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凤难为 > 凤难为 第8节

凤难为 第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凤难为!

因这时正是好时节,园中的海棠和玉簪都已盛极,一眼望去繁花似锦、落英缤纷更有芳草鲜美,美景如画。身着绿玉袄珊瑚裙的美貌宫人在侧焚香抚琴,众人或是喝茶或是饮酒,仰迎清风,如花香拂面,颇是心旷神怡。

待得一曲过后,便听得上头的江念柔温声笑道:“我现下是不敢沾酒的,不过特特给你们备了菊花酒,都叫已热好,可别和我客气。”又道,“正好,外头送了几筐蟹来,也算是应景,用来和酒一起吃最是适宜。”

马上就要到重阳了,因着景王和严家的关系,外头颇有些讨巧的送了几筐好蟹来,江念柔自个儿吃不得,为了显摆干脆叫人做了摆宴。待众人净手后,宫人把做好的蟹酿橙端上来,橘黄的橙子里头是满满的蟹肉和蟹膏,果汁混着膏汁,鲜甜诱人。

李清漪也跟着有些眼馋了——裕王府可没有景王府这般豪阔,虽吃穿嚼用都不愁但也不甚宽裕,她这些日子正想要吃蟹呢。她瞧了眼桌上的那碟蟹酿橙,没扭捏,笑着道,“若是大个儿些的,倒也不须费事,直接蒸了配姜醋也好吃。”

英国公夫人适才见她姿态端雅一如林下仙子,如今说起吃的却又添了几分少女鲜活,倒是不由打趣道:“一说起吃的,裕王妃倒是心得不少。”

李清漪倒不觉窘迫,只是应道:“夫人莫要笑我,我也是闲了无事,整日里的惦念一下吃食什么的。这几日正想着要吃蟹呢,没想到今日正巧就吃上了。”说罢又抬头去看江念柔,微微一笑,“我这回能有口福,倒是要多谢谢弟妹你呢。”

她这短短几句话,众人心里倒是又转了几转——早就听闻裕王府不甚宽裕,不及有严家扶持的景王府,倒没到裕王妃竟是连吃点螃蟹都高兴成这样。这般一对比,众人对裕王和景王的心思倒是复杂了不少。

江念柔今日摆宴还未吃得什么已是咽了一肚子的气,偏还发作不得,只能勉强笑道:“三嫂喜欢就好,今日正好多吃一点,还有清蒸的,用蒲叶包着蒸出来的,等会儿叫厨下拿一笼来。可惜我们府上也只有这么几筐,要不然倒是可以给嫂嫂你带些回去。”

等清蒸蟹上来了,李清漪也没叫宫人上前剥蟹,径直拿了蟹八件来剥,嘴里另有一番歪理:“蟹要自己剥才好香甜呢。”

她虽是吃得极快可动作优雅,挑不出错处来。众人看在眼里,虽觉好笑却也更添了几分食欲。

便是上头的江念柔,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她有孕,连酒都不敢多沾,自然是不能吃这些寒凉的东西。她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随即又想起自己今日的打算,不易察觉的抿了抿唇,柳眉一舒,只有些许复杂神色凝在眉尖。

宁安公主难得出宫,这会儿犹如鸟儿出笼一般,早就得了趣儿,吃了个半饱就要去逛园子去了,口上只是道:“既出了宫就不必讲太多规矩。听说四哥这园子是新修的,我就四处走,你们也不必跟的太紧,自便就是。”她乃是皇帝爱女又有个掌事的贵妃养母,哪个又敢真管,不过是跟在后头说几句奉承话罢了。

宁安公主领头起了身,余下的诸人也渐渐放开了心,赏花观鱼,倒也闲适。

江念柔与众人说了一会儿闲话,见大家都散了一大半,于是起身携了李清漪的手,和她道:“三嫂吃了这么些,可要起来走走才好。正好咱们妯娌说说私房话。”

