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好女不下堂 > 好女不下堂 第3节

好女不下堂 第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好女不下堂!

夏春朝知婆母有话讲,福了福身子,低头坐了。

柳氏便说道:“今日这事儿,不是作婆婆的要说,你也太不懂事了。平日里瞧着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怎么今儿竟这等糊涂?当着那么些人的面儿,就不听话的。好在在座的都是自家亲戚,没人说那些个。若是传扬出去,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长幼体统都没了不成?何况,不过是一个丫头片子,又不是什么稀罕对象儿,就给了你表妹又如何?那样的小气,叫人有半个眼睛看得上!”

夏春朝听这话几近无理,只是不好当面顶撞,赔笑说道:“母亲教训的是,只是媳妇那时说的也是实情。媳妇儿如今房里实在离不得那两个丫头,但缺了一人,就要添上几分忙乱。若说再要添人,一时又并没个合适的人选。母亲既然忧虑表小姐身畔无人服侍,媳妇儿这就叫人伢子上来,挑实在好的丫头买与表小姐。身价银子就从媳妇这儿出,不必动官中的钱。”

柳氏哼笑了一声,说道:“横竖如今家里钱财都是你把持着,从哪里出又有什么分别?羊毛自然不会出在狗身上。”

夏春朝自然知晓这婆母的怨气自何处而来,又无话可说,只岔了话道:“回来路上,媳妇去铺子里盘账,恰巧路过和祥庄。想着母亲并祖母爱吃那儿的点心,就称了两斤水晶月饼。待会儿装了盘,就叫珠儿送来。”

柳氏却不咸不淡的说道:“这又不是八月十五,吃什么月饼。你去烧香也罢了,怎么又去铺子里?绕了多少路途!你妹妹还没出门子,比不得你,抛头露面的也就罢了。”

夏春朝听这话甚是刺耳,便是再好的性子也不免存了几分恼。

当下,她微笑道:“婆婆说的是,媳妇儿心里也情愿在家守着,不见外人。只是如今家里吃用的一应银钱,都从铺子并庄子上来。庄子倒也罢了,那铺子却需时常去盘查盘查。不然下头那起伙计,见着主家不上心,难免不生出些怠惰之心,又或徇私舞弊,弄出串联客商,以次充好,谋骗银钱等事。咱们一家子的生计,皆关系于此,媳妇儿不敢不尽心呢。旁的且不说,便是少爷去年当了那游骑将军,家中摆酒请客,又有那些人情往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将来少爷回来,免不得还有一场热闹。若是再有升迁等事,还需得置办官衣,雇佣跟随等事。媳妇儿私底下也曾算过,这里里外外也得几百两银子的开销呢。如今家里虽不难于此,究竟也不算一笔小数目。”

她这一席话,言下之意便是暗指并非她夏春朝喜欢出面,实是陆家贫困所致。并且陆家能有今日之景,皆是她一人之功。柳氏又有何颜面,在她跟前指摘不是! 此事正是柳氏心头一块病,她如何听不出来!然因她有事要同这儿媳商议,心中纵然动怒,也少不得暂且压了,只说道:“你嘴头子伶俐,我说不过你去。我却还有一桩事儿,须得同你商议商议。”言罢,正要将那事说出,忽见长春自外头进来,便住了话头,先问道:“送了姨太太去了?”长春回道:“姨太太同表小姐已坐轿子去了,还有一句话叫我捎给太太。”

柳氏本要问问是什么话,却转念道:这丫头素来不会话说半截,想必是为这媳妇在跟前,不好当面告诉。好在那事也还不急。便向夏春朝温言说道:“今儿你也忙碌一日了,想必疲乏很了,先回去歇歇罢。明儿咱们娘两个再好好说话。”

夏春朝心里知局,便起身道:“我今儿在铺里拿了些上好的花胶,正好给老太太并太太补身。我去说给厨房炖了,晚饭时候就得了。”柳氏点了点头,夏春朝便出门去了。

待夏春朝离去,柳氏就问长春道:“你姨太太怎么说?”长春便上前说道:“姨太太上覆太太,说多谢太太的厚意。然而他们一大家子人,吃饭穿衣皆是难事。眼下虽有太太的接济,究竟不是个长理。还望太太求求老爷,替她家老爷寻个差事做做的好。”柳氏便叹了口气,说道:“她话说的轻巧,哪里有这般容易!如今的年成,像样的差事好容易寻呢!老爷昔年为做那主簿,欠夏家的债到了当下也没干净。不过是攀了亲戚,就含糊过去了。”言至此处,她不免又想起这一家子银钱进出尽数在夏春朝手中,心头再度火起,将手在案上一拍。

长春见太太不知因何动怒,一时不敢出言。

停了半日,柳氏方才说道:“忍冬到老太太屋里瞧瞧,看老太太起身了不曾。若是没起,就回来。如若已然起来了,便说太太过去给老太太请安。”忍冬答应着去了,半晌回来,说道:“老太太才起,说横竖下午没事,太太就过去罢。”

