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金粉红楼 > 金粉红楼 第11节

金粉红楼 第1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金粉红楼!

金瑛的一席话惹得大嫂子吴秀芳脸上一红:“姑妈只拿着我们开心!我看姑妈还是先给表弟找一门好亲事,没准很快就能抱上孙子呢。”

“我就不明白了,小姐们说亲事害臊也就罢了。少奶奶们添孩子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你们有什么害羞的。都是姑妈的心意,你们别扭捏了,谢了姑妈收下吧。对了说起来绍仪。不是我偏心自家的孩子,我生了六个孩子没有一个比绍仪稳重懂事的。他年纪也不小了,你可是有什么打算呢?”金太太似乎在抱怨着儿媳妇们肚子没动静,没等这媳妇们有所表示,她先转移了话题说起绍仪的婚事。

凤举感受到妻子埋怨的眼神,尴尬的清下嗓子,赶紧站起来对着弟弟们说:“我们就不要在这里碍着妈和姑妈说表弟的亲事了。反正姑妈回来了,日后有的是说话的日子,姑妈我明天给你请安。部里面还有事我先走了。”说着鹏振和鹤荪都借口这有差事全走了。敏之她们几个小姐看着母亲和姑妈的架势要是说私房话的,都站起来抱着礼物走了。

几个少奶奶心里埋怨着丈夫的冷淡,奈何在亲戚跟前也不好表露出来,她们只能跟这丈夫一起和金瑛告辞,预备着回去要好好地审问下丈夫,约束他们不要整天的出去不回家。金太太看看身边只剩下了白绍仪,她忍不住问:“老七呢,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老七只是在车站上在她眼前晃晃,一转眼就不见了。自从知道了欧阳于坚的事情,金燕西变得有些沉默了。

白绍仪坐在沙发上不紧不慢的说:“老七和秀珠妹妹出去说话了。舅妈现在要找老七说话么?”

“那倒不用,老七和秀珠两个好一时歹一时的,还真是应了那句不是冤家不聚头啊。”金太太对着小红使个眼色,小红立刻心领神会的关上门出去了,金太太看一眼小姑子,进入正题:“绍仪的婚事你既然托付给我,我倒是帮着他看了个不错的姑娘。只是出身低了些。人品么却是极好的。”

☆、第三十章

北京城的冬天跟着最后一批飞向南边大雁来了,学校的图书馆里面的人变得更多了,期末考试要来了,就连着平常不怎么用功的学生都抱着书本来认真起来,清秋对着要来到考试不怎么担心,她坐在图书馆里面 ,心思却飞到了家里母亲身上。冷太太大病一场,整个人明显的虚弱消瘦不少,清秋恨不得整天在母亲身边照顾她。只是冷太太很坚决的把清秋轰到学校去,不叫她耽误功课。

一场大病父亲当初留她的首饰都被送进了当铺,冷太太担心下个学年女儿的学费,只是说自己身体好多了,再也不肯吃补药。清秋打算着回去多写上几篇文章送到报馆去。等着放假了,她在家里多做些刺绣针线,清秋的针线很好不少的绣庄都愿意出大价钱收购清秋的针线。清秋计算着要是寒假能赶出来几件不错的绣品,拿去换成钱补贴下家用,母亲也不用整天唉声叹气了。清秋很无奈的笑笑,以前她是不肯埋头做针线的,第一个贾母心疼黛玉身体弱,唯恐她劳累了。第二个大观园里面姑娘们做针线都是消遣,衣裳都有针线上的人做了,身边的丫头婆子一堆哪里用姑娘亲自动手,只是湘云和宝钗两个要分担家务,不过她们也不用担心手上的针线活慢了就生活拮据。

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要亲自动手换取生活的日子,不过生活虽然艰苦,清秋的心里却舒服多了。她和母亲舅舅安稳度日,每天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掌握自己的命运,再也不是寄人篱下,也不用对月伤心,看着别人家家人团圆,自己暗自伤心了,清秋无声的长出一口气,翻开笔记本开始复习功课。

“清秋外面有人找你!”一个同学过来瞧瞧的和清秋嘀咕一声。清秋停下手上的笔:“是谁找我?”“我也不认识,他说是你以前的老师。”原来是欧阳于坚来了。自从在游园会上欧阳于坚和金燕西当着清秋的面前打起来,清秋就再也没见着金燕西和欧阳于坚他们任何一个人了。今天欧阳于坚怎么巴巴的找到学校来了?以前不知道欧阳于坚的身世也还罢了,现在知道了欧阳于坚原来是和金燕西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清秋先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欧阳于坚了。在清秋的概念里面,给人做外室的女子大概和的尤二姐差不多了,虽然长得不差,只是性格软弱放纵,虽然可怜可是仔细想想却不值得同情。没想到欧阳于坚的母亲也是这样的人,难怪欧阳于坚平常举止言谈颇有些偏执,大概也是和家庭的环境分不开。

