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咸鱼王 > 第六章 细盐的利润需要皇家参与

第六章 细盐的利润需要皇家参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咸鱼王!

程咬金陪同李世民一起前往坝上王家沟,这个时候叶峰还没有起床,程咬金大嗓门就喊了起来,叶小子你程叔叔携友而来,赶紧出来迎接,叶廷昊听到程咬金大喊急忙出院迎接,看到李世民和程咬金一起而来跪下便拜,吾皇万岁。

李世民一笑叶老哥没想到是你,扶起叶廷昊,谁也想不会想到叶廷昊竟然认识李世民,

其实当初李世民率兵攻打王世充的时候,叶廷昊是李世民的亲兵卫队长,叶廷昊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皆因护卫李世民而战死,后因搭救秦琼家眷未果身负重伤,致使秦琼原配夫人丧命一直过不了这道坎,才下调到府兵卫,离开了李世民的亲卫队。

李世民问道叶老哥叶峰是你什么人,叶廷昊听到回答,陛下那是我家三郎。李世民惊讶,叶峰竟然是叶廷昊之子,而且这个孩子不简单,李世民心下了然有了主意,三郎何在。

陛下三郎管教不严还在睡觉,我这就去叫他起来。

外面吵吵闹闹的也把叶峰吵醒了,迷迷糊糊的嘟囔道谁呀大早起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讨厌。觉是睡不成了,老爹进屋了揪着叶峰的耳朵,什么时辰了还不起,你程叔叔和陛下来了赶紧起来见驾。叶峰迷迷糊糊的答应道转身又要躺下,老爹看着这个生气,一巴掌拍在叶峰的屁股上,赶紧起来见驾皇上来了,叶峰回答来就来了呗,哎,不让我睡觉烦不烦,索性叶不睡了也来穿好衣服。

出了门看到程咬金和一个非常帅气的老帅哥大概30多岁的样子,总之按现代人的观念,老帅哥一枚,脑残粉见了得撒一地。哟这就是传说中的李世民啊,是够帅气的。然后大大咧咧的站在那里伏身行礼道,见过程叔叔、见过陛下,

李世民现在见了叶峰,看着他松松垮垮没精神的样子,也懒得管什么礼数,开口问道,叶三郎你可是制作细盐之人,叶峰也是一愣李世民够直接的啊,

回过神答到正在在下,请问陛下有何种想法呢,嘿嘿一阵贱笑。

嗯,朕有个想法不知道叶三郎感觉如何,朕打算让皇家和你一起制作销售细盐你看可好,

叶峰愣神。一起什么意思难道和皇家和伙做生意?

敢问陛下,可是和皇家一起做生意,

正是如此。陛下你可曾想过,这个细盐关系到大唐百姓的利益问题,细盐是国家的命脉要真真切切掌握在皇家手里,您现在手里是否掌握这盐矿,是否是皇家所有,一旦世家和勋贵知道细盐的出现和可以大量生产,那么代表的是成千上万乃至上百万人口吃盐的问题,那是上百万贯金钱。世家能不争夺,勋贵能不眼红,

程咬金听了这话气的脸红鼻子粗,他可是现在的长安勋贵层,叶小子你说什么呢,老夫何时眼红了。

程叔叔你不懂叶峰道,那是几百万贯的收益放谁谁不眼红,所以陛下,您要想清楚利弊,要想制盐先要掌握世家和勋贵手里的盐矿,保证皇家的利益,而且陛下小人本白身一枚,自身可扛不住世家的冲击。

李世明一听哟,这是说自己是老百姓一个可干不动世家,这是在像朕要官呀,不过李世民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大的利益肯定会让世家眼红,自己还是要考虑清楚,看看如何把着惊世的利益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世民也没着急回宫,而是在叶家做了下来和叶老爹聊起了家常,而程咬金已经饿了,对着叶峰喊道,兔崽子老夫饿死了,赶紧做点吃的去。该吃饭了,该吃饭了。

叶峰一看这混世魔王自己可惹不起,算了,做饭就去做饭吧,然后就去了厨房,家里有现成的鸡鸭,虽然不多,但是这种大爷来了,你给他吃面条试试,保证不打死你。一只叫花鸡、一份炸灌肠、伴了个凉菜、蒸了几个红薯,哎,生产力低下就是问题,想做点好吃的都没材料,

