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后我想嫁早死太子 > 重生后我想嫁早死太子 第11节

重生后我想嫁早死太子 第1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后我想嫁早死太子!

怀宁郡主此时不想去追究,她皱皱眉头:“都关起来,一一审问。”

周嬷嬷忙应是。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莫非有人要借助这些耳目打探郡主?想起昨天里哭哭啼啼那位外室,莫不是她的手笔?

周嬷嬷惭愧不已,想起郡主固然向着姑爷,可自己太平日子过久了,竟也惫懒起来,要不是郡主和气,只怕要被逐出去。她忙肃了脸,要将功赎过,好好整治那些人一番。

那边厢明殊派去内院打探的小厮战战兢兢来回话:“枕云院那边用的都是郡主的陪房,如今紧闭了院门,小的什么都打探不到。”

明殊气急,问他:“喜儿呢?”

喜儿是明殊特意安插在枕云院的小厮,平日里管一些琐事,让他在枕云院和外院之间跑腿,平日里没少帮他打听郡主府的阴私。

小厮抬起头,不安的看他一眼:“一个时辰前喜儿说枕云院在找三娘子,之后就再无音讯。”

明殊要顿一下才想起来三娘子是自己的女儿,他不由得暗恨:果然是乡下出来的,见了京中繁华便迷乱了眼,到处乱跑,平白给人添了多少事!

转念又想,娘子对那不在身边养大的女儿颇为溺爱,或许是为着这个缘故才封锁了院门,让人四处寻找。

既然这样,他正好不用费心去讨好娘子,横竖过了明日一切便能尘埃落定。

想到这里,他心里安心不少,只盼着明日早点到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再次做了云南野菌子,还是同五花肉同炒。

口感偏肥美些,有嚼劲,还带着些鲜美的滋味,其实我想如果不是焯水的话会更好吃,但惜命……

见手青也好,鸡枞也好,都不是很贵,可是运费好贵,90块钱,心疼。

下一步想挑战一下三文鱼,现在店里都撤了,我忽然就很馋这一口,所以人还是很奇怪的动物,之前猪肉涨价,我本来对猪肉没啥感觉,但那段时间就疯狂想吃各种猪肉,什么脆皮烧肉,糖醋排骨。

之前我对三文鱼一般,觉得太肥了口感,更喜欢金枪鱼,但是!但是说不能吃把我就忽然很渴望吃,日思夜想!

!啊人类!

第13章 三位皇后

说起当朝官家,他也算是命途多舛,此生一共迎娶了三位娘子。

据说他还是太子时,手下的人献上来一位

蜀地少妇刘美人,她歌女出身,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播鼗,虽然嫁过人,却仍旧娇媚可人身娇体柔,不免引得太子床笫间放纵了些。

太/宗他老人家见三儿子日益憔悴消瘦,就问太子身边伺候的人是怎么回事?(不是汤圆GHS,这是真实事件哈哈哈)

太子乳母一直觉得刘美人将好好的王爷勾得神魂不守,很是不忿,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添油加醋一番。

堂堂皇子,居然与个出身卑贱的银匠娘子厮混?!

太/宗闻言大怒,命儿子将美人赶出王府。又赶紧在出身高贵的皇亲贵胄中为太子选妃。

在江山与美人之间太子自然毫不犹豫选择了江山,他不得已将刘美人远远送到了幕僚府上,金屋藏娇的同时迎娶了太子妃。

可怜太子妃潘氏谨小慎微嫁进天家,却至死都不知道为何夫君从来都不喜自己。她父亲是当年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倘若将她嫁入寻常功勋人家,只怕也不会抑郁而终早逝。

太子却没有表现得太伤心,熬到太/宗驾崩太子承继大统后,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将刘美人接入宫中,并就此独宠刘美人。

他想将刘美人立为皇后,朝中大臣岂是摆设?寇相公、李迪、向敏中、王旦等一系列重臣日日死谏,以“刘氏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坚决反对。

新君上位,朝政不稳,官家到底还是做了妥协,他只好立了做太子时的秦国夫人郭氏为后。

郭氏当时虽然是太子侧妃,但她背后的郭家从汉魏时是当地名门望族,延续到本朝更是手握军权,郭氏父亲更是平蜀抚寇、灭汉降唐,立下了不世的功勋,这样的显赫地位,封后以后自然是众望所归,平息了争端。

