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第33节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第3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宋一成瞠目结舌:“你个过河拆桥的小臭丫头!”

周五的时候,宋泠抱着棋盘去围棋班找乔渡。她在少年宫上了好几个星期的课了,才发现原来围棋班就在舞蹈教室的隔壁。她踮起脚,透过窗户看过去,里面一群小朋友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眼前的棋盘,一个个认真的听着老师教课,就,很可爱。

她一眼就看到了乔渡,他在这群小朋友中间太显眼了,就坐在中间的位置,低着头,从窗外斜斜晒过来的夕阳在他的脸上留下阴影,又留下一层橘色的轮廓光辉。

很多年后,宋泠还记得这个发生在夏日黄昏的美好瞬间。

乔渡显然也发现了她,下了课后就跑了过来,还有点气喘吁吁:“你等很久了吗?”

“没有,刚到。”宋泠笑眯眯的把围棋盘递给他:“你看看,已经修好了。”

乔渡拿过棋盘,惊喜的发现那两根木条已经修复如新,看上去非常的完好。他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真的修好了!谢谢你!”

“我说了我舅舅很厉害啦。”宋泠看他抚摸着棋盘的边,好奇的问:“这个棋盘对你很重要吗?”

“嗯。”乔渡点点头,声音有些低落:“这是我妈妈留给我的礼物。”

宋泠很敏锐的发现,他用的是留,而不是送,心中不由得一紧。她决定不再问下去了,朝他挥挥手:“那你要好好保管哦,我先回家啦。”

乔渡站在原地,抱着棋盘目送她轻快的远去。

直到走出了少年宫,宋泠心中忽然闪过一丝疑惑,乔渡的眉眼……怎么越看越觉得有点熟悉?按理说,这么好看的小男生,自己如果见过的话,应该会记得才对。到底是在哪儿见过呢?

她想了会儿,发现还是没有想起来,算了,不想了,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第二天是周六,宋泠垂头丧气的爬起来去上学。这个时代的小学生太难了!周六居然只休半天,还得爬起来上半天课!

好在半天很快就过去,到了回家吃午饭的时候,又满血原地复活了,甚至忍不住蹦蹦跳跳了一下,看得正好跟在她身后的班主任钱老师忍俊不禁,摇了摇头。宋泠这个小朋友啊,很乖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就有的时候老是让她觉得有些过于懒——当然,她也不是真的懒,上课认真听讲,功课按时完成,据说还去少年宫学了兴趣课,可以说比起很多小朋友来说,是很努力了。但她的表情就是会时不时的流露出“好累啊”“好无聊啊”这样的表情,配上玉雪可爱的小脸蛋,就显得有点好笑。

而且她在同学群里面还颇有威信,把后座两个皮孩子一样的小男生管得服服帖帖,真是个有趣的孩子。

下午的时候,宋泠也没闲着。她和妈妈还有舅舅一起去了小香港的店里。宋锦现在已经不过问她为什么不和巷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反正她女儿在学校也交到了新朋友,性格貌似也没有变孤僻,那就够了。

盘下这家店后,宋泠都没有来过。这次一过来才发现,她妈居然把里面的货都卖得七七八八了,现在店里面看上去空荡了好多,只有墙角堆着几袋子货,那应该是她妈从家里面挪过来放在这儿的。

“姐,这样看就大了好多。”宋一成看了看四周说道。

宋泠也赞同的点了点头。之前那位店主卖日用杂货,东西堆得有些乱,所以当时她一过来看的时候没觉得有很大,还有些忐忑来着。

“我打算把四周的墙壁全都再给粉刷一遍。”宋锦看了看四周的墙,墙面灰不拉几的,还有些发黄,甚至在墙角的地方还有些斑点,应该是之前太潮湿留下的。

“全都刷白。你去问问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能干这个活儿的。”她对宋一成道,又看了看之前留下来的一些货柜,皱眉,“要是可以的话,这些柜子我都想重新再搞过。”