等饭菜端上桌,李世民看着红薯问道,这是何物。程咬金答,陛下您先尝尝非常好吃、美味,然后自顾自的先把叫花鸡掰了摆在李世民面前,又自己去马上取来酒水,几人开始吃饭,李世民第一次吃红薯,试着尝了一下,又糯又甜非常好吃,李世民很满意,对叶峰问道,朕为何从未见过此物。

叶峰答到,此物那是最近偶得之物。虽已种入要想收获要到秋天10月份,李世民听了哦了一声,然后问道此物产量如何?叶峰考虑了一下说道,大概2500-3500斤左右吧。哦,李世民听了回应道,瞬间感觉不对。3500斤什么意思,你开玩笑呢?

叶峰!朕问你,一亩地产量多少?

2500斤-3500斤左右吧这个东西要求不高的,而且好种植,就是现在种子太少了,所以现在我自己种了40下央田,也就是沟渠边上的平整土地,在唐朝只有良田和永业田,这下央田是?反正饭菜吃的差不多了,我陪陛下去看看如何。李世民欣然答应。

等几人到了王家沟边上的红薯种植区域,7天不见红薯苗已经出来了很茁壮,挨着水边就是好,长势很好,看来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啊。

等李世民看到40多亩的红薯地,心里也是想到,这40多亩的红薯地能出现多少红薯啊,明年在长安如果推广出去,就不担心长安百姓饿肚子的现象了,不错不错甚和朕意。

程咬金插嘴道,叶小子,玉米怎么样了,李世民一愣玉米又是什么,叶峰瞪了程咬金一眼,这程咬金真是的,心里装不住事,哎了一声!陛下随我来,就去了荒地方向,这个时候乡亲正在挑水给玉米地浇水,一颗颗的玉米苗叶冒头了,17亩的荒地现在郁郁葱葱,很是漂亮,这就是粮食的魅力啊叶峰到,等今年老玉米收获就能做玉米粥,菜窝窝,玉米贴饼子等等,乡亲们就有口粮了叶峰想到,

但是李世民可不这么想,嗯,这是什么呢,他又开始好奇了,他一好奇就要出事。

陛下是这样子的,程咬金开始说道,是我家大小子程处默和叶峰在长安救了一个胡商,那个胡商被长安县令霸占了家产,叶峰和我家大小子把长安县令暴打一顿夺回来胡商的产业。胡商感恩给了叶峰小子半亩的红薯和一包玉米种子,据叶峰说,玉米是产收不错的粮食,就令人在这里开了17亩的荒地,坝上王家沟的人在叶峰的指导下,开荒种田。叶峰在那老老实实的听着没做反映。

李世民明悟叶峰不简单,制盐之法,种植之法。能发现高产粮食。这都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做到的,这人济世之才要留在自己手中。想好之后心里有了主意。对着叶峰说道,你可有为官的打算,可想出世为官。现再大唐太缺人才了。读书人又掌控在世家手里,李世民是这个王朝的人才收集控,他恨不得把所有大唐的人才收集到自己手中。

而且现在大唐的饥荒经常发生,如果能掌握高产的粮食对李世民稳定住大唐的百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非常好。有了红薯和玉米大唐的粮食饥荒解决完了。剩下的细盐也被解决了,这叶峰一下解决了这么多朝廷头疼的问题大大的好,剩下的就是发展农业了。农业发展起来就不用担心大唐百姓的问题,就能踏实的对抗外敌的问题了。

该死的高句丽、吐谷浑、突厥蛮子。等到时候朕腾出手把你们全宰了。溜达了这么久,李世民也有点累了对着叶峰说,朕会想办法弄好盐矿的问题你不用操心,等一切准备好咱们就开始做工坊制盐销售。就这么定了朕回宫了,叶峰赶紧伏身行礼恭送陛下。

