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悍妻之寡妇有喜 > 悍妻之寡妇有喜 第22节

悍妻之寡妇有喜 第2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悍妻之寡妇有喜!

现在是怎么回事?

她会煮饭?煮的还比自己煮的好吃?

王氏的心,有些不安了起来。

孟夏明显的感觉到王氏的情绪有些不对,可又不知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一家人都对她会煮饭感到这么奇怪?而她怎么一点什么印象都没有?

“娘,早上秦丽摘菜从咱们家经过,我瞧着就想着大家在田里,家里没有煮饭,所以就让她教我煮。生火啊,这些都是她教我的。”

孟夏直觉不对劲,便把这做饭菜的功劳往秦丽身上推。

“秦丽?”

“嗯,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听你李婶子说,她的厨艺不错。”

王氏的语气明显的松了一口气,孟夏听着,也暗松了一口气。她得找个机会问问孟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自己还有前主的什么记忆是没记起来的吗?

不一会儿,她们就来到自家田里。

秋收时,一般都把田里的水晒干了,这里人就不用湿泥里踩来踩去,也方便过几天整地,种萝卜和油菜之类的菜。

“三妹,这菜可真香。”秦美华帮忙从食盒里端出饭菜,一家人就在田里铺了块花布,蹲在田里就那样围在一起吃饭。

孟夏笑了笑,“秦丽教的,我笨手笨脚的学。”

“以后,别下厨了。饭等我回去煮就行了,若是,你肚子饿了,那我从明天开始,先煮饭,再下田就是了。”王氏抬头看着孟夏。

“娘,我可以学啊。我……”

“三妹,娘是担心你又把厨房给烧了。小时候,你也说学,趁家里没人在,你把厨房都烧了,自己还困在厨房里。你不知道,那一次你把咱爹娘给吓得不轻,而你也不愿再学煮饭。”

孟冬打断了她,却也无意向她透露了她不会煮饭的原因。

原来如此!

孟夏看向王氏,道:“娘,我现在都快当娘了,如果我不会煮饭,将来孩子吃什么?娘,你放心!我现在已不是小孩子了,我没问题的。”

王氏蹙眉,不说话。

孟父就看着孟夏,道:“你想学就学吧。回头让你娘多教你。”

“是,爹!”孟夏欢快的应道。

“武哥,这个……”王氏欲言又止看着孟父。

“就这么办,孩子说的也没有错,她都要当娘了,难道还不让她学?”

王氏想了想,便点点头,低低的道:“好吧。”

一家人在田里吃了饭,王氏就让秦美华送孟夏回家,其实也是想让秦美华休息一下。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儿媳妇,她是真心疼爱的,完全把她当成自家闺女看待。

姑嫂二人回到家里,脚刚踏进屋,两个人就傻眼了。

屋里就翻得乱七八糟的,尤其是孟父的房间,衣柜里的衣服都全部散落在地上。两人相视一眼,异口同声,“咱家遭贼了。”

怕小贼还在屋里,更怕他为脱身而挺而走险,孟夏把秦美华拉到院子里,“大嫂,你赶快回田里去爹娘他们,我到外头藏起来,我怕那小贼还在屋里。”

秦美华立刻会意,连忙点头,“三妹,那你小心一点。”

“嗯。”

孟夏和她一起出了院子,一人跑去田里,一人躲进了屋前的草堆里。她密切的关注着家门口,此刻倒是希望小贼以为没人了,从屋里出来。

这样,她正好可以看到究竟是哪个可耻的小贼?

可惜,直到孟家人回来,也不见那小贼出来。孟夏知道,那小贼已经跑了。

一家人进了屋,四处找了一遍,也没有发现小贼的身影。各人回房清点了一下屋里的东西,发现除了王氏丢了几银两子外,其他人房里都没有丢东西。

其实那贼也重点翻了孟父的房间。

这么看来,这贼一定是本村人,他们一定知道家里的银子由王氏打理。

“爹,这事要不要报官?”

孟父沉默了一下,道:“这事没凭没据,咱家丢的银两也数额不大,官府哪会管这样的小事?算了,自认倒霉吧。”

孟冬不同意,“爹,这样可不行!这小贼明显就是熟人,而且对咱家还比较熟悉。这事就算不能报官,那咱们也得告诉村长,让村长来处理。”

哑巴亏可不能吃。

不然那小贼还以为孟家好欺负。

------题外话------

明天放男主

041章 开张大吉

“对啊,爹,这事再怎么也得跟村长说说。”孟夏也是这个意思,就算不追查,也得老人震慑一下小贼。

孟父点点头,“那行!晚上我去找村长一趟。”说着,他看向王氏,“他娘,你就别去田里,你带着儿媳妇和闺女把家里收拾一下,我们爷仨去田里把稻谷收了。”

王氏点点头。

晚上,孟父回家吃了饭就去村长家,也不知他是怎么跟村长说的,第二天,村长就把村里的人都召集起来,让大家农忙期也要注意家里的财物安全,把孟家遭贼的事情说了一遍,也表明了要严查的意思。