只是欧阳于坚已经找上门来了,清秋也不能避而不见,欧阳于坚的偏执她是领教过的,万一清秋避而不见他能闯进图书馆大吵大闹也是有的,清秋对着身边的同学低声的说:“我出去看看,若是我没回来麻烦你把我的东西拿回去。”

“好,你放心去,正好你的笔记可以给我参详参详。”身边的同学对着清秋挥挥手:“你一向是好学生,还用的着在期末拼命么?你还是放松放松也给我们这些笨学生留点生路。你这几天整天看书到半夜,脸色都灰暗了!出去散散心也好啊。”

和清秋同宿舍的同学只以为她是认真复习,日日都要半夜才睡,太刻苦了,全然不知道清秋是在赶稿子挣稿费呢。清秋苦笑一下,拍拍同学的肩膀走出去了。

从温暖的图书馆出来,清秋忍不住打个寒战,这几天天气一直阴沉沉的,那种寒冷直要透进骨头缝里面。按着清秋家里的财力,她自然是没有大红色羽缎白狐狸皮大氅御寒了,好在上学之前冷太太给她置办的棉衣还算是厚实。拢紧了身上的棉衣,就看见欧阳于坚正一脸兴奋的祝站在不远处,他穿着平常的中山装,并无大衣和御寒的衣服,奇怪的是欧阳于坚不见如何冷,反而是精神百倍,好像吃了百年人参的架势。

见着清秋,欧阳不等着她过去自己三两步就到了她眼前:“清秋,要放假了你有什么打算。我听说你给楚环写的文章震惊四座,这个假期你来辩论社吧。在家呆着没意思,趁着放假你该好好地接受些新思想好好地开眼看世界。你也不能一辈子在家呆着啊,那样的话你读书做什么?”欧阳于坚那天和金燕西大打出手之后,很有一段时间不敢见清秋了。尽管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能见人的,可是清秋的思想还很守旧,她或者会因为自己的出身躲着他疏远他。但是内心渴望见到清秋的冲动还是战胜了内心的迟疑。清秋不是俗人,她不会单纯的因为出身就看低别人,再者自己和母亲的悲剧是的旧思想造成的,为什么要自己承担?

在快要放假的时候,欧阳于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决心去找清秋说清楚了。在欧阳认为即便是清秋有些顾虑,他也会用新思想来改良她的!清秋下意识的看看图书馆门口来来往往的人,学校里面不少人都认识她,不知为什么,清秋实在不想被人看见和欧阳于坚过从甚密。

“欧阳老师我假期还有别的事情,可能没法参加你的读书会了。我还有事情,要考试了,我该进去看书了。”清秋很直接干脆的拒绝了欧阳于坚的邀请,她没时间也没兴趣参加欧阳于坚什么读书会。她们宣传的思想和清秋不怎么合拍,她虽然觉得欧阳于坚有的时候说的也还在理,只是仔细推敲,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清秋的拒绝叫欧阳直接黑了脸,他觉得清秋上大学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她不该选中文系,还专门研究古文和所谓的国学,一个好好地女生非要吧自己埋进故纸堆,抱着孔孟之道不放手。欧阳于坚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清秋从腐朽思想里面拯救出来。欧阳于坚激动的上前一步:“清秋我认为你万全选错了方向,如今的世界不再是你故纸堆里面之乎者也了。这个假期我会每天去你家接你的。那些几百年前的东西是不会给你想要的生活的。”

清秋都要被欧阳于坚给气笑了,自己选择研究什么学问是她的自由,欧阳于坚不是一向吧自由挂在嘴上,怎么她的意志就能被他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非要按着他认为的正确路线才算是正确呢。“欧阳老师,我妈妈身体不好——”清秋干脆和欧阳摊牌,她没时间参加什么读书会和别的追求新思想的活动,清秋只想过安稳不被打搅的日子。

“冷同学,你跟着我去办公室一趟。你最好解释一下你的作业是怎么回事?”白绍仪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出现。他似乎有些生气,板着脸严肃的扫一眼清秋。清秋从没见过白绍仪生气,平常总是温文尔雅的人板着脸生气,竟然带这意想不到的威严气场,清秋忍不住一瑟缩。

清秋想起来白绍仪上次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份作业,她最近忙着赶稿子赚稿费,在作业上难免有些粗了,没想到白绍仪认真起来也很吓人的。她自知理亏赶紧扔下欧阳于坚乖乖的跟着白绍仪走了。白绍仪不紧不慢的在前面走,望着白绍仪的背影,清秋心里没来由的心虚起来。她以前竟然没把白绍仪当成先生尊敬,可是看着白绍仪的背影,她竟然心生敬畏。

正在清秋胡思乱想的时候的,白绍仪停下脚清秋没防备一头撞在白绍仪的背上。“哎,你这个人,大白天走路也能魂不守舍的。我看你改去医务室看看了。”白绍仪推开办公室的门,示意清秋进去。快要中午了,办公室里面没人了,室内不大,一个白铁皮的炉子正烧的旺旺的,清秋刚进去只觉得一阵暖气扑面而来。白绍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指着他对面椅子:“你坐下来。”说着白绍仪拿出来一份作业扔在桌面上:“你看看,以前你最认真,可是这分作业呢,连着字迹都跟着潦草起来了。其实里面的内容还算是不错的,但是你的态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态度。”

清秋翻看着自己的作业,后面的字迹确实有些潦草,她脸上忍不住一红,低着头任由着白绍仪教训。一杯牛奶放在清秋跟前,她吃惊地抬起头,白绍仪则是正把一碟子精致的蛋糕放在她眼前:“我知道你为了伯母的事情担心,听说你这写日子每天晚上都很晚才休息。你是在给报社赶稿子是不是。冷同学你看看自己都成什么样子了,有什么困难张嘴叫我帮你很难么?或者你认为我是别有所求?”