李世民回宫就来到立正殿见长孙皇后。提及了玉米和红薯的产量,提到了叶峰的身份和才干,长孙皇后也是非常惜才的,然后问道了细盐的问题,现在的盐矿全部掌握在勋贵和世家的手里,要从他们手里拿过盐矿也是个问题。长孙皇后说道陛下可以找房玄龄、杜如晦商量一下。李世民听到她这么说也是一阵考虑,对王德说道传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李靖、李孝恭、李道宗到甘露殿见朕有重要大事详谈。王德下去传旨不谈。

李世民回到甘露殿坐在主位思考着如何国有化盐矿和细盐销售的问题。

甘露殿外房玄龄、杜如晦、李孝恭等等大臣到达甘露殿外,程咬金和秦琼尉迟恭咬着耳朵小声说道,叶大哥家的三郎真是好本事,竟然制作出细盐,而且告诉陛下是一年几十万贯到上百万贯的收益。咱们大唐以后不缺钱了嘿嘿。秦琼听到叶大哥说道,你说谁叶廷昊大哥么!他在哪,你咋找到他的,程咬金一听哈哈一笑,把程处默和叶峰打架,自己带着程处默找上门的事情说了一下,秦琼一听也是噗嗤一笑,这叶峰能和程处默打了平手也是赞叹虎父无犬子,哪天也得去看看叶大哥和三郎去。

刚说完就听到李世民传旨甘露殿意事,随着几个人进入甘露殿。李世民看到大臣到来非常开心的说道众卿家朕找了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研究出了细盐的制作方法,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听到细盐制作一阵茫然,制作不能普及大众老百姓也是无用啊,

但是当李世民说到可以量产的时候全部傻在哪里,什么能量产,现在的盐价可是200文一斤,而且这个东西家家要用的,长孙无忌听了非常激动因为他自己手里就有三座盐矿如果能得到制作之法那么自己的利益将无法形容。

但是自己心里是非常激动,一定要搞到这个秘法但是李世民的下一句话如同破了一盆凉水在他头上,朕打算收缴所有盐矿归皇家所有。所有盐矿一律上缴不管是世家还是勋贵。你们商议下这个提议2天后大朝会要在朝会上敲定这件事。下面开始嘟嘟囔囔的商量起这个建议,房玄龄开口问道,陛下矿盐是有毒的制作出来的盐是可以食用的无毒盐?如果是那样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善之事。杜如晦提到如果这个盐大量生产那么这个盐的利润也是超乎想象的陛下可否对盐价实行调整让我大唐百姓能吃到低价细盐呢。现在200问一斤老百姓实在负担不起的。

李世民说到,朕打算调整盐价一斤细盐20文,这样就能让广大百姓吃到低价盐而且朝廷还有收益。如何!

房玄龄、杜如晦、李孝恭等等都表示大善,支持。而长孙无忌苦着一张脸自己想在盐上找收益的想法落空了。朝会当天根据李世民的嘱咐,避而不谈细盐的问题只是谈及盐矿的收缴与归属问题,世家虽然反对但是不是非常强烈,在他们心里一个盐矿能值几个钱,而且唐朝第一大喷子魏征对于盐矿收缴归于朝廷叶是非常支持,没事谁想不想招惹这个大喷子,所以顺顺利利收缴归于朝廷就这么定下来了。

时间也是过得非常快,转月7月中旬了,将近过去2个月收缴盐矿皇家管理顺顺利利结束了,结束的当天共收缴盐矿46座皇家心里偷着乐,这可是非常大的一项收入,

而这俩个月中叶峰也是一直照料着他的农作物,还提炼出来菜籽油在唐朝有种植油菜花的作为灯油使用。在叶峰眼里纯粹就是浪费

而且在叶峰多次找到查查粟特让他帮忙寻找调料,叶峰自己调制出了唐朝第一款调味料13香。叶峰也准备好了自己的赚钱大计。

可就在这一天出了一档子意想不到的事情,李世民赏赐到了,特宣旨坝上王家沟叶家三郎叶峰功勋卓著,特封叶峰为开国县男,赏良田800亩,永业田200亩。坝上王家沟改称叶家域地域归属叶峰管理一切种植、开荒、养殖全权便宜行适不用像朝廷报备!免除坝上域赋税3年,叶峰磕头谢恩。