可刘美人颇有心计,她初期时强烈要求官家不予自己名分,也从不参与后妃争宠,这样“懂事”的她,在后宫一众争奇斗艳嫔妃的独树一帜,反而更得官家宠爱。

于是她一路高升,至道三年不过是一介小小宫女,七年后已经晋升为德妃。

更让月奴赞叹不已的是她居然与自己的银匠前夫龚美结为兄妹,对外宣称两人是兄妹,以努力掩饰过去的污点,月奴也是为了做好世子夫人死下过一阵功夫才能发掘到这段往事。

龚美不但心甘情愿,甚至自此改姓刘,并一路高升,月奴死的那一年他已经高升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后谦约惠下,性恶奢靡,可惜却始终不得夫君欢心,至死也不过只生了一个儿子。后宫里不得夫君宠爱的皇后多得是,可不得夫君敬重便只是个笑话。

官家曾多次当着众人下她的面子,郭后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风霜刀剑相逼,终于也病逝了。

都说宫中皇后死得蹊跷,可谁也不敢当面质疑,何况此时官家已经让人准备册后礼。

大中祥符五年,刘娥在宫中忍辱负重十五年后,终于如愿被册封为皇后。

不知道是从前做歌女的时候伤了根基,还是真的伤了阴德,即使椒房独宠多年,她一直未有生育。

官家只有太子一个子嗣。

大中祥符三年,刘后的侍女李氏终于有了好消息,生下一位皇子。皇子还在襁褓中李氏就去世了,刘后就将这个皇子取为己子,抚养在膝下。

不多久太子也夭折了。

后来月奴知道官家去世,这位刘皇后扶持着官家唯一的儿子登上了皇位,自己也垂帘听政,成为了权倾一时的刘太后,绝不会允许任何反对她的人出现,用铁血手腕或流放或斩杀了不少忠良股肱之臣。

此时刘太后还不是那个鹰视狼行横断独行手腕摄政太后,她如今还是圣人,言笑晏晏站在玉津园盛开的牡丹花丛中,活脱脱一位端庄雍容的国母。

见到怀宁郡主恭恭敬敬给她行礼,刘后打心底里舒畅,她浮现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郡主身边跟着的这小娘子,可是个生面孔。”

郡主大大方方将女儿推到前面:“回圣人的话,这是我养在外头的女儿。”并让月奴对刘后行礼。

外人面前刘后向来做得大度,她笑着问月奴几句话,就让身边的宫女送了一袋金瓜子给月奴。

这是很不得体的见面礼了,寻常贵人若是要给见面礼,都要准备玉佩、环簪之类,而不是用一袋一看就毫不用心的金子。郡主心里撇撇嘴,果然是小家子做派,自己看重金子,就当人人都稀罕。

她心里吐槽归吐槽,但面子上礼节都做得无可指摘,月奴则仗着自己是小娘子无人注意,忙着看园中的景色。

玉津园平芜似剪,藉处要比茵毯还要绵软,踩上去心情就大好,园中或有宫中的内侍撑着画榼,或有宫女们岸边搭起凉棚,缓缓倒出美酒佳酿。

用完午膳,刘后笑吟吟招呼:“园中新进贡两只白色驺虞,何不过去看看?”

圣人提议,自然一堆人附和。右侍禁刘夫人兴致勃勃提议:“园子这么大,圣人何不做做好人赐下马匹,给我们一个体面?”

月奴瞧了刘夫人一眼。

右侍禁就是刘后的前夫龚美,只不过他如今改成刘美。那刘夫人正值桃李年华,又是个从爱凑趣的性子,由她来帮着刘后执行这个计划再好不过。

月奴眼中寒光微闪。没想到这位刘夫人也参与了戕害母亲。

从前的旧事还没散去,可刘夫人是从遥远的杭州嫁过来的,刘后又颇得皇上宠爱,谁敢将旧事重提?所以刘夫人居然一点都不知道真相,居然一直以为自己婆家真是祖坟冒青烟,出了一位圣人娘娘。

哼!上赶着做刘后手中那把刀,也不知道当她知道真相后会不会后悔?

几乎是在几息之间,月奴已经决定,要将这趟水搅浑。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前期字数对上榜单很重要,所以我会压一下字数,每日更2000字。请大家体谅。以及,我换了个沙雕书名《重生后我想为太子抬棺》哈哈哈

今天做了土豆泥沙拉

煮熟土豆,加玉米粒、黄瓜丁、洋葱丁和沙拉酱

然后用手捏成小圆团

就一口一个方便吃的那种

真的挺好吃还很便捷。

还吃了一顿烤肉希望能怯除自己最近随着雨季而来的丧

明天也要元气满满!

