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谋主天下 > 第四章 康和之始

第四章 康和之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谋主天下!

弘德三十年秋,帝都连山宫。

石朗弘焦急地在宫外转来转去,不时看一下紧闭的宫门,心头的忧虑正如这夜色般阴沉,即便是皇宫里那万千灯火都无法驱散他内心的阴暗。身旁的太子伴读雪夜和张威及一众宦官都紧张地站在一旁,却不敢发出一言。

忽然门后传来一阵器物倒下的声音,间中混杂着一声声地嚎哭,石朗弘脸色一下子就白了,想快步上前推开宫门,身子晃了晃,眼看就要摔倒在地上。

一旁的张威手疾眼快,上前一步扶住太子,说道:“殿下,节哀,该进去看看了。”

自几天前弘德帝忽然昏迷,皇后六神无主,后宫便陷入了一片混乱。紧急之际,国舅、大将军魏重一面派人通知正在皇畿视察秋收的太子火速返回帝都;一面封锁帝都内外的消息,派禁军戒严帝都,不得任何人等进出。

推开宫门,曾经庄重威严的弘德帝静静地躺在连山宫的龙床上,脸色苍白的弘德帝后正趴在床边哭泣,一群太医、近侍跪倒在地,手足无措。

雪夜看着太子那显得单薄的身子,不由得握了握拳,弘德帝已经驾崩了,这个面容憔悴的帝国继承人正式成为了帝国的掌舵人,而作为新任帝皇的左膀右臂,自己又有没有能力协助新君治理好这个国家。

咬紧牙关,石朗弘吩咐近侍道:“敲钟吧,派人通知大将军、丞相、五侯、各部尚书,山河殿议事。”

“咚——咚——”

夜色中,昭阳殿的钟声不住响起,看着宫中四下发出的白衣的内侍,戒严中的人们露出了疑惑,又带有一丝不安,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

悄悄抬头,看着那背对着重臣们的身影,魏重的心里就仿佛燃起一把火,一把欲望之火。

新帝能如此平稳地登基,多亏了自己这个做舅舅的反应迅速,有着翼王谋逆的先例,旁支的晋王对帝位可是虎视眈眈的,当年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数代的更替中早已流逝,都是石家的血脉,只要有机会,相信晋王是不会错过的。

现如今,该是自己得到重用,魏家成为皇室以外的最强大家族了吧。

念及于此,魏重喊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殿下节哀,登基称帝,以慰臣民之望。”

随着魏重的呼喊,重臣们纷纷拜倒,请求太子登基。

转过身来,跃动的火烛下,石朗弘的脸色已经恢复了一点血色,他打起精神道:“众卿免礼,就依众卿所言,明日早朝正式宣布登基。”

……

康和元年正月初一,御书房。

康和,是石朗弘自弘德帝驾崩后改换的新年号,弘德年的太子已经是过去式,现在的他是,康和帝。

为弘德帝上的谥号是“熙”,孝熙皇帝,这是由康和帝亲自拟定,正所谓敬德光明曰熙。作为自己一向敬重的父亲,秉承仁懿之治的福泽,大石朝国泰民安,确实也对得住这个上谥,只是不知自己在百年后又会获得怎么一个谥号呢?

想着心事,不觉间,手一抖,这封写给大将军的请帖便被涂了一笔。揉了揉眉头,放下手中的笔,康和帝站了起来。舒展了一下自己那僵硬的身体,却发现一件披风已经披到身上,是皇后。

“什么时候进来的?”石朗弘问道。

“进来好一会了,见陛下正在想事情,就没打扰陛下了。”皇后回道。

康和帝后出身自卢州王氏,是当地有名的大家闺秀,她的祖父曾是熙帝的老师,因此在石朗弘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被熙帝选为太子妃侍奉左右,是他的贤内助。

“今儿天气挺好,陪朕出去走走,看看风景吧。”唤上内侍,帝、后出了御书房就往御花园走去,不觉间便来到了观鱼亭。

康和帝看着那块矗立在池心亭旁的“观鱼”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自己就喜欢缠着父皇带来鱼池边戏耍,有次趁诸人不备爬上这碑顶,结果没坐稳,掉进池里还让母后好一阵埋怨。

上前摩挲着观鱼碑,康和帝笑着对皇后说道:“上一次来这边都是好久以前了,自从我掉进池子以后,母后就再也没让我来这边了,长大了又都是带着弟弟们去京郊的明楼看花赏柳,这边倒是不来了,没想到光景依旧啊。”

王皇后掩嘴轻笑道:“哪是陛下不想来,分明是陛下也怕几位叔叔顽皮掉进池子里。”

康和帝也不辩解,指着亭中的石椅对皇后道:“过去坐坐吧。”,转身又对着内侍说道:“把鱼饲料拿来,再通知御膳房做好宴席,待朕和皇后赏鱼后再共庆这康和元年的第一天。”

轻轻倚靠在康和帝肩膀上,王皇后说道:“陛下宅心仁厚,深受臣民们的爱戴,又勤于政务,将来一定是一位流芳百世的好皇帝。”

紧紧搂住自己心爱的皇后,康和帝道:“相信朕,朕一定会做到的,而你也会在朕身边一直看着这太平盛世。”

过去的几个月,他完成了所有石朝新君该完成的事情,登基称帝、升赏群臣、议定先帝谥号与新的年号、带领皇族勋贵祭拜先帝梓宫、送入陵寝,然后按照祖训把所有的皇族男丁全部遣出帝都,这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几个弟弟。

捉起一把饲料,方准备递给皇后,忽然听到皇后传来一声幽幽的叹息:“可惜我这肚子毫无动静,辜负了母后的嘱托。”

今晨刚与皇后去拜见过太后,想起太后提起的几件事情,康和帝挠了挠头,安慰道:“子嗣的问题真急不来,当年父皇不也是近三十才有了朕这个太子,方今你我都是风华正茂,那时光还长着呢。”

“倒是我那几个弟弟~”他摸了摸下巴,想起自己的几个弟弟,不仅是自己,太后也挂念得很,倒不如趁着过节,把他们都叫回帝都,转移母后的注意力,少受点唠叨。

把手中的饲料丢进鱼池,毫不在意鱼儿在水中的争抢,对着身边的内侍说道:“去,速宣石朗贤、石朗显、石朗旦三位宗室入帝都,就说朕与太后想念他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