边上正是特意挖出的小湖,呈弯月状,据说是景王请了道长特意画的图——月盈则亏,迎了这轮‘弯月’在府中,说不得能引来日月之光,增益自身。

湖畔是假山堆,奇石成堆,李清漪和江念柔在石道上信步而行,绕过假山,低头一看便能见着湖中锦鲤戏水。这湖水乃是引了外头的活水来,虽无夏日里的莲叶接天,红荷辉映,但秋水静谧澄亮犹如一面镜子,内中又有锦鲤摆着红尾,颇有逸趣。

她们两人手挽手,一起走在前头说闲话,走了小半段路便见着一座竹桥,小小的一座,至多只得两人行。

江念柔指了指竹桥对面的春波亭,附在李清漪耳边悄声道:“咱们过去说话。”虽是孕中容色憔悴,笑语之下倒是颇有少女的娇态。

李清漪念及她有孕之事,本还想劝几句小心,但心中思忖再三到底还是点了点头:就算江念柔有什么打算,总也不会拿她肚子里那好不容易求来的孩子做筏子。

两人一起上了桥,宫人都只是落后一步跟着。刚刚走了几步,不知踩着什么,两人皆是脚下一滑。李清漪还未反应过来,便见江念柔一副被人推倒的模样,仰面往湖面倒去,李清漪亦是被她拉着往湖中倒去。

两人的手还牵着,先后落了水。乍一看,还以为是李清漪伸手推人反倒被江念柔拉着一起入了湖。

原还跟在李清漪和江念柔身后的宫人全都吓了一跳,立时便有几个会水的扑到了水里,余下的亦是仓皇扬声叫了起来:“快来人啊,王妃落水了。”

李清漪乃是北人,不会水偏偏手腕又被江念柔抓着,一连呛了好几口冰冷的湖水。

可是,越是危险紧急,她心里越是清醒:江念柔既然能下这般狠手,怕也没有存着保住腹中孩子的想法。

可就算江念柔有武后之狠绝,愿意拿亲生骨肉来算计裕王和李清漪但这明显也是得不偿失的做法——皇帝只有裕王和景王这两个儿子,除非谋反大事,否则绝对伤不到裕王根基,至多不过是叫裕王换个王妃罢了。而皇帝素重子嗣,一个活着的长孙能给景王与江念柔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卢靖妃对江念柔已是渐生不耐,三番两次的赐下宫人,景王本人又生性荒唐暴虐,此时的江念柔太需要个孩子来巩固地位。

事出反常则妖,江念柔这般行事,倒是奇怪。

李清漪吞了几口水,浑身被浸得湿冷,挣扎不得,神志终于开始昏沉下去,没能再细想下去,阖眼昏厥过去……

第15章 四物汤

开宴的时候,天色尚且亮堂,这一落水一闭眼等到醒来,已是夜深时分了。

一轮弯月藏在云后,淡云轻卷,辰光黯淡,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晚风吹着窗外的枝桠,发出吱呀的声音,四周静的出奇。

李清漪醒来的时候屋内并无点灯,一片漆黑,她睁大眼睛看了看床帐上的绣纹,心安理得的发了一会儿呆,好半天才提起一点力气,自个儿挣扎着起来。

能够再次呼吸到夜里这湿凉的空气,她不由的长长叹了口气:江念柔居然没有把她直接淹死来个死无对证,还好还好……当然,也可能是边上有人看着,不愿冒险下手的缘故。

她这一动,边上很快就有人也跟着反应过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过后,有人点了灯,缓步走了过来。

李清漪定眼一看,是她贴身的宫女如英。

如英眼眶泛红,要不是手上还端着灯整个人都要扑上来了。她认认真真的看着李清漪,低了下头,悄悄擦了擦眼睛,小声道:“殿下,您醒了?”

李清漪倒没想到如今还能留下个如英伺候自己,抿了抿唇,靠坐在床上问她:“这是景王府?现今是什么情况?”

如英抿了抿唇,咬着唇小声道:“景王妃落了水,虽是立时就叫救下来了但也见了红,后来太医来了,说……说是孩子没了。景王妃哭得晕了过去,现下还没醒,景王和卢靖妃也跑去西苑哭求皇上……”

李清漪叹了口气,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她竟也不觉得如何惊惶,只是平静的道:“陛下那里如何说?”