第14章 将计就计

母女贴心,怀宁郡主察觉到女儿的情绪波动,她担忧的捏了捏女儿的手。

月奴抬起头来对娘亲笑笑,怀宁郡主心里安定不少:“你年岁小,乘不了马匹,不如在这里等我们。”

月奴点点头,忍住心里的焦灼。

她坐在树荫下由几位宫人服侍着,安安静静坐在绣墩上,完全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让那几位本来忐忑的宫人悄悄舒了口气,在心里暗暗感慨太皇太后素来是个宽厚的,怀宁郡主又在宫里常走动,怪不得养出这么个懂规矩又不折腾下人的娘子。

所以她们在听到小娘子问她们:“不知道诸位姐姐可能行个方便,”的时候压根儿没推辞,笑着行礼:“可当不起小娘子这一声姐姐,可唤小的真娘。”

月奴依然恭恭敬敬的回礼:“还请真娘姐姐帮我问问我娘什么时候回来。”

宫里的宫人们深宫寂寞,见到这么好说话的小娘子很是有好感,又听到她要打听怀宁郡主,想到这么大的孩子吵着嚷着要娘很正常,便笑着去打听。

月奴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层绿叠翠的树荫间才坐下。

不多久,真娘回来了,身后却还有几位内侍抬着一架肩舆过来。

月奴“唰”的一下起身。

虽然早就说好的,但看见此情此景她双手还是忍不住颤抖起来。

真娘走到近前,不安的回禀:“郡主娘娘上马时扭伤了脚,就先回来了。”

月奴才松了一口气,母亲从肩舆上直起身子,一脸歉意的说:“是我鲁莽了些,倒扰了圣人的雅兴。”

又关切问候服侍月奴的宫人:“我家大姐待得可好?莫要叨扰了诸位才是。”

月奴颔首,这才是母亲的生存智慧,她从不以宫中哪个内侍、宫女身份低微就慢怠他们。月奴是因着前世做世子夫人时出面交际少不得要跟宫中打交道才明了这些道理,却没有见过母亲是如何接人待物。

母亲拿出袖子里的荷包一一打赏身边的宫人:“既出了这样事,我就不方便在园里游玩了,还请诸位帮我在圣人娘娘身边美言一二。”

宫人们拿了荷包,自然是齐声说好,反正适才路上那些内侍们已经说明了事情由来,也说是圣人娘娘亲自发话让怀宁郡主回去修养,他们乐得做这顺水人情。

等坐上了回家的马车,怀宁郡主悄悄捏了捏女儿的小手,冲她眨眨眼,示意自己没事。

月奴忍不住抿嘴一笑。

上辈子她濡慕母亲,许多个人生艰难的时刻,她都会忍不住想:倘若母亲在会如何处理。无数次孤独绝望的时刻,她都会转瞬而想:若是母亲在一切都会不一样吧。也因此她对着母亲的画像构想过母亲的性格、为人处事。

她心目中的母亲,肯定是雍容华贵的,是温柔可亲的。

可她没想到母亲是个俏皮活泼的性子。

她笑完后就想,这样一个红石榴般绽放的娘亲,一定要让她今生好好的活着。于是她伏在娘耳边,小声说:“娘,我们去看外曾祖母好不好?回来后我还没有拜访过她老人家呢。”

怀宁郡主一愣,就道:“好!”除了要去见见外祖母老人家,还有一个不愿直视的缘由:她不想见到夫君。

马车就往兴国寺赶。月奴不解,怀宁郡主笑着说:“今儿个是端阳节,太皇太后在兴国寺分发斋饭。”又教导月奴,“倘若太皇太后今日还在宫里,我们须得回府,可不能探望她老人家。”

月奴不用她提点就猜到了缘由:“刘后在宫里遍布耳目,我们去见太皇太后不能绕过她,以有伤缺席了她办的宴席却必然惹得她不快。”

怀宁郡主心里颇为欣慰,又想若是自己被算计了去,女儿如此聪敏能干,自己也能放心些。想到这里她心里一酸,眼泪就要掉下来,因着怕女儿看见,忙掀起车帘字,装作往外面打量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