就算是宋锦刚离婚那一阵儿,她也是在桂花潭村住着,根本没什么要用钱的地方。而且妈妈给零花钱,基本都是两块五块这样的给,她也不以为意,因为上辈子几块钱也就是一只雪糕的价格,所以并不觉得是很大的钱。

宋绣找出一只搪瓷杯子,把冰棍放里面:“你要不要也放里面?等它融一点,就可以喝到冰水了。”

“我不要。”她有点嫌弃的看了一眼,咔擦咬下一大块:“我喜欢这样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