柳氏闻言,便起身收拾了一番,带了长春过去。

走到陆贾氏房外,只见小丫头宝荷正在门上立着。一见她走来,宝荷便说道:“太太来了,老太太刚起,现在明间里坐着呢。”柳氏点了点头,就拾阶而上。宝荷打起帘子,柳氏走了进去,步子一转,便乴进了明间。

进到明间,只见陆贾氏正在炕上歪着,身后倚着一支翠青色绣龟鹤延年绸缎软枕。宝莲正跪在炕里,拿着美人捶捶腿。一旁炕几上摆着两盘细点,并一盏热茶。

柳氏是知晓这老太太每日午歇起来,必要吃一盏新炖的杜松子仁蜜饯泡茶,这也罢了。只是瞥见那白瓷盘子里装着的点心,心中不免有几分不快。

当下,她快步上前与老太太请安已毕,陆贾氏便命她坐下说话。

柳氏在地下椅上坐定,先向陆贾氏笑道:“春朝今儿出去上香,因去前媳妇有吩咐,特买了两斤水晶月饼。媳妇本要吩咐她先往送老太太这儿来,原来老太太已得了。”陆贾氏看了她一眼,微微颔首道:“春朝这孩子,是一向孝敬的。”说毕,又盯着她道:“你也别在我跟前玩那些花样,我虽然老,还不至于这般糊涂。你也是十来岁就来这家里做儿媳妇到如今的,心里打什么主意,我自然清楚。”柳氏听了这话,正巧戳中了心底真病,登时红了脸,讪讪说道:“媳妇儿心里也是孝敬的,只是不得出门罢了,又没有多少闲钱。”

陆贾氏撑起了身子,宝莲连忙将软枕往里塞了塞。只听她说道:“我并非说这个。今儿你赶着春朝出门,将你妹妹并你那外甥女招来,又叫我见。我难道不知道你的算盘?不过是要先问了我的意思,好拿我口里的话去压服春朝。我心里都明白,奉劝你将话说开了罢。”

柳氏见为婆婆当面戳穿,不能再瞒,只得说道:“媳妇也是为陆家香火着想,这夏氏进咱家门来多少日子了,那肚子连一点儿消息也不见。这般下去,怎生是好?不如早做打算,何况这样的事情,世间常有,又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偏生人家使得,咱们却使不得?”

陆贾氏冷笑一声,说道:“我叫你放老实些,你却偏生要在我跟前装糊涂。勇哥儿连年不在家,她肚子要怎样有消息?!若当真出了那样的事,你这做婆婆的还不立逼着她上吊?你说这话,糊弄鬼呢?老实说了罢,你是嫌春朝把持家里银钱久了,勇哥儿待她又极好,你心里便没了底。又觉日常使钱不便,于是想叫你那外甥女进来,好分一分她的权。是也不是?!”

报信儿

柳氏被婆婆数说了一顿,张口结舌了半日,索性说道:“婆婆既然挑明了,那媳妇便明说了罢。这夏氏自进了咱家的门,面儿上虽是恭敬,但家中日常使费,银钱进出,甚而家务杂事,莫不在她手里。这家中大小,自她来了,差不离都只听她的吩咐。动辄就是奶奶说,奶奶吩咐,把咱们放在哪里?外头两处产业,庄子里是不消说的,自来就没听过咱们的话。那铺子里从掌柜到伙计,没有一个不是她娘家带来的人。店门头上虽说挂着‘陆家干活行’的招牌,又同她夏家的店铺有什么分别?非是媳妇定要挑唆是非,闹得家宅不合,只是为陆家打算。这般下去,待勇哥儿回来,岂不是夫纲不振?”

陆贾氏听她抱怨了这一大篇话,颇有些不耐烦,摆手说道:“你也不要同我说这些有的没的,我也没那个功夫去听。你是个什么品性,我心里还不清楚?想着没分家那时,你同你那个小婶子便时常口角,隔不了三五日便要闹得鸡犬不宁。足足闹得咱们这一大家子散了,你才安生。虽说焕成做着个主簿,穷官人家,亲事是那般好说的?好容易借着昔年的余光,攀上了门好亲,得这个媳妇进门,方才补了前头的亏空。这饱饭没吃上两日,你又出来生事了。我倒劝你省省,有这好日子能乐一天是一天,何必自寻那个苦恼!你那儿媳妇当真是不贤,也是你这个婆婆做的好榜样!”