如英眼里的眼泪再忍不住,用空着的那只手捂住嘴把哭声咽回去,好半天才抽噎的道:“陛下气得不得了,说您是嫉妒景王妃有孕……”

李清漪顶着一头半干半湿的乌发,懒懒的靠在枕上,长长的舒了口气:“也好。”皇帝一开口就把这事定性成了女人之间的嫉妒,没有牵扯到裕王,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她仰起头,勉强露出一个笑脸来对着如英道,“我都没哭,你这么就哭上了,和花猫似的。”

如英再忍不住,把灯往边上一放,“哇”的哭出声来,扑倒床前道:“殿下……”她抽抽噎噎,语不成声,“我知道殿下是冤枉的……”

“好了好了,别哭了,你哭得我都想哭了……”李清漪摸了摸她的头顶,逗了一句,面上笑意真切了些,问她:“你怎么也留在这里了?”

如英用力捂住眼睛,圆圆的脸哭得通红,小声道:“是宁安公主。她说只要陛下一日未下旨,您就还是裕王妃,总不能叫您没人伺候,于是做主让我留下伺候了。”

李清漪心中不由对宁安公主生出几分好感来:她如今被扣在景王府中,不仅即将被废更是性命垂危。若非身边还有个如英,说不得就被人给暗害了。她被边上的如英哭了几场,浸了凉水的头隐隐有些疼,但心里倒很是宽慰,重又起了点儿劲头,慢慢合目细思起原先没有想通的事:江念柔这般行事,说不得就有个不得不舍弃腹中孩子的理由。

难道她没怀孕?

不对,这事是报到西苑的,上达天听,皇帝都知道,瞒不得人。

那么,就是那个孩子有什么不对?

李清漪脑中好似电光一闪,心中不由起了疑:早就听说,景王肖父最喜金丹之事,他和江念柔又一心求子,说不得就吃了许多不该吃的东西。若那孩子天生有缺,与其生下来讨迷信的皇祖父厌恶倒不如借着这机会来坑裕王和李清漪这个裕王妃一把。就算皇帝如今把事情定义为是女子之间的妒忌,可天长日久又有卢靖妃等人上眼药,未尝不会疑心裕王。

好个一石二鸟之策。

******

李清漪这头刚醒不久,“哭晕”了的景王妃江念柔也跟着醒转过来。

不比李清漪那一屋子的黑漆漆,屋中点了灯,明亮如白日,宫人又是端茶递水又是湿帕擦汗,上上下下的服侍着,生怕哪里惹得王妃不高兴了。

江念柔卧在榻上,面色惨白的拥着绣着牡丹花团的锦被,轻蹙黛眉:“你们点的是什么香,闻着难受……”

边上伺候的林嬷嬷小步上前替她捏了捏被角,少不得细声宽慰道:“是沉水香,娘娘平日里不是最喜欢吗?今儿屋里人来人往又有药味,这才点了。”

江念柔眉心处显出微微的折痕来,冷冷的道:“我现在不喜欢了,闻着就想吐。”她淡淡道,“让人把窗打开透风。”

林嬷嬷本还想劝她几句“小月里不能见风”,可瞅了瞅江念柔那神色,话又咽回了肚子里,只得一边叫人开窗,一边令人把厚帘子给放下挡风。

江念柔腹中隐隐作痛,只觉得浑身的血留了一大半,心头也空了一半,空落落的说不出难受,好似整个人只余下干干的一个身躯。她吃力的转了转头,一言不出却已是不动声色的把屋里的人全都打量了一遍。

林嬷嬷在宫里带了半辈子,最会察言观色,瞧了眼她那神色,哪里不知道她在找谁。她转头看了看左右,让几个宫人都退开去了,这才弯腰低声道:“王爷为了您,特特跑去西苑找陛下哭了一通呢。回来后连饭都没吃就在床边守着了,等到晚上,见您没醒,怕打扰您休息,这才退了出去。”