清秋被白绍仪看穿了心事,反而有些不知道如何回应了,她拧着手指,鼓起勇气对上白绍仪的眼:“我能自己搞定,不需要任何的帮助。其实家里的情况还好,只是我妈妈,你也该清楚,她那个人一向苛待自己。我想多赚些稿费什么的补贴家用省的她担心下个学期的学费生活,不肯好好地休养身体反而会累坏了身体。作业是我错了,我会重新写好交给你。”

白绍仪盯着清秋看一会,很无奈的叹口气吧牛奶放在她手上:“做了父母都是一样的,你母亲一个人抚养你更是辛苦。作业的事情么先放下,你写的不错,我只是担心你的身体才会叫你来谈话的。这几天我家里的事情太多了,在外面久了,连着人情世故都不懂了。原想着我妈妈回来只是一家人吃饭说话就算了,谁知今天这个请,明天那个请的。一个个全不能推脱掉。我和跟班似得陪着母亲四处应酬!要不是我硬脱身出来,还不知道被困在那个总长司长的宴会上。你看看自己都成什么样子了,把牛奶喝了,今天食堂没什么好吃的东西,你把这个吃了吧 。”白绍仪握着请求的手不放,手心是牛奶杯子热热的感觉,手背上白绍仪温暖干燥的掌心,体温源源不断的传到清秋的手上,渗进皮肤,温暖着她的身体。清秋的脸上都浮现出来一丝嫣红。

她挣扎一下,谁知白绍仪却是紧紧地握着没有半点松开的意思:“你这个人一向是面面俱到,怎么也会糊涂了。官场上一向都是如此的,白夫人久在国外她也要熟悉下如今北京城的风向,若是回来就不出门见人,等着令尊大人回来了才是眼前一抹黑呢。我身体好好的,不过你说的也对,我记着就是了。”说着清秋要挣脱白绍仪的手离开。

“是,你说的对。没想到你每天埋头功课却还对着外面的事情洞察透彻。把牛奶喝了吧,今天食堂吃面条,你肯定不喜欢。”白绍仪眼神温暖的看着清秋,不舍的松开手,清秋被白绍仪盯着不放只能把牛奶喝了。温暖的牛奶滑进胃里,身上都跟着暖洋洋起来了。等着她放下杯子,一勺子蛋糕就送到了嘴边上:“伯母现在吃什么药,是中药还是西药。若是西药我有不少的维他命葡萄糖的,你拿回去给伯母。”

清秋躲闪一下,白绍仪亲热的举止叫她脸上忍不住一红,这个人也是个得寸进尺的。白绍仪一本正经的说:“你的手凉的和冰似得,握着杯子捂一捂。或者伯母是相信中医的,我改天去同仁堂买上些补药亲自送上门。”

清秋忍不住对着白绍仪翻个白眼:“不敢劳动你,还请你想着师道尊严四个字别做出来这副西洋景给大家看笑话了。”

白绍仪则是不以为意的说:“你老实的把这些蛋糕都吃了,我就不逼你了。我昨天特别给六国饭店的西点房打电话,特别定下来的点心,都是按着你的口味不甜腻很清淡的。我给了老张五块钱的跑腿费才赶着午饭前拿回来。看在学校和饭店子之间开车都要半个小时的份上,就请冷姑娘赏脸尝尝。”

清秋垂下眼看看送到嘴边的勺子,又抬眼看看白绍仪的笑脸,她迟疑一下,还是张开嘴了。

放寒假了,冷太太的身体好多了。这天上午,天气阴沉沉,今年一入冬北京城连着下了几场雪。冷太太站在门口看看漫天的彤云有些担心的望着大门的方向。清秋一放假整天在家一步也不出门,除了给报社寄稿子,去花市大街置办刺绣用的丝线,剩下的时间清秋都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是看书写稿子就是在临窗的绣架上做刺绣。

清秋早上起来说要去邮局拿自己的稿费,顺便买些丝线什么的回来,冷太太心疼女儿一直陪着她没能出门,拿出来十几块钱心疼的摸摸清秋的脸颊:“你一个假期那里也不去,以前上中学的时候的你还经常约着同学出门转转,怪可怜的在家不是写稿子就是做针线。谁家的姑娘这样辛苦?要过年了,我身体不好也不能出去的,你拿着这点钱喜欢什么自己就买下来。你都是大姑娘了也该打扮打扮自己了。过年的新衣裳你想要什么样子,赶紧扯了料子来,我和韩妈赶年前做出来。”