柳氏吃了这一通训斥,面上青红不定,心下羞怒不已。正待出言辩驳,却听陆贾氏话锋一转,又缓缓说道:“然而我今儿看着雪妍那孩子,倒很是喜欢,也真是个好孩子。模样俊俏,性格也温文乖巧,更难得她也算书香门第的出身,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勇哥儿身边只春朝一个,是单了些。春朝又主持家务,操持内外,诸事忙碌,勇哥儿身上难免有照顾不全的地儿。虽说如今勇哥儿尚在军中,但早晚有回来的一日。你先替他寻下一个,倒也没什么不可。”说毕,又叹了口气道:“那孩子也当真是可怜,那样一个好模样,偏偏遇上这等事。但好些的亲事,自然是轮不着她了。这一番,就算咱们做善事了。”一语毕,双手合十,闭目念了一声佛号。

柳氏为陆贾氏抢白了一顿,原道此事已没了指望,不想却又峰回路转,不禁大喜过望。当下,她喜孜孜道:“老太太说的很是,我也是这么个意思。老太太既是恁般说,待明儿媳妇就跟春朝说去。”陆贾氏微微颔首道:“春朝是个明事理的孩子,你好好儿的同她说,切不可急躁。”

柳氏只听她准了此事,满心欢喜,哪里还听得进去旁的。当即满口答应着,又说道:“母亲放心,她不敢违了我的吩咐。” 陆贾氏睨了她一眼,未多言语,只说道:“我要去念经了,你且去罢。”

原来这陆贾氏笃信神佛,每日午后起来,必要念上几卷《金刚经》逢初一十五还要斋戒。柳氏虽也有几分诚心,却是个跑兔一般的性子,哪里坐的下来。故而陆贾氏便先行打发她离去。 待柳氏去后,宝荷收拾茶碗,宝莲先去净室点了檀香。因陆贾氏信佛,卧室间壁便收拾了出来,供奉佛龛,安放香花水果,净水蒲团,以为她日常念佛之所。

宝莲收拾完毕,走来请陆贾氏过去,就跪在地下与陆贾氏穿鞋,一面就笑道:“太太今儿倒是比以往更聒噪呢。怪道老太太说要收雪妍小姐做干孙女她不让,原来有这茬子账。”陆贾氏浅笑道:“你们太太很有些小聪明,小户出身的女儿,原就上不得台面。”宝莲便问道:“老太太既然疼爱少奶奶,又怎么答应太太的话?若那雪妍小姐当真进了门,奶奶还不知怎样伤心。”

陆贾氏笑道:“你这丫头片子,懂些什么呢?一则,你们太太说的也是正理。春朝如今虽孝顺恭敬,但这一家子都指着她一人,勇哥儿又是年轻后生,少年夫妻怕老婆是常有的事。时日长了,弄到个牝鸡司晨,我们这样的人家岂不吃人笑话?有人进来,分一分秋色也好。二来,虽是我前头说陆家是攀了门好亲,也实在是无奈之言。若还是你老太爷在世时的光景,这商户门第的女儿给陆家做侍妾都还嫌低微,又怎会讨进来做正房?春朝虽好,可惜没个好出身。娶了她这样的媳妇儿,真是辱没了咱家的门第。章家那丫头,虽说落到这个地步,但出身是好的。差不多这一年前,还是个官宦小姐。纳她进来做妾,给咱家门面上也添上几分光辉。我适才说那样的重话与你太太听,只是叫她别猪油蒙心转错了主意,弄出纵妾灭妻的故事来,可就得不偿失了。”

宝莲听的懵懂,只好笑道:“我都听糊涂了,老太太说的这是两头话呢。”

陆贾氏见她不懂,便与她明说道:“咱们这一大家子人,如今的吃穿用度都靠着谁?你们太太就是个色厉内荏、中看不中吃的货,外头瞧着厉害,其实无用,着紧处便要躲滑。能把你老爷挑唆的同他兄弟分家,也就算到顶了。她当家这些年,那钱只见往外送,再不见往家拿的。田里的佃户是连年跟她打擂台,她在家里倒会跳脚,到了人跟前便如木偶泥人一般,全然不会应对。这一年年的,这一家子人没被她弄到去要饭吃已是造化了。说来也不怕人耻笑,讨你奶奶进门时,那办喜事的钱竟然是问亲家公借的。这陆家的脸面,算是让我这好儿媳给丢尽了!”说到动气之处,禁不住用手猛捶炕几。有年岁的人,生不得这样大气,一口气没上来就狠咳了几声。

宝莲见老太太动气,不敢再问,连忙倒了热水过来,捧与她吃,方才又说道:“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家里如今也好了。老太太只管享福就是了,何必去问这些是非。”

陆贾氏喝了两口水,也不理这话,径自又说道:“旁的倒也罢了,只是现下还有三件大事。一是红姐儿的亲事,虽说婆家还没寻妥,也就是这两年间的事。她嫁妆尚未齐备,须得着紧。第二件便是勇哥儿的前程,这仗总有打完的一日。待他回来,官场人情往来,衣装门面,出入跟随,上下少说也得个二三百的银子方才够使。陆家中兴全在勇哥儿一人身上,可是马虎不得。这最末一件,乃是我自己的事。我虽不要他们风光大葬,总也要顾全了陆家的颜面。这三件事下来,着紧也得七八百两银子。这钱却从哪里出?你们老爷当那主簿,一年的俸禄差不多也只够一家子喝西北风。你们太太是不消说的了。也只好再做旁的打算。我私底下也盘算过一回,你们少奶奶手里,如今大约得有千两银子上下的数目,要多也没了。细算算,还真不大够使呢。不把她笼络住了,咱们家岂不是倒了房柱子?”

