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船伴 > 船伴 第67节

船伴 第6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船伴!

“这件事非常重要。”吉紫一本正经地说。

颜沉笑得直拍大腿,好半天才止住,扭头看了眼一脸木讷的吉紫,又大笑起来。

“吉紫,你要名声还是要财富?”颜沉问。

“我要名利双收。”

颜沉又掩嘴一笑,故弄玄虚道:“若能助沃公继位,我们就能名利双收了。”

吉紫果真认真地思考起来,半晌后抬头说:“颜兄,我早就知道你有这打算,本想将你出卖给楚王,可你刚才坦然招认了。”

“你这家伙,诚实在你身上都是污点!”颜沉把桌案狠狠一拍。

吉紫倒了杯递过去,平声说道:“不过颜兄刚才说帮助姬猛继位,我想了想,如若事成或许真的能富贵通达,比现在就出卖你能得到的好处要多得多。”

“所以呢?”颜沉非常不信任地斜睨着吉紫。

“所以我决定继续跟着颜兄。”

颜沉长叹一口气,伸出手指头指着吉紫,又气愤又无奈地说:“我怎让你这条毒蛇缠上了。”

吉紫咧嘴一笑,笑容有些得意,好像颜沉在夸奖他似的。

这时颜沉从凉毯上站起来作势要走,吉紫连忙问道:“颜兄,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等季春再来找我!”颜沉说罢大步走到门口,看门出去,头也不回地把门重重关上。

楚王每日辰时,都会打发乘舆去馆驿接颜沉来昭府。楚王熊良似乎要在宛城长住,而且就住在昭府中,所以昭府人人自危,既觉得骄傲又感到惶恐。

颜沉一连好些天都来昭府面会楚王,他指望能再见到林琅,可惜都没有如愿。熊良故意不在颜沉面前提她,也不给他询问的机会。不过颜沉看到了林琅手书的诉求书,是熊良赏赐的。

“卿有何看法?”等颜沉看完之后,熊良问道。

“通篇肺腑之言,看罢令人动容,希望大王能替魏国黎民做主。”

熊良默然,盯着颜沉翻来覆去地看,良久后说:“寡人原本对讨伐之名略感忧心,幸亏翠姬信任寡人,主动将此重任托付与我。如今讨伐之师已名正言顺,是时候昭示天下了。”

熊良对门外喊了声来人,一名小校立刻走进来,手捧一张黄色绢帛呈上。熊良接过,展开从头到尾过目一遍,把这份帛书转递给了颜沉。

颜沉捧着帛书低头一看,登时吓白了脸——这张绢帛上的写的仍是林琅的诉求书,不过在署名处盖着一个血红的手掌印!

“这是按有翠姬掌印的诉求书,就请你贴在城东的告示墙上吧。”熊良说道。

第78章 血印

“真的是红色颜料, 我们不会伤害林琅姑娘的。”

昭念被颜沉纠缠住,保证了一遍又一遍,到这时听上去更像在求饶。

“昭大人, 就让后生见一见林琅吧, 不然后生无法安心。”颜沉拽住昭念不放,执意要见林琅。

昭念被缠得无法, 终于板起脸来凶道:“颜沉,没想到你是这种没规矩的人。我还有正事要做, 速速放开我的袖子!”

颜沉只好不情愿地松开, 但在昭念转身的刹那他跪了下来, 再次恳求道:“昭大人,后生——”

“不要再说了。”昭念冷声喝止,转身瞪着跪在地上的颜沉, 说:“求谁不好,偏偏求到我头上,我怎可能放你去见她。”

颜沉从话中听出端倪,正要问, 昭念又说道:“你哪都不许去,就在这里给我好好反省!”

颜沉果真跪坐在原处没动,过了好长一段时辰, 敞开的门外突然闪过一个人影,是个姑娘,躲在对面走廊的柱子后面,露出半张脸和半条身子朝这边招手。

颜沉见过她, 好像叫贤姱。等贤姱又朝这边招了几下手后,颜沉才确定是在叫他,起身快步走去。

贤姱把颜沉拉到廊柱后,鬼鬼祟祟地看了圈空无一人的四周,小声问道:“你想见林琅?”

“姑娘可以带我去见她吗?”颜沉焦急地问。

“可以,不然我来找你做什么?”