看上去太老旧了,一点都不上档次。

宋一成一口答应:“行,刷墙应该不难。到时候我找几个人来,一天就能搞定。姐,这些柜子你不要的话可以卖到废品站里去,的确是有点旧。”

宋锦点点头。她盘算了一下自己身上的钱,这几天生意不错,回了一些货款,她还了陆冬林两百,又给了一百给万丽当做她的介绍费和辛苦费,现在身上还剩下几百块。如果是重新做柜子的话,钱可能有些不够,况且还有做帽子这事儿。

对了,她看了看宋泠,笑道:“我现在还欠着泠泠两百块呢。这个钱也得还呀。”那可是她女儿一天天冒着大太阳去卖冰棍卖回来的,不能吞了。

宋泠纠正:“是一百五十块。另外五十块本来就是你给我的啦。”

“行,一百五。”宋锦亲昵的摸摸她的头,“那妈妈晚些时间再还你好不好?”

“没问题的,不急。”宋泠大方的道,“对了,妈妈,这家店你想要卖啥呀?”

这个问题之前宋锦也一直都在思索,早就已经有了答案,脱口而出:“卖衣服和帽子、袜子这些东西,可能再顺便卖卖伞和别的女人用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利润最高。”

她之前没有尝试过卖衣服,是因为衣服进价高,码数多,占地方,而且需要试衣什么的,在夜市街的地摊上实在是不好做。而小香港这边的店就不一样了,如今已经陆续的有一两家服装店开业了,据她所知,不远处的那家“新新服装店”生意就很不错。

宋锦经过这几个月也明白了,柳市有那么一波人,以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主,追求精品追求时髦,对价格反而没那么敏感,只要能满足她们的需求,掏钱快,不啰嗦,做她们的生意,利润才高,而且更省事。而恰恰,经过前几个月的经营,她们之间的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回头客。

宋泠听她妈这么一描述,秒懂。她妈这是想做一个女士精品店,这种店做好了的确是很赚钱的。不过相对来说,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她瞥了一眼那些柜台,嗯,有点嫌弃,肯定达不到要求。

宋泠决定用后世的经验来帮帮妈妈,毕竟她没见过猪跑还能没吃过猪肉吗?前世的自己,可是这种精品店的常客。

“妈妈,你要卖衣服的话,可以做木头架子呀!”她说道。

宋锦一愣:“木头衣架吗?”

她以为是挂衣服用的那种老式的木头衣架。

“不是!是那种落地的,可以挂一排衣服的那种木头衣架!”宋泠急了,这里又没有纸和笔,她眼尖的看到柜台的玻璃上蒙了一层灰,灵机一动的跑过去用手指在上面画出了雏形,就是后世服装店里经常看到的那种落地挂衣架。她记得大多数是铁艺和不锈钢管做的,但现在估计没有这种东西,那只能用木头来做!

宋锦看到她画的歪歪扭扭的落地衣架,眼睛一亮,招手让宋一成过来:“你过来看看泠泠画的这个。”

宋泠向他们解释,说到兴起的时候还跑到墙壁前去比划了几下:“你们看,这里可以摆一个,那边可以摆两个。然后墙角的这块地方,可以拉一块好看的帘子,用做试衣间。”

她这段时间和妈妈去各大供销社和百货商店,发现这会儿卖衣服的柜台居然不是敞开式的,而是把衣服放在柜台里,如果有需要的话,再由营业员拿出来,极为不便利。还是后世的服装店逛着比较舒坦。要不是这家店不大,她都想让妈妈在中间摆一组沙发了,试累了还可以歇一歇,多好。

宋锦和宋一成惊讶的看着她,随着她的解说,神情也开始严肃起来。他们在脑子里想象了一下,发现如果按照宋泠说的布置的话,好像,的确是会不错的样子。关键是还没有柜台那么占地方,能够让店面看上去大一点舒适一点。

“试衣间的镜子要大一点,然后整家店的灯光一定要亮一点,多安几个灯泡。”宋泠说得意犹未尽,直到转身看到妈妈和舅舅的神色时才反应过来,糟了,是不是说得有点多?