这主仆两个正在屋里说话,忽闻外头廊上有些响动。宝莲连忙扬声问道:“什么人在外头?”宝荷从门外进来,说道:“是姑娘的猫跑了过来,姑娘已抱了去了。”

陆贾氏也就不再言语,往净室念佛去了。

夏春朝自出了上房的门,就觉身上乏的厉害。回到房中,只交代了丫头几句话,就一头睡倒,直至红日西斜时分,方才醒来。

她见天色已晚,恐误了晚饭,连忙起来梳妆整理,一面就问道:“这一下午可有人来回话?有什么要紧的事么?我睡前吩咐下的,可都得了?”宝儿上来伺候梳头,就回道:“有两个嫂子来说采买的事儿,因无甚要紧,我便先打发她们去了。奶奶才睡下,珠儿便去厨房传话了。奶奶吩咐的汤,已叫他们炖上了,这会子该得了。并没别事,倒是姑娘来了几遭。见奶奶睡着就回去了,问是什么事,也不肯讲。”

夏春朝听着,心里暗想,不知这小姑子急着寻我何事。转念又道:左不过又是些淘气的勾当,或者缺了零钱使用。便没往心里去,待梳头穿衣已毕,打听上房已摆下饭来,便仍旧带了珠儿过去了。

走到上房,饭菜都已齐备了,果然就有夏春朝午后吩咐的那盅排骨花胶枸杞汤。

少顷,陆贾氏同柳氏都到了,众人落座。夏春朝依照往日规矩服侍了一回,又笑道:“这花胶是媳妇儿今儿从铺子里拿的,是夏掌柜新从一位广东客商那里进来的好货。这东西最是滋补人的,这样上好的胶等闲还不易得呢。老太太、太太都试试,吃过了好益寿延年,长命百岁!”

柳氏听了这些甜话,将嘴一撇。本要吐出些刻薄言语,但因心里记着午后婆婆的言语,便就压了。那陆贾氏倒是哈哈一笑,脸上菊纹绽开,似是十分欢悦,说道:“你这孩子就是嘴甜,惯会哄我们这些老婆子开心的。但不说这汤是否养人,得你这两句话,我也要多活两年喽!”说毕,又大笑起来。她这一笑,满屋人也就陪着笑,顿时一阵热闹。

陆贾氏又对柳氏说道:“这花胶昔年老太爷在时,我也吃上过几盅,倒真是个好物。吃了些时候,身上一些旧日坐下的毛病都没了。后来家道不济,也就断了顿。今儿既然春朝孝敬,你也该试试。想必你以前也不曾见过。”那柳氏听这话倒似是暗中讥刺自己出身低微,见识浅薄,不由暗暗咬牙。原来陆贾氏向来看重门第,柳氏年轻时没少吃她的冷眼,这婆媳两个这一辈子都不大对付。到了现下,两人皆有了年纪,为着体面,才不大提这些事了。此事是柳氏一块心病,今日听婆母再度提起,自然深恼不已。然而当着小辈下人们跟前,又不好发作,只好强笑道:“老太太说的是,我哪里比得上老太太见多识广,什么事儿都见过的。”陆贾氏见她恭敬,知晓为午间一番敲打之功,便也不再说那许多。

陆家这些家人都是后来才用的,这些陈年旧事连着夏春朝在内并无一人知晓。众人听在耳里,只道是这婆媳两个寻常闲话,也就揭了过去。

一顿饭吃毕,陆贾氏自回房去。夏春朝回去吃了晚饭,又到上房来坐。

少顷,老爷陆焕成来家。夏春朝同陆红姐请安已毕,方才各自回去。

那夏春朝回至房中,因下午睡得久了,这时也不觉困。闷坐了一回,想起日前小姑子陆红姐托她的活计,便叫宝儿将针线取来,就着灯下一针一针绣将起来。

珠儿过来挑了挑灯芯,站在一边看了一回,便说道:“咱们奶奶绣的花儿真好看,怪道姑娘整日吵吵着要奶奶替她绣呢。”宝儿接口说道:“姑娘的针线,也是奶奶一手教出来的,能差到哪儿去?只是自己不肯做。”夏春朝头也不抬的说道:“她旁的都好,但只这蔷薇绣不好,偏她又爱这个。”

众人正说话间,陆红姐忽从外头进来。夏春朝不防她这时走来,连忙让座。那陆红姐快步走上前来,看了她手里针线一眼,就说道:“我的好嫂子,你还有闲心做这个哪?你就快要与人挪窝了!”