“那就请姑娘快些吧。”

贤姱瞟了颜沉一眼,故意磨磨蹭蹭地说:“急什么,早见晚见林琅不都在那里。对了,你记得我叫什么吗?”

“斗槛之女,贤姱姑娘。”颜沉拱手,恭敬地说。

没想到只见过一面,这男人就记住了自己的名字。贤姱喜上眉梢,对颜沉顿时多了几分好感。她又偷偷摸摸地把静悄悄的四周看一遍,然后对颜沉勾了勾手指头——

“跟着我走,路上最好躲着人。你太高了,把头低一点。”

“是大王不让我见林琅的吗?”颜沉边走边问。

“大王没说你们可以见面,所以念叔不敢自作主张。但是大王也没说你们不可以见面,所以我才敢偷偷带你去。”

贤姱走三步,回头看一眼,十分谨慎。

“林琅住在什么地方?住得好不好?她现在既不能挨热,也不能受冻。林琅现在吃得下东西吗?要给她吃最好的补身子。”颜沉喋喋不休地询问,嫌弃贤姱走得太慢,问一遍就催一遍。

贤姱不胜其烦,几次想丢下颜沉,但看在林琅拿好东西求过她的情面上,就把这口气忍了下来。

“林琅住在念叔女儿以前的院子里,被八个侍女伺候着,不会热着不会冻着,食饮都随大王,都是精贵品。”

颜沉神情还是凝重,说:“可是男人能吃的和女人能吃的不一样,况且林琅现在有孕在身,更不能胡乱吃东西。”

“我这是渲染,就是告诉你我们不会亏待林琅的!你这个罗里吧嗦的笨蛋!”

贤姱吼完,走路不再瞻前顾后,大步流星地冲到林琅所在的院子。院门处没有守卫,二人猫着腰钻进去,不走铺好的路径,披荆斩棘从植被茂盛的庭院中间穿过,最后神不知鬼不自觉地来到林琅所住的厢房廊下。

贤姱悄声说道:“我先进去把旁人支开,等听到一声画眉叫后,你就快点溜进去。”

贤姱身手敏捷,翻墙的动作跟寄生很像,让颜沉产生一种亲切感。他蹲在廊柱下面耐心等待,仿佛过了一个昼夜那么久,才盼来了那声画眉的鸣叫。

颜沉翻过栏杆,轻轻落在走廊上,快步走进前面不远的屋子。

林琅已经在等他,看到颜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后,跑过去飞扑进他怀里。

“到里屋来,那里会被人看见的。”贤姱在后面提醒道。

颜沉紧搂住林琅进了里屋,心急火燎地问:“你有没有事?我看到诉求书上的掌印,他们没有把你怎样吧!”

林琅眼睛湿润了,把右手伸到颜沉眼前,右手从掌心到五枚指尖都染了层淡淡的红。

“他们让我沾的红色水,按了好几份,到现在都洗不掉。”林琅娇声抱怨着。

颜沉握住她的手,心疼地看着红手掌。他总算确定林琅安然无事,但酸楚一阵一阵地冲击着胸口,像刀割一样又辣又疼,让他更加憎恨自己的无能,不能带林琅离开这些是非之地,过上平静美好的日子。

“颜沉,他们对我很好,你不要担心了。”林琅看出颜沉的心思,微笑地安慰。

颜沉再也按捺不住,把林琅抱紧,在耳边保证道:“再忍一忍,不用多久我们就能回家。再忍一忍,林琅,相信我。”

“颜三哥,你只能待一会儿,快捡要紧的说。”贤姱在一边看着捉急。

林琅渴望和颜沉温存,但此时此地都不是良机,为了不浪费宝贵的团聚时刻,她强忍住抽痛的内心,轻轻推开颜沉,平声问道:“我听闻大王让你,把我的诉求书张贴出去的?”

颜沉手臂环在林琅背上,看着她的眼睛,憋屈地点点头,“还让我对围观的庶众大声念了两遍。现在恐怕是人尽皆知了。”

林琅轻笑两声,说:“人尽皆知最好了。我可不想姬迟死的时候,还不知道是谁杀的他。这是我替亡父亡兄下的请战书,就是要让这个逆贼姬迟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一定会用性命鲜血来偿还!”

颜沉知道林琅的决心已然坚固不催,他自己也觉得这种做法没有错误,只是有一点很让人担心——

“你真的要亲自上战场,杀姬迟?”