果然,就听到宋锦疑惑的问:“泠泠,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宋泠眨了眨眼睛,脑子疯狂运转,差点宕机的时候终于在电光火石之间想到了借口:“电视里演的呀,一个香港的电影,忘记叫什么了。里面的服装店就是这个样子。”

原来如此。

“这个主意真的可以!”宋一成一拍大腿,“姐,木架子的话比柜子好多了,不用费多少木料,做起来也简单。而且爸就会做。不过得赶紧的,再过半个月,稻子就要熟了,他可就没时间了。”

宋锦点头:“嗯,我明天正好要回去一趟,看看爸有没有空。”

“不过,这样的话衣服是不是很容易丢啊?挂在衣架上一扯就拿走了。”宋一成想起来。

宋泠这才反应过来,这年头所有的东西都放柜台里是有原因的,怕丢!

这次不用她出声提醒,宋锦自己就想出了办法:“这个很好解决,到时候用个什么东西,线也好,铁丝也好,把所有的衣架都连在一起,然后再看看怎么把衣服固定在衣架上就好了。”

方法总会比问题多嘛。

她和宋一成开始商量一些装修上的细节问题。宋泠在旁边一边听着,一边有点小骄傲的想:虽然自己前世好像也不怎么能干,重生后也没有一下子就变得超级厉害,但也还是能帮到妈妈一点的嘛。

得意!开心!

事不宜迟,第二天周末,宋锦就一大早回了县城,宋泠因为要苦逼的去少年宫上课,没有办法回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妈妈一个人回去。哎,她也想回桂花潭村去玩了,也不知道宋英和宋莲姐妹俩怎么样了……

宋锦这趟县城之行,主要是为了带帽子的样品去给严如玉看,然后再去桂花潭村找一趟父亲,拜托他来做货架。

“你爸妈没反对你吧?”宋锦问。

严如玉在咔嚓咔嚓的啃苹果:“没说什么,反正我又不是立刻就要辞职。就我妈啰嗦了几句,说我应该把时间留着去找男朋友。你说,找男朋友什么时候不能找啊?有机会的时候,肯定是赚钱比较重要啊,对吧?”

“对。”宋锦好笑的应了一句,“你要是两不误,阿姨肯定不啰嗦。”

“哎,不提这个了。他们介绍的我又不喜欢,我喜欢的又还没出现,我能有什么办法?”严如玉看到她把帽子都摆出来了,几口把苹果啃掉,拍拍手准备干活了。

第37章

宋锦这次去广州,带回来的秋冬款帽子很多,足足有十来二十顶。她在广州还特意花了珍贵的半天时间干了一件事情,就是找了一家录像厅,把最近刚传过来的和之前流行的电影都看了一遍。说起来,还是广州好啊,不仅有香港的片子看,甚至还有国外的!

当然,宋锦看电影并不完全是因为兴趣,而是她想要知道最近甚至是之后都会流行什么。在逛十三行的时候,她就特别注意有没有同款或者是类似款,还真给她找到一些。

现在摆在严如玉面前的,都是她觉得好看,会流行开并且相对来说从工艺上会很好仿制的帽子。

“这顶好看,”严如玉看着这些帽子爱不释手,一个一个的试戴,“这顶也好看。”

“但是我们要先选最容易做的。”宋锦提醒她。

“当然,当然。”

像是那种一看就比较复杂的,或者是用了很多辅料比如皮绳啊装饰物啊之类的帽子就先放一边,现在她们刚开始,没有精力也没有经验来做这些。最终两人选择了三顶用料最简单的帽子,一顶是贝雷帽,一顶是带护耳的雷锋帽,还有一顶是毛呢礼帽。严如玉本来还想要选现在依然很主流的黄军帽,但宋锦考虑到帽檐的部分要做得比较硬挺,里面还需要加一层材料,对于她们来说已经算复杂,就投了否决票。

“贝雷帽我们可以用西装面料来做,”严如玉在布料方面很有优势,“最近来了几种西装面料就很好看,还有带格子的,如果想要贵的,还有羊毛的,说是厂里新开发出来的。老杨说基本都外销了,他都只抢到十几匹。我可以去问问还能不能搞得到。”

老杨就是他们国营商店负责采购的同志。

“嗯,可以用不同的面料来做一个版,这样看起来也像是有很多款。”宋锦道,她在研究自己手上的雷锋帽,忽然问道:“你说,这个帽子的黑色毛毛,可不可以换成白色的?”