议论

夏春朝听她这话来的甚奇,一时不能明白,只是看她来的匆忙,满面惶急之色,便笑道:“妹妹来的匆忙,可是出什么事了?妹妹先坐,有话且慢慢讲来。”说着,就吩咐宝儿道:“与姑娘冲盏杏仁露来。”宝儿答应着去了,夏春朝便叫陆红姐坐下说话。

陆红姐在她面前坐了,就将今日午后在祖母房外所听之事细细的告诉了一遍,说道:“今儿下午,送了姨妈和表姐回去,咱们不都散了?我因上午走了许多路,身上乏,又困的厉害,就到屋里睡了一会儿。起来时,就见我那只雪狮子猫跑了出去。因我素知老太太每日午后是必要做一回功课的,恐这东西去扰了老太太清静,便就追了过去。谁知走到那边,没听见敲木鱼声,倒是老太太同太太在屋子里喁喁的说话。我本也没打算细听,只是偶尔听到里面两句关系着嫂子,就立着了。原来太太有意将我那雪妍表姐说给哥哥做妾,向老太太说了许多话,里头还夹了许多嫂子的不是。老太太虽数落了太太一顿,却倒也准了。只怕明儿太太就要来同嫂子说这事儿了,嫂子还是快想怎么应对罢!”

夏春朝乍闻此讯,便如晴天霹雳,一时竟没了言语,半日方才强笑道:“咱们家几辈的人都不曾纳妾了,怎么到如今却破了例?想必是你听岔了。何况,老太太素来疼惜我,想必不会答应这事。太太……平日里虽有些不和,但我在她面前是素来恭敬的。”陆红姐见她不信,登时就急了,说道:“我的傻嫂子,你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亲耳听到的,那还有假么?老太太若当真疼你,又为什么不告诉你哥哥来信?你是不知,老太太虽面上夸你贤惠,背地里提起却总要添上可惜二字。话里话外的意思,不过是嫌嫂子你出身微末,门第不高。嫂子来家晚,不知前头的事儿。太太当年为着这个,没少生气。如今是受气的媳妇熬成了婆,自然要逞一逞婆婆的威风了——如今且不说这些不相干的,嫂子还是想想明儿怎么回太太的话罢!”

夏春朝听了这一席话,身子一晃,险些就坐不住,两眼泛红,胳膊也软了半边,半日方才低声道:“自进了你们陆家,我自问并未行过半分亏心之事。每日里早起晚睡,操持家务。你哥哥要觅前程,须得银子使用。家里没有现钱,要拿我的头面去当,我是半个不字也没得。那间干货铺子,不是我倒空了娘家赔来的妆奁,又哪里来的本钱?如今我也不是要卖弄功劳,只是实在想不通!”

陆红姐叹气道:“嫂子平日里倒是聪明,怎么今日倒糊涂起来?我虽没念过几日书,也还知道有个‘功高震主’的道理。正因嫂子在家中这般辛苦,太太方才那样嫌你。倘若以往太太这家当的好,那也罢了。偏生太太于这上面的才能甚窄,家事连年颠三倒四,银钱有出没进,一家大小只看她的笑话。虽说老爷也不管事,然而老太太是只怪在太太一人身上的。自从嫂子进门,家里诸般勾当都操持了起来,这合族亲友、街坊四邻谁不夸嫂子贤惠能干?”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好的越发好,歹的越发歹。太太挨了这些年的白眼,心里岂能没有几分愤懑?再则,嫂子虽一心为家中着想,把一应家务都揽在了自己身上。看在太太眼里,却不说嫂子辛苦,只道你把持权柄,调唆的一家大小都只听你的话,不遵她的吩咐。老太太和她是素来不卯的,老爷向来不管家事,家人又都是嫂子手里使出来的。她只觉势单力薄,便想着把雪妍表姐弄进来给哥哥做妾,好添一添她的势力。这些话若是往常,我也不肯对嫂子说的,只是今儿这事儿委实不像话了。我故此先来告诉嫂子一声,好叫嫂子有个防备。”

她一气儿说了许多话,只觉口干舌燥,便将茶盏端起,把那杏仁露喝了大半盏。

这些道理,夏春朝往日心底也曾觉察,只因自己为婆家辛苦甚多,不肯细想。如今被小姑子当面讲出,心口便如被人扎了一刀一般,又是委屈,又是酸痛,一泡眼泪只在眼眶中打转。然而这夏春朝虽是性格温柔平和,秉性却极是要强,当着人前不肯示弱,当下强撑出一幅笑脸来,说道:“多谢妹妹特特儿走来告诉我这些,我心里有数,妹妹不必焦虑。妹妹待我好,我都记在心里。天晚了,只怕那边老太太见疑,妹妹还是快些回去罢。”