清秋本想推掉,她不在意过年穿新衣裳,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可是冷太太疼爱的心意,清秋接过来冷太太的钱,和妈妈撒一会娇就出门去了。眼看着要中午了,清秋还没回来,冷太太有些不放心了。她看看正在厨房里面做饭的韩妈,悄悄地打开了院门。

谁知刚打开门,她就看见个人站在门前,“是秋儿么,这位太太对不住了刚看错人了。请问您找谁啊。”

冷太太还以为是清秋回来了,等着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个很体面的太太,正在看门牌号码像是找人的样子。白夫人金瑛穿着一件普通的呢子大衣,头上也没什么珠宝装饰,她不着痕迹的打量下眼前的妇人,四五十岁上下,脸上虽然有些憔悴可是气质沉静,眉眼之间还能看出来年轻时候痕迹。母亲年轻的时候不俗,可想而知这个姑娘肯定长相不错了。

“我想问问这个地址该怎么走?他们说的进落花胡同给,可是这里面分明没有三十一号。”白夫人一直催着儿子把清秋领到跟前见面,谁知白绍仪总是推脱,白夫人心里着急,眼看着凤举几个孩子都成家了,自己儿子还单着呢。她悄悄的和金太太问清楚了清秋家的地址,才知道自己儿子和人家住邻居呢。金瑛听着嫂子的话忍不住笑了,这个小子肯定是没有追上人家,还在那里做无用功呢。于是金瑛决定亲自出马,她要看看到底这位冷姑娘是何方神圣,能把自己的儿子迷得魂不守舍。顺便她要考察下冷家,两家的门第悬殊太大,白夫人不得不多个心眼。见着冷太太,金瑛的心先放下来一半了,冷太太虽然是一般的装扮,可是身上脸上都是干净整齐,眼神举止都不像是藏着坏心的。反而是中规中矩,一看就知道是以前老规矩家里面出来的人。

“三十一号的大门在门券胡同,您是白先生的什么人?”冷太太觉得金瑛有些熟悉,听着她要找三十一号,大概猜出来眼前这位太太的身份。“我是白绍仪的妈妈,刚刚从外面回北京城没几天。这个孩子嫌弃家里的客人多,打搅他看书了,就说住在这里。我今天出去顺路过来看看。要是那样的话我就过去看看,打搅您了。”

冷太太眼看着天上飘下来雪花了,她忙着叫韩妈:“你去把雨伞拿出来,给这位太太。天上下雪了,您打着伞过去吧。门券胡同和我们这里是背靠背的,从胡同口上出去左转就到了。”说着冷太太吧雨伞递给白夫人,人仔细的指点着该怎么走。

白夫人谢了冷太太,撑着伞说:“等着我叫人给您把雨伞送回来。外面冷得很,您还是进去吧。”

冷太太不放心的看着胡同口,笑着说:“路上还有积雪,我看着你过去吧。韩妈你干脆送白夫人过去。”韩妈忙听着叫她总白先生的母亲过去,立刻擦着手出来对着白夫人说:“白夫人,我送你过去。白先生是个很好的人,这点小事不算什么。”说着韩妈一手打伞一手扶着白夫人走了。

冷太太站在门口看着韩妈和白夫人的背影的消失在胡同口上,可是清秋还是没出现。她心里的不安慢慢的膨胀起来,正在冷太太很失望的回到院子里,门外一阵脚步声。冷太太满怀希望的看过去进来的却是韩妈和白夫人。“太太,白先生家没人,我就请白夫人过来坐坐。”

“白夫人放心,这里和那边只隔着一道墙,若是白先生回来了这边肯定能听见声音的,天下雪了,夫人不嫌弃就进屋坐坐。”冷太太热情的邀请金瑛进屋坐。

白夫人环视下冷家的院子,收拾的很争气,她微笑着上前扶着冷太太的胳膊:“你身体刚好,可不敢吹风。多谢您的盛情,我就等着那个小子回来。”

两人正要进屋,韩妈惊喜声音响起来:“姑娘回来了,外面下雪了,太太急的什么似得。”冷太太看去清秋正抱着一包东西进来。

☆、第三十一章

清秋脸上一路上风吹着红扑扑的,她看见个很眼生的夫人站在院子里,以为是家里来了客人。冷太太埋怨着说:“你早上便出门,都什么时候才回来!可是冻着了!这位是隔壁白先生的母亲。快点问好。”

白绍仪的母亲,清秋听着母亲的话,心里没来由的紧张下,好在她是个宠辱不惊的性子,把手上的东西交个韩妈,清秋收敛了心神,上前对着白夫人鞠个躬,轻声细语的说:“白夫人好。”白夫人看这清秋的举止行事早就是喜欢上了清秋端庄温柔,她喜欢一下拉着清秋的手,拉到眼前仔细看:“哎呀,冷太太你好福气,生出来这样标致的女儿。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精致的姑娘我可算是开眼界了。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我这辈子没有生女儿的命,要是你能做我的女儿,我可要做梦都想笑醒了。”白夫人是大家出身,金家在金铨这辈上只有金瑛和金铨两个,身为独生女儿,她一向是跟着堂哥金铨当成男孩子教养长大。