雷锋帽和黄军帽一样,都很常见,而冬天的时候,前者因为暖和,会更受欢迎。但宋锦总觉得,雷锋帽一直都是这样一成不变的颜色和样式,或许,可以给它换个颜色?

“用兔毛?”严如玉凑了过来,出了个主意。

“可以试试。然后料子再换成白色的薄毛呢,应该好看的。”宋锦琢磨了一下,“我记得之前听他们说过,哪个乡里有老太太了养了很多兔子?”

“好像是,等我去问问老杨,他肯定知道。”严如玉心领神会。

她和宋锦商定好四六分,她四,宋锦六。她负责找面料,盯工人进度,宋锦负责找版,然后销售。

商定好之后,宋锦带着她一起去了桂花潭村。吴枝花早知道她要回来,煮了一锅绿豆糖水,用小铁桶装着放在后院的井里面冰着。

“还是阿姨手艺好,我在外面买的都没有这个味儿。”严如玉嘴巴甜,把吴枝花哄得很开心。

宋锦则直接进入正题:“妈,我们把要做的帽子带过来了,你看看能不能行?”

吴枝花接过那几顶帽子,仔细的端详了一下:“不难,不过到时候得把它们都拆看看,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只要有合适的面料,再照着裁,就可以了。”

严如玉拍胸脯:“阿姨放心,面料我来搞定。”

“还有,如果是要大量做的话,她们都要求提供针线。”吴枝花说的是她之前照的那些做工的妇女们。如果只是几顶,那用用自家的针线就可以了。但如果是这种大量的,针线上的损耗却不能不考虑。

“那是当然,到时候会一起买过来。”宋锦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她看了看四周:“爸呢?”

“去田里看稻子去了。”

宋锦皱眉:“现在太阳还那么大,他还去看什么稻子啊”

她和宋一成赚到钱之后,都劝爸妈不要太累,田里收成差一点也没什么,能把公粮给交了就行了。而且他们现在都不在家,就两人吃饭,能吃多少米啊。

碰巧宋永丰回来了,脱下脚上的胶鞋,冲了一把水,憨笑:“这好不容易种下去的稻子,肯定得好好的看着,不然不就白种了。”

“那您也别这么大太阳的时候去啊。”宋锦抱怨了几句,然后问他:“爸,那你有时间吗?我这儿有几个木架子想要让你帮我做一下。”

宋永丰看了看她递过来的图纸——还是在家的时候她根据女儿的描述画出来的,点了点头:“这个容易。等到时候去后山砍一棵树就行了。”

之前村里分田到户的时候,把山林也给分了一下,宋家分到了自家屋后那座山的一部分。村里人要做家具的话,一般就是去自己的山上砍几棵树,再找木匠。

“你忙得过来吗?”宋锦这会儿却不确定了,她收起图纸,“算了,要不我去找其他人吧。”

“找其他人干什么!浪费钱!”宋永丰吹胡子瞪眼的把图纸给抢了过来,“放心吧,我现在每天也就是去田里转悠半个小时,轻松得很。这离收稻子还有一段时间,正好就给你把这东西做了。”

宋锦想起来:“对了,爸,收稻子的时候我可能回不来了,我和宋一成商量了,到时候给你们找几个帮工。”

村里人口多的家庭,应该有人愿意赚这个钱。

宋永丰和吴枝花一口回绝:“浪费这个钱干啥,你们忙,我们就慢慢收呗。只要不下雨就不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