陆红姐见她这般说来,倒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回去了,嫂子多防备些。”话毕,更不多言,就起身去了。夏春朝连忙使宝儿相送。 打发了陆红姐离去,夏春朝坐在炕沿上,手里兀自握着那绣了一半的枕头套子,望着炕几上一灯如灯怔怔的出神。

珠儿上来收拾茶碗,又拨了拨灯芯,见她面色不明,便道是为陆红姐言说纳妾一事,就劝道:“奶奶且宽心些,虽然姑娘这样说,但太太还不曾同奶奶说。或许明儿太太改了主意也未为可知。何况老太太素来疼惜奶奶,奶奶何不去求求老太太呢?只要讨了老太太口里的话,太太也不能硬来的。”

夏春朝扯唇一笑,低声道:“老太太待我,其实也就是面子上的事儿。我心里岂有不知呢?我原本只道我一心为着陆家,日久见人心,就是块石头也终有捂热的一天。谁知她们竟这样待我!要说,纳妾原不是什么大事。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说我不贤也罢斥我善妒也好。若他陆诚勇当真要纳妾,除非先休了我!要我吃些苦受些委屈,那也罢了,但这般欺到我头上来,那却不能够!”

此时,宝儿已送了陆红姐回来,进门听见这话,就愁眉道:“只怕明儿太太就要来问奶奶,奶奶就当面回了么?”夏春朝低头想了一回,忽然望着珠儿问道:“你今日下午说,亲眼看见太太屋里的长春,与了章姨妈一包银子,可作准么?”珠儿不防她突问此事,微微一怔,旋即答道:“正是呢,奶奶打发我去厨房传话。我回来时恰巧碰上长春送了姨太太、表小姐出门,就见她递了一包子东西与姨太太。那包袱结扣没打严实,露了一个角,现出一锭银子来,里面是些什么,倒不敢说。”

夏春朝柔柔一笑,点头说道:“只要有这回事就好,那里头是些什么,倒不打紧。都这会子了,莫不是还能打发个人去问不成?”又问道:“你看那包裹大小,若全是银子,该有多少?还有谁瞧见么?”珠儿歪头想了一阵,说道:“我心里盘算着,若都是银子,差不离该五十两上下。还有家中管浆洗的王嫂子也瞧见了,老太太叫她去洗被褥,正巧从那儿过。”

夏春朝听闻此语,却也不再多言,只说道:“天不早了,明儿还要早起,收拾了睡罢。”宝儿同珠儿皆有些诧异,倒也不好再问。珠儿进去铺床展被,宝儿便出去舀水进来。

一时梳洗已毕,夏春朝在床上躺了。宝儿放下帐子,将蜡烛熄了,便在脚踏上打铺睡下——今夜该她值宿。珠儿便就独个儿到外间炕上睡了。

宝儿心中无事,躺下未及多久就沉沉睡去。

夏春朝躺在床上,两眼望着头顶蓝布八宝顶子,全无困意,满腹的五味杂陈。念及这些年在陆家那番操劳辛苦,并受的委屈,那咽下去的眼泪顿如泉涌,浸透枕巾。这般躺了半夜,方才睡魔来袭,合目睡去。

再言柳氏回房,见老爷陆焕成换了家常衣裳,正在明间内坐着,手里把玩着一方古砚,心中便很有些不耐。原来这陆焕成平生有一大爱好,便是收集古玩并名人字画。只是他眼力低微,真伪难辨。常有些闲人散客,看他家中有钱,投其所好,将些破坛烂罐,使匠人做旧,拿来骗他钱财。他在这上头吃的亏,也就很不少。他一年的俸禄,大半都填了这座坑,全然不管家中衣食艰难。那陆贾氏是全然不管原由,只怪柳氏不会持家。故而柳氏每每看见丈夫摆弄这些,心中便要生气。她又不是个耐烦的,两口子时常在屋中为此事口角。

因她今日有事要同陆焕成商议,只得压了脾气,上前先好言问道:“老爷又得着好物件儿了?”陆焕成甚是得意,捻须说道:“不错,这是衙门里王四儿寻来的。说是一落魄秀才,祖上传下来的一方端砚,出的极好的凤眼,又是有年头的东西,还有前朝书法大家的题刻,当真是难得。这人进京赴考不成,没了回家的盘缠,险些流落街头。没计奈何,只好将这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变卖。那王四儿知道我爱这个,便替我拉了线。我去看了,那人一口就要三百两银子,咬死了就是不松口。好说歹说,总算还到二百五十两,就成了。你瞧瞧,这砚台凤眼出的多好,石质坚实,润滑细腻,还刻有竹梅花样,当真是好物!”言罢,更有些摇头晃脑。

柳氏不通此道,只听他说起花了二百五十两银子,便问道:“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就好买这个砚了?”陆焕成不以为意道:“我自然没这些现银,就记在铺子里账上了。”