江念柔心中本就有些难受,听到这里忍不住冷笑了一声:“哈,好个怕打扰!”她那包含怒气的话一字一句的从牙缝里蹦了出来,字字皆是恨,句句皆是怨,“嬷嬷何苦给我留面子?他恐又是去后院寻那些小道士鬼混了吧……”她到底是好人家出身,那些肮脏的事入不得眼也说不出口,未说完就已经咬住了话根。

这么一个男人,才失了未长成的孩子,嫡妻尚在病榻上昏沉未醒,竟然还能毫无压力的去寻欢作乐。

江念柔念及自身的委屈,只觉得好似一柄尖刀剐在心尖,雪白的刀刃直直而入,鲜血淋漓的出来,血肉模糊。她既痛且恨,再无往日隐忍,一双眼睛都气红了,不禁抱着被子哭道:“我这都是为了谁,他,他竟是这般的没有心肝!”

林嬷嬷知道她的心事,心里多少有些嘀咕:这景王妃自来心高气傲,读史时最喜欢武后一节,旁的没学会,野心和狠心倒也学了个三分。这回能下这般狠心,固有几分是为了王爷,但实际上还不是为了她自己——皇帝最是迷信,真要是生下个天生不缺的孩子,她这景王妃的位置还要不要了?

然而,林嬷嬷心里那般想着,口上却还是要依依劝道:“王妃您为王爷做的事,他都记在心里呢。奴才伺候王妃也有些日子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您现下最要紧的是养好身子,日后才好为王爷生个世子。男人嘛,都是喜欢玩乐,等有了孩子,知道冷暖了,他也就定了心了。”说罢又抬手给江念柔擦泪,“您现下可不能哭,身子要紧。这四物汤是新煎好的,还热着呢,您趁着空腹,赶紧先喝几口吧,迟些儿再叫人上饭。”

江念柔小产后气血两虚,这四物汤里除了一贯的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四味药外还加配了伍阿胶、艾叶、甘草,成了胶艾四物汤,凉血止血。当初保胎的时候也常喝,不想这时候也要喝几口。

江念柔一双纤细白皙的素手紧紧抓着被角,青筋暴起,收了泪的面上却如死水一把波澜不起。她慢慢点了点头,接过那碗四物汤,慢条斯理的道:“嬷嬷说得对,总有定下心的时候。”她语声就像是窗外滑腻湿冷的青苔,阴冷的叫人骨里发颤,“孩子嘛,这个没了,总会有下一个。”

是啊,这世上的东西,从来都是没了前头的,来了后头的。

高拱也是这么劝裕王的,他尝试着把事情掰开来解释给裕王听:“陛下如今正在气头上,事情能到王妃为止,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您若要再为王妃求情,别说是讨不得好,便是连您自个儿都要赔上去。既然事已至此,您就别操心了。”他看了看眼眶通红的裕王,压低声音,不由得说了几句真心话,“好在您和王妃也没个子嗣,待日后陛下给您指一个,您就知道了——女人都是一样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裕王素来对高拱恭敬有礼,颇有几分父子之情,此时闻言却是再也忍耐不住。他一张俊面涨的通红,眸中燃着火,蹙眉咬牙,声音发抖:“怎么会一样?!”他气得连身子都开始颤抖起来,最后还是坚定的把话说下去,“本王,我,一辈子也只有这一个王妃。”

“王爷!”高拱从未想过自家学生竟是这般的痴情种子,抬高了声音,以目相视,“您是今上的长子,日后说不得能更近一步。身系社稷,天下所望,不过是一个女子,竟也能叫您乱了分寸?!”