金家的老太太和奶奶们出门见人,家里有人来拜访金瑛都是要作陪的,她从小就是个玲珑的性子,言谈举止任意挥洒,真是八面玲珑,虽然讨巧可是不浮于轻薄。等着成家之后,跟着丈夫做了外交官夫人,在交际场上历练的更加圆润深沉了。冷太太是个很老实的人,清秋虽然机敏,但是姑娘家在外客跟前不好太放肆,多亏了白夫人长袖善舞,场面才能一团和气不至于冷场。清秋大方的任由着白夫人挽着她的手进屋坐下来,冷太太很谦逊的说:“白夫人别夸她了,一个毛丫头罢了,惹夫人笑话了。”

冷太太叫韩妈端茶,谁知帘子一掀,韩妈端着个簸箕装着满满的煤球进来了:“太太,外面的炉子该生添煤球了,等一会我再去冲茶。”北京城里面除了豪华的大公馆,差不多都是生煤炉子取暖的,因此冬天的京城早上家家户户生炉子也成了一大景观。韩妈一簸箕煤球下去,堂屋就成了烟尘的世界了。冷太太想嗔着韩妈不懂事,她看看白夫人身上英国呢子大衣和领子上的水獭皮领子,抱歉的说:“韩妈做事一向没思量,夫人不嫌弃还是进去坐坐,里面横竖比外面暖和些。”说着冷太太站起来指着西变挂着绿色撒花门帘的屋子白夫人猜那就是清秋的房子,她看着清秋笑着说:“姑娘要是不嫌弃,我可要打搅了。”清秋站到门口一笑,亲自打开帘子:“里面没怎么整理,还请夫人别笑话凌乱。”白夫人巴不得亲自进去看看清秋的闺房,一个女孩子的房间最能看出来她的性格品行如何。白夫人看着清秋的举止已经是喜欢了,见她好不扭捏的请自己进去越发的喜欢了。她搀着冷太太说:“我才知道冷太太刚大病初愈,我搀着您慢慢的走。”

冷太太看一眼韩妈,韩妈装着没事人似得拿着簸箕给炉子里面倒煤球,老妈子们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八卦主人家的是非,尤其是韩妈,没等着别人问几句,她先巴巴的把事情全都说出来了。“我身体好多了说起来还要好好地感谢白先生呢。若是没他帮忙我这会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冷太太和白夫人进了里面。

好香啊,里面点的是什么熏香?我在法国都没闻见过这么好闻的味道。白夫人以他进来忍不住赞叹一声,清秋的屋子里面缭绕着一股似兰似麝的味道,说不上来是高级香水的味道还是上等沉香降香的味道,闻起来脑子清爽,叫人浑身都舒服极了。冷太太却是完全没察觉,她不在意的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哪有闲钱给孩子买香水呢?大概是前几天水仙花开了,这个屋子暖和水仙花开起来还不错。”

清秋挪过来绣架前的椅子给白夫人坐,冷太太很随意的坐在女儿的床边上,这间厢房不大,靠着西墙放着一张架子床,上面挂着浅绿色幔帐,虽然也是绸子的,可是半新不旧挂了很久了。床上的被褥都是简谱的很,但是洗的干干净净,很整齐的放在床里。白夫人不动声色的打量着清秋的闺房,一面墙全是大书架子,上面满满的放着书本,临窗是张小书桌,整整齐齐的放着文具和几本书,一张打字摊在桌子上,白夫人看去都是核桃大正楷,很漂亮的颜体字写的是佛经。窗根底下摆着个绣架,用手绢把绣好的不分盖起来怕生炉子的灰尘掉在上面。

绣架上搭着几只丝线,里面少了几种颜色,白夫人猜想清秋刚才出去肯定是买丝线去了。正想着过去看看清秋的针线,却看见清秋端着个小茶盘进来:“韩妈忙着添煤,哪有功夫倒茶,我倒了两杯茶。白夫人请喝茶。”

金瑛接过来清秋手上的茶杯,虽然是上好细瓷杯子可是使用的日子长了,上面的釉面也不光亮了,好在洗的干净,白夫人把杯子凑近了鼻子轻嗅茶香:“真是好香的茶,这个是什么的茶叶我以前喝了不少的茶,还没那种茶叶这样清香呢。”冷太太笑着说:“那是什么好东西,也就是一块钱一大包的花茶罢了。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您别见笑了。”

白夫人仔细尝尝,诧异的说:“在外洋多年很久没喝咱们国家的茶叶了,这个茶叶是花茶可是花香并不是特别的明显,倒是有股甘甜和清醇。我想起来了,记得小时候和家人去西湖边上玩,在虎跑泉边上喝茶,也是这样的甘甜。莫非是拿着上好的泉水泡茶的?”