交错

柳氏闻听此语,虽有几分不耐,但因花的不是自己的银子,也就不去管他。又因有那件事同他商议,便将这古砚乱夸了一通,说的陆焕成高兴了,方才道:“老爷,这春朝进咱们家门,也有个五六年了罢?”陆焕成于儿女事上是素来不上心的,又哪里记得这些小事,当下并不接口。

柳氏见他不应,又自顾自说道:“她十六岁上嫁进来,交新年二十三岁,到现下差不离也有七年了。这几年,勇哥儿待她虽好,但子嗣上总不见消息,叫人难免不焦心。再则,春朝这孩子虽然能干,但如今家中事情委实太多。铺子里、庄子上的账目都是她一人打理,还有一家大小衣食采买、四节八庆、人情往来,都在她一人身上。我看她每日起早睡晚,着实辛苦,实在心疼。便想着再寻个人进来,一来是为咱们陆家香火着想,咱们这样的人家,总是开枝散叶多子多福的好;二来,也好帮衬帮衬媳妇儿,叫她也省些力气。”

陆焕成闻听此言,这才抬头看了她一眼,问道:“这事儿,母亲可知道了?”柳氏赶忙说道:“我已同老太太说过了,老太太也是这么个意思。”陆焕成便说道:“这倒也没什么不可,虽说诚勇不在家,但这样的事,世间也常有,算不得什么。只是顷刻之间,哪里寻一个合适的人呢?若是不知底里的弄了来,反倒要生出些是非。”柳氏便笑道:“老爷还记得我前儿跟老爷说的话?我妹妹那一家子已然进京了,今儿就带了雪妍来家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见了雪妍那孩子,倒十分喜欢。本来说要收干孙女儿的,不知怎的又说起来她同勇哥儿十分相配。大伙说来说去,不因不由的就都有了那个意思。我私下问了问雪妍那丫头,她虽害羞不肯说,但看那意思也没什么不愿意。”

她自知这陆焕成平日不管家中琐碎事宜,但有老太太点头,没有不准的。她满料此言一毕,陆焕成必定挥手不理,任她施为。谁知这陆焕成却问道:“这雪妍是何人?咱们家亲族里,还有这样的人么?”柳氏闻言,登时满腹怨气。她虽知这陆焕成素来不问家事,却不想他竟将自己的话尽当了耳旁风。自打章姨妈一家决议进京,她便已将自己这妹妹一家子人口名姓都告诉了他。他如今再问,可见是全然没放心上。

当下,柳氏强忍怒气,浅笑道:“老爷怎么忘了,这雪妍就是我前回跟老爷提起的,咱们的外甥女儿,章家的独女章雪妍。她今年也有十七岁了,已是出嫁的年龄了。她家里原也替她说了一门好亲,只是没想到家中突遭横祸,男方家里那孩子又忽然得病死了。她被小人作弄,弄到个上不上下不下的境地。我看着也觉的实在可怜,那样一个好模样,着实可惜了。老太太又有这个意思,就趁势说和了。”

陆焕成听她言语,想了一回,才笑道:“是了,你同我说过,我都忘了。”继而问道:“虽说这样的事常有,但你还是问春朝一声。究竟她是正房,没有瞒着她就替儿子纳妾的道理。”柳氏不以为然道:“话虽如此,但她不过是个媳妇儿,又是个小辈。老太太都点头了,由得着她答应不答应?何况,她进咱家门这好些年,肚子一点儿消息也没得。虽说诚勇如今出去了,但总也在家了两三年。她整的出不来,连零碎的也没有,还有脸去说人!放在旁的人家,侍妾丫头早就有了,还等到这会儿呢。也是咱们家仁厚宽和,倒不要叫她以为这就是正理了。”

陆焕成听她又要絮叨那长篇大段的家宅琐事,大感不耐烦,连忙挥手道:“罢了罢了,你既说好,那便任你去做罢。我还有些公文亟待料理,今儿夜里就睡在书房了。”言毕,就拿了衣裳要走。柳氏见他这般,只好说道:“既是这样,叫长春去替你铺床?”陆焕成一面往外走,一面就道:“不必了,有长歌伺候就罢了。”这长歌原是跟随服侍陆诚勇的小厮,陆诚勇参了军,便在书房充了个书童,做些焚香烹茗、收拾洒扫的差事。

待陆焕成出去,柳氏叹了口气,向长春道:“这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当真是一点儿都不假!老爷这么个样子,叫我有什么法子呢?可恨老太太并合族亲友,都只说我不善持家之故。男人家撑不起来,倒算我一个女人头上,这也真叫人没法说的!”长春不敢接这话,只陪笑道:“太太也该看开些,好歹这些年也都过来了。如今家里也都好了,少爷又封了游骑将军,受朝廷敕封是早晚的事,太太只管等着享福罢。兴许老天就是要让太太吃前头这些苦,才有后头这段大福呢。”

柳氏瞥了她一眼,斥道:“小油嘴儿,你倒是惯会嘴上抹蜜哄人开心的。我没糖给你吃,你就省省罢。天不早了,不要只顾打牙犯嘴,快些打铺收拾了我睡。明儿还要去说那件事呢。”长春更不多话,连忙收拾着服侍柳氏睡下了。一夜晚景题过。