裕王却顾不得这个,他仓皇的转头去看急怒中的高拱,双唇一颤却是说不出话来,一双乌黑的眼睛就像是垂死的小动物,倔强的不避不让,藏了千言与万语。

他静静的望着高拱出了一会儿神,眸光微动,像是在想些什么,面上却仍旧是咬紧牙关一字不应。忽而,他少见的硬起气来,挺直了腰,没再理会边上的高拱,扬声吩咐道:“多宝,备车,本王要去西苑求见父皇。”

门外太监早就候着了,也没多话,匆匆应了声“是”,抬步跑了出去。

窗外天色昏昏,想来是将有大雨,时有雷鸣电闪在天际而过,更显得裕王立在门前的身姿挺拔。

高拱第一次被这个生性温吞荏弱的学生顶了个正着,说不上生气惊怒反倒是有些怔怔的,整个人都呆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这位学生身上流着的杀伐决断的天子血脉,纵是平日不显,到底还是有那么一份血性的。

第16章 信阳毛尖

“老三还跪在外面?”

皇帝盘腿坐在八卦阵中,半阖着眼睛徐徐问道。

黄锦面色微白,只得小心应道:“还跪着呢,外头雨大,奴才已经叫人给王爷打伞了。”

“他要淋那就让他淋着。眼见分明之事,何须再查?非要闹得天下皆知,皇家颜面扫地不成?”皇帝面上不动分毫,语气之中却犹带冷怒之色,字字皆是雷霆之威,“他这算是什么?!以己身胁迫胁迫君父?如此不忠不孝、无君无父的孽障,跪死了也是活该!”

黄锦哪里敢应,低着头不吭声——裕王乃是皇帝唯二的儿子,虽说爹不疼可怜好似小白菜,可物以稀为贵,论起来却是真正的身份贵重。

内殿一时静了下来,忽而有小太监通传了一声,小跑着过来,把折子递给黄锦,附在他耳边悄声说了几句话。

黄锦面色微变,略一犹豫还是把手上的折子递给了皇帝:“陛下,您看……”

皇帝瞥了眼折子上的字,长眉一动,很快便接了过来,一目十行的翻了一下,微微一顿:“倒是个果断的性子。”他合上折子,望了眼窗外。

大雨磅礴,身着保和服的裕王正一动不动的跪在外面,脊背笔直的犹如一柄利剑,直刺人心。虽然有宫人在边上撑伞,但大雨倾盆之下,他浑身早已湿透,乌黑的头发如同水草一般披在肩头,肌肤苍白瓷冷。

他已经跪了半日。

皇帝素来不喜欢三子的懦弱脾性总觉得少了什么却不知他骨子里竟也有这么一份倔强。他的目光掠过裕王肩头,轻轻落在那从屋檐上滑落的雨水上,看着飞溅起来的水花,不知怎的竟是想起了幼年往事——他自幼体弱多病,在兴献王府时每到秋冬之季就常常卧病,每回醒来总能见着父母关切的守在一侧,便是病痛之中都觉得欢喜。

然而,他如今仅存的两个儿子却都没福气享受这这样的父子之情。

大概也是天命吧。给了什么,就要拿走什么。

念及旧事,皇帝冷硬的犹如铁石的心肠微微一软,终于还是叹了口气:“既然折子都已经到了这里,朕便准了,赐号静敏仙师,让她去城外白云观为我大明祈福吧。把这折子拿给裕王,让他也回去吧。”

黄锦就等着这句话,半点也没耽搁,亲自跑了一趟,把那折子递给裕王,压低声音道:“王爷且看看吧。”

裕王抬起头,略有犹疑的看着黄锦,伸手接过那折子,待看清上面的字迹后面色亦是微变。他湿漉漉的手指轻轻翻了翻纸页,弄的纸张微见濡湿,垂眼便可清晰的看见上面清隽秀丽的字迹:

“……自妾入府,既无能约束王府内帷亦未替皇室绵延子嗣,每念于此,常怀忧虑,夙夜难安……愿去凤冠袍服,束发求道,上可为家国、生民求福,下可内省自身……”

字字句句清醒明白,就像是一阵阵的雷声,不断的回响在裕王的脑中,令他头痛欲裂,把人撕成两半。

这就好似一个人落崖,手上紧紧抓着来人的手,心怀期盼,觉得自己很快就能得救。偏偏,离崖岸只有一步之遥时,对方忽然松了手,留他一人粉身碎骨、无处申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