北京城一半的水井打出来的只苦涩的水,大家都不喜欢喝只能拿来洗衣裳,甜水井的水要是要按着桶卖钱的,更讲究的人家会出钱买玉泉山的水来喝。白夫人想这可能是冷家一向在喝茶上很讲究,特别买来玉泉山的水喝茶。“倒也不是什么西山玉泉山的水,是前几天在院子里腊梅花上收集下来的雪水。”冷家的院子虽然小,冷太太和清秋都是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四时花卉一样也不少的肿着,一颗腊梅花就在清秋的窗外开的正好。

白夫人端着茶杯点点头,暗想着冷家母女两个还真是有点意思,虽然生活困顿可是脸上没有任何怨天尤人和怨恨之色,反而心态平和,一般男人都做不到,反而母女两个却能气定神闲气度不凡。绍仪那个小子眼光不错,只是冷家姑娘如此出色,她肯定是骄傲些。冷家大概也不会因为白家的权势和富贵就轻易的答应亲事,她总该抓住冷家的心思,把这个好姑娘娶回去做儿媳妇。

白夫人打定主意,越看清秋越觉得合心意,她趁着寒暄的功夫看了清秋的字和针线,嘴上赞不绝口的夸奖着清秋的心灵手巧:“这笔字写的真好!如今的姑娘们谁还把心思放在针线上,清秋能坐得住真难得。”白夫人一个劲的夸奖清秋好,抓着她的手不肯放手。冷太太虽然得意自己的女儿被夸奖,可是白夫人的来意到底是什么,她心里一点底没有,也只能在边上附和着:“您太抬举她了,一个小孩子家家,当不起夸奖。她放假在家帮着人家抄写点佛经也好修身养性。她多大的年纪能写出来多好的字呢。夫人见多识广,她那点小本事不值一提。”

白夫人很认真的看着冷太太:“冷太太我的话一点没夸张,姑娘确实招人喜欢。对了清秋的年纪也不小了,您对这她今后有什么打算么?姑娘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

冷太太和清秋愣住了,清秋心里一动,莫非白绍仪跟着家里说了什么?今天白夫人根本是来和她们家摊牌的?冷太太一个人拉扯着女儿这些年,人情世故上也很敏感,白绍仪比起来哪个金家的七少爷是好多了,可是还是哪个顾虑,人家高门大户的,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受委屈怎么办呢?或者白夫人进来天是不同意他们两个在一起的,只是人家给冷家面子没明着说罢了。想到这里冷太太越发认定白夫人是来表态,不叫白绍仪和清秋交往的。“我只有这一个姑娘,自然舍不得她受一点委屈。再者秋儿还小呢,她一心想着要上学大学横竖还有四年呢。等着她毕业再看吧。”冷太太表示她不想女儿受委屈也不想现在吧清秋的终身定下来。

清秋听着白夫人的话心里无法遏制紧缩一下,只是这样的话她没法插嘴,只能悄无声息的出去算是回避了。白夫人没想到冷太太会错了她的意思,不由得有点着急。要是把事情给办砸了儿子指不定要怎么伤心呢。要是他一生气甩手出了国一辈子不娶,可是坑死人了。白夫人忙着解释:“我是真心喜欢您家的姑娘——”话还没完就听见韩妈在外面喊:“白先生,您家老夫人在我们家呢!”白绍仪回来了,韩妈正巧在墙根底下拿东西听见那边声音,隔着墙大喊大叫起来。

冷太太无奈的叹口气:“白夫人我们都是做母亲的人,我只有一个女儿,自然是小心翼翼,担心她受一点委屈。至于儿女的婚事是要看天意和缘分的。我们家的情形您也看见了,实在不敢想高攀的话,只求着孩子能一生平顺罢了。”

白夫人明白了冷太太的意思,她笑着说:“您的意思我清楚了,我看姑娘是个有福气的人,您将来的好日子还有呢。”正说着只听见院子里面白绍仪的声音:“韩妈,这个给你们太太的。她身体还好么?”白夫人和冷太太出来,外面的炉子里面添上煤球火苗子升起来高高的,客厅的桌子上条案上落下来的灰尘都被擦干净了。清秋正拿着一块抹布慢慢的擦着座钟的玻璃罩子。大门的帘子一掀开,白绍仪手上提着一堆的东西站在门口:“我顺路经过同仁堂,买了点滋补身体膏方。”

清秋拿着抹布看看白绍仪也没说话只是看着出来的母亲和白夫人,冷太太赶紧推却:“我还没谢谢白先生呢,哪里能叫您破费呢。东西我们是不能再收了。”

白夫人看着儿子脸上有点挂不住,心里暗笑嘴上还帮着他求情:“要是我知道冷太太大病初愈,我就该事先预备了礼物上门。我这个儿子能和您住邻居肯定是没少麻烦您。他做的都是应该的,您只管安心的收下来,以后有的时候麻烦您的时候呢。”说着白夫人和冷太太告辞带着儿子走了。

临走的时候白夫人看着清秋笑着说:“你喜欢安静也好,只是大冬天的闷在家里对身体不好,闲了我来接你和你母亲过去大家说话可好?”