王德转交给叶峰一封李世民亲笔书信,大概的意思是特准叶峰自行处置细盐一事全权负责,开办制盐工坊,皇家占5成份额、程家、秦家、尉迟家、张孙家各占一成份额。

叶峰自己占份额,开售后每月给皇宫长孙皇后报备利润,每个月收一次份额。而皇宫内库出资500贯,其他四家200贯作为开设作坊的启动资金,程家,秦家,长孙家,尉迟家共各自派出家奴30人为细盐开工做为工人,皇家内库派出10人作为监督管理,但一切管理权限全部在叶峰一人手中掌管。

在王家沟的西边坡地,选出20亩荒地开垦,由程处默担任建工督造。叶峰又画出炼制精盐的大锅和炉灶,有搭造了10几件民宿,但是在叶峰看来跟乞丐窝差不多,怎么住呀。但是现在条件有限只能将就了。

将近20天的施工,工坊搭建完毕,随着一车一车的矿盐进入叶家域,叶峰手把手的教授着制盐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批细盐出产,第一批细盐9万斤顺利出产仓库已经装不下了,随即叶峰通知李世民准备开售,

随着在长安开始出售细盐长安百姓非常激动,人山人海,随着细盐的出售20文一斤,老百姓的花钱欲望也被提升,食盐是人人都需要的东西所以购买需求非常大,一天销售处4万斤细盐,万人空巷。

第二天剩余的5万斤和当天出产的一万斤细盐全部售空。三天的细盐销售额2000贯,当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得知三天2000贯收入全都惊叹不已,皇家内库现在还有1500贯铜钱,可叶峰三天就赚了2000贯,真是吓人的举动,太会赚钱了。

叶峰隔天找到李世民,要求李世民组织起细盐分发渠道,把细盐发往全国各地,在经过9天的时间里,由叶峰出产制造的叶家细盐发往全国各地

河南道最先推广,接着是洛阳,东北乃至全国各地,月末经过账目核对,第一个月销售细盐139万斤共盈利27800贯,刨除工人的工钱和其他的损失260贯,剩余27540贯铜钱,

李世民眼睛都红了,不顾那几为勋贵大爷的想法直接令内库取走2万贯,

剩余5家分红,其他4家各领走1500贯后,剩余1540贯归叶峰所有,当铜钱进入到叶家小院后,一地的铜钱叶峰看着铜钱,说了一句有钱真好。

当第一批钱2万贯进入皇家内库,李世民非常激动,有钱了那感觉让他如释重负,皇家内库一直非常紧张,各项支出都是节衣缩食状态,现在好不容易发财了,李世民心里开始了大花特花的心思,立即被长孙皇后扑灭了心中的歇火,为啥呢懂的都懂,压力得释放不是。

而在叶家域(王家沟以后改为叶家域)叶峰一直惦记着自己的玉米,已经接棒子了而且还是非常饱满的,叶峰也经不住玉米棒子的诱惑掰了几个回来煮,那味道还真是还是玉米棒子的味道

到10月初寒露的前一天,叶峰下令全乡35户劳力全部出来掰棒子,庄户们也是飞是非常的积极,一天掰了12亩的玉米,一亩平均910斤,12亩超过万斤剩余的明天继续掰,掰下来的全部放到打谷场,准备方干揉棒子粒当今冬的仓储粮。

而在接下来的10天红薯也准备收获,在接下来几天打谷场天天人满为患,揉粒的揉粒,装袋子的装袋子,每家分得200斤玉米粒,而且叶峰通知庄户们,每家留下30斤玉米作为明年的种子,其他的全部在打谷场磨玉米面,打谷场干的热火朝天,

朝廷里吵的热火朝天,在经历了3个月左右的细盐销售,全国细盐销售爆发式销售,共销售食盐600万斤,而食盐工坊由7座改为50座,叶家域西边将近300亩荒地全部成为细盐加工厂,日夜不停工人增加到4000人但是不管食宿,每天一人2文钱,而3个月的销售达到120万贯,这个时候的李世民才知道什么叫赚钱。

而恰恰这个时候叶峰悄悄找到程咬金,让李世民秘密来叶家域来找一下他,有事情交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