一时之间,秦家村里,人心惶惶。白天大人们去田里收稻谷,家里也会留下小孩和老人看家。

孟夏的厨艺征服的家人的胃,大家见她没了心理阴影,也任由她在家做饭。

一家人和乐融融,只有王氏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田里,王氏长叹了一口气,孟父皱了皱眉头,扭头看着她,问道:“佩兰,你这几天是怎么回事?一副心事重得的样子。我劝你啊,也别把家里丢的那几两银子放在心上,就当是去财消灾,人没事就好。”

王氏眼神复杂的看了他一眼,低声道:“你就是一个糙老爷子,你的心就真的那么粗?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咱们的闺女这段时间的改变也太大了吧?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我前几天遇着了秦丽,谢她教夏儿做饭,她还一头雾水的看着我。”

那好吃的饭菜不是秦丽做的,而是孟夏自己一个人做的。

本就觉得闺女变化大的王氏,这几天心里直打突,有种说不出来的慌乱。

“我说你就是没事找事,闺女变好了,你还不乐意了?难道你就想看着她寻死觅活?”孟父没啥好气的道:“我说这样的闺女才像是我孟武的闺女,挺好!你就是想太多了,整天疑神疑鬼的。”

疑神疑鬼?

王氏脑前一亮,浑身打了个冷颤,有些紧张的看着孟父,道:“武哥,你说夏儿会不会真的是碰到那东西了?”

“什么东西?”孟父一头雾水。

“鬼啊。”

“呸呸呸……”孟父连呸了几口,“佩兰,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见王氏一脸苦愁,孟父不由的心疼,放软了语气,道:“别想这些有的没有的,要相信闺女。总之,闺女现在这样,我很安心!你也别钻牛头尖,再变她不还是咱们的闺女?”

王氏双眼一亮,如被当头喝棒,整个人的思绪都变得清明无比。

是的!再怎么变化,她还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闺女。

当年,那位游僧说过,孟夏是宝贵之命,自有天佑。只是出了常久安的事后,她都觉得那游僧在瞎说,白白骗吃了她的一顿饭。现在看着如同脱胎换骨的孟夏,王氏又觉得那游僧说的对。

“想通了?”孟父轻问。

王氏笑着点头,“嗯,想通了。不管她是什么样子,她都是闺女,这一点不会变。”

“早这么想,不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孟父欣慰的笑了,“割吧。按咱们这进度,明天就可以收完稻谷了。明天就让阳儿两口子回镇上去,成衣店马上就要开张了,她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嗯,按你说的办。”

……

这天,阳泉镇大街上,鞭炮声、奏乐声响彻整个小镇。街道上人满为患,但那些人却不是行走逛街,而是围在一家新开的成衣店门前,踮着脚尖看大红台上的一幕幕。

原来的【清清成衣店】,经孟夏改名,现在叫【霓裳阁】。

“夏儿,你看这跟你设想的有没有差别?”秦美华兴奋的看着台上,探首问坐在她旁边的孟夏。

这真人走秀是孟夏的主意,她们把赶制出来的成衣,让姑娘们穿着在台上走一圈。这样不仅可以完美的展现成衣,也能为她们的成衣店打开声势。

孟夏点头,心里却是有些惋惜,少了灯光,姑娘们也少了专门模特的步伐。看来,待她有空了,还得教清姑台步,让她以后办这样的开张典礼更加出色。

不过,这些姑娘倒是都能驾驭各具特色的衣服。

他们在台下摆了贵宾位,请了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甚至连高大人也亲自到场了。秦宝林陪着高大人,两人时而新奇的看着台上的姑娘,时而朝孟夏望了一眼,时而低低的说笑。

不得不说,秦宝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交际能力是顶佳的。

正想着,高大人扭头朝她看了过来,孟夏微笑颔首,高大人愣了一下,随即回以一笑。

这天的开业典礼非常成功,台上姑娘们的走秀还没有结束,她们身上的衣服已被人高价拍走。清姑和秦美华高兴得合不拢嘴,把孟夏当成了偶像。

【霓裳阁】后院,秦宝林陪着高大人在厅里喝茶,孟夏和秦美华各捧着一个精美的布盒子进来,两人朝高大人福身行礼,“民妇见过大人。”

高大人放下茶盏,微笑挥手,“二位不用多谢,这里也没有旁人。”

“谢大人。”孟夏和秦美华把布盒子放到了高大人身边的茶几上,“大人,这是【霓裳阁】的一点小心意,还请大人收下。”

“这?”高大人愣愣的看着布盒子,孟夏微笑把盒子打开,露出里面的新裙子,“大人,只是给夫人和小公子、小姐备了套衣服,大人别嫌弃才是。”

嫌弃?

怎么会呢?

他若是带了这么好看又新式的衣服回去,他家媳妇不高兴才怪。他刚刚在外头也听说了,这些衣服都是新式的,而且每款就三套,若想买,那不好意,你得排队订做。

他不小心听到,她们【霓裳阁】的订单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在【霓裳阁】订做衣服,不仅为客人量身定做,还为客人设计符合气质的花样,保证衣服上的花样不重复。

这样先设计出图,客人点头,再开始缝制的成衣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很新鲜!

“孟姑娘客气了,这衣服可是有银子都买不到,我又怎么会嫌弃?如此就多谢了。”相处了几次,又深知孟夏的现状,高大人也改了口,直接喊她孟姑娘。

不再是一口一个孟家小娘子。

------题外话------

晚上7点,老规矩,第二更。

么么哒。

国庆快乐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