清秋看这母亲的脸色,正想着如何回应,白绍仪担心清秋尴尬,赶紧解围:“她的作业很多,妈还以为谁都和秀珠妹妹似得每天不是出去玩就是出去玩么?”

白夫人瞥一眼儿子,酸酸的说:“人家姑娘是中文系的,你这个法学院的教授还知道的真多。”说着白夫人和冷太太清秋告辞,拖着儿子走了。

白绍仪被母亲给拖回家,看着母亲正在给舅母眉飞色舞的打电话:“冷家的姑娘不错,我想着尽快把婚事定下来。只是婚姻大事不能马虎,要有人上门提亲才好。哪有我亲自上门直眉瞪眼的就人家把女儿嫁过来的道理你帮着我物色个媒人,要能说会道很体面的。也省的说咱们看轻了人家。”

金太太在那边想想说:“我看叫总理手下那个部长过去说一声,对了冷姑娘的舅舅在禁毒署,干脆叫他们署长去提亲。我看一定能成的!其实绍仪的亲事应该是做舅舅上门提亲,只是要是叫总理去了,显得咱们以势压人。”

白夫人看着坐在沙发上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儿子,促狭的一笑:“我看人家未必看得上我们家绍仪,干脆就以势压人一次,麻烦哥哥走一趟。”

白绍仪听着母亲的话顿时急了,他很清楚清秋是个超脱不羁的性子,最厌恶的是别人拿着权势压制她。若是真的把金铨搬出来,没准把清秋惹急了,她真的会拒绝自己。白绍仪顾不上什么了,对着母亲做个可怜兮兮求饶的表情,白夫人虚指着儿子和金太太说了几句别就挂上电话了。

“看你魂不守舍的样子,真是还没娶媳妇呢就把娘给忘了。我要打电报给你父亲说一声,他只有你一个儿子总该过问下。我这里预备着你的婚事,可是人家姑娘对你怎么热情啊你有闲着在家时候不如去好好地追求人家,生的提亲的时候人家不同意。看你的脸放在什么地方!”白夫人寒碜着儿子,鼓励他去追求清秋。

白绍仪很无奈的瘫在沙发上:“我也是很困惑,她对我一直不咸不淡的。我也不能整天守在冷家啊!”

“那你就守在她们家隔壁啊,对了正月十五有个灯会,我这里好几张的票子,你请人家出去走走,我这里帮着你说动了冷太太!”白夫人给儿子出谋划策,鼓励他主动出击。

接下来的几天,冷家忽然发现白绍仪或者白绍仪的佣人经常时不时的来打搅了。不是他们那边劈柴潮湿引不着火就是缺了点什么小东西要过来寻。冷太太自然乐意帮助邻居,白绍仪得了冷家的帮助,更讲究礼尚往来。今天借了东西明天必定是带着小礼物上门拜访道谢。冷太太本想这推辞掉可是京城的风俗如此,邻居之间关系好的,一向是走的很近的。白绍仪拜访自然是人家好意,况且白绍仪很有分寸,只是上门道谢,跟着冷太太说点客气话也就告辞了。冷太太看着白绍仪举止得体,办事周全,心里对着白绍仪的顾虑慢慢的消失了。她暗想着女儿的年纪也不小了,虽然还在上学,可是已经有不少的人上门提亲。她一来是舍不得女儿,更有清秋的学业还没完成,不适合太早成家。只是女孩家终身最要紧,白绍仪身上没什么公子哥习气,待人和气,而且白夫人是个极和蔼的人,若是清秋能嫁到他们家,她也能放心。

于是冷太太对着白绍仪的态度殷勤起来,对着白绍仪嘘寒问暖每次来都挽留他多坐一会。白绍仪哪里能感觉不到冷太太态度的变化,他更是有事没事的来冷家走走了。

这天清秋正在绣架前做针线,听着外面母亲和白绍仪说话。“伯母好,您这是要出门不成?今天难得天气好,出去转转也是要的,只是您身体刚好,要多穿点。破伤风的后遗症便是畏寒。”白绍仪对着冷太太嘘寒问暖什么都想到了。

“白先生来了。那边张太太要我过去帮着做年糕。北边的人和咱们南边的人做年糕的方法不一样,张太太觉得咱们南边的年糕更好吃。要我过去帮着指点下。您来坐坐也是我们荣幸,何必要每次都带着东西来呢?”冷太太热情把白绍仪往屋里让。

“一点小玩意,昨天一个福建的朋友给我送来不少的水仙花,都是没雕刻过的。我一个人哪里用的这许多,听说冷太太雕刻水仙花是高手,拿来给您也是相得益彰。既然您要出去,我也就不打搅了。”白绍仪作势要走,冷太太则是不经意对着屋里喊:“秋儿,白先生来了。你昨天不是说有问题要请教白先生么?”说着冷太太对着韩妈说:“我去对面的张太太家,你在这里招呼白先生。”

白绍仪巴不得冷太太挽留他,听见着冷太太蓄意放水心里乐开花了,只是清秋对着白绍仪反而是不冷不热的,她没出来,自己也不好进去正在踌躇的时候,清秋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妈只管去的,韩妈请白先生进来吧。”