林琅脸上微微一红,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肚子,登时哽咽说不出话来。

颜沉轻抚过她的头发,柔声问:“林琅,你相信我吗?”

“我当然相信你!”林琅猛地抬头,“在这世上我唯一能相信的就是你了。”

“好。”颜沉屏住呼吸,沉声问道:“那由我替你上战场,替你杀死姬迟。你同意吗?”

林琅怔住,她深知自己亲手射杀姬迟的夙愿绝对不会实现,可是也从未想过要把这个夙愿拱手让人。现在颜沉突然提出要为她报仇,最先涌心头居然是不甘心。

可他是颜沉啊,对自己最好的人,自己最相信的人,更是自己愿意托付终生的人。把自己存活至今的唯一信念,甚至是这辈子唯一的夙愿交给他去完成?舍得吗?让完全不相干的颜沉替自己去杀人?这样好吗?

但是林琅只犹疑了半刻,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

“颜沉,请一定要替我亲手杀死姬迟。”

***

晃眼已是九月中旬,降下两天雨水之后,天气开始转凉,绿意盎然的庭院之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染上红黄交错的艳秋之色。

一日,姬迟的使臣从大梁来到宛城,求见楚王熊良。熊良没有立刻召见他,把他在驿馆里晾了几日。

使臣名叫陈冯,趋炎附势之徒,姬迟任用他来朝见楚王,以小见大可看出魏王宫中如今形势堪忧。熊良没听过此人,但看他面相就不喜欢,声音又尖利刺耳,生生让楚王看扁了魏人。

熊良听他说明来意,没有新奇之处,对他带来的献礼也兴趣缺缺。好不容易陈冯终于讲完了,熊良招手叫人把林琅请了上来。

“你从何时就侍奉在魏宫之中?”熊良问道。陈冯刚才介绍时好像说过,但实在没记下来。

“外臣从先王时就侍奉君之左右,至今已有数十载,俱是两代君主的亲信之臣。”陈冯离席恭敬回道。

熊良草草点头,抬手指向堂屋左侧的帘帐,说:“你既然是姬宛的亲信,想必见过她吧。”

帘帐粉色,薄薄一层挡住,观景还行,朦胧生意,观人就太不真切。陈冯离那边有四五步远,眯起眼睛看了又看,除了看出是个大肚子妙龄女子外,什么也没看清。

“大王,可否让外臣走近一点再看?”陈冯请求道。

熊良点头应允。陈冯立刻离席,弓着腰走到帘帐前。帐后的女子落落大方,见陈冯过来了,便直直盯着他,眼睛都不眨,就为让他看清楚自己。

其实陈冯走到半途就看清了林琅,当下心就开始发慌,走到近前后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万分确定这女子就是先王姬宛的小女翠姬,只是……

“看清了吗?”熊良大声问道。

陈冯最后看了林琅一眼,回身俯首称:“外臣已经看清了。”

熊良点头,抬手一着,帘帐后立刻走来两个侍女,把林琅扶了下去。

“你看清她是谁了,直说便好。”

陈冯坐回原处,垂思片刻,有些凝重地说道:“看外貌确实是翠姬本人。”

熊良浓眉一硬,破例重复一遍:“直说便好,不必拐弯抹角。”

陈冯顿时打了个寒噤,直白说道:“先王与夏姬都十分宠爱翠姬。在翠姬小的时候,先王有次出宫田猎,偶然遇见一个与翠姬长相十分相似的小姑娘。于是把这个小姑娘带回宫里给翠姬做玩伴,并命她在外人面前必须戴上面纱。”

熊良没听过这种奇闻,兴致盎然起来,问道:“为何要她戴面纱?”

“翠姬刚出生,先王就请卜官演过一卦,说她成年后有丧命之灾,若能偷偷找到一个替身,便可免除这场灾祸。这个姑娘便是上天赐给翠姬的替身,取名叫做狸叶。”

熊良等着听,陈冯却顿住不说了。

熊良眉头一皱,十分不悦地换了个坐姿。陈冯这才会意过来,一边淌着冷汗一边接着说:“后来魏宫就发生了……发生了,那场重大变故,先王子嗣除了有替身的翠姬,没有一人逃过此祸。当时翠姬和狸叶是一起从密道逃出王宫的,之后下落不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