翌日清晨,天色才亮。宝儿便撩起帐子,请夏春朝起身。

夏春朝因心中有事,昨夜睡得迟了,今晨起来,眼下乌青,面色青白,着实有几分难看。

宝儿一面与她梳头,一面就愁眉道:“奶奶这是昨夜睡的不好么?这眼看就要去给老太太请安,这样子却怎么好呢?只好多擦些脂粉遮盖下了。”珠儿在旁插口道:“咱们家这两尊佛爷,当真是难侍候的紧。老太太不喜清淡打扮,只说寡淡,嫌不吉利。太太却又极厌艳丽妆扮,说是狐媚不正经。只累的咱们奶奶夹在里头难做。但姑娘穿些什么,怎么打扮,她们又都跟瞎了一般,全看不见了。”夏春朝听她这话过于放肆,便斥道:“你这个丫头,怎么能背地里胡乱议论老太太并太太?叫人听了去,岂不又是一场是非?瞧待会儿我叫管家嫂子来打你的板子!”珠儿知道她不过虚言恫吓,也不怎么害怕,只一吐舌头就罢了。

夏春朝又吩咐宝儿道:“不必多做妆扮,还是寻常样子就好。”宝儿问道:“奶奶不怕老太太嗔么?”夏春朝浅浅一笑,说道:“就是要老太太问呢。”宝儿不知她作何打算,也就不再多问,只依照吩咐替她收拾了。

梳洗已毕,夏春朝将珠儿吩咐了几句话,便照旧带了宝儿出门,径往陆贾氏居所行去。

走到廊下,只见小丫头宝荷在石阶上坐着打盹。夏春朝使了个眼色,宝儿便快步上前,推醒了宝荷,问道:“你怎么在这儿打瞌睡?老太太可起来了?”宝荷梦中被人推醒,唬的跳将起来,揉了揉眼睛,定睛见是夏春朝主仆,连忙请安问好,又答道:“老太太还没起身,奶奶今儿来的早了些。”这话音才落,里面便传来一声道:“宝荷,老太太起来了,舀水进来!”

宝荷听见这声,连忙走到廊上,将青泥炉子上面烧着的一柄黄铜茶壶提了进去。原来陆贾氏日常梳洗吃茶,不用厨房大灶,只在这廊上生个炉子烧些开水使用。这炉子日夜不熄,故而须得人夜里值夜看守。

夏春朝见陆贾氏已然起身,便带了宝儿拾阶而上,打帘入内。

进得门内,只见陆贾氏趿着鞋,还未梳头,立在穿衣镜跟前由宝莲伺候穿衣。她连忙上前,道了个万福。陆贾氏也不回头,只说道:“春朝今儿倒来得早。”夏春朝含笑回了一声,因看宝莲拿了件万字不断头酱色对襟夹袄来与陆贾氏穿,就连忙接手过去。那陆贾氏也立着不动,由着她服侍。

一时穿衣已毕,又替陆贾氏梳头。陆贾氏便挪到镜台前,宝莲开了镜奁,夏春朝拿了梳子,就替她梳髻戴冠,祖孙两个不住说些闲话。梳好了发髻,宝莲递过抹额。夏春朝接着,就要替陆贾氏戴。陆贾氏忽从镜子里看到夏春朝脸色,不由眉头一皱,说道:“你这孩子,昨儿见你还好好的,怎么今日脸色这样难看?莫不是夜间走了困,没睡好么?年纪轻轻就不知道保养,天长日久的弄出病来可怎么好?你一个年轻媳妇,穿的这么素淡做什么?勇哥儿在边关打仗,你在家打扮的艳丽些,也为他讨个吉利。这样愁眉苦脸,又穿这样素净的衣裳,倒叫人以为是寡妇守节,不是咒勇哥儿么?”

夏春朝见她问起,连忙赔笑道:“老太太教训的是,媳妇儿平日也留神这些。只是昨夜盘算了一回家计,又想起一件事,心里忧虑,故而走了困,还望老太太见谅。”陆贾氏便问道:“你当家,我素来是放心的。莫不是竟出了什么难事?”夏春朝笑道:“老太太也知道,咱们一家子人口不少,日常的嚼裹算起来,流水也就很不少了。少爷虽说如今在边关挣前程,但迟早是要回来的。到那时朝廷少说也要封个武官做一做,这下马拜印,衣裳宴席都是免不了的,还有官场人情往来,都需得大笔银子使用。尚有姑娘的嫁妆未办,咱们这样的人家,自然不会委屈女儿,叫姑娘到了婆家受欺负,这又得一笔银子。老太太的寿材,还未看好。媳妇儿托人看了些行情,好些的板材,少说也得百两银子上下。这三件事算下来,可是要好大一笔钱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