白绍仪听见清秋的声音,眼睛都亮了,赶紧进去,韩妈饶是一双没缠过的大脚硬是没跟上白绍仪的步子。掀开西房的门帘,白绍仪只觉得一股香气袭来。他也算是冷家的常客了,却还没进过清秋的房间,清秋坐在窗子地下的绣架前,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呢。韩妈跟着进来把刚泡好的茶叶放在桌子上,特别搬来一张方凳放在清秋跟前。白绍仪谢了韩妈端着茶杯坐下来。

等着韩妈走了,白绍仪忽然不知道对着清秋说什么了。他握着杯子傻傻的看着她,今天清秋穿着一件浅粉色半新不旧绸子小棉袄,底下没系裙子,一条黑色细呢子裤子,长长的秀发随便挽成个慵妆髻,脸上半点脂粉没有,整个人却和窗台上的水仙一般超凡脱俗。“要过年了,先生怎么还在这边住着?今年不同往年,白夫人也回来了,你们家老爷子在官场上,过年的时候迎来送往,应酬不少,先生倒是清闲一个人在这里。”清秋似乎在嘲讽白绍仪自己躲清闲,把事情都推给自己的母亲。

白绍仪被清秋刺中了心事,有点心虚的敷衍着:“那个,其实我妈妈一个人就能应付了。我跟在她身边反而碍事。我父亲还没回来,家里的事情没那么多。家里人多,我也不能真的关着门不出去见人应酬,这里安静,我正好能静心做学问。你看咱们胡同很安静,连放鞭炮的都少,更不会有人上门打搅。我这个人看书不喜欢被打断,在外面读书的时候,夏天我专门到乡下去,拿着一本书能在的湖边看一整天。”白绍仪拿出来做学问这个万能借口。

“可是白先生这几天似乎事情不少,不少没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我看着白夫人是治家有方的人,你是她唯一的儿子。先生一个人住在外面,怎么白夫人偏生给你派来个着三部着两的下人服侍?倒是叫你出面和邻居们借这个借那个的,好端端的耽误了白先生清清静静的研究学问,还连带着别人都不能安静。你刚才说了,你看书最喜欢安静不被打搅,但是这样下来反而没事与愿违。我看白先生还是回家去,省的耽误了你研究学问了。”清秋挪揄这白绍仪,脸上一本正经。

白绍仪被清秋的话堵得噎一下,随机嬉皮笑脸的凑近了清秋:“我那里是真的要借什么东西,只是想过来看看你。一个人看书怪闷的,我惦记着你整天闷在家里闷坏了怎么办。因此变着法过来想叫你放松放松,你把我赶回家,我也不好交差啊。你想都要过年了,即便是我父亲没回来,家里的事情也不少了,我妈妈还能把我赶出来,她的心意你也该明白了。我想问你一句话,你对着我到底是怎么想的?”

清秋没想到白绍仪跟着她直接摊牌表白了,顿时脸上一红,这些天和白绍仪不远不近的相处,她岂会不知道白绍仪的心思。上次见了白夫人,白绍仪没事找事走动,清秋下意识不想去想那些事情。再次面临感情问题,她竟然有点胆怯了。但是逃避是没用,摊牌的时间还是到了。

清秋低着头没说话,白绍仪热辣辣的眼神始终盯在她身上,炽热的眼神隔着棉衣都能灼疼了她的肌肤。屋子里空气凝固起来,白绍仪好像个赌徒在等着命运判定,清秋慢慢的抬起头,深深地看一眼白绍仪,她刚要说话,就听见外面有人叫清秋的名字:“冷清秋在家么?我是欧阳于坚。”

欧阳于坚的突然来到就像是平静的睡眠投下个石头,凝固的气氛顿时消失。白绍仪从没觉得欧阳于坚如此讨厌,清秋却像是得了救命稻草猛地站起来:“韩妈,你看谁来了!”

清秋还没站稳,白绍仪猛地伸出胳膊撑在绣架上,他把清秋不松不紧的圈在身体和绣架之间,脸几乎要挨上清秋的脸颊,他凑到清秋的耳边低声的逼问:“你母亲叫我明天过来吃饭,你想要喝什么茶?”南边的规矩,男方上门提亲要拿着茶叶的。

清秋听着外面韩妈请欧阳于坚进来,她瞪一眼白绍仪,低声的啐一声:“呸,好个没脸的!谁稀罕你的茶。韩妈买朵绒花都要挑拣半天呢,何况是个大活人!”说着清秋推开了白绍仪掀开帘子出去了。

白绍仪傻傻的站一会,咂摸这清秋话里的滋味,她虽然没答应可是更没拒绝。“挑拣,”白绍仪眼睛一亮,傻傻的笑起来,原来她是不放心自己,要考察的意思。白绍仪瞥见了衣服架子上挂着清秋的大衣,听着院子里面清秋和欧阳于坚的谈话声,赶紧抄起来她的大衣:“清秋你出去穿上大衣,仔细冻着了!”

